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基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视角

2022-11-23 05:21高永久邢艺譞
关键词:二者共同体中华民族

高永久 邢艺譞

(南开大学 民族事务研究中心/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兼具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的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3],“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两大基础性工作,也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热议和深入研讨。从研究现状来看,深化这两大议题的研究需要二者结合的视角[4]。从实际工作来看,在个别地方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中,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方面,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认识偏差化和实践偏离化等现象,这不利于基层地方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两方面是互通互构的关系,但对二者更细致化逻辑关系的把握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包含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国家认同的认同整合[5]与族际整合[6]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7]和战略任务[8];“共通论”认为,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开展国家建设本身就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二者的功能互通、体系互构[10]、过程贯通[11],有着从求同存异到聚同化异的共生逻辑[12],需要同步推进[13];“导向论”认为,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引领[15]与目标导向[16],提供思想动力和行动指南[17];“工具论”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治理现代化的方略选择和认同建构路径[18],起到情感纽带[19]、文化凝聚[20]、心理基础[21]和重要保障[22]作用,而国家治理现代化则提供多角度的实现路径[23]和构建基础[34],发挥绩效促进作用[25],也有一部分研究聚焦边疆治理[26]、基层治理[27]等国家治理的不同方面来细化探讨。这些观点都从不同方面讨论二者的逻辑关联,彼此之间也有交叉重叠之处,均有其学术价值和值得借鉴之处。当然,这些观点也在不同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单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纳在“文化建设”领域,过于侧重其意识形态特点;又如刻意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层面,相对忽视其整体性和综合性架构。综合这些理论观点,笔者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表现出一种“统一互构”的内在关系。从其统一性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2]。二者归属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发展进程;从其互构性来看,二者有着相互促成、彼此融汇的内容侧重和现实效能。从某种程度来上看,这也是“共同性”和“差异性”的抽象化表达。

虽然当前学术界围绕这一主题已经形成不少研究成果,可是仍然存在着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28]。现有研究大多直接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这样就容易陷入“直线化”的误区,由于缺少中间变量作为联系线索,可能导致相关论述偏向泛化,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断裂”。事实上,二者并不是简单直接的线性关系,必然存在着某个或某些线索将其串联起来。从客体层面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工程,围绕着国家建设这一关键主题;从主体层面来看,这两大工程都需要“以人民为中心”,落脚在全国各族人民这个主体上。“国家认同的本质是对自我与国家之间存在的内在一体性的认同”[29],是主体客体、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通路。所以笔者认为,国家认同可以被视为贯穿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互构关系各个环节的基本线索。以国家认同为中间变量,这两大历史任务既有着统一基础、统一要素、统一导向的方面,也具有互构结构、互构通道和互构成效的关系,二者之间统一互构的逻辑关系更加明晰。以此为基础,需要进一步解释的相关问题是,国家认同在哪些层面扮演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统一互构关系的衔接线索?如何从学理上正确认识国家认同在二者之间的连接纽带作用?采用何种路径可以进一步优化二者之间的统一互构关系?本文尝试从国家认同的中心视角出发,以国家认同为核心变量,努力探求这些问题的适合答案。

二、国家认同视角下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统一性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有着共通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0]。从宏观层次来看,二者都是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支撑性工程;从中观层次来看,二者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性任务;从微观层次来看,二者都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维护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性保障。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家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宏伟系统,而国家认同通过将拥有主观能动作用的社会成员和作为建设客体的国家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维度。由此看来,国家认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叉区域和联系环节的核心公因数,在国家认同视角下,这两大历史任务呈现出辩证统一的关系。

1.国家认同是二者的共同前提基础。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讨论关于国家认同本质的议题时,学术界普遍将国家认同判断为多层面、高位阶的政治认同。一方面,国家认同与政治合法性相联系,领导力量的权威性、上层建筑的正当性、国家政权的稳固性、治理体系的有效性都需要来自于国家内部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与拥护。“体现人民共同意志”[31]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集中表现为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认同,坚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不断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中,这正是国家认同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基础。另一方面,国家认同与社会凝聚性相联系。国家为社会中相对独立的个体提供共同的生活空间、历史记忆和身份纽带,国家认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性认同,不断促进社会凝聚力向心力的提升。以国家认同为基础,各族人民才可能形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建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奠定大团结的社会基础、打牢共同性的思想根基,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而,国家认同首先是“治理”与“铸牢”的共同前置环节,二者均以国家认同为前提基础。

2.国家认同是二者的共有关键要素。促进国家认同的产生、增强与扩展,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者指出,“国家认同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32]。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多元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协同参与国家治理事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的国家认同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基础要素,融汇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来看,要求以现代化的方式理念增进认同整合能力,引导推动各族人民坚定国家认同是国家整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认同的方向动摇与程度降低会导致国家治理出现“认同危机”,影响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综合效能。“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环节[33],而在正式的话语表述中,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居于“五个认同”的首位,建构国家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内容之一。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国家认同包含着对国家本身、国家民族、历史文化、领导核心、发展道路等方面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效度是衡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深度的“晴雨表”。“各民族共创共建中华”既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指向国家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过程,也就是国家认同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所以,国家认同同时存在于“治理”与“铸牢”的过程之中,是二者的要素交集。

3.国家认同是二者的共具价值导向。国家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生活的政治空间,作为价值理念的国家认同起到价值引领和认同导向的功能。一方面,国家认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价值目标。社会转型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价值观念冲突[3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心聚气。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3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内容便是增强以国家认同意识为代表的价值共识。国家认同内含对社会公正、法治的共同期待和对总体发展理念的共同支持,正是“治理”与“铸牢”的共性价值追求。二者的核心理念是“人民至上”,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主张以提振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来引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推动各族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另一方面,国家认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价值准绳,意味着国家认同是衡量二者发展成效的重点价值指标。国家认同对二者的发展方向及施治重点,同时起到引导与评判作用。这两大工程的运行遵循着科学合理的价值轨道,这能够从各族人民对国家共同体及其构成要素的认知、情感、评价中直接体现出来。所以,国家认同可以发挥出价值评判的作用,“治理”与“铸牢”只有在国家认同的价值轨道上正确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因而,从二者相互统一的前置环节、内在要素与发展方向的诸流程来看,国家认同始终伴随并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辩证统一的过程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和导向作用。

三、国家认同视角下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构性

尽管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着一定共同性,但是,二者之间同样具有差异性。这种基于差异性而产生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互构特征。二者关系的互构性并非直接作用于彼此,而是以国家认同为中间变量,实现相互促成、共同提升。

1.国家认同的两重构造逻辑。现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构,需要实现国家政权建设和民族建设的相互统一[36]。一方面,国家共同体具有政治属性。现代主权国家要通过巩固领土边界、保障国家主权、建立中央政府、出台根本制度、明确法律规范等途径实现政治意义上的统一,以人口国民化[37]的形式赋予全体国民以共同的政治身份,公民身份成为维系社会成员共同性的政治纽带,国家由此成为由全体公民组成的政治共同体。另一方面,国家共同体具有民族属性。多民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历史底蕴、文化积淀和社会基础,有利于国家把民族社会从政治上统一起来[38]。由国内各民族共同组成的有机体在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统一的更高层阶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成为这个民族共同体中不可分割的一员,国家内部人口拥有共同的民族身份,这成为维系社会成员共同性的社会纽带,国家在此意义上成为各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的文化共同体。

与国家的两种共同体属性相对应,国家内部的社会成员同时具有“公民”和“族员”两种身份。国家认同包含着“两个不同的认同”[39],即对政治法律共同体的政治认同和对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这两方面构成国家认同的整体面貌,具有相互支持的关联。这也折射出国家认同建构的两重逻辑:一种是“个体—国家”的构造逻辑;另一种是“民族—国家”的构造逻辑。就前者而言,拥有公民身份的国家成员基于对国家政权建设各方面的积极评价逐渐确定自我的国家认同,这一方面的国家认同具有政治意义,前提条件是国家对公民合法权利的平等保障。就后者而言,各族人民有着一致的民族身份,在对民族和国家关系的确定及深刻认识后,由民族认同传导至国家认同。这种认同具有社会文化意义,基础要素是各民族的团结奋斗。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建构同样适用于这两重逻辑,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承担着不同方面的职能,并在共同促进国家认同的过程中实现互构。

2.国家治理现代化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整体国家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从“公民”层面促进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提振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意识,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政治基础。

首先,国家治理现代化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一套契合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国家治理体系,为公民提供客观评价和主观感知[40]的政治对象,并通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和智能化程度,增强各族人民对整体国家治理的政治满意度,为各族人民更深程度的国家认同打造政治前提;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41]。在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过程中,各族人民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和畅通的政治途径,依法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呈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实现人民民主和国家治理的有机统一。通过提升各族人民政治参与感的方式,能够为提升国家认同拓宽政治渠道;与此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把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落脚于增进人民福祉上,充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国家治理现代化通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诸领域的民生服务和权益保障,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提升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而强化其面对国家治理积极意义的政治效能感,为提振国家认同提供政治保障。综合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通过打造政治认同前提、拓宽政治认同渠道、提供政治认同保障的方式,提升公民层面政治属性的自觉性国家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有力的政治基础。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凝聚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3]。这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思想共识、情感共鸣与理念共振。它从民族层面提升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凝聚并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历史任务作用于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主要是通过“认知—认可—认同—责任”[42]四个接洽环节来递进实现的。认知层面表现为各族人民对共有民族身份、共同文化归属、共居地域空间、共有精神家园等涉及到中华民族内部共同性各个方面的了解与知晓,以及对党和政府有关民族事务治理、民族工作开展的思想、理论、法律、制度、政策、战略、规划等相关安排的认识与明晰。认可层面体现出各族人民对认知对象的评价维度:一方面体现为个体层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自身发展境遇和发展能力的积极评价和情感认可;另一方面体现为群际关系层次对共同性的相互认可,特别表现为既认可本民族是中华民族一分子,也认可其它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真正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相互依存、手足相亲的真挚情感。认同层面是各族人民在客观认识和主观评价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感觉,是“五个认同”自觉意志的体现,这是心理意识链条中的高级环节。责任层面可以被视为意识和行动两个范畴的结合体,体现为各族人民在强烈的认知带动、认可感召、认同引领下自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责任担当意识,主动奉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团结奋斗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43]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坚定对伟大祖国高度认同的集中表现。通过“认知—认可—认同—责任”四个环环相扣、逐渐加深的步骤,各族人民从“民族—国家”逻辑中逐步深化国家认同,进而更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基础。

综合来看,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代表着国家认同建构的两种逻辑,分别承担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基础作用和思想基础功能,二者的互构关系只有基于国家认同的平台纽带才具有现实意义。

四、国家认同视角下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4]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与这两个方面相对应,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在明确二者之间统一互构关系的前提下,从国家认同视角下的问题意识出发,需要进一步实现二者的关系优化。

1.重视关系优化的联结纽带。国家认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性认同,是对国家共同体内涵外延诸要素的信任、忠诚、依附与奉献。国家认同将伟大祖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环节。如前文所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家认同的纽带联结下,呈现辩证统一与互构互促的逻辑关系,国家认同贯穿于二者相互联系的全部过程。所以,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优化,强化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是关键内容之一,这也是有效增进各民族共同性的关注重点。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需要从国家共同体的复合性特征正确理解国家认同的两种构造逻辑。国家是政治法律共同体和历史文化共同体的辩证统一,“个体—国家”和“民族—国家”两种理路,分别强调基于公民身份形成的政治认同和基于民族身份形成的文化认同。提升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既要求从政治层面强调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也要求从文化层面深化统一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二者缺一不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承担着这两条路径,国家治理不断走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过程,就是国家认同持续深化的过程。而国家认同的程度、范围和效能等各个方面的提升,又能更好地发挥针对二者关系的联结纽带和提领线索的作用。

2.夯实关系优化的政治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通过在提升国家认同的过程中,为“铸牢”提供政治基础,进而打通二者之间的政治联系。实现二者之间的关系优化,需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夯实二者的政治基础,其核心内容在于建构公民身份。公民身份的建构可以成为多民族国家更具包容性的社会纽带[45]。首先,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制度韧性,增强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化、协同化、法治化、智能化等现代性特征,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此促进国家的整体建设,为国家认同中的公民身份建构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环境和更加富强的认同对象。其次,要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既要通过完备的法律框架明确平等的公民权利及义务,完善包括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通过法治化渠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各族人民的全面发展。再次,要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既要努力拓宽公民的政治参与渠道与方式,也要着力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意愿与能力,在法治框架内促进各族人民更加有序有效地参与公共生活、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这几方面的政治实践均围绕着公民身份建构展开,可以有效激发升华各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意识和公民身份感知,促进政治层面的国家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3.打牢关系优化的思想基础。实现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优化,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打牢思想基础、凝聚文化认同的角度,提升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过程。一方面,需要从教育宣传层面,提高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的共同性、党的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认知程度,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政府宣传、媒体宣传、模范带动等方式,在各族人民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引导其体认正确的认同对象,特别是通过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正向的价值判断,增强其心理认可度。另一方面,需要从加强社会建设入手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提供积极能量,有效塑造族际认可意识和责任奉献意识,推动各民族在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中实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一致的思想认识和国家认同中,共同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要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共建共享的社会资源支撑、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支持,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真正推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这两方面的共同结果,是各族人民凝聚起以国家认同为重点的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促进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国家共同体建设。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与秩序有机统一。”[46]开展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关系的研究,正是为了探寻实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现实理路。不同于以往研究对二者关系的直接判断,本研究以国家认同作为二者关系的联系线索和关联中介,认为国家认同建构视角能更好地反映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统一互构关系。国家认同将这两大历史任务相互交叠的部分贯通起来,可以更为合理地解释二者的现实定位、功能作用与优化路径。

本研究仅从宏观层面着眼,论述国家认同视角下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统一互构关系,特别是在总体层面上讨论如何实现二者关系的进一步优化问题,对微观实践的关注度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事实上,国家认同、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外延,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场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要实现国家认同构建机制与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日常实践有效对接,在现实层面进一步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家认同的不断提升中实现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二者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摇曳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Units 13—14词语辨析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