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促进绿色林业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2022-11-23 05:00何在新邓建林刘生强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0期
关键词:林业文明生态

何在新 邓建林 刘生强

(1.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管护所,云南 勐腊 666300;2.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管护所,云南 勐腊 666300)

结合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因为国家没有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导致近些年来经常发生森林生态资源破坏现象,进而引发诸多自然灾害。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系统的主要责任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避免荒漠化现象,提高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确保国家生态安全性,促进我国生态文化的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设力度,推动我国林业经济未来的多元化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

1.1 推动绿色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在于制定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明确政策导向,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生态产品,优化人们生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节约节俭的原则,贯彻和落实“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构建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二位一体的空间格局,优化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1.2 尽快处理明显的环境问题

相关部门需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活动以及水污染防治活动,加强流域环境的治理,为农村居民打造良好适宜的生态生活环境。与此同时,现阶段比较严重的污染现象还包含着固体废弃物污染,导致这种污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垃圾处置方式的不合理,因此地区政府需要构建起明确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排污者的责任意识,构建公平公正的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形成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企业为主体,鼓励群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在根本上排除环境污染问题,优化环保质量。

1.3 强化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相关部门要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建设,形成构建生态廊道,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网络系统,有效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划分生态保护红线,开展国土绿化活动,减少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优化湿地保护功能,同时对耕地系统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促进生态补偿机制的多元化发展。

1.4 创新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设计和规划,首要之举在于制定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设立专业化的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监督全体公民履行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土空间的利用率,为国土空间的开发实施保护制度,推行配套政策,构造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保护系统,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2.绿色林业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基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在根本上提高了本国的发展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改革开放最初我国发展实力不强,国家只能选择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与经济发展系统进行比较,我国在破坏环境系统方面处在前端,随着近些年来工业建设水平的升高,这项系数持续提升,能源消耗量显著增加。根据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化学需氧排放总量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针对我国几条主要的水系进行全面性地调查,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能够缓解这些污染现象,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的情况依然处于紧张状态,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将林业作为基础实现持续发展。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显著的,它不仅能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贡献丰富的能源补给,同时也发挥着调节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和作用,例如调节大气环境、调节降水、调节土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等等,同时林业系统也能够很好地防风固沙,吸附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优化生态保护功能,给地球生物圈提供有利支持,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良好适宜的生态环境,推动生物多样化发展。与此同时,林业还发挥着生态文化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打造休闲娱乐放松的空间,随着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林业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林业产业的显著特征是绿色,纯天然,无污染,林业经济的发展秉持着保持各个阶段的零污染,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因此我国形成的林产品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还具有可再生性以及降解性,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绝对的优势。未来林业的持续发展将围绕着凸显功能的核心,更好地满足现代化新形势的发展需求,让林业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

3.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林业系统破坏现象十分严重

虽然现阶段国家和各个地区的政府都高度重视林业的发展状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操作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大范围植树造林、打造森林公安保护系统、大力宣扬森林保护法等等。但是由于我国林业系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森林火灾现象频繁发生。在极端天气下,许多山村居民的森林防火意识薄弱,由此导致火灾破坏的林业面积较大,且恢复比较困难,根据调查发现,清明节是林业灾害最高发的一天。除此之外,林业产品偷采盗采现象也十分严重,部分不法分子违反规章政策,滥砍滥伐或盗取林业产品,这些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给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利影响。最后,我国政府关于林业规划的政策不够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没有尊重科学性的原则,在选择开采模式时过于激进,由此造成林业经济损失现象频繁发生。

3.2 林业产品的附加值降低

虽然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针对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我国相关部门依然将第一产业作为主要发展对象。在许多地区,针对林业产品的开发就是单纯地依靠伐木,制作家具为主,亦或是将木材制作成为牙签或竹篓等简单的生活用品,林业产品的应用缺乏广泛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开始推广森林作物种植,发展森林旅游业,但是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规模方面都处在初级阶段,未来的发展形式仍是未知数。

3.3 规模化发展程度不足

林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全方位的系统,并不单纯指的是植树和砍树,而是需要在前期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打造完善化的管理体制,促进各项工作的融合与协调。现阶段,林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程度缺乏理想性,在一些林业发展态势良好的地区,农民经济合作社以及专业化的林业发展公司数量比较稀少。虽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林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大众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并且起到了明显的增收致富作用,但是林业未来的发展之路还非常遥远。

4.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的思路和手段

4.1 集中力量开发森林旅游项目

森林旅游区域的打造能够为林业企业的良好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开发森林旅游项目的首要之举在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森林资源保护手段,并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项目,给游客提供更多高质量和优质化的服务,打造具有科学性和多功能的旅游设施,开创自然景区独具特色的绿色品牌,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优化森林旅游区域的服务质量。除此之外,在开发森林旅游项目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丰富旅游方式,例如推广民俗旅游方式、独家旅游方式等等,林业旅游项目能够依靠其独特自然的风光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林业建设部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现阶段发展林业经济的主要手段为大力开发森林旅游项目。

4.2 提高林下经济的发展水平

林下经济能够让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增加经济收入,进而有效推动我国扶贫工作的良好开展。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科学合理的养殖工作,同时还要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根据市场经济形式打造恰当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除此之外,在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的维护,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扩大养殖场以及种植场的影响力范围,促进林业经济更好地发挥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各个企业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与协调,不断地拓展林下经济的发展规模,推动林下经济的良好建设与发展。

4.3 构建和完善生态文化服务系统

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加深对于生态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及时构建和完善生态文化服务系统,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凸显林业资源主题,融入丰富多彩的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服务系统,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的注意,为林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4.4 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

想要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步伐,需要及时构建起林木种苗培育体系,扩大商品林业的发展规模,丰富商品林业的种类,有效推动林权制度的改革,规划林权管理服务的核心,让林权抵押贷款能够快速地落实到实处,打造科学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大力帮扶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构造林业发展良性机制。

4.5 应用复合经营的发展模式

针对林业产品的开发,首要之举在于实施深加工策略,应用复合经营模式,优化示范基地建设,从而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相关部门需要以此为基础开创全新的品牌,提高林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推动林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除此之外,林业经营企业还可以应用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应用科学整合方式,保证林业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发展优势,占据有利的发展地位。

4.6 壮大惠农合作组织

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是能够有效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方式,因此核心在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壮大惠农合作组织。首先,构建和成立合作社,各地区政府需要合理利用资源,让培育合作社成为一项关键性的任务,优化资金补助,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利用种植补贴或机械设备补助的方式,鼓励各个地区成立合作社。其次,扩大农民的培训教育力度,打造培训机构,推行培训项目,为林业经济农民合作社以及农民群众开展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发展能力。

5.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下推广林业经济良好发展的策略

5.1 大力宣扬生态文明观念

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林业建设的前提条件是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只有人民群众拥有生态文明观念,才会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效防止出现乱砍乱伐的现象。为了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林业部门可以选择应用现代化的手段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宣传,让人民群众正确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林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关联性,从而帮助人民群众树立起环保理念,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5.2 打造严格完善的林业建设管理体系

想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定性发展,提高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需要加强林业建设的管理力度,联合管理部门的力量,促进沟通与协调,构建起严格完善的林业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和规范人民群众的活动。现阶段,我国林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林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这样的发展趋势给相关方面的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前,部分人员受利益驱使,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做出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以牺牲林业资源为代价建设工厂和居民楼等等,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为了能够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需要不断地强化林业资源的管理力度,构建全面完善的管理体系。

5.3 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林业建设投入更多资金支持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并且为了能够推动林业建设的良好发展,我国政府不断地加大资金投入力量。林业建设属于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开展或推广,不管是林业建设还是林业保养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并且在短期内无法获取经济效益。因此,国家需要结合市场情况为林业建设合理规划资金资源,利用这样的方式确保林业建设的顺利稳定进行,打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政府在帮扶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首要之举在于为林业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充足的资金,促进林业从基础设施向着科学化和先进化的方向发展,优化林业产品的种植质量,提高林业生产效率。林业产业的后期维护也是推动林业建设良好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为林业产业后期维护投入充足的资金支持,防止林业产品受到恶劣气候、特殊环境以及病虫毒害的影响。

6.结束语

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关部门需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挖掘现阶段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规划全新的发展思路,在根本上推动林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共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林业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漫说文明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land produces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