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源县黑山羊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应用与发展建议

2022-07-04 07:38刘晶玉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推广应用发展建议

摘要:四川金堂黑山羊确定为改良本地黑山羊的父本品种,运用的技术模式是一级纯繁、二级扩繁(二元级进杂交技术)、三级杂交利用的生产体系,F3作为生产用的种公羊对本地黑山羊进行生产性能的提高,显著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并在沁源县及周边县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金堂黑山羊;沁源黑山羊;杂交改良;推广应用;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3;S82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21.001

Abstract:Jintang Black Goat of Sichuan province was determined to be the male parent of the improved local Black Goat,and the technical mode used was the production system of first-grade pure reproduction,second-grade expansion(two-grade hybrid technology),and third-grade hybrid utilization,f3 was used as a breeding ram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ocal black goats,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of the farmers.F3 was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Qinyuan County and its surrounding counties.

Keywords:Jintang Black Goat,Qinyuan County Black Goat,crossbreeding improvement,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development suggestion

0  引言

沁源黑山羊是太行山羊的一个类群,全身被毛黑色,毛长且细,是适应沁源当地环境条件的绒、肉、毛、皮兼用品种。近年来由于养殖管理粗放、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严重、体格小、繁殖率低、生长周期长、生产性能下降、养殖效益低等问题,为了提升沁源县肉羊的品质,提高产肉性能,增加经济效益,如果直接引进优良品种,价格高、数量少,直接引进本土生产,不仅养殖成本高,而且外来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养殖习惯、消费习惯业不同,所以选择杂交的方式。沁源县于2015年引进四川金堂黑山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用四川金堂黑山羊与沁源县的本地山羊杂交,观察改良后的效果,结果表明,四川金堂黑山羊杂交后的F1出生1、2、3、4、5、6月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本地黑山羊;体高、体长、胸围均高于对照组同龄羊;本地黑山羊与四川金堂黑山羊杂交效果显著,是沁源区发展黑山羊生产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因此把四川金堂黑山羊确定为改良本地黑山羊的父本品种,对本地黑山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交改良技术不仅提高了肉羊的养殖效益,还能很好地改良肉羊的品质,利用杂交优势来改善沁源县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既经济又使用,是快速发展本地肉羊产业的有效方法之一[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沁源县官滩乡活凤村沁源县浩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距县城约70 km,海拔1 00 m左右,青草期为5—9月,供试羊群以舍饲为主。

1.2  试验材料

供试羊以四川金堂黑山羊为父本,经产本地黑山羊为母本,采用自然交配的方法配种。每只羊左耳打上耳标并进行编号。

1.3  试验方法

把四川金堂黑山羊确定为改良本地黑山羊的父本品种。对本地黑山羊生产性能的整体改良,就需要足够大的优良品种种群,才能对本地羊群实施大面积的改良。为了让优质的种羊快速的繁殖,采用了三级配套的生产模式[2]。

1.3.1  技术模式

一级纯繁。2015年,沁源县引进90只四川金堂黑山羊,用引进纯种的四川金堂黑山羊公羊和母羊直接交配产生后代。但是引进的纯种羊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肉羊大面积改良的需要,需要对纯种的四川金堂黑山羊进行纯种扩繁。二级扩繁。将一级纯繁得到的纯种羊作为原种,迅速扩繁出生产用的种羊。技术采用二元级进杂交技术(见图一),具体做法是用四川金堂黑山羊的公羊与本地黑山羊的母羊交配,所产杂种一代母羊再与四川金堂黑山羊交配,产下的杂种二代母羊继续与四川金堂黑山羊公羊交配,每次杂交都用纯种金堂黑山羊作为父本,每杂交一代,就越接近父本血统的特征。F1含50%的四川金堂黑山羊血统,F2含75%的四川金堂黑山羊血统,F3含87.5%的四川金堂黑山羊血统,杂交3代的性能和外部特征非常接近它的父本纯种,把F3公羊作为种公羊提供给养殖户,大规模提高本地羊的生产性能。对于沁源县特别地域的寒冷的王陶镇花坡地方,只适合用F1来进行杂交改良,F1还保留了母本本地黑山羊长毛的特性,更好的适应花坡寒冷的环境[3]。

1.3.2  三級杂交利用

F3含87.5%的纯种金堂黑山羊血统,与本地黑山羊杂交后,子代含43.75%的纯种金堂黑山羊血统,杂交繁育的后代生长快、肉质佳、繁殖率高、耐粗饲,提高了本地黑山羊的生产性能,产下的羔羊当年育肥、当年销售、不作种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F1羔羊体形外貌

四川金堂黑山羊F1、F2、F3代羔羊基本显现父亲的特征,表现耳朵大、胸宽深,背腰宽平,后躯发育较好,尻部较宽,较斜,四肢粗壮,蹄质结实。F1表现出母本体躯毛长的特点,F2比F1体躯被毛相对短的特点,F3体躯被毛黑而短,基本表现出父本的特征。

2.2  繁殖能力

用同一批本地黑山羊30只作为母本,不同的种公羊(F1、F2、F3)作为父本,通过追踪统计母羊产羔数发现,四川金堂黑山羊F1代母羊产双胎率为10%,四川金堂黑山羊F2代母羊产双羔率可达60%。四川金堂黑山羊F3代母羊产双羔率可达80%以上。

2.3  推广应用

目前沁源县浩兴农业有限公司改良的种公羊自2019年在全县推广应用,目前已在沁源县6个乡镇(官滩乡、李元镇、韩洪乡、王陶镇、交口乡、中峪乡)及周边县(沁县)推广应用。调整黑山羊品种结构,发展适应性强、生产性能高的黑山羊品种,现已被广大农牧民群众所接受,成为了增加畜牧业经济效益和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推广黑山羊杂交技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引进和推广新型技术,不断提升科学养畜的水平,促进沁源县畜牧业向科学化、规模化、示范化方向迈进。

3  发展建议

①保种。选取产出高,生产性能好的本地黑山羊,建设1~2个场。先把沁源黑山羊养起来,一个品种就是一个特殊的基因库,也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和创造杂种优势的原始材料,认真保护和合理利用品种资源,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②二级扩繁。二级扩繁要用到高效繁殖技术(人工授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优良种公羊的配种效率,迅速改进羊群品质,减少种公羊的饲养头数,降低饲养成本,减少疫病传播机会,可以清楚的知道F1、F2、F3的遗传关系。

③进一步推广应用。进一步向全县推广,加快改良速度。一是加大宣传。让广大养殖户认识到本地黑山羊杂交改良的优越性,并积极养殖杂交黑山羊。二是示范引领。每个乡镇先重点扶持一个养殖场进行改良,提高了收益,通过实实在在的收益来带动更多的养殖户积极养殖杂交黑山羊。三是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补贴的力度。对一些有意愿改却无力改的进行补贴来加快改良的力度。四是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统一改良品种,扩大生产,以沁源县浩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联合官滩乡的种养合作社及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共同實施,公司农户既分工又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本地品种的基础上改良,培育新型良种,实现农户养羊的高效收益。

④抓品牌。品牌对于壮大养殖产业、提高养殖效益意义重大。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文化。“黑山羊美食节”、“中国沁源赛羊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宣传沁源黑山羊,加强品牌推介力度,提升产业文化,扩大沁源黑山羊知名度。二是做好“政校企联手,学产研一体”工作,通过政府扶持、专家专业技术指导,把沁源黑山羊养殖形成规范体系。三是完成浩兴公司的无公害、地理标识认证,通过品牌战略促进沁源县特色畜产品销售,把沁源羊肉通过互联网做到全山西省甚至全国其他地方,打造一个沁源全疆域的黑山羊养殖示范区,做好沁源羊产业和羊的品牌。

4  结束语

沁源县生态环境优美,有森林面积15万hm2,天然草地9.5万hm2,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和丰厚的牧草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黑山羊养殖业,进一步推广黑山羊杂交改良技术,让更多的养殖户积极养殖杂交黑山羊,促使全县畜牧产业在县域经济结构中得到调整优化,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升沁源县黑山羊品质,发展壮大沁源黑山羊,做黑山羊的改良,下一步将要用高效繁殖技术(人工授精),规模化养殖,青贮料的加工利用和传统饲料的加工利用,疫病综合防控系统,屠宰加工销售,产品的精加工,全面提升沁源县羊产业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晶玉,范晋源.引进四川金堂黑山羊、黎城大青羊与本地羊杂交后代6月龄体重体尺比较[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76(16):1-3.

[2] 秦泽民.标准化肉羊养殖技术探索[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12):57.

[3] 洪开祥,余荣权,徐科礼,等.努比亚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性能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4(S1):154-156.

猜你喜欢
推广应用发展建议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基层烟站信息化防雷系统的应用与管护
创新方法在推广应用中的“有”与“能”
民办高校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关于推进PPP推广应用问题探讨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