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的疗效

2022-05-30 10:48陈积慈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匹伐他汀替格瑞洛炎性因子

陈积慈

【摘要】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 2020年9月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础资料均衡可比原则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匹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症状、转氨酶上升、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能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替格瑞洛;匹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炎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21--03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中常见的急危重症,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疾病的主要发生因素为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供血降低,最终导致疾病发生[1-2]。在临床中针对此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起到疏通血管,提高心肌功能以及灌注的作用。但经过PCI治疗后,患者的机体处于炎性状态,同时缺血再灌注损伤会降低治疗效果,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此,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后的患者,降低炎性因子,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故在术后给予药物干预可提高PCI术后治疗效果[3]。匹伐他汀作为三代他汀类药物,能对还原酶活性起到抑制作用,调节炎性因子,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而替格瑞洛则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用药物。本研究采用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观察对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基础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4h之内;年龄24~75岁。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肺、肾、肝等脏器功能异常者;急慢性感染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抗血压、抗血糖、调脂等治疗措施,在经过PCI介入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应用匹伐他汀(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183320)口服,2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20)进行口服治疗,60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应用药物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心功能指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测患者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2)炎性因子: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的肘前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以及免疫比浊法测量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3)临床疗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经过治疗后,心电图变化稳定,症状完全缓解;有效:心电图基本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以上表现均无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观察例数×100%。

(4)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转氨酶上升、皮疹的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SV、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明显升高,LVESV、LVEDV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10、hs-CRP、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均降低,IL-10、hs-CRP、MCP-1水平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6、hs-CRP、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转氨酶上升、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生于高龄患者,又因高龄患者的机体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并且往往合并各类基础疾病,疾病严重且复杂。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关键在于控制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再灌注[4-5]。

在临床治疗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为PCI,通过PCI的治疗能够提高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但是因为患者的个体性差异,PCI干预后,患者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恶化,从而不利于患者的预后[6-7]。因此在PCI术后给予药物干预,能够起到调血脂、抗氧化以及消炎等作用,并且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替格瑞洛作为一种环戊三唑嘧啶类化合物,其代谢产物能够与血小板P2Y12受体相作用,阻断信号的同时,抑制血小板活化。同时替格瑞洛还可以抑制平衡型核苷转运体-1,提高局部内源性腺苷的指标。匹伐他汀作为第三代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还原酶的活性,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口服后在肝脏、血浆以及其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具有较大的差别。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能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炎性因子的作用,避免患者术后心功能恶化[8-10]。LVEF、LVESV、LVEDV等指标可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在循坏障碍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从而对患者的心室功能进行评估[11]。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LVEF、LVESV、LVEDV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术后使用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PCI可以发挥疏通血管的作用,再灌注缺血心肌,但会引发再灌注损伤以及激活血小板,导致机体炎性反应,因此在PCI术后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12]。hs-CRP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指标,可以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的CRP受体相结合,进而起到活化细胞的作用,促使其产生炎性因子,同时也使内皮细胞产生IL-6,该炎性因子的出现会提高机体的炎性反应,提高动脉硬化斑块破裂的风险,IL-10会在转录水平上对IL-6起到抑制作用,MCP-1是经由黏附血小板、内皮细胞以及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会加重炎性细胞对心肌坏死位置以及血管损伤位置的影响程度,进而诱发局部炎性反应,阻碍心肌和血管的恢复。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IL-6、IL-10、hs-CRP、MCP-1水平均得到改善,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证明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的应用可以调节患者机体的炎性因子,降低局部炎性反应,可在短期内起到抑制效果[1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说明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来说,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的强化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低。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的干预措施,可改善心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4  参考文献

[1] 李喜,朱路平,张梦春.匹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心功能与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4):4022-4024.

[2] 王秋婷,方毅华.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PCI患者冠脉血流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安徽医学,2021,42(11):1259-1263.

[3] 凌洪奖.瑞舒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0):133-135.

[4] 赵晓宁,刘志远,刘江波,等.尿激酶原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梗死面积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10):1522-1527.

[5] 虞隽,沈婷,王荩贤,等.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21,12(5):30-33.

[6] Xie Y ,Wang Y ,Zhao L ,et al.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biomarkers and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using bioinformatics strategy[J].Bioengineered, 2021,12(1):2890-2905.

[7] 谷佩佩,袁杰,郭健,等.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7(12):74-75.

[8] Wang YL, Yang Q, Yan C ,et al.Efficacy of comprehensive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went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J Geriatric Cardiol,2022,19(6):435-444.

[9] 陳永旭,李伟维.替格瑞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J].河北医学,2020,26(11):1846-1850.

[10] Bennett S, Wong CW , Griffiths T,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ei index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J]. Echo Res Pract,2020,7(4):49-58.

[11] 高灵,雷梅先,石凡,等.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22):26-28.

[12] 邹金荣.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及炎性指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1,27(22):59-61.

[13] 唐川苏.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18(12):117-118.

[2022-05-31收稿]

猜你喜欢
匹伐他汀替格瑞洛炎性因子
匹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与安全性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平喘固本汤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观察
长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导致房室传导阻滞1例报告
米诺环素联合奥硝唑治疗17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匹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