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2022-06-09 01:45张雨萍郑爱明刘步青
文教资料 2022年5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张雨萍 郑爱明 刘步青

摘 要: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在思想政治状况、价值观、人际交往、自我认知、抗挫折能力方面存在偏差。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我们应从深化拓展教学内容与方法、营造积极校园文化氛围、依托社会实践活动锤炼意志品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等路径加以完善和优化。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起步。但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进入攻坚期,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不可避免地面临多元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敏捷的青年群体,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个体积极健康人格的塑造,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和构成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

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更多注重治疗与事后干预,忽视了大学生自身潜能和力量的挖掘与调动。孟万金教授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积极心理品质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1999年,随后心理学家对其概念、内涵、构成的界定和诠释不断深化。国内学者结合国内外研究趋势,将积极心理品质界定为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积极的正向心理特质。[1]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构成

心理学者在归纳和提取世界多元文化和多种美德的基础上,提炼出各国学者普遍接受和公认的六种美德和品质: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精神超越。孟万金教授结合国内外研究和大学生实际思想、心理情况,提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主要包含以下维度:认知维度、人际维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超越维度。[2]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品质就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能够调动和挖掘内在积极力量,产生积极情绪,构建积极社会关系,从而提高自助能力,解决自身问题。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问题

当前“0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社会现实、虚拟网络、社会思潮等多元因素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特征更加明显和突出。大学生的思维更加前卫大胆、追求个性和创新,性格自信乐观,自我意识强烈。[3]总体上,大学生具备认知、情绪、坚强意志等多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能够调动自身心理品质和潜在力量积极应对。但社会现实、多元社会思潮、虚拟网络等因素,也使得大学生心理品质出现差异和分化。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如下。

(一)思想政治状况发展不一,价值取向物质化、功利化

随着社会各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发展趋向积极。大学生在学习和政治上主动要求进步,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认同感较强,积极参加党团活动。但同时也存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思想政治素质差异明显、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易受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4]

价值观层面,西方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的盛行,使大学生更关注个人的、现实的和经济方面的利益,而非精神和心灵上的满足,价值取向更加功利、物质化,倾向于实际效益的获得。同时,高校大学生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取向以自身感受作为主要评判标准,对集体和社会的利益有所忽视。

(二)过分沉迷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一方面,虚拟网络作为人际交往的强大媒介,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加即时、广阔的平台,交友对象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拓宽了交际范围,增强了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和便利,看似是远离现实社会的避风港,让大学生沉迷其中,实则严重影响了现实学习和生活。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之间的反差、网络社交的弱监控和无序交往状态,导致大学生迷失真实的自我,弱化了现实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甚至出现人格扭曲。[5]部分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积极活跃,仿佛和大多数群体都能快速建立友谊,做到妥善处理人际交往问题,但实际生活中更加注重自我空间,维护自身利益,对人际交往缺乏热情,出现人际冲突和矛盾,往往采取消极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三)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较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开放的成长环境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大学生在物质需求充分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深受西方文化观念的感染和熏陶。因而,新时代大学生行为举止偏早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叛意识,排斥他人对自身的约束和教育。同时,新时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充分获得家庭的关爱,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非常强。这也直接造成了他们虽然在行为举止上偏向早熟,但承受挫折的能力不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业、人际交往、情感、就业求职、学生实践发展等方面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弱、抗压和受挫应对能力差的问题。

(四)自我认知混乱,不能理性全面地看待自我

自我认知主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对自身各方面的观察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自我认同能够为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和谐自我提供心理基础和动力。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思想和心理成熟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阅历的增加、人际交往的扩展、虚拟网络的影响等诸多因素都在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对自我认识、认知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但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多元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杂糅,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佛系”“丧文化”等网络亚文化的流行也使大学生自我认识、认知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矛盾性等特点。[6]在面对学业压力、就业迷茫、人际交往障碍等人生危机和挫折时,大学生可能因为内心的自我冲突和自我认知混乱,不能理性而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内心消极偏激,严重影响积极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发展。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部分高校教学内容、方法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因为时间精力有限,大都注重解决学生出现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问题,忽视了对大学生自身美德和潜在力量的挖掘与调动,且大多运用心理学理论和范式来研究人的心理问题。

首先,在高校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有一定的滞后性,缺乏创新。部分高校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仍旧以单一的知识教育为主,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班授课,达到灌输强化知识的目的。挫折教育、自我认知教育、政治心理教育、正确的“三观”教育等教育内容有所缺乏,或是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其次,教育方式方法过于形式化,教育效果较差,缺乏相应的主题教育和校园文化浸润教育,仅仅只是让大学生对于积极心理品质获得浅显的了解,没有引起大学生自身的重视,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挖掘和调动自身的美好品德和积极力量。

(二)工作队伍的完备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深

受各种因素制约,部分高校专业的心理教师数量不足,甚至兼职的教师也只占少数,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同时,部分高校心理教师日常教学行政事务繁忙,缺乏定期、专业的培训和督导,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教育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结合实际情况的经验和能力有所欠缺,不能有效实现预防消极心理和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的积极品质。

(三)本土化研究不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挖掘

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大多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本土化研究不足,立足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基本情况,贴近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要的程度需要加深。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模式面临网络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冲击,其心理问题也会有新的变化,这就需要高校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要不断调整优化,更加贴近大学生的需求,除了借鉴国外积极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品质理论研究外,还应结合中国特色、国情、实际问题,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思想和元素,使其焕发时代价值,做到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四)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缺乏针对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从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情况、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出发,分层细致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是如此,应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考虑到不同教育背景、生活环境、性格气质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选取机动、灵活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但目前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实践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并不彻底,并没有针对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有侧重地进行教育和培养,缺乏精准性、针对性。

四、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深化拓展教学内容与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的目标任务和教育内容决定了其具有自我认知、社会适应、精神动力、人格塑造等心理健康教育功能[7],也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教育的重要路径与补充。因此,针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首先,可以适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思想等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同时,深化加强挫折教育、自我认知教育、政治心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激励大学生勇于实践将根植于内心的爱国情感、积极心理付诸行动,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解与培育。

其次,网络和现代技术的深刻发展,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驱使教师主动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应对网络对传统教学教育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教育也应该顺应发展趋势,借助网络平台传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方式,使教育教学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深入大学生思想深处。

(二)营造积极校园文化氛围

和谐校园文化在物質条件、规章制度、学风校风等方面,可以对学校师生员工施以强有力的文化影响和引导力量,深入持久地影响着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和人格塑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8]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教育,也应摒弃注重治疗的滞后理念,从问题取向模式向学生自身资源取向模式转变,用以强调积极环境对人的浸润和影响作用。

首先,在图书馆、教室、宿舍等校园环境中,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媒体平台、校园橱窗、宣传栏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正面宣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使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氤氲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其次,运用榜样教育的示范作用,以贴近生活和实际的人物或事例,通过适当的宣传教育,将积极心态和积极情绪传递渗透在校园之中,浸润在日常教育之中。

(三)依托社会实践活动,锤炼意志品质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扩宽丰富了教育形式和渠道,也在舒适轻松的氛围中提高了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层次、兴趣需求和当前的社会热点,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条理清晰地将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教育细化蕴含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例如,通过“三下乡”、义务支教、党建团建、参观红色纪念馆和革命遗址等形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社会认同感和担当意识,磨练自我意志,丰富自身的生活阅历,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增进自我积极情绪体验,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积极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9]

(四)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都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属性,也逐渐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兼职队伍之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仅要政治立场鲜明、思维视野广泛、人格高尚正直,还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秉持勤学不辍的工作态度和学习热情,定期参加专家督导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创新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同时,明确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并据此制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有针对性、趣味性地开展教学,用自身的积极心态和品质感染熏陶学生,让学生内心产生真正的认同和向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王新波.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数据库建设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0(3):90-94.

[2] 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8):71-77.

[3] 马川.“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近两万名2018级大一学生的数据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9(3):95-99.

[4] 沈壮海,肖洋. 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08-113.

[5] 张晓普,熊筱晶.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66-67.

[6] 姜振华.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探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3-100.

[7] 陈君,李莉.论高校思政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43-45.

[8] 黄必超.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及互动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5(14):71-74.

[9] 刘亚茹.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8.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教育研究课题“医学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综合试验研究” (QN2017127)。

*本文通讯作者:郑爱明。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