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RNA多聚酶Ⅲ抗体相关系统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

2022-10-09 07:23俞秋霞张瑾张晓群范丽怡俞天航陈佳圆王晓东刘伟丽刘冰冰丁健
关键词:纤维化雷诺阳性

俞秋霞,张瑾,张晓群,范丽怡,俞天航,陈佳圆,王晓东,刘伟丽,刘冰冰,丁健

系统性硬化(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免疫紊乱、血管病变及皮肤脏器纤维化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异常的免疫激活,SSc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ANA)、抗Scl- 70抗体亦称抗拓扑异构酶Ⅰ抗体(antitopoisomerase Ⅰ antibodies,ATA)、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y,ACA)、抗RNA聚合酶Ⅲ抗体(anti-RNA polymerase Ⅲ antibodies,ARA)等。201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ACR/EULAR)首次将自身抗体纳入SSc分类标准,提示自身抗体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ARA尚未在临床广泛开展,且其临床表现存在种族异质性,目前关于我国ARA相关SSc患者的阳性率及其与SSc系统损害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少有报道。本研究探讨ARA相关SSc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与建立正确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确诊的56例SSc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2013年ACR/EULAR制定的SSc分类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别、起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有无雷诺现象、肿胀指/手指硬化、指端溃疡/凹陷性瘢痕、毛细血管扩张、修订Rodnan皮肤评分(modified Rodnan skin score,mRSS)、色素紊乱、皮肤溃疡、关节痛/关节炎等症状与体征。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包含ATA及ACA)(深圳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ARA(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所有患者均行甲襞微循环(nail-fold videocapillaroscopy,NVC)检查(江苏徐州同人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型号:TR- 8000),将“巨大毛细血管袢和/或毛细血管袢缺失”定义为SSc的特征性NVC表现。肺间质纤维化依据肺部高分辨CT(HRCT)确定,以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of lung,DLCO)<80% 作为弥散功能下降。肺动脉高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采用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40 mm Hg作为临界值,并排除继发因素后诊断肺动脉高压及心脏受累。心脏、肾脏、消化道病变均由临床医师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应客观检查做出诊断。上述资料由1名临床医生录入,并由另1名临床医生进行核对。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描述,所有定性资料采用率描述。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 对于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三组间比较,<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项,采用检验水准调整法(Bonferroni法)再进行两两组间比较。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56例SSc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6 例;中位年龄52(23~74)岁。其中,ARA(+)组8例(14.3%)、ATA(+)组15例(26.8%)、ACA(+)组23例(41.1%)。ATA与ACA同时阳性1例(1.79%)。

2.2 8例ARA(+)SSc患者临床资料

2.2.1 一般情况:8例ARA(+)SSc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4(47~70)岁,病程中位数为12(6~60)月。其中5例为dcSSc,3例为lcSSc。

2.2.2 抗核抗体谱(ANAs):8例ARA(+)患者均为ATA(-)及ACA(-)。其中1例ANA 1∶100核颗粒;1例ANA 1∶320 核颗粒;1例ANA 1∶320核颗粒+核仁;1例ANA 1∶320核颗粒+胞浆;2例ANA 1∶320核颗粒,抗Ro- 52+++;1例ANA 1∶1000核颗粒;1例ANA 1∶1 000核颗粒+线粒体型抗AMA-M2+++。

2.2.3 临床症状(表1):8例患者中,5例患者有雷诺现象,并为其首发症状(62.5%);另3例患者无雷诺现象,其中1例以肿胀指及颜面皮肤肿胀起病,2例以快速皮肤硬化为首要症状。

皮肤表现,mRSS中位数为12.5(10~26)分。系统受累,4例患者出现肺间质纤维化;3例患者出现肢端溃疡;3例患者并发肿瘤,(1例胃癌、1例直肠癌、1例乳腺癌);2例患者出现关节症状,均以关节挛缩为主要表现;2例患者消化道受累,均以反酸及食道烧灼感为主要表现;2例患者出现心脏受累且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肺动脉高压,其中1例左房偏大、室间隔偏厚、左室后壁厚度上限、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伴少量心包积液;另1例二尖瓣、三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伴少量心包积液;1例患者血液系统受累,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1例患者出现肾危象,以肌酐升高、高血压为临床表现,肾穿病理证实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可见典型的肾小动脉内膜“葱皮样”改变(图1);1例患者出现三叉神经受累同时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图 1 1例ARA(+)SSc肾危象患者肾脏病理

2.3 ARA(+)组与ARA(-)组临床特点比较

56例SSc患者分为ARA(+)组与ARA(-)组比较发现:雷诺现象(62.5%)、NVC特征性改变(62.5%)、肺间质纤维化(50.0%)是ARA(+)组患者最常见的三大临床表现,且以弥漫型SSc为其主要临床表型(62.5%)(表1)。

与ARA(-)组患者相比,ARA(+)组起病年龄、SSc分型、肢端溃疡、毛细血管扩张、NVC特征性改变、mRSS、关节受累、消化道受累、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肾脏受累、心脏受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表1)。而ARA(+)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62.5%10.4%,=0.003),且病程更短(1266,=0.006),并发肿瘤的概率更高(37.5%0%,=0.002),雷诺现象发生率更低(62.5% vs 97.9%,=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ARA(+)组与ARA(-)组SSc患者临床特征

2.4 ARA(+)组与ATA(+)组、ACA(+)组临床特点比较

为进一步分析ARA相关SSc与其他抗体相关SSc的临床差异性,将SSc患者分为ARA(+)、ATA(+)、ACA(+)三组比较发现:男性比例、雷诺现象、肢端溃疡、mRSS、肺间质纤维化、并发肿瘤,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随后进一步行两两组间比较,ARA(+)组与ATA(+)组比较,上述各项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17)。与ACA(+)组比较,ARA(+)组男性多见,雷诺现象较少见,但并肿瘤更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0.017)(表2)。ARA(+)SSc患者中1例出现SSc肾危象,相较于其他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此外,ATA(+)组与ACA(+)组比较,男性比例更高,mRSS更重,肢端溃疡和肺间质纤维化更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7)(表2)。

表2 ARA(+)、ATA(+)、ACA(+)三组SSc患者临床特征

3 讨论

自身抗体检测已成为评估SSc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SSc相关抗体谱包括SSc特异性抗体与SSc相关抗体。SSc特异性抗体中最为常见的有ATA和ACA,其次相对少见的有ARA、抗Fibrillarin抗体(又称anti-U3 ribonucleoprotein,抗U3RNP 抗体)和抗Th/To抗体。SSc相关抗体包括抗Ro- 52抗体、抗PM-SCL、抗Ku、抗NOR90、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anti-U1 ribonucleoprotein,抗U1RNP 抗体)等。

近年来,随着实验检测技术的发展,ARA在SSc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及颗粒变性,可见少量蛋白管型,部分肾小管管腔扩张,部分肾小管基底膜增厚,上皮细胞扁平,小灶状萎缩(萎缩面积约5%),肾间质水肿,小灶状炎症细胞浸润伴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有黏液变性,内膜葱皮样增生(箭头),管腔狭窄,未见明显纤维素样坏死作为临床分类标准的重要证据。1993年Okano等科学家首次用放射免疫沉淀技术证明ARA是SSc患者的第三类特异性抗体。ARA的靶抗原RNA聚合酶Ⅲ抗体是位于核质中的多蛋白复合物,RP155被认为是其主要表位。国际上报道该抗体在SSc患者的阳性率为5%~23%,且在不同国家与种族的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其阳性率也存在差异。有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ARA与ACA和ATA很少共存。Nihtyanova等也证实,SSc特异性自身抗体“双阳性”极为罕见。我国关于ARA抗体的研究相对较少,白伊娜等曾前瞻性研究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ARA阳性率为8.9%,并发现ARA与ATA共阳性5例,ARA、ACA、ATA三者同时阳性1例。随后Liu等进行我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ARA阳性率为5.93%。本研究检测本中心SSc患者ARA表达,发现ARA阳性率为14.3%,且8例ARA阳性患者ATA及ACA均为阴性,证实ARA表达在不同地区间存在遗传和地域差异,提示临床上应进一步仔细和准确分析SSc自身抗体,ARA也应作为临床高危SSc患者的常规抗体检测。

SSc患者系统受累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有研究证实,ARA阳性SSc在疾病早期可快速出现更为严重的mRSS、硬皮病肾危象及消化系统受累等并发症,且有学者提出ARA可作为预测dcSSc的危险因子。本研究对ARA阳性和阴性的SSc患者进行分组后发现,ARA阳性组患者以男性更为多见,病程更短,这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但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尚未发现ARA阳性与mRSS有显著相关性,且在SSc分型上无显著差异,这与国内研究报道相似,推测可能是我国ARA阳性SSc患者的独特之处,尚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本研究发现ARA患者中1例发生硬皮病肾危象并经肾活检病理证实,虽无统计学显著差异,考虑与统计样本量太小有关。本研究未发现ARA阳性患者与消化系统受累的关联,考虑可能与消化道症状评价与患者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进一步将SSc患者按经典特异性抗体分为三组后发现,ARA阳性患者临床特点与ATA阳性患者相似,但与ACA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存在较大差异。由于ARA阳性患者常常ANAs滴度较低,其雷诺现象显著低于阴性患者,且其病程更短起病更急,容易在疾病早期被忽略,提示临床中早期识别ARA阳性SSc的重要性。

本研究还发现,ARA阳性SSc患者肿瘤发生率显著升高,8例ARA阳性患者中3例并发肿瘤(分别为乳腺癌、直肠癌、胃癌)。近年来,关于SSc患者与肿瘤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有研究报道,ARA阳性是SSc患者发生肿瘤的危险因素,且以乳腺癌、黑色素瘤、血液肿瘤与肺癌最为高发。同时,男性患者并发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推测两种疾病密切相关可能的机制:(1)SSc治疗过程中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暴露可能增加了肿瘤的发生;(2)SSc疾病过程中反复慢性炎症的影响;(3)SSc与恶性肿瘤可能有较为相似的遗传倾向。

综上,ARA阳性SSc患者以男性更为多见,往往病程更短,肿瘤发生率更高,但雷诺现象往往不典型,临床上更需早期识别并积极诊治。ARA检测应作为高危SSc患者的临床常规诊疗手段。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某些结论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同时,本研究样本量小,部分数据,如消化道受累的客观评价手段如胃镜、食道测压因部分患者无法耐受等原因而缺乏,且随访时间尚短,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随访。

猜你喜欢
纤维化雷诺阳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肝纤维化防治面临的挑战
他竟然拒绝我
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假阳性患者特征分析
肝纤维化要早诊早治
雷诺的礼物
雷诺的礼物
检验呈阳性不一定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