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增强内镜(OE)对胃肠上皮化生准确性研究

2022-07-21 09:12王立梅刘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济南25001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皮化生清晰度白光

王立梅 刘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 (山东 济南 250012)

内容提要: 目的:评估光学增强内镜(Optical Enhancement,OE)或OE联合放大内镜(放大OE)在胃肠上皮化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5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放大内镜检查的患者135例,检查顺序为白光内镜-OE内镜-放大OE,分别根据病变的小凹结构及腺管开口和微血管清晰程度和可辨认程度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白光内镜与OE、放大OE图像清晰度。放大OE下分别记录每处病变亮蓝嵴(Light Blue Crest,LBC)、绒毛状结构(Villous Pattern,VP)、大长冠(Large Long Crest ,LLC)情况,与病理学比较对GIM的诊断价值。结果:OE和放大OE评价图像清晰度优于白光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 0.001)。LBC、VP、LLC对诊断GIM的准确度分别为82.46%、76.02%、81.29%,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同时满足三个特征诊断GIM准确度为94.74%。结论:在观察病变的清晰度方面,OE放大内镜显著优于OE和白光内镜,OE内镜优于白光内镜。LBC、VP、LLC是放大OE下胃肠上皮化生的特征性表现,内镜下符合三种特征的病变能准确诊断肠上皮化生,LBC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准确度优于VP和LLC。

胃肠上皮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GIM)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帕内特细胞或者杯状细胞的小肠、大肠黏膜上皮组织,通常被认为是胃腺癌的主要发生因素[1]。胃镜检查是诊断GIM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先进的内镜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分辨胃黏膜微细结构,可提高内镜检查的准确性,对癌前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2]。光学增强内镜(Optical Enhancement,OE)是Pentax公司推出一种新型的电子染色内镜,采用与NBI相似的前处理原理,使用滤光片滤过红光,保留了更多的蓝光和绿光,但进一步提高了窄带成像下的视野亮度。与白光内镜比较OE对消化道黏膜疾病的检出更有优势,更有利于诊断GIM[3,4]。亮蓝嵴(Light Blue Crest,LBC)、绒毛状结构(Villous Pattern,VP)、大长冠(Large Long Crest ,LLC)作为内镜下肠上皮化生诊断标准,已被多项研究所证实[5,6]。本研究旨在分析OE和OE联合放大内镜下GIM的形态性特征,评价OE对胃黏膜清晰度评价和诊断GI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连续纳入2017年1月~2021年5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放大内镜检查的门诊或者住院患者135例,其中,男81例,女54例,共计活检部位171处。观察顺序为白光内镜-OE-放大OE。首先,对三种仪器观察腺管结构的清晰度进行比较,得出放大OE观察腺管结构优于OE及白光内镜;然后,根据OE放大观察,初步统计结果得出内镜下出现LBC、VP、LLC三种特征均与肠上皮化生有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进行分组,全阳性组(LBC+、VP+、LLC+)和双阳性组,其中双阳性组分为A 组(LBC 和VP+、LLC-);B 组(LBC和LLC+、VP-);C组(VP和LLC+、LBC-)。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80岁;②有腹部不适症状需要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③发现可疑病灶同意内镜下抓取活组织检验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功能疾病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②有应用药物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凝血功能异常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0s);③既往有胃大部切除术、ESD或EMR治疗的患者;④进展期胃或者食管恶性肿瘤患者;⑤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或者消化道穿孔患者;⑥精神异常或者其他疾病不能配合完成胃镜检查的患者;⑦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⑧拒绝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检查所用的内镜主机应用宾得公司的EPK-i7010内镜主机(Pentax,日本东京),放大内镜型号为MagniView EC-3890FZi(Pentax,日本东京),检查医师为有100例以上放大内镜操作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检查顺序为白光内镜-OE内镜-放大OE。操作过程中首先在白光下对内镜图像清晰度进行评价,对病变的小凹结构及腺管开口和微血管清晰程度和可辨认程度进行量化评分[7]。1分为难以分辨;2分为模糊可见;3分为较清晰;4分为非常清晰。在可疑病变分别按白光-OE-放大OE下的顺序观察病变特征并记录,最后行靶向活检+病理学检查。分别记录每处病变放大OE模式下LBC、VP、LLC阳性或阴性情况,最后用一次性活检钳在每处可疑部位取活组织1~3块。与病理学比较分别比较三个特征对胃肠上皮化生的诊断效能。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LBC判断标准:定义为上皮脊上的浅蓝色白线。

VP判断标准:高于胃黏膜表面的绒毛状结构。

LLC判断标准:上皮表面脑回状的封闭的白色混浊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白光内镜、OE、放大OE清晰度评分的两两比较,计算OE放大内镜下LBC、VP、LLC对GIM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并统计三种特征的准确度。清晰度评分比较采用双边t检验,数据资料统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图像清晰度的评价

研究中共纳入171处病变并留取活组织检验白光内镜、OE、放大OE下病变清晰度评分(见表1)统计分析,OE放大内镜在评价胃黏膜表面微血管和腺管结构清晰度和辨识度明显优于OE和白光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OE内镜在评价胃黏膜表面微血管和腺管结构清晰度和辨识度优于白光内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OE和放大OE在评价图像清晰度和微血管和腺管结构辨认度均明显优于白光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见图1,图2。

表1.白光内镜、OE、放大OE对胃黏膜腺管形态和微血管形态清晰度评分统计

图1.白光内镜、OE、放大OE 各组清晰度例数比较(注:1 分:难以辨别;2 分:模糊可见;3 分:较清晰;4 分:非常清晰清晰)

图2.白光内镜、OE、放大OE 组两两清晰度平均值比较(注:aP=0.001,bP<0.001,cP<0.001)

2.2 LBC、VP、LLC对GIM的诊断

LBC、VP、LLC 对GIM 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见表2,LBC 对GIM 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2.80%、82.05%、84.62%、80.00%、82.46%。VP 对诊断GIM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为分别为59.14%、96.15%、96.83%、66.37%、76.02%。LLC对诊断GIM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5.60%、65.00%、75.65%、92.86%、81.29%。LBC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均高于VP和LLC组。

表2.LBC、VP、LLC对GIM的诊断效能(%)

2.3 LBC、VP、LLC联合诊断评价

研究中将同时符合LBC+、VP+、LLC+有48 例(占28.07%)将其称为全阳性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7.92%、97.78%、97.92%、97.78%。与病理诊断金标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r=0.559。符合三种特征的全阳性组对GIM的准确度为97.85%,见表3。

表3.全阳性组对GIM的诊断效能

将三种特征中内镜下表现符合两种的,将其特征表现一致的分为A、B、C 三组,分别统计A、B、C 三组在预测GIM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见表4。统计结果为A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值、准确度分别为14.29%、98.39%、84.91%、83.56%、P=0.625、诊断准确度82.89%。B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值、准确度分别为96.15%、98.39%、75.76%、97.83%、P<0.001、诊断符合度88.61%。C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值、符合度分别为66.67%、98.04%、80.00%、97.83%、P=0.003、诊断准确度94.74%。

表4.A、B、C组对GIM的诊断效能(%)

3.讨论

多项证据支持将肠上皮化生分类作为胃癌风险预测因子[8]。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胃癌的关键。胃镜检查是诊断GIM的有效手段,新型内镜的出现使GIM的诊断明显提高。OE(光学增强内镜)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学染色技术,与NBI相比有类似的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与正常肠道黏膜对比度,同时具有视野更亮更清晰的优势,可在两种模式中相互转换,从而在进行胃黏膜病变检查时更易发现异常和可疑病变,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检出及诊断更有优势。本研究首先从OE联合放大内镜对胃黏膜清晰度角度,比较OE联合放大内镜在识别黏膜腺管形态和微血管结构与OE和高清白光内镜优势。结果显示,OE放大内镜在评价胃黏膜表面微血管和腺管结构清晰度和辨识度明显优于OE和白光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OE内镜在评价胃黏膜表面微血管和腺管结构清晰度和辨识度明显优于白光内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OE和放大OE在评价图像清晰度和微血管和腺管结构辨认度明显优于白光内镜(P=0.00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LBC作为肠上皮化生的特征性表现已被国内外有多项研究证实。另外内镜下的特征VP及LLC也被多次提及并证实其诊断肠上皮化生的价值[9]。但目前尚缺少OE放大内镜下LBC、VP、LLC 对GIM 准确性研究的报道。本研究证实LBC、VP、LLC是内镜下评价肠上皮化生的指标,但VP的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低,假阴性出现较高,为了提高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和减少漏诊率,本研究将三种指标进行两两分组,并分别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研究结果显示,在单项特征中LBC准确度优于VP和LLC,在两种内镜特征的情况下VP+LLC组诊断肠上皮化生的效能最高,优于其他两组。在OE联合放大内镜检查中全阳性组在诊断肠上皮化生准确度最高,能够准确预测肠上皮化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指导靶向活检。

猜你喜欢
皮化生清晰度白光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贵州绥阳张喜山祠 :石文化经典之作
理中通络化浊汤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研究
鲜明细腻,拥有更好的清晰度 Ascendo Immersive Audio CCRM-12 MKII/CCRM-6P/SMS-15
修身的效果,改善声像和定位的清晰度 意大利新一代架皇 BAS AS-S4/AS-B4避震脚钉
嘈杂语噪声下频段增益对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白光(选页)
白光的罗曼史
白光在国际饭店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