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变革路径研究

2022-07-12 02:13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技能职业

贾 若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引言

鉴于职业的多样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现代体育教育应明确自身教学方向,适应高职体育发展需求,从单向课程走向多向课程,符合人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灵活分阶段使用。体育教学应特别注意以人为本的学习、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改善高职体育教学环境,全面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目前,职业教育正在逐年发展,学生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市场化教育改革为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能型人才保障。

1 高职体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1.1 模块化教学理论

模块化思想发轫于工业生产,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其他领域。在1970年提出的教育领域由国际劳工组织提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能力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该理论假设通过不同的模块教授特定的科目或要素。模块可能由基于内容或时间的模块或具有转换、控制和有限内容的相关知识点组成。模块化教学理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学生必须在完成相关单元后学习相关技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技能发展为重点的模块化学习符合我们提高技能的目标。模块化课程设计理论的核心是对工作要求和课程内容即体育的结构适应和修改。此外,还根据专业教学目标制定了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1.2 项群训练理论

群体训练理论是介于一般运动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的层次。也就是说,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异同,结合相似的运动特点和训练要求,研究运动训练项目发展的共同特点和规律。在这一理论中,体育比赛分为两部分:身体形态和技能。身体形态分为三组:快速力量、速度和耐力。每个项目群对应着具有相似或相似特征的体育赛事,而项目群理论对应着大学和大学的主要类别。高职应根据专业岗位的主要体育需求类别,根据专业需求选择体育教学和组织训练。

2 高职体育现代化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2.1 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高职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技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包含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这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维度:知识转移、能力建设和价值取向——运动技能训练、运动伦理教学和运动生活技能教学;能力建设旨在提高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些价值观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和社会士气,培养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合格社会人才。在建立现代化体育课程体系时,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成为现代化体育发展和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突出现代化体育的特点,更好地结合现代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

2.2 职业岗位需求原则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就业面向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工作岗位,这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关键,而职业能力包含技术能力与非技术能力。从非技术能力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要求是身体素质,因为良好的身体条件是工作的必要条件。非技术能力还包括沟通、抗挫折、团队合作、创新和创业。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职业岗位一定程度上对工作者的身体素质和环境适应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强调了高职教育中体育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方面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高职体育要准确界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把培养“强基础、优素质、优素质”的体育人才与专业素质结合起来作为体育锻炼的出发点,“强基础”意味着保持现代化的身体健康,“高质量”是指了解运动和健康的有效利用;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培养与学生生活和专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实用体育技能,以满足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在设计现代化体育课程时,要以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未来专业特点为指导,紧密结合现代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不仅要深入培养学生的专业身体素质。根据未来学科的特点,学生应掌握体育教学工具和方法,以满足未来专业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支持其未来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专业素质。为此,高职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凸显出来了。高职体育教学应精准把脉相应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岗位特点,遵循“基础牢、素质高、能力强”的原则,将体育教育作为切入点,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人才。“基础牢”指的是奠定坚实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素质高”指的是掌握有效运用体育运动与健康的知识;“能力强”主要是培养学生与生活、职业密切相关的体育实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要。高职体育课程设计应遵循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未来将要从事职业的特点,紧密结合职业岗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既全面发展学生职业体能素质,更针对学生未来将要从事职业的岗位特点教育学生掌握职业实用性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以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对学生身体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促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良好职业综合素养的形成。

2.3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原则

行业人才满意度是评估现代化教育影响的重要依据。现代化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服务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在高职体育课程构建中要坚持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原则,授人予鱼还要授人予渔。我们不仅要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体育实践中,学生获得技能和技能,以真正了解职业体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生活的益处。

3 高职体育现代化发展现状和必要性

3.1 高职体育现代化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现代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方向模糊、缺乏大学教育、缺乏定位、现代技术条件下体育与人才培养缺乏联系、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缺乏认识等。学生本位未能受到重视,高职院校在处理技能学习和体育能力培养上偏颇失衡,课堂节奏、内容分布、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未能得到完美契合与提升,体育课流于形式,空乏的体育知识并不能加深学生的体育认识,难以提升学生的独立性与体育素养。教学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缓慢,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普遍扭曲。职业教育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发展学生的技能,否则将无助于有效就业。职业教育本质上是生活技能和本领,并将提供就业作为其发展目标、老年人的个人特点和时代要求,在密集就业和毕业后工作生活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基础。在培重身体健康,而且注重心理发展“武装精神和残酷”,有效地提高了培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才的发展。体育是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工具之一。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个人特点的基育教育,全面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开拓精神和较高心理素质的一流专业人才。现代高职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是以走的兴趣,增强学生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愿望,增强他们的自尊更为重要。提高和发展终身体育意识

3.2 高职体育现代化发展必要性

理性认识高职体育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是为深刻认识变革困难提供条件、为提出变革路径打下基础。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与现代体育运动起步较晚密切相关。进入信息时代后,社体育史的研究、时代的影响、后期的发展和社会现代社会中作用逐渐衰落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他们的课堂知识和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在培养现代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应,吸引学生,强调自己在课堂交流中的领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学条件有限,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在国家政治支持和学校层面充分发挥体育因素,灵活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多元化发展

4 高职体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4.1 教学方向不明确

现代化的体育现代化是建立在提供高质量专家的基础上的。是中国专业技术教育的主阵地,为公司提供高素质人才。高职更加重视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目前,现代化体育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没有将体育的发展与专业技术训练结合起来,没有明确的教学方向,也无法提高现代化体育的水平。学生不了解体育的重要性,不重视现代化体育的发展。

4.2 学生本位未能得到重视

高职教育和体育技能训练实践的发展不平衡。体育教学的形势日益恶化,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如节奏和内容不够重视。体育只强调教师的教学和灌输,这会导和忽视体育的重要性。一些教师无法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压缩课堂内容,使课堂更加干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体育知识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正确理解体育。学生在运动中跟随老师,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无助于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也无助于理解运动技能和知识。

4.3 教学条件受到制约

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较高,但据统计当前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远超于高等职业教育。我国大多数高职教育机构都不发达。在大多数高职教育机构中,教育和管理主要通过提高学生的技能来进行,分配给体育设施的资源较少。教育框架不足、体育器材陈旧或不足、体育活动时间有限,使学生无法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5 高职体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5.1 明确体育教学方向

确定现代化体育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化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准确定位现代化体育的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打造一支健康、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直接面向社会、针对性较强,许多专业已经与现实需求相对接,工厂、办公室或室外等工作环境对学生的身体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供满足多样化课程过渡,以满足人才发展需要,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此外,高职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现状、专业需求和兴趣,循序渐进,灵活多变。

5.2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本位

与其他教育阶段不同,高职教育不需要学生经过测试的技能,而是需要一种全面、高质量的培训方法。因此,高职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规划不同的。学生处于叛逆时期,他们的不耐烦、不耐心等心理特征较为普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本质,对学生分批进入管理,开展持续的团队合作或提高体育意识水平,鼓励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学会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例如,一些开放课程和入门课程可能会在第一学年提供。该项目的重点是跑步球。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应高职教育的教育环境。第二学年可根据专业需要增加选修课,重点是提高体育学生的认识,提高体育技能和基础教育能力,更好地满足未来专业活动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运用新媒体、现体育的现代化、多样化,更好地响应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满足高职体育现代化的需要。

5.3 完善高职体育教学条件

为了找到高职教育学生发展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改善现代化的学习环境是基于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然而,高职体育教师的缺乏普遍制约了高职体育的发展,教师在学生成长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时,也应注意提高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体育教学的创造性和前瞻性,开发课程开发潜力,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机会。在教师积极吸引学生的同时,学校视体育的战略重要性,支持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革高职体育课程,提高究、专题交流,提高体育教师的工资水平,加强学习资源建设,提高体育教师培训质量,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

5.4 帮助学生预防职业疾病的课程内容设置

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加,职业病变得越来越严重。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体育预防职业病,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五个专业岗位的特点,运用运动医学的理论知识,分析不同专业类别中存在的职业病,培养学生独立的科学锻炼、自卫和自我实现能力,了解可能的职业病,通过体育活动开展特殊体育教学,选择合适的教材。由于坐姿较长,头部和胸部容易出现颈部肌肉紧张和韧带损伤,腰部弯曲时间较长,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治坐姿病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体力活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加强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的拉伸,提高关节组织的稳定性。这种职业病可以通过有氧训练、伸展训练和力量训练来预防。长期站立在静止状态下容易增加协调功能和人体器致训练系统和心肺功能超负荷,导致过度疲劳和心血管疾病。因此,它是参与运动、支持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腰部、腹部和下肢肌力的有效手段和系统运。由于多次过度训练和跨腰椎负荷过重负荷和肩关节位置不良容易损伤肩部肌肉。可以选择武术、长拳和太极拳来发展肩关节和腰部灵活性,篮球来发展上肢耐力跑和背部来改善学生的健康。预防该职业类型职业病可选择舒缓的有氧体育运动项目,如瑜伽、太极拳、有氧操等。

6 总结语

综合上述,高职教育具有高职教育的性质,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与民生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以培养复合型、创新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近年来由规模扩张迈入了内涵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培养了一大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现代化技能职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画唇技能轻松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