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高职金融专业核心素养结构模型与培养路径
——从产业需求侧反观高职教育供给侧

2022-08-24 07:04金婧
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产教核心金融

金婧

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提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1]。随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将职业教育人才全面发展培养聚焦到人才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培养上。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推动了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同时给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数字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的普及改变了金融市场传统经营模式,其运营方式、盈利模式不断创新,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金融科技在冲击银行等金融企业业务经营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力资源需求的转变。

据统计,柜员、客户经理、保险营销岗、证券经纪营销等岗位金融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占金融行业50%以上,这些一线金融人才主要集中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高职院校金融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模式必须与时俱进,育人机制必须契合数字时代带来的需求侧行业改革和业务转型步伐,抓住产教融合的现实契机,以有效缓解新一轮金融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输送的供需矛盾,实现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一、高素质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育趋势

一是职业教育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多维素质人才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核涵盖知识积累、技能水平、业务素养、职业素养等多维素质。核心素养作为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加强职业能力和专业品质培养的重要落脚点,是人才培育的综合表达[3]。新时代“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弘扬以及“职教20条”提出的书证融通的导向,都是职业教育高阶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金融人才保障。

二是基于产教融合提出核心素养理念,开展职业素养多维培育。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已作为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推动高等学校和企业面向产业技术重大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4]。一直以来,职业院校更强调学生本身的技术水平,而忽略了职业素养的综合培育和机制的动态调整。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提出核心素养理念,是职业教育多维培育的必然趋势。

三是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探索高素质金融人才培育的有效途径。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制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5]。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具有较强金融业务专业能力、问题处理能力、良好沟通能力等核心素养,适应业务处理、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在革新学习方式、创新教学形式等方面作战略部署,是探索高素质金融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数字时代金融产业人才核心素养需求侧变革

(一)产业需求侧金融人才能力素质调查

笔者在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间对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国泰君安、平安保险等十余家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部专家、机构经营部门主管、一线员工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访谈,确定金融人才能力素质的内涵,并依据调查数据,从知识储备、业务能力、职业素养三大维度对金融人才能力素质需求进行了归纳,见表1。

表1 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特性调查

从知识储备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对金融人才更看重产品业务知识、业务流程性知识、前沿跨领域知识;其次看重的是基础知识和行业知识。从业务能力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最看重可持续学习能力、风险识别能力、营销能力;其次看重的是公关协调能力、市场分析能力。从职业素养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最看重道德品质、责任感、风险意识,其次是合作精神、自控能力。

(二)产业需求侧金融人才需求变化分析

根据需求侧金融人才能力素质调查发现,在金融科技的驱动下,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渠道从粗放型向经济化经营转变。金融科技驱动服务效率提高,企业人力成本降低,同时对人员配备、从业人员多技能综合营销服务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要求。

1.线下服务人才需求向“技能+人文关怀型”人才需求转变

数字时代,线下服务渠道向智能化发展。金融机构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场景化服务,并在不同场景中寻求客户实际需求,提供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和定制化服务。银行结合供应链、网络以及线下获客渠道,匹配线下工作人员对接。因此,线下服务人员需要在向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抓住面对面人工服务的机会,利用大数据掌握的客户需求,研究与客户的关键接触点和关键时刻,注重人文关怀,最大程度地提升线下服务的价值。

2.多技能综合型营销人才是创造效益的关键人才

营销人才在推动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也成为业务转型升级中强有力的竞争因素。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的服务边界逐渐模糊,客户对整体金融服务方案需求超过单一金融产品的服务需求。面对客户复杂的投融资背景与业务服务需求,业务团队联动营销成为制胜关键,营销人才职能边界不再是明确的。为保证金融机构保持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竞争优势,对具有金融、经济、财务、法律等多专业知识背景和银行、保险、代理等多产品营销技能的高素质综合性营销人才需求迅速加大。

3.基于核心素养的胜任能力成为人才选拔的关键

实效性是金融机构人才选拔的重要目标。面对金融科技快速更迭带来的业务转型,针对新入职员工开展的理论培训和要求其在实际工作中边学边做的培养模式无法匹配人才选拔实效性的要求。基于核心素养所显现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胜任能力成为人才选拔的核心要素。金融机构将更关注服务人员的学习能力、细致度、稳定性和服务意识以及营销人员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以满足人才高效上岗的现实需求。

三、基于产业需求的高职金融人才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构建

(一)金融专业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构建

笔者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领域、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聚焦金融类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产业需求侧金融人才三大能力需求,归纳整理高职阶段金融类专业六大核心素养十八项内涵要点,绘制了高职金融专业核心素养结构模型,见图1。

图1 高等职业教育金融专业核心素养结构模型

(二)核心素养指标的内涵表达

通过高职阶段金融类专业六大核心素养十八项内涵要点的内涵表达,使核心素养指标具象化,有利于理解核心素养的内容,从而达成培养目标,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解释见表2。

表2 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核心素养

四、供给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核心素养培育匹配性分析

(一)“专业链”和“产业链”对接不紧密,无法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高职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在专业结构布局上,高职金融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链对接尚有不够紧密之处。如,专业建设未能及时关注金融产业新变革以及人才需求变化,并做出相应调整。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要求匹配度有待提高。课程体系设置仍然以技能导向为主,具有操作、决策、规划等多层次综合职业能力素养、能理解金融产品并指导运用于实践的复合应用型导向未充分体现。

(二)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不能高效融合,职业能力培养效果欠佳

从金融专业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可知,金融机构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金融人才的心灵智慧、道德品质水平以及可持续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风险识别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与实践教学中更注重基础知识、专业前沿知识涉猎、操作能力的培养有较大出入,导致目前的“操作型人才”在可持续学习能力、营销公关能力、责任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等方面达不到新形势下金融人才的要求。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的探索已处于起步阶段,但模式有待完善,实践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导致复合型人才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职业素养的培养效率和效果欠佳。

(三)实训教学形式多样而效果不佳,导致综合实践能力不足

金融专业核心素养培育需落实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前,产教融合教学多偏重实训教学的内容,例如,穿插于业务流程指导的案例教学、融入虚拟仿真的实操训练课程、金融实训交易软件的应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课程的实训课时都能得到充分保证,且学生都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对实训课程有好奇心,学习热情较高。但是,丰富的教学形式达成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6]。原因主要包括:第一,软件内容理论化,在应用上有滞后性,直接导致实训成效受到较大影响。第二,金融是一个瞬息万变的领域,知识更迭迅速,而高职金融专业师资大多缺少实践经验,无法与时俱进获取行业最新资讯,在教学上容易规行矩止,实训指导出现与行业脱钩等情况。第三,除顶岗实习外,学生的认知实习、跟岗实习达不到真正的学习效果。虽然学生能够进入真正的金融机构实习,但并不能直接接触到实际操作和具体业务,而是采用旁听、观摩的方式,达不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四)校企合作难以落实,产教融合缺乏支撑,影响核心素养培育质量

业务基础、业务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产教共育、共建、共成长。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引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寻求与企业合作,不断尝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方式,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原因主要是校企双方在育人态度上的不统一。学校意愿更强,希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金融人才。而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企业人才需求多样性使得企业招聘不再只局限特定专业;另一方面,企业存在业务泄密的风险以及人身、意外、薪资等用工风险。企业合作意向较学校低,导致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均较低,影响核心素养培育质量。

五、基于需求侧变革的高职金融专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数字时代金融机构对客户服务营销人才需求扩大,其更青睐能为客户提供技术、人文关怀等综合性服务,具有丰富的综合性知识基础和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核心素养培养途径不光靠学校,更需要产教融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培养。顺应外部环境,施力校企共建,夯实专业群、教学模式、企业资源、教学团队四个支撑,实现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的供需平衡。数字时代金融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对策见图2。

图2 数字时代金融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对策

(一)以项目为载体,助力校企共建

影响金融人才核心素养培养质量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济法律环境整体提升;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着力改善和建构有利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环境。自国家发改委、教育部颁布《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以来,企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内在动力与政策推动刺激了企业寻求合作伙伴的需求,这给高职院校带来合作共建的契机。高职院校施力的关键应放在与企业转型升级、业务创新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目标调研、优化和促进校企合作上,学校政策层面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二)与产业链转型升级相匹配,落实专业群平台化整合

为适应“产业链”转型升级,实现人才供需双方的有效动态平衡,应当注重专业的集群化、平台化发展,让“专业链”的构建和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均能与“产业链”动态匹配并满足发展需求[7]。在金融领域不断创新和拓展过程中,为适应专业发展需求和行业拓展的需要,应当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落实专业链集群化、平台化整合,以“产业链”的变革作为依据,通过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金融相关专业在建设中的资源更新和优化,实现课程、师资、行业前沿有效互通,让区域内专业人才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打造集群化、平台化的图书馆、实训室等实现产教资源共享,借助政府调控、引导学校和企业深度配合,使人才培养质量快速适应数字时代业务发展需求,快速形成校企合力,打造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

(三)以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为导向,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合理分布在三年人才培养的教学进程安排中,按照学年分别实施德育实践、社会实践、场景教学、订单培养等逐层递进的培养模式。大一以认知实习为主,强化学生职业感性认知,初步认知金融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和知识、能力要求,提升综合素质。大二以专业课程场景教学和跟岗实习为主。在专业基础课中强化案例型教学法运用,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体系的架构;在专业实践课中着重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强化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跟岗实习,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实现业务能力与实际工作岗位零差距。大三以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为主。通过订单培养,深化对行业背景、企业文化、岗位业务流程及操作、特殊知识能力要求的培养学习;开展直通就业的企业顶岗实践,以企业实习生的标准培养学生,提升业务操作处理能力,达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与就业无缝对接的目的。

(四)以企业院校双向成本分担为突破口,统筹资源共享共建

首先,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和院校双方应当充分考虑彼此的诉求、消除彼此的顾虑,切实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其次,为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合作的积极性,院校应当在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能力输出两方面进行优化。在教学资源整合方面,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有效统筹教学资源,例如将实训场所和公共实训中心进行整合,实现共建共享,帮助合作企业员工进行学历培训和资格考试等,促进员工能力提升,分担企业在员工培训、考核等方面承担的压力。在教学能力输出方面,院校可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使得院校的教学能力赋能给企业,让企业能够便捷地获得教育服务,促进企业内部实现创新升级[8]。

(五)以夯实团队支撑为基石,创新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机制

建立企业员工与骨干教师兼职兼薪制度,鼓励校企教师双向流动,培育职业导师和行业名师。一方面,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进行中短期挂职,吸收和掌握行业前沿与跨领域知识[9],充分了解国际金融领域最新变化,并能够应用于后续的实践教学中。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员工到学校担任行业导师,将行业前沿和实践经验带入课堂,提高专业技术含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通过校内外教学团队形成合力,来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产教核心金融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