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运用贺氏三通法治疗抑郁障碍经验

2022-11-15 15:58林子濠
中医药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通气机针刺

林子濠,张 正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抑郁障碍(depression)以长久而显著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研究[1]显示,1990—2007年,由抑郁症引起的全年龄段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增加了33.4%,成为诱发全年龄YLDs的第三大原因,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针对抑郁障碍的治疗以口服西药为主,但仍存在不良反应与局限性[2],如引起性功能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肌肉疼痛等,并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3]。抑郁障碍发生与神经递质水平、神经免疫系统、神经营养因子、传导通路密切相关,而针刺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再生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减少氧化应激损伤等多靶点治疗抑郁障碍[4-5],加之无明显毒副作用[6-7],在临床上逐渐推广。

张正教授(以下简称张师)师从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家维教授,并得李可学术传承基地吕英教授师传身授,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二批校级培养对象,从医二十余年载汲各家所长,融汇诸派精粹为己用,善于结合辨证论治灵活运用贺氏三通疗法施治。贺氏三通疗法为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以“病多气滞,法用三通,通为其本”为治病理念独创的疗法,采取微通、温通、强通法以通调周身气机治愈疾病,具有通疏经络、气血双调的功效[8],对抑郁障碍伴随失眠有明显改善作用[9],临床上张师运用贺氏三通疗法治疗抑郁障碍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见证,遂总结张师治疗经验分享如下。

1 辨因明机,十拿九稳

抑郁障碍在中医典籍中并未有明确记载,而是散在论述于“郁症”“脏躁”等病中。《医方论》云:“凡郁病必先气病”。朱丹溪提倡“六郁学说”,张景岳提倡“五气致郁”,治法上涵盖了五脏经气之调治。张师博古通今,结合现代资料[10]中肝气郁滞证在抑郁障碍所有证型中排首位,且气郁体质与肝气郁滞证具有强关联性的论述,认为五气调治以肝为首,确立了“调肝为主,兼顾四脏”的治疗原则。另一方面,《中医内科学》[11]介绍郁症病因病机总不离情志内伤,思虑伤神。张师认为神志不仅反映精神世界心理活动,同时作为桥梁影响着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的功能运转流通,反之亦然。这与《医经原旨》所云“神王则脏安”“十二官相失则精神日消”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实现这样的连接互通关系正是依赖气的作用。因此张师提出了“神-气-肝-郁-神”的认识循环,认为抑郁障碍当以疏肝调神为主,又需同时兼顾其余四脏经气之畅达。

2 熟谙术法,百治无殆

《纬略卷十》云:“神者气之子,气者神之母,气清则神畅,气浊则神昏,气乱则神去。”既气为神母,则治神当先治气,此理念与贺氏三通疗法核心[12]——气滞是疾患起源、迁延的基本病机,不谋而合。贺氏三通疗法通过对特定组穴使用微通、温通、强通法发挥行气导滞之效,现介绍如下。

2.1 微通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微,体现于选穴精微、技法轻微、针感幽微,要求选穴精而专,行针轻而缓,使患者针下经脉如灌涓涓细流,针感悠远长存,以达人神交合之境界,是贺氏三通法调气之根基手段。张师常于“神10组穴”[13]、“头8组穴”、“小扶正组穴”、“膻3组穴”运用微通法以疏肝理气,通调脏腑。

“头8组穴”由四神聪、本神、攒竹组成。神明者,其体在脑,《千金方》云:“攒竹主痫发瘛疭狂走,不得卧,心中烦”。本神穴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具有清利头目、醒脑益智之效。现代临床研究[14-16]表明,针刺睡眠剥夺大鼠四神聪穴可以下调大鼠下丘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浓度,调整大脑皮质功能和脑部血流量,降低抑郁合并睡眠障碍的程度。针刺本神穴可有效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社交障碍,并对脑组织神经有保护作用。

“神10组穴”由“头8组穴”、内关透郄门、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组成。张师认为,脏有一方实则有一方虚,木性曲直,喜条达舒畅,今肝气升发不畅必将横逆攻伐脾胃,而足三里穴为足阳明经合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掌司精微水谷转化布散,具有清泻胃热、平冲降逆、健脾化湿之效,搭配肝经原穴太冲,可充实阴气收敛浮阳,健脾和胃之余又防止郁滞之气横逆上冲。长针透刺法能同时确保刺激范围和刺激量,增强宁心安神、培补心气之效,并能改善失眠等焦虑症状[17]。章显宝等[18]观察PSD患者接受神门、内关、合谷、太冲针刺后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多肽抗原(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升高(P<0.01)。金树英等[19]研究表明,针刺内关可使慢性应激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下调。

“膻3组穴”由膻中及其上下各一寸阿是穴组成。膻中为气会,可疏导心肺胃之气滞、气逆、气结[20]。加取阿是穴之用意,为增强顺气降逆之势,以导敛逆气并畅达气机。

“小扶正组穴”由“头8组穴”、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组成。脾胃为调节气机的枢纽,肝肺为调节气机的关键,“小扶正组穴”立足于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气一元论”,选足三里、三阴交调整中焦脾胃气机,选合谷、曲池取肺与大肠相表里,协胃主右降,配合太冲原穴助长厥阴风木左升,如环无端,一气周流,气滞方畅。刘丹等[21]发现针刺足三里可降低谷氨酸(Glu)含量,降低大鼠皮层5-羟色胺1A受体(5-H1A)表达,缓解焦虑症状。

2.2 温通法 对于临床常见的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证等正虚为病,张师主张温通法调补兼施。温通法为火针、艾灸等温热疗法的统称,《素问·调经论篇》云:“血气者,温则消而去之。”张师认为经脉之气发源于命门元阳,内溉脏腑,外濡肢骸。温通法孕育元阳温热之苗,可助经气阳热,利于冲破阴寒闭阻,恢复气机通畅。肾为水脏,为先天之本,其职主司水液主藏精,又为肝木之母,因此肾脏血气充实可濡养子脏,使肝体充盈,肝用毋亏,肝体、用协调则疏泻有度,灸之可保气机和畅,神机内守,又益肾填精,充养元阳。《针灸大成》云:“肾俞主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素问·咳论篇》云:“治脏者治其俞”,故选取以肾俞为核心,肾区周围穴位为共同效用靶点之“肾8组穴”(肾俞、大肠俞、气海俞、中空)针刺后加灸,以温通血脉,补养固元。现代研究[22-23]表明,温通法以其通脉扶阳、疏通气血之功效,可有效治疗精神类疾病。

2.3 强通法 临床上亦不乏邪气大盛、气机严重壅滞的患者,张师主张以强通法治疗。强通法包括三棱针放血疗法、刺络拔罐法,是疏通气机强有力的手段,既可单用以祛实邪,又可配合微温二通之法治疗本虚标实之标证。《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云:“调其气之虚实,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张师深明若要调气,必需理血。刺络拔罐疗法最早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疾出以去盛血……刺出其血,其病立已。”现代研究[24-25]提示,刺络拔罐法所具有的行气和血、宣通气机功效,与调节机体内分泌水平状况、干预免疫因子的表达,以及消除氧化剂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能有效改善失眠、烦躁等抑郁障碍常见症状。张师通过大量实践得知郁证之标实,多为气郁化火、痰火扰神之阳邪作祟,故选穴上张师秉承“从阳引阴”之理念,结合脏腑辨证,抑郁症发生常有心肝火旺,加之饮食不节引动胃火合而为病,故选取心俞、肝俞、胃俞穴行刺络拔罐法。徐世芬等[26]指出刺激肝俞及心俞,可增强抑郁大鼠海马BDNF表达。

3 析明医案,千变无惑

患者,男,32岁,2020年6月28日初诊。主诉:反复失眠、自觉烦躁20余年。现病史:患者自青春期以来因颜面部痤疮常觉自卑胆小,不善交际,渐渐演变为反复失眠、心烦,曾多次于外院治疗,外院予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20分,治疗以口服奥氮平片等抗焦虑,病情反复。刻下症:患者精神疲倦,情绪低迷,自述对于工作、社交兴趣明显下降,喜叹息,易精神紧张;颜面部、鼻旁、耳后、胸背部痤疮,数量多,聚集成团,多有脓点,挤压后形成暗红色突起瘢痕,按压疼痛,存在多处较深痘印;双目疲劳,有灼热干涩感,且晨起眼部分泌物多;自觉背部燥热,有气冲向咽喉感;头晕发蒙,有胸部压迫感;胃纳一般,口干口苦;怕热,眠差,四肢冰冷,大便质黏;舌胖有裂痕,舌中苔厚浊腻、微黄,脉弦滑。西医诊断:中度抑郁障碍。中医诊断:郁症(痰火扰神兼脾肾阳虚证)。予针刺治疗。(1)微通法:毫针针刺组穴“神10组穴”“膻3组穴”。(2)强通法:于心俞、肝俞、胃俞刺络拔罐。内关透郄门操作:常规消毒后,选取三寸针灸针由内关向郄门平刺,余组穴均为常规针刺操作。嘱患者治疗每周2次,治疗至少4周。

2诊:2020年7月20日。患者叙述病情时面露喜色,自述整体改善明显,心情较前舒畅,1周有3~4晚可入睡。痤疮无新发,口干口苦改善显著。头晕较前改善,胸口压迫感、双目分泌物及气上冲感程度较前减轻。舌淡润滑,薄黄,舌中部裂纹深度较前变浅,脉微弦不滑。张师考虑标实之证已去大半,应当兼顾扶正,予调整治疗方案以:(1)微通法:“神10组穴”,太溪。(2)温通法:于“肾8组穴”针刺后加灸30 min。嘱患者继续治疗每周2次,治疗至少4周。

3诊:2020年8月28日。患者精神可,自述近期心烦症状少见,睡眠质量大致同前,大部分痤疮消退,口干明显改善,胸中气上冲感消失。双目已无灼热干涩感。胸口压迫感较前改善。后电话随访,患者诉大部分时间已可正常入睡。

按语:患者青年男性,体型偏胖,观其舌色偏黄,舌苔厚腻,可知有痰湿邪气郁而化火,上扰心神,《脾胃论》云:“火与元气不两立”,今火邪燔盛,煎耗元气,故见精神疲惫;舌见裂痕,可知热邪伤阴,故有目涩、燥热感。脉弦滑,可知肝气郁滞兼有痰湿,故见喜叹息、头晕、便黏、痤疮。兼见舌胖肢冷,可知本虚标实,治法当先肃清外邪,后培元固本。故首诊以疏肝调神,肃清外邪为原则,重用微通法和强通法;2诊时,患者标证大去,宜标本同治,以温通法鼓动脾肾阳气,恢复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日常临证中,若见痰热邪气偏盛,张师认为“湿去热孤”,常加用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以健脾化痰,通腑利湿,以杜化热之源;见里虚较重者,常加用艾灸“脐4组穴”(天枢、中脘、气海)达到温阳培元的目的。

4 结 语

现代快节奏、高强度工作容易导致人们情志失调,张师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以神机为根本,疏肝调神为中心,贺氏三通疗法为手段,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辨证论治。选穴精巧,用意深远,加之理、法、术、穴丝丝入扣,针、艾、罐按需选用,各彰其能,疗效显著,特介绍于此以期拓宽临床治疗思路。

猜你喜欢
三通气机针刺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便携电子打气机
语文教学要实现“三通”
解放前夕鲜为人知的国共南北“三通”始末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
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