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产理论视野下革命题材歌曲比较研究
——以《八月桂花遍地开》和《再见了,大别山》为例

2022-09-03 02:02真,柏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友大别山乐段

陈 真,柏 玺

(1.西安音乐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2.淮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艺术生产理论为揭示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的奥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1](P9)。 革命题材歌曲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艺术产物,发挥着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八月桂花遍地开》《再见了,大别山》两首革命题材歌曲,从艺术生产理论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主旋律歌曲的创作有所裨益。

一、“革命歌曲”与“革命题材歌曲”辨析

关于“革命歌曲”的概念,学界有诸多界定,其中主要关注的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时期。李广贞指出,“革命歌曲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和1949 年以后中国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经典歌曲。”[2]杨帆认为,“革命歌曲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图,是标举一个政党的革命目标、政策、意图等种种 集合的文艺作品。 ”[3]赵敏认为,“革命歌曲是指二十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所创作和演唱的歌曲。它贯穿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 尤以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民歌最为丰富, 全面真实地记录了那些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为世人呈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 ”[4]

本文认为,诞生于革命时期的歌曲,具有宣传、教育、鼓动功能,可以称之为“革命歌曲”,但在建设和改革时期虽然也涌现出许多以歌颂革命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已经不再适合命名为“革命歌曲”,称之以“革命题材歌曲”更为妥帖。

基于此,为深入剖析不同时代作品的特征和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将民主革命阶段的与民主革命相关的歌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与之相关的歌曲界定为“革命题材歌曲”。

二、两首革命题材歌曲的比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每一件艺术作品的诞生, 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八月桂花遍地开》 产生于土地革命初期的鄂豫皖根据地,是为表达人民群众庆祝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成立的欣喜;《再见了,大别山》则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创作,词作者将自己置身抗战时期,把自己当成一名即将离开大别山的战士,抒发对大别山和当地群众的依依不舍。 两者之间在文化语境、创作方式、传播媒介、受众群体等方面不尽相同。

(一)艺术创作的文化语境不同

《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于革命战争时期,歌词表达了革命群众对苏维埃政权的拥护,反映了当地人民打倒反动势力、进行工农革命的热情。

根据 《对两首革命歌谣历史流变的社会学新证》一文记述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如下: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亲爱的农友们哪/亲爱的农友们哪/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站在革命的前线/不怕牺牲冲向前/为的是政权呀啊/为的是政权呀啊/工农专政如今已实现/亲爱的农友们哪/亲爱的农友们哪/今日是我们解放的一天

领导群众数千万/跳出地狱鬼门关/不再受摧残哪啊/不再受摧残哪啊/封建制度彻底要推翻/亲爱的农友们哪/亲爱的农友们哪/封建制度一定要推翻/完成民主革命/反动势力要肃清/团结向前进呀啊/团结向前进呀啊/政府就是我们的家庭/亲爱的农友们哪啊/亲爱的农友们哪啊/把阶级消灭尽/才能享太平/亲爱的农友们哪啊/亲爱的农友们哪啊/把阶级消灭尽/才能享太平[5]

而在1964 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中,李焕之改编了一版《八月桂花遍地开》。 文本如下: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红军队伍真威风/百战百胜最英勇/活捉张辉瓒呀/打垮罗卓英呀/粉碎了蒋介石的大围攻/一杆红旗飘在空中/红军队伍要扩充

啦啦啦啦啦啦啦/保卫工农新政权/带领群众闹革命/红色战士最光荣/亲爰的工友们哪/亲爱的农友们哪/拿起刀枪都来当红军/拿起刀枪都来当红军[6]

然而,《八月桂花遍地开》 的歌词文本虽有不同, 但歌词中往往有“苏维埃”“工农专政”“解放”“红军”等具有革命年代鲜明烙印的词汇。

相较而言,《再见了,大别山》的歌词因为诞生于20 世纪80 年代, 自被创作并谱曲演唱之后,文本内容比较固定,不会再轻易发生衍变。 而且歌词中满含深情,分明不是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时期的创作。

轻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啊/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呀/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啊/再见了大别山/你牵去我的一颗心/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

相逢又分手/握别众老友/男女老少皆叮咛/盼我隔年再来游/啊/再看一眼好乡亲/音容笑貌心中留/慈祥的大嫂呀/快去照看你幸福的孙儿/白发的大哥呀/让我祝福你健康长寿/啊/再见了乡亲们/大别山呀养育了我/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7]

抗日战争时期,集体主义备受推崇,文艺作品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集体, 而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随着思潮涌动,社会前进,个人的情感也逐渐受到重视。所以,由两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对比可知,前者具有革命年代文艺作品的普遍特征——热烈、豪放,强调集体情感;后者则更加具有新时期突出个体内心情感的特点,歌词中透露出作者对大别山流连不舍的一腔深情。

(二)艺术作品的创作方式不同

一般而言,歌曲创作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有曲调,而后词作者按曲调的结构、情绪、风格等填上相当的词;另一种是先产生歌词,再由曲作者根据歌词的词意、结构、节律、音韵等配曲[8]。 第一种颇有技术含量的歌曲创作方式叫作“依曲填词”,如李叔同填词的《送别》;第二种歌曲创作方式先有词后有曲,当前绝大多数歌曲作品都是经过“先词后曲”的创作顺序产生,如陈晓光作词、徐沛东作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至于有没有第三种歌曲产生的方式, 即艺术创作主体将作词与作曲同时进行,目前虽然还未可知, 但已有作曲家独立作词作曲,且流传度较为可观, 如王立平创作词曲的 《牧羊曲》。

为歌颂苏维埃政权成立而创作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诞生之日至今传唱不息,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激励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为革命事业奔走, 用音乐记录了热血的峥嵘年代。《八月桂花遍地开》产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鄂豫皖苏区(大别山地区),系根据当地民歌《八段锦》(又称《小小鲤鱼跳龙门》等)改编而成,这已得到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同[9]。 但有关创作者、产生时间、地点等歌曲信息,在今天的学界仍难有定论。 尤其是经过霍希扬、李焕之重新改编后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二场“星火燎原”中公开演出后,不少流传的歌曲版本已将词曲作者命名为霍希扬和李焕之。 凡此种种,大抵是因为歌曲诞生于跌宕起伏的革命战争年代,传播媒介落后,导致曲谱、歌词等原始资料佚失。

《再见了,大别山》是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六首歌曲之一,创作于改革开放后的1982 年,是一首以大别山革命历史为背景,旨为赞美大别山以及当地人民群众与战士之间浓浓鱼水情的声乐作品,作品的艺术性较强,流传度颇广,受到诸多专业演唱者和业余声乐爱好者的青睐。因其创作时间处于改革开放的和平时期,距离当下时间相对较短,传播媒介也比革命时期发达,相关词曲作者资料保存较为完整,所以对该作品的词曲作者、诞生地并没有太多的争议。

《八月桂花遍地开》与《再见了,大别山》的创作产生方式各具特色, 前者根据民间曲调填词而成,在动荡的社会进程中,填词改编者众多,作者名字渐渐变得模糊不清。用民歌填词或者改编民歌是音乐史上的常事,但也常常有许多音乐学者对民歌作品的署名持有异议。例如,有学者认为,王洛宾既然以收集整理西北民歌为己任,他就应当如一个社会学者那样忠实地记载,而不是以“王洛宾”的名义发表流行歌曲[10](P16)。 而《再见了,大别山》是作曲家根据词作者提供的歌词谱曲而产生,一旦创作演出完成,作品就具有某种“永固性”,词曲作者署名一般不会更改。

(三)艺术作品的传播媒介不同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题材的音乐作品除却基础功能外,还具有宣传、报道和教育等社会功能,不仅可以宣传革命思想, 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而且有利于增强工农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诞生于彼时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歌词中就有“站在革命的前线/不怕牺牲冲向前/为的是政权呀啊/为的是政权呀啊/工农专政如今已实现”“亲爱的农友们哪啊/亲爱的农友们哪啊/把阶级消灭尽/才能享太平”等具有强烈革命斗争精神的词句。

“在经典传播学当中, 根据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不同, 人类的传播活动主要区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五大基本类型。 ”[11](P26)五种传播类型由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与受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革命战争时期, 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严密的军事化生活和鱼水相融的军民生活,受众的社会关系相较于今日而言略显简单,多为亲友关系、军民关系和组织关系。

在当时,军事斗争十分紧张,加之队伍流动性大,所以并没有专门成立文艺机构,用来宣传和教育战士,反之又十分重视战士的文化生活,会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将思想教育与娱乐活动做到水乳交融。当时的传播方式多为口口相传,所以歌词文本的完整性在传播的过程中容易遭受破坏,造成同一首歌曲,歌词内容略有不同。《八月桂花遍地开》便是如此,目前所流传的曲调基本一致,歌词内容、歌词作者却有好几个版本,至今没能在学界达成统一。

而创作于1982 年的《再见了,大别山》就没有遭遇这种尴尬的局面。 作品创作完成后,当年就被湖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次年录制立体声黑胶密纹唱片后发行国内外。此时的传播环境已大为好转,歌曲创作完成演唱后,直接将作品的内容固定。 任何形式和幅度的修改,都必须要经过版权拥有者的同意。

(四)艺术作品的受众群体不同

美学学者伊瑟尔提出“隐含读者”一说,田明刚认为“隐含读者”包含了文本潜在主义的先结构和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具体化这两方面定义的结合[12]。在艺术生产系统中,创作主体作为生产者,不仅需要构思创作艺术品,而且要想办法让艺术接受者接纳产品——艺术作品,以便于受众更好地鉴赏。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艺术创作者在选择为《八段锦》填词《八月桂花遍地开》或者新创作《再见了,大别山》时,明显都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 因此,虽然两首作品的难易程度、旋律起伏、美学风格各有不同,但都能传唱至今,成为革命题材歌曲中的佳作。

《再见了,大别山》使用了对比中句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并带有前奏和尾声,单一调性布局,收拢性结束。 全曲拥有两段歌词,全长31 小节,4/4 拍,速度为稍慢,bE 徵七声雅乐调式。 节奏上较多的使用一字多音与切分节奏、倚音。同时整首作品的音域比较宽广, 在小字一组的c 到小字二组的bb 之间,同时乐句、乐段的开始,刻意回避强拍,巧用休止突出弱起节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结构图示如下:

前奏 (1—4 节) 从弱起的七连音上行级进开始,右手为采用和弦、音程加厚的主题旋律片段,预示了作品的旋法,左手采用音程加柱式和弦的伴奏形式具有一定的跳跃感和活跃感。

A 乐段(5—15 小节)是由a7+b4 对比二句式构成的非方整性结构的乐段, 调式为bE 徵六声调式加变宫,收拢性结束。5—6 小节为A 乐段主题动机,弱起进入,节奏型为顺分型,旋律特征为冠音型、大山型。 如图所示:

7—11 小节为主题材料的发展,至11 小节第3拍旋律进入到徵音, 但处于次强拍位置的四分音符,形成半终止。a'4 乐句由11 小节的第4 拍进入,音乐材料为对前乐句主题材料的变化发展,与前乐句衔接紧密,但音区移高旋律更加曲折迂回抒情性更强,承接发展和推动了情绪的升华的作用。 同时全曲的逆向黄金分割比例点为11.842, 位于11 小节第4 拍,正是对比乐句的进入位置,从听觉上此处正是音乐发展至高潮的最优点。两乐句最后结束音都位于徵音上, 使得乐段结构更加完整统一,但第二乐句的徵音处于次强拍的二分音符,终止感更强,至此乐段结束。

B 乐段(16—28 小节)是由b6+a'7 的对比中句+再现句构成的非方整性结构单一调性bE 徵七声雅乐调式收拢性结束的乐段,中句16—21 小节,与A段的对比性主要体现在旋律和节奏方面,旋律上加入更多的变宫与变徵音使音乐的色彩发生改变,节奏使用切分音和附点节奏,使音乐的情绪由抒情转变到激昂来丰富音乐内容, 使中句与A 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图所示:

再现句22—28 小节, 为变化再现, 再现了a'乐句音乐材料与歌词, 小节数由4 小节变为7 小节,使此处抒情性更上一层,将音乐推动向最后的尾声高潮。

尾声(29—31 小节)运用了B 乐段的音乐材料稍作变化,使乐句放慢,加强调式调性的归属感,将作者对大别山的一种思念感推向高潮,同时使作品完满结束。

《八月桂花遍地开》 采用展开中句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并整体复奏一次且带有前奏,体裁为二声部女声合唱,bE 宫五声调式,2/4 拍, 情感为开朗、明快的,全曲共旋律简单朗朗上口,拥有四段歌词。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前奏:1—15 小节,刻画出欢乐喜悦的音景,将听众带入到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景之中。

A 乐段16—23 小节,由a4+a'4 的假并行二句式构成,bE 宫五声调式,主题材料为16—17 小节,节奏型为逆分型节奏,旋律特征为环绕型,旋律骨干音为1-6-5, 以三度小跳+二度级进组合而成。18—19 小节为对主题材料的发展, 延用了逆分型节奏特点,旋律为同样延用主题的三音动机,具有自由扩大模仿的特点。第19 小节进入徵音,形成半终止乐句结束。 如图所示:

a'4 乐句,为主题乐句的假并行,节奏型不变,但旋律变得更加起伏。 如图所示:

A'乐段24—31 小节,由a''4+a'4 的展开中句+再现句构成,bE 宫五声调式, 展开中句24—27 小节,材料来源于前乐句a'4 乐句,提取了其中的骨干音进行发展,节奏型稍作变化。 如图所示:

再现句a'4(28—31 小节),旋律为对其A 乐段的a'乐句的原样再现,改变歌词。 随后将两乐段整体重复,但是采用女声二声部合唱的形式呈现。

歌曲展现了人民昂扬的情绪和无比浓烈的气氛。 尤其在轮唱部分更呈现出人民群众争先恐后、积极参军的动人场面和对革命的深厚感情。

《再见了,大别山》作为电视音乐片《将军的摇篮》的选曲之一,其歌词是由著名诗人、词作家王和泉先生到大别山采风创作而来。 歌词中的“清风”“叮咛”“情思”“摇落”“惜别”“挺秀”“音容笑貌”等词汇,显然不是出自荒野乡村,而是来自词作家浸润墨水的笔底毫端。从谱面上看,《再见了,大别山》虽然节拍也是2/4 拍, 但节奏型明显复杂得多、音域跨度较大,且滑音、升半音、换气、波音等音乐符号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演唱者具有良好的音乐理论素养,否则,无法独立掌握歌曲演唱的要领,将作品声情并茂地呈现给艺术受众。

作为“填词”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保留了原生曲调《八段锦》的大部分结构,旋律简单易学,朗朗上口,给听众呈现出一种人民群众喜气洋洋庆祝苏维埃成立的热闹场面,因其通俗易懂,所以其时在工农群众之间易于流传且影响广泛深远。 《再见了,大别山》流露出作者对大别山的不舍之情以及大别山民众的流连,属于新创作歌曲,它更加强调演唱者个人情感的抒发,所以“音乐的灵魂”——旋律更加具有抒情性,对演唱者的演唱能力和音乐素养也提出了一定要求。

综上,艺术作品如果创作完成之后,没有进入接受(欣赏)环节,那么,艺术作品只是仅仅停留在“作品”的意义上,并没有完成艺术实践活动。因此,创作者在创作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实际情况,如人生阅历、艺术素养、兴趣等。 《八月桂花遍地开》《再见了,大别山》在创作过程中具有“读者意识”,所以都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传唱度。

三、结 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革命题材歌曲在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方面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革命题材歌曲都是文艺界必不可少的瑰宝。

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再见了,大别山》虽有诸多差异,但在创作方式上或改编或原创,在歌词文本上或质朴或诗意,均成功流传,传唱不息,其中折射出来的创作理念与思路,或许可为新时代主旋律歌曲的创作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农友大别山乐段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又见大别山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党旗颂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再见了,大别山
台湾农友704紫长茄中高海拔露地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作品《黄水谣》曲式分析及情感处理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田野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