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名历史变迁看永登县之战略地位

2022-11-01 07:19甘宪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驿站命名

甘宪荣

(西北民族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甘肃兰州 730030)

“地名”一词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是归纳、分析,进而概念化的结果[1]。现代意义上的“地名”概念,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其中有“先王之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的记载;与班固同时代的许慎在其著作《说文解字》中,也运用了“×,地名,从邑×声”的释名方式。《汉书地理志》更是一部以记述汉代疆域政区为主体的方志书文献著作,收集了汉代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重要的军事区划名称。由此可见,地名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变。是一个地方人们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一种语言符号和标志。它不仅在人们日常交往中起到重要的指代作用,而且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变迁。

永登县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黄河上游地区。地处甘肃省的中部,兰州市西北部,现隶属于兰州市行政管辖[2]。自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设县以来,已经有2 000 多年的历史,是西汉在河西地区建立的最早县制地方之一,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永登”这一地名[3],追溯其来源,既远又近。从远的时间来说,根据历史文献著作《十六国春秋·前梁录》中记载:“建兴四年(316年),拜张寔都陕西军事,是年分金城之令居、浩门二县,又立永登县”[4]。屈指算来,“永登”的名称到现在已近1 700年了。据说当地人们为了祈求家园永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故而起名为“永登”。从近的来讲,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为了改去“平番”(清朝时将永登设为平番)这个对少数民族带有诬蔑性质的名称,又将“平番”重新改为“永登”,其寓意自然是希望永登这个地方永远“五谷丰登”。

永登是亚欧大陆上的要冲,古“丝绸之路”重镇,河西走廊之 “门户”“咽喉”,位于东经102°36' 至103°45',北纬36°12'至37°07'。平均海拔在2 000 m左右,整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地形趋势,地貌特点为“三川两河”,即位于县域西南的八宝川、中部的永登川和东部的秦王川,及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大通河和发源于祁连山山脉的庄浪河。北接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南与金城(兰州)隔黄河唇齿相依;西接青藏,和西藏雪域高原宛若襟袖;东连松山古城,遥望广阔的宁夏平原。著名的输水工程“引大入秦”(将大通河水引至秦王川)水利枢纽工程横跨东西,为甘肃首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也在县境兰州新区内,兰新铁路和国道312 线纵穿全县;国道109 线、省道201 线、尹中、兰海高速公路过境,交通十分便捷发达,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以来战争频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康熙梁份《秦边纪略》中记载:“庄浪卫南绕河水,北列旧边,东通金城,河西东之接壤,西南凉、湟两歧分合处也。绛节(赤色符节)之所络绎,土汉之所杂居,黒番之所出入,盖九逵之区,河西之都会也”。从中可以看出庄浪卫位置的险要所在:南部黄河环绕,北部明长城蜿蜒,东部通兰州,西部接河西走廊;使节络绎不绝,民族杂居,藏族出入之通道四通八达,为河西之都会。说明了“庄浪卫”又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冲”。明代庄浪卫其地即为今永登县、天祝县全部及兰州安宁区沙井驿地区、 古浪县部分地区。尤其是在元、清统治期间,在境内许多处建城设防,因而留下了很多以“城、堡、驿”等军事工事命名的地名,据统计,仅以“城”“堡”“驿”命名的地名多达十几处,可见其军事上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1 永登历史及县名沿革

永登县历史源远流长,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公元5000 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县境内大通河、庄浪河沿岸等多处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人类在庄浪河、大通河两岸繁衍生息、辛勤劳作。由于历史上国家改朝换代,改制更迭,县名多易,县域变动。根据历史和《永登县志》记载[5-6],永登的历史变迁大致如下。

1.1 汉朝

西汉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命开辟河西,派大将军霍去病统兵出陇西,“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自此,“永登”被正式纳入西汉帝国的版图。《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领县十三,今永登县地属金城郡的‘令居’‘枝阳’‘允街’‘浩亹’四县”。(令居区域为今天的永登县北部及天祝藏族自治县一带。)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将“令居”“允街”“浩亹”三县分别改名为“罕虏”“修远”“兴武县”。东汉时设“令居”“枝阳”“允街”“浩亹”四县,归凉州刺史部金城郡管辖。东汉末年,曹魏统一中国北方后,仍由金城郡辖,废枝阳县,令居、允街、浩亹三县依然存在。

1.2 晋朝

西晋末,凉州刺史张宜复设“枝阳县”,并于建兴四年(316年),分金城为“令居”“枝阳”二县,又立“永登”县,合三县立“广武郡”。这是“永登”名称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应取自“永远五谷丰登”之寓意。

1.3 隋朝

隋开皇初改“广武县”,曰“邑次,寻改为广武,又改为邑次,大业初改为允吾”,大业六年(610年)又改为“会宁县”。

1.4 唐朝

唐武德二年(619年),设立“广武县”。乾元二年(759年),又改为“金城县”,归陇右道兰州管辖。

1.5 宋朝

北宋初广武县仍属兰州,为吐蕃唃厮啰统治。景德年间,被西夏占领,属西凉府。

1.6 元朝

元朝元年(1264年),设立“庄浪县”,归永昌路管辖。

1.7 明朝

明洪武五年(1372年),将“庄浪县”改为“庄浪卫”。

1.8 清朝

清代,“康熙二年(1662年)改卫为所,雍正三年(1725年)裁所,设立‘平番县’,隶属凉州府”。

1.9 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归河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甘凉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归兰山行政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永登县”,由甘肃省政府直接管辖。

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由甘肃省武威专区管辖,1955年河西三专区合并,归张掖专区领导,不久划归定西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永登县,该设“永登区”。1961年,重新恢复永登县,仍属兰州市管辖。1963年,又划出兰州市,改为武威专区管辖。直到1970年,重归属兰州市管辖到现今。

由于地理上的特殊位置,永登在遥远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是在烽火兵燹中度过。从县名的变易中足可见一斑,“广武”“震武”“兴武” 名字中毫不掩饰对武力的崇尚与膜拜,“平番” 则更多是镇压和血腥味。而永登县域内的许多地名,则是与之一脉相承,透露着烽火硝烟和征战厮杀的历史气息。

2 以“城”“堡”命名的地方

在永登县境内,以“城”“堡”为地名者屡见不鲜,特别是国道312 沿线,自南向北方向,以“城”命名的有:“红城”“黑城”“满城”“连城”;以“堡”命名的有:“中堡富强堡”。对于“城”“堡”的含义不难理解,它是历代国家和地方主要用于驻军防御敌人入侵而修建的工事。如今大通河畔的陇上名镇——“连城镇”,据《庄浪汇纪》[8]中记载,“连城当地古为边防要地,城堡遍筑,有‘红古城’‘王家山城’‘吴家山城’‘马家山城’‘钱家山城’‘罗罗城’‘工巴城’‘古城’‘那孩城’‘邓邓城’等,山城环绕相连,旧有‘十二连城’之说”,“连城”因此而得名。意思即指12 个相连的城堡组成攻守互动的军事要塞,同时也为古时通往青藏的“咽喉”要道。

位于庄浪河要冲的“红城镇”,号称陇上“四大名镇”之一,有一说法西汉时的允街县就建于此地,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因为这座城堡由红土夯筑而成,故名曰“红城”;至于地处坪城草原的坪城乡,北面是乌鞘岭以西的河西走廊,东北接松山城,延展到宁夏的方向,西南与武胜驿、连城相连,形成一道斜长的防线;中堡镇则作为城堡存在于庄浪河川“中轴”,是永登境内自武胜驿以南的第二个大要塞。其他还有不少以“城”“堡”命名的地方,诸如“黑城、满城、玉山古城、罗城滩古城、磴磴城、三角城、羊胸子城、伏羌堡、大同堡”等。无一例外,这些城堡的选址都具有临河、靠崖、据峡等特点,便于驻兵,利于军事攻防,这些城堡在古代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军事据点,今永登最南面与天祝藏族自治县相连但属于永登县的“富强堡”村(又称“伏羌堡”),据《庄浪河记》中记载,“伏羌堡”始称于明代万历年之前,此名相传古代为镇压少数民族中的羌族筑堡而得。新中国成立后便改为读音相近且蕴含“国富民强”吉祥之意的“富强堡”,此后一直保留使用至今。

3 以“驿”命名的地方

“驿站”是指古代用于朝廷信使、邮卒、传递军事等重要情报的官员来往途中换马、食宿的重要场所、边疆防卫军传递信息等,为古代海关、水师、海军所管。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已有传递讯息的记载。设置烽火台等军事设施,始于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并使用邮驿传送情报。汉代时,每隔30 里的地方设置一个驿站,由朝廷的太尉负责管理。唐朝时邮驿遍设全国,分为“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3 种,驿站设有驿舍;宋朝驿卒由兵卒担任,规模不如唐朝,沈括《梦溪笔谈》记载:“驿传旧有步、马、急递三等,急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羽檄也,以朱漆木牌镶金字,日行五百里。”元朝时疆域辽阔,为了统治庞大的帝国,于是便强化了驿站制度,时称“站赤”。《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mile),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钦使之用。驿站大房有一万余所,皆设备妍丽,其华靡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清朝时所设驿站多达1 785 处,在京师设有“皇华驿”,军机处公文上有如注明“马上飞递”,有俗称的“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等,如此类推。

由于永登是内地到新疆、青海的必经通道,清代在永登县境内建立的驿站较多。祁韵士在《万里行程记》中记载:“甘肃省驿之多者,莫如平番(今永登)。”根据史料记载,清代永登有8 驿,仅通往青海省西宁市的途中就有3 驿。林则徐在《荷戈记程》中记道:“平番有八驿,在东西路(即今兰新线)者五”,这5 个驿站顺序依次为:苦水驿(今苦水镇)、红城驿(今红城镇)、武胜驿(今武胜驿镇)、岔口驿(今天祝县岔口驿村)、镇羌驿(今天祝县内)。这些地名至今仍在沿用,只不过全都改为了镇或村。除岔口驿、镇羌驿今划归天祝藏族自治县管辖外,其余驿站均属永登境内。清代西宁道杨应琚《据鞍录》和西宁办事大臣阔普通武的《湟中行记》中记载了永登通往西宁途中3驿是:“通远驿、西大通驿、冰沟驿”。通远驿在今通远乡牌楼村,西大通驿在今河桥镇南关村,冰沟驿则在青海境内。

据《平番县志》记载,在此之前永登还设立过“本城驿”“南大通驿”“东坪城堡”和“松山驿”。本城驿在今城关镇,南大通驿在大同镇南同村,东坪城堡驿在今坪城乡坪城堡,松山驿所在地划归天祝自治县。在永登的地名中不少地方以“驿”命名。根据永登文史研究专家苏裕民称[7]:“自汉武帝在河西建郡开始,永登境内就筑有烽燧以传递信息。”入唐以来,永登被吐蕃占领,到宋又被西夏所居,至元代一直被游牧少数民族聚居,这段历史时期,县境内居民多以游牧为主,战争频繁,是否设置驿站,史志中无记载。有关驿站情况,方志中有所记略,明《庄浪汇纪》记述:“洪武间,县境以在城驿(今县城)为中心,东西南北有四条驿道,分别通往宁夏、青海、兰州、凉州等地。东路七十里为平城堡驿,再四十里达松山堡驿;西路四十里为通远堡驿,再八十里达西大通堡驿;南路三十里为南大通堡驿,再三十里达红城堡驿,再五十里达苦水堡驿,再七十里达沙井堡驿; 北路六十里为武胜堡驿,再四十里达岔口堡驿,再五十里达镇羌堡驿;县境共有十二个驿站。”到了清代,据《平番县志》中记载,驿道西路在通远堡西三十里又增加了塘坊驿,南路的沙井驿归皋兰属。到清末,西路西大通驿南到三十里又增加了俄卜驿(今河桥乐山)。

根据《庄浪汇记》中记载,“武胜驿”一名始称于明万历年之前,明代设置堡署为“武胜驿”,也成为平番县境内的第五个驿站。因地处交通要道,修城、驻防、屯兵而得此名。今仍命名“武胜驿”,除建筑在两山夹一河的险峻之地的武胜驿之外,还有苦水驿、大通驿、河桥驿、通远驿(即现在的苦水镇、大同镇、河桥镇、通远乡)。驿,这个在古代主要用于传送文书情报的差役休息、更换马匹的站点,在永登的两条河谷(庄浪河、大通河)中却星罗棋布。这些驿除却普通驿站的功用外,还具有城堡的军事作用,这从武胜驿的命名及选址中可见一斑。随着历史车轮的缓慢前行,永登作为战略要地的军事地位逐渐被削弱、转移,这些曾经的官方要地逐渐地蜕变成镇集村落,成为历史长廊中的人口聚集地。

4 以“墩”命名的地方

永登县境内有一些村镇地名是以“墩” 来命名的, 如“双墩子”“四墩子”“五里墩”“陆墩子”“陶家墩”等,当地人把古代遗留下来的烽火台叫作“墩”。永登自古以来就处于军事战略要塞的位置,县域内的“烽”“隧”等军事设施数量众多,仅根据目前可靠史料记载的就达数十座。依据《庄浪汇纪》(镇善堡条卷三)中记载[8]的永登县境内以“土敦”命名的村镇如表1 所示。

表1 永登县境内以“墩”来命名的村镇

5 以“营”命名的地方

永登县作为军事战略上的要塞门户,历朝历代都有军队驻屯,而古代通常将驻扎军队的地方成为“营”。在永登以“营”命名的地名也较多,县城最北面有叫“大营湾”“罗成滩”的地方,至今仍保存了这一地名,相传唐代名将罗成曾率军驻扎过。在这两个地方附近,又有名为“何家营”的村庄。在县城附近的柳树镇,还有“营儿村”,也极有可能为古代驻扎军队的营地。

6 其他与军事战略相关的地名

今永登县苦水镇境内名为“新屯川”的村子,据说也是军队屯耕的古遗存。武胜驿镇还有一个叫“屯沟湾”的村,也说明当时可能有军队在此屯耕;县城东面的清水乡,有条沟当地村民叫“营盘沟”;县城往南的大通镇西面,有座山名“营盘山”;县城最东面的坪城乡,境内有一村名叫“营盘嘴”;县城南门附近还有个“满城村”,即清朝满人驻军守防之地,直到现在仍作为军事禁地驻守着部队;还有一些村落以“堡”来命名,可能是过去当地大户有钱人家、地主在自家院落周围修建的类似城堡的小城楼(或炮楼),在社会不安定时用来防备乱军、土匪、强盗等抢掠,保护自己家园的防御工事,如中堡、王家堡、肖家堡子等村镇。和“堡”“城”“营”等军事意义相同的还有称为“校场”的地名,永登县境内的柳树乡、民乐乡、清水乡均都有叫“校场”的村名,应该是过去驻守军队开展军事训练的地方。

7 结语

综上所述,永登在经过2 000 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中,它既是一个处于战争前沿的重要门户要塞,又是一个众多少数民族杂居的聚居地。永登县境内至今还保存、沿用着许多带有“驿、城、堡、营、墩”诸字的村镇地名,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该地地理状况的变迁,也从中透露出了当地独特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诸多珍贵信息。它既是永登当地人民抵抗侵略、反抗压迫、捍卫自己家园的见证,又从侧面说明了永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即使到了现今,永登的战略区位优势也依然非常明显。铁路运输干线方面,中国铁路主要干线之一的兰州至新疆双线纵贯全境;公路运输线方面,国道312 线纵穿县境,国道109 线、 省道201 线等主要干线过境; 高速公路方面,尹中、兰海高速公路过境,道路交通四通八达;航空运输方面,位于县域国家级新区内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不仅开辟了飞往国内包括港澳在内的许多国内直飞航线,还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许多多国际航班、航线。兰州航空口岸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开放,航空一级港、直达兰州到中川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全面建成投入运营,极大地缩短了市区到机场的行程时间。“最了不起的是永登,最有希望的也是永登”,大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学者罗家伦在西北考察时就已经对永登有了这样的预言。

猜你喜欢
驿站命名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我是我自己的许多孩子〔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