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图形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作业设计与实践

2022-08-01 02:33邓歆癑李德顺
传媒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动态图形软件

邓歆癑 李德顺

混合式教学(blended teaching)是将互联网和数字媒体与既定的课堂形式相结合所呈现的可能性范围,这种形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1]。混合式教学研究近年来在国外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美国常春藤大学设立了免费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优秀的线上环境。此外,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供应商为学生和教师创造更多不同的学习平台,该平台旗下用户数量以千万计[2]。

近年来,混合式教学在我国发展迅速。2017年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3],国家政策与教育界对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及相关研究,使得社会对混合式教学的关注度持续增加。由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的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正式上线,截至2019年,主打高校线上平台的中国大学MOOC,已上线15000多门在线课程,超过2.7亿人次学习,8000万人获得线上学分[4]。此外,“好大学在线”“智慧树”“学堂在线”“超星慕课”等慕课平台也相继上线开课,在疫情时代为多所高校师生提供了优秀的课程平台。至2021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总规模达到3.25亿[5]。

《动态图形设计》(Motion Graphic Design)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等专业的学生,是对平面设计、动画、后期特效等元素的综合性运用,被广泛使用于动画、影视包装、UI设计、数字展示等领域。随着5G技术的发展推广和短视频市场的不断壮大,高品质的品牌视频和动态图形内容将成为新媒体设计领域的趋势。这就要求高校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改革,从传统教学思维方式跳出,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生为主体[6-7],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特点[8],引导、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变化,提升个人能力。

由于《动态图形设计》高度依赖软件操作,传统教学方法是由教师进行软件操作讲授、演示,然后学生进行课堂实操。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实际操作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反馈。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掌握速度较慢,课堂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学习效果不明显。教师若将教学重点放在软件操作的上,则会对该课程的设计环节缺失,学生仅靠听课也很难真正掌握软件操作,对如何正确运用该软件,如何达到动态图形的设计目的并不清楚,作品质量和效果也不佳。《动态图形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怎样让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的内容和操作技术,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动态图形设计》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我们按照混合式教学模式思维,对《动态图形设计》课程作业进行了改革尝试与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动态图形设计课程特点

《动态图形设计》侧重图形的变化和运动规律,结合字体动画、色彩搭配、连续性的镜头衔接等元素,强调平面图形的动态表现。该课程以图形设计基础理论为依据,动态设计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案例介绍分析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加强专业技能。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还需提高自身创新思维能力,以设计为核心,开发研究动态图形创新性的表现形态和内容。《动态图形设计》 在国外影视动画类专业教学中较受重视,例如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已将动态图形作为一门专业,并设有硕士点;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也有专门针对动态图形的本科专业。国内高校对《动态图形设计》课程重视程度逐步上升,在动画、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中都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

《动态图形设计》 课程需要借助Adobe After Effects(AE)等软件进行创作。在课程初期,教师应鼓励学生尽量使用AE自带的图形创建和钢笔工具直接进行矢量图形绘制,通过软件实操,熟练AE操控面板和各功能键。后期随着学习内容难度增加和设计构思的复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动态效果制作前使用Adobe Photoshop(PS)或Adobe Illustrator(AI)等绘制图形素材,然后将其导入AE进行动态效果创作。学生仅仅通过课堂时间很难掌握如此复杂的软件操作设计,我们主要通过课程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快速练习软件操作和设计,快速掌握《动态图形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课程作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我们对《动态图形设计》课程作业设计不断探索,建立起一套“三融合”教学体系(见图1),即线上与线下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专业学习与创新实践融合。在这套教学体系中,学生通过自学、探究知识,分析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创新实践,达到熟练掌握动态图形设计,掌握相关设计制作软件,并能进行创新设计和实际应用。

图1 “三融合”素质教学体系

传统的课程作业模式就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后教师批阅,但针对动态图形设计课程的作业,如果采用这种模式,学生很难快速掌握和应用软件设计和操作,也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的课程作业采用线下课堂作业布置、线上课堂作业实践、线下课堂作业讲评三个模块,层层递进,达到作业设计的目的,即学生能综合掌握和运用AE软件进行动态图形的设计与创作 (见图2)。其中,线下课堂作业布置环节帮助学生了解作业内容,分组讨论和头脑风暴环节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针对作业内容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完成初步策划方案;线上课程为学生提供网课平台,学生观看网络课程,采取任务驱动形式进行线上学习,掌握相关动态图形设计软件操作技能,然后对遇到的问题总结反馈;线下课堂讲评环节,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PPT汇报,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反思总结,对作业进行最后的修改与完善,完成作业综合性评价。

图2 混合式教学作业设计模式

(一)课程作业的目的

根据《动态图形设计》的内容要求,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学习与思考。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解决疑惑等阶段,并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讨论,分析,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自主学习模式,向外拓展知识,向内挖掘理解,确保学生掌握相关内容。掌握动态图形设计的表现手法,包括AE软件基础操作,PS、AI设计软件的综合运用等,突出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方案策划能力等,强调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制作出有创意的动态图形作品。

(二)课程作业布置

线下课堂,教师根据学生《动态图形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况,设计布置符合混合式教学创新改革思路,积极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综合表现动态图形设计能力的课程作业。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动态海报课程作业为例,作业内容要求包括(1)动态海报设计前期与策划;(2)动态海报设计思路构想;(3)动态海报设计与制作。学生需根据近年来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以“环保”为主题,内容可以涉及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垃圾分类、海洋保护、生态保护等社会关注的问题,用动态图形的思路,设计一张动态海报,要求主题明确,灵活运用软件进行动态处理,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动态图形思维。

环境保护动态海报适用范围广泛,不仅能发布于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便于学生进行数字化的分享和传阅,还能在大型商区,广场、地铁站、博物馆等电子屏幕进行线下投放。在可能实现的线下落地规划中还能融入公益、教育、娱乐、商业等多种行业。好的动态图形可以做到互动性、参与性与动态性一脉相承,未来能更深层次融入交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线上学习,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聚焦行业前沿研究成果和新技术,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发现问题。

(三)课程作业实施

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作业内容开展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1)线上自主学习与资料收集,动态海报设计作业的前期通过线上课堂进行线上学习,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素材;(2)小组学习、讨论,并与老师沟通,解决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3)围绕动态海报内容主题,提出其动态图形化的可行性方案,设计海报宣传语,并写出策划方案,给老师审阅;(4)海报制作。针对海报主题,设计制作思路和表现方式,进行海报制作。重点放在海报平面的动态视觉化、动态效果、软件效果控件等;(5)制作汇报PPT,包括策划方案、设计蓝图,设计理念、设计技术手段,海报展示等内容。

(四)课堂作业讲评

线下课堂,学生针对海报设计理念和制作,进行PPT汇报。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观摩点评。教师针对学生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对其提出的设计构思和相关技术实现手段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图形运动所需要遵循的规律,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动态海报设计的设计方法。在作业讲评环节,教师能够做到有理有据,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共同商讨出作品可行性的改良方向和方案,最大化保证作品质量的完成。

(五)作业评价

针对课程作业,采用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课程作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见图3)。在学生作业的过程中,首先,对其策划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其次,对学生的PPT汇报进行讲评和评价,学生也参与汇报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评价,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软件运用考查、内容完成度考查和综合效果创意考查,了解学生全面掌握AE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运用能力。

图3 作业评价标准

通过课程作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上课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对于优秀的作业,鼓励学生投稿参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课程作业曾经参加多项设计比赛,并在“第13届韩国国际亲环境美术大赛”中,获得铜奖一名,优秀奖两名,入围奖八名,部分获奖作品如图4。

图4 部分获奖学生作品

(六)课堂作业效果评估

课程作业结束后,针对授课学生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教学效果、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课程作业实践等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面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教学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如图5。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课程作业混合式教学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89.39%的同学习惯运用网络收集等现代设备学习,87.88%的同学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过程中能做到注意力集中。共96.97%的学生会选择主动上网观看教程,并认为网络平台课程的结合帮助他们提高了学习效率。遇到不懂的问题过程中,使用率最高的三种方法是上网查找资料学习,课下当面求助学生和老师,和自己琢磨、独立思考。这体现了将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课程问题。另外,学生对课程作业设计认可度提高,84.85%的学生认为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让他们学习时间变得更加灵活,增加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90.91%的学生认为其对个人未来专业学习有着正向帮助。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和作业设计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进行《动态图形设计》课程学习,让学生能够从中拥有更多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创作能力,也同样为其之后的相关动态设计和影视制作类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5 部分问卷分析结果

三、结论

通过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提高,技术实践能力大大增强,审美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都有所提升,证明了其方法的可行性与先进性。混合式教学能够为艺术设计类课程提供良好的方向性指导,节省教育资源,促进大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步发展为主动学习,不断提升个人创作能力。混合式教学的广泛应用也能帮助高校教师吸收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展创新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实践,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动态图形软件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禅宗软件
动态
软件对对碰
分图形
找图形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