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诊断与治疗

2022-07-04 12:55梁明艳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气喘病发病率体温

梁明艳

摘要:在诊断猪气喘病时,应根据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等因素,确保其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更有利于治疗猪气喘病。同时,在治疗猪气喘病时,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生产理念,对猪气喘病进行防治,尤其是先预防,再治疗,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而促使猪场生产经营稳定。

关键词:猪气喘病;诊断和治疗

中图分类号:S82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21.024

Abstract:The diagnosis of swine asthma should be based on its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symptom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with other disease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diagnosis,and then more conducive to the treatment of swine asthma.At the same time, in the treatment of swine asthma,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oduction concept of“Prevention is the main, preven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reatment”,and carry ou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wine asthma,especially first prevention and then treatment,so a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and then promote the pig farm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stability.

Keywords:swine asthma,diagnosis and treatment

0  引言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直接接触、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率较高,广泛流行于世界范围内,又稱猪支原体肺炎(MPS)、猪地方性肺炎(EPS)。病原被称为猪肺炎支原体,既能因鼻腔接触感染,也能因为空气传播感染,尤其在猪群密集,或者通风不良的条件下,非常利于传播该疾病。主要症状既表现为咳嗽,也表现为气喘,特征性病变既存在于肺的尖叶,也存在于心叶,还存在于膈叶的尖端,并且中间叶出现肉样或者肝样。该病多出现慢性病例,其典型特点不仅病程较长,死亡率也较低,临床症状不够明显。因此,诊断和治疗该病时,应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或者现代医疗设备,确保诊断该病的准确性及治疗该病的有效性。

1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

1.1  仔猪发病率高,成年猪易隐性感染

不同年龄的猪均感染该病,育肥猪感染该病相对不多。现阶段,仔猪感染该病相对较高,尤其是断奶25~40 d后的仔猪,既因为分群,也因为变换饲料,还因为改变饲养环境等原因产生了应激反应,致使仔猪抗病能力有所下降,容易感染该类疾病,并且相对于其他期而言,既容易发病,也容易死亡。现阶段,在猪场中,猪气喘病的病原在其中传播,导致成年猪出现隐性感染。因此,因为该病在不同年龄段猪的发病率不同,应对猪场实施分开防治工作,才能促使猪场生产经营稳定禽沙门氏菌病可引起蛋鸡的受胎率、孵蛋率、产卵量减少,对养鸡业产生影响[1]。

1.2  猪场发病率高,发病面积大

随着养猪规模越来越大,因为异地引种,流通频繁,致使猪场大面积流行该病。如其他猪场发生猪气喘病,但引入时不清楚其他猪场的情况,导致猪气喘病在猪场蔓延或者暴发,进而致使猪场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因为猪场饲养密度相对较大,饲养管理方面不够完善,导致该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散养户。如因为过于密集,如果其中存在感染病例,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他猪也未能幸免,可能致使猪场蒙受损失。因此,因为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面积大的特点,应对猪场加强防治工作,才能促使猪场生产经营稳定[2]。

1.3  发病季节常见于冬季

因为冬季气温相对较低,许多猪场实行密封管理,导致空气不流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室内空气不够流通,致使猪气喘病发病率较高。如果猪场卫生环境不卫生,污染相对严重,多种病原可能长期存在,成年猪容易隐性感染,如果猪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暴发混合感染,导致多种疾病同时存在,进而致使防治难度有所加大。因此,该病在冬季的发病率较高,应促使空气流通和环境干净,促使猪生活中干净、卫生的环境,才能确保其更加健康成长,使猪场生产经营稳定[3]。

1.4  发病季节性不明显

一般春冬季节容易发生该病,换季也容易发生该病。同时,因为潮湿、高密度、通风差,导致容易诱发该病。该病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轮是任何一种因素,都应引起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不可掉以轻心,避免因为大意疏忽,致使猪场暴发相关疾病,使猪场陷入僵局或者蒙受损失。现阶段,该病既表现为发病率较高,也表现为症状不够明显,还表现为病死率较低。在实际养殖中,大部分因为发生了其他呼吸道疾病,最终导致死亡。该病在几个不同时段的发病率较高,还有其他因素致使出现发病率,应对猪场加强防治工作,对其可能导致疾病暴发的因素,对其进行重视或者加强防范,确保猪处在安全的环境中,有效降低发病率[4]。

2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11~16 d,最短潜伏期为3~5 d,最长潜伏期为1个月以上。根据病程的发展来看,临床方面表现为3种类型。

2.1  急性型

既常见于新疫区,也常见于新感染的猪群。猪感染后,突然发作,精神萎靡不振,呼吸比较急促,如呼吸次数为60~120次/min;呼吸比较困难,甚至容易张口喘气,还出现腹式呼吸,咳嗽低沉但次数不多,导致痉挛性阵咳。体温一般表现为正常,如继发性感染,导致体温超过40 ℃。病程正常情况下为7~14 d,病死率不高。

2.2  慢性型

既常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也常见于其育肥猪,还常见于后备母猪。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初期表现为既短又少的干咳,长期则表现为痉挛性咳嗽,既常见于早晨、夜间,也常见于运动、进食后,还常见于气温骤变时。常表现为呼吸比较困难,也表现为呼吸次数有所增加,还表现为腹式呼吸,并且症状因气候、饲养条件显得时轻时重。病猪容易流下少量的鼻液,食欲相对较好,体温相对正常,表现较为消瘦,病程介于2~3个月,甚至可达6个月以上[5]。

2.3  隐性型

常见于老疫区,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偶然出现咳嗽症状,也容易出现气喘症状,导致全身状况不错,生长发育也比较正常,但利用X射线进行检查和解剖时,可以诊断出肺炎病灶。

3  病理变化

猪支原体病原容易对猪的肺部进行侵犯,如果肺部出现水肿,或者出现气肿,容易出现急性死亡病例。病程相对较长,不管是肺心叶、尖叶、中间叶,还是膈叶前下缘,既表现为对称性或者灰红色的“胰变”,也表现为相同颜色的“虾肉样变”,病变部位比较清晰,切面表现为多汁,组织比较致密,小支气管内容易挤出来的液体为灰白色、浑浊、粘稠。不仅肺门肿胀,纵膈淋巴结也比较肿胀,表现为灰白色,切面比较湿润,淋巴组织表现为弥漫性增生。如果发生继发性感染,既可能引起肺部的纤维素性病变,也可能引起其化脓性病变,还可能引起其坏死性病变。利用X线进行检查,应对背胸进行直立,辅助以侧位或者斜位,可见肺野的内侧区,心肺角区,表现为不规则的云絮状浸出性阴影,边缘相对模糊,肺野外周区没有明显变化[6]。

4  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特征诊断。要与流行感冒、猪肺疫、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传染性胸膜炎等疾病区别。

4.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的特征表现为突发性高、传播速度快、体温增高、病程较短、流行期短。而猪气喘病的特征表现为体温不高、病程较长、传播速度较慢、流行期很短。

4.2  猪肺疫

豬肺疫急性病例表现为败血症,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全身症状比较严重,病程相对较短,剖检时出现败血症、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慢性病例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咳嗽严重,气喘较轻,体形比较消瘦,剖检时,肝出现大小不同的化脓灶,或者大小不同的坏死灶。猪气喘病表现为体温和食欲没有太大变化,肺部存在胰样病变,既没有败血症,也没有胸膜炎。

4.3  支气管炎

该病没有传染性,早晨因为吸入冷空气,导致增加咳嗽次数,不容易出现喘气,剖检时支气管粘膜容易充血,粘膜下容易出现水肿。猪气喘病表现为气喘或者呼吸困难,存在水肿性支气管淋巴结,不管是气管,还是支气管,都存在泡沫性渗出物。

4.4  小叶性肺炎

该病表现为体温容易升高,不存在传染性,剖检时,肺的前下部肺小叶发生肺炎病灶。猪气喘病表现为体温和食欲没有太大变化,肺部存在胰样病变,既没有败血症,也没有胸膜炎。

4.5  传染性胸膜炎

该病表现为传染性高,体温容易升高,剖检时,存在胸膜炎。猪气喘病表现为体温和食欲没有太大变化,肺部存在胰样病变,既没有败血症,也没有胸膜炎。

5  防治措施

猪场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生产理念,如果发生该病,应及时作出处理,如隔离、消毒、免疫、治疗、淘汰、净化,采用系列综合性措施进行防控,避免导致扩张性传播。

5.1  坚持以预防为主

如果猪场存在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应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不管是其常发季节,还是其换季时节、断奶时期,对猪场实施策略性、阶段性预防。常用的药物有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克林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等。通过将这些药物定期喂饲给猪,就可以起到相关阶段的预防作用,以免因为没有落实相关预防措施,暴发相关疫情,给猪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5.2  病发时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不管是发病的猪群,还是混合感染的猪群,应运用合理的敏感性药物进行治疗。当出现重症时,在饲料中,要同时添加10%支原妙素、德利米先预混剂,持续喂养1~2周,剂量分别为1 kg/t、0.5~1 kg/t。至于混合感染的猪群,利用泰乐先锋混饮、混饲治疗,持续使用3~5 d,混饮剂量为每100 g加200 kg水。不管是混饮时,还是混饲时,注入10%氟本尼考注射液,剂量为0.2 mL/kg体重,每次注入间隔48 h,持续2次;机体注入10%盐酸土霉素注射液,剂量为0.1~0.2 mL/kg体重,1次/d,持续3 d;机体注入丁胺卡那霉素,剂量为2~4万IU/kg体重,1次/d,连续3~5 d机体注入恩诺沙星注射液,剂量为0.05 mL/kg体重,1~2/d次,持续2~3 d。如果新生乳猪发病比较严重,1~2 d的乳猪鼻腔可以喷丁胺卡那霉素,鼻腔可以喷链泰注射液;重症病例或者混合感染病例,可以应用氟苯尼考、土霉素、黄黄芪多糖注射液等,进行联合治疗。如果暴发相关疾病,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病例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措施,使病猪得到妥善治疗,避免疫情扩散,以免给猪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3  定期接种疫苗

为了防控本病,应对猪进行免疫接种。常发病猪场可以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猪场的免疫程序,定期对猪气喘病实施免疫接种工作。如疫情比较严重的猪场,应增加免疫接种的次数,避免因为疫情暴发,导致猪场蒙受不必要的精神损失。同时,也应针对其他疾病进行免疫接种,避免因为防治了猪气喘病,而暴发其他疾病,或者因为暴发其他疾病,而产生相关并发症,这对于猪场而言,也容易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应提前做好相关免疫接种工作。因此,为了促使猪健康成长,应对其实施定期接种疫苗,避免其成长过程感染猪气喘病或者其他疾病,助力猪健康成长,进而维护猪场的利益。

5.4  定期消毒

不管猪场是否存在猪气喘病,都要对其实施定期消毒,将防治理念贯彻执行到位,促使猪场隐性传播链被阻断或者彻底阻断。在实际生产中,应对猪场实施定期消毒,促使猪场具备预防猪气喘病或者其他疾病的条件或者环境,确保猪在生长过程中更加安全和健康,维护了猪场的生产经营秩序,进而确保其利益免受损失或遭受侵害。

5.5  净化环境

由于空气存在病原,应对猪场进行净化。如每天根据具体情况,对猪场进行清洗或者通风,使空气中减少或者不存在相关病原。同时,如果猪场有条件,可以对猪场的空气实施净化,确保猪场空气更加干净、卫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阻断病原传播,也可以避免疾病暴发,促使猪场生产经营正常。

5.6  隔离治疗

对于轻症病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配置相关药物,进行隔离治疗,以免其传染给更多猪;对于重症病例,可以根据严重程度,给予配置相关药物或者提供相关护理,强化相关治疗及护理,使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减少痛苦。同时,应对其进行集中合理治疗,以免因为疾病传播速度快,导致其他猪感染,不仅不利于防控疾病,也不利于治疗疾病。另外,应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例治疗的后续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此促使严重病例治疗更加合理、科学。

5.7  淘汰

严重病例,应对其进行淘汰。在进行掩埋时,应对其进行消毒或者火化,以免因为空气传播,导致猪场再次感染疾病,不仅不利于猪场生产经营,也不利于猪场更好防治疫情,进而促使豬场蒙受经济损失。

6  结束语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直接接触、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诊断和治疗该病时,应与猪场其他疾病进行区分,确保诊断更具准确性。在防控该病方面,相关养殖人员应根据“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如隔离、消毒、免疫、治疗等,对猪场进行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1] 鲁庆泉.猪气喘病的诊断与治疗[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1,41(1):28-29.

[2] 杨世珍.猪气喘病的诊断与治疗[J].兽医导刊,2018(8):168.

[3] 贾代锋.猪气喘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2):107.

[4] 林柏良,黄柯.一例猪气喘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9):110-111.

[5] 任敏.冬季猪气喘病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农村科技,2022(6):50.

[6] 马剑.猪气喘病的诊断与治疗[J].畜禽业,2018,29(10):92-93.

猜你喜欢
气喘病发病率体温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冬春换季对猪气喘病的预防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猪气喘病的预防及诊治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