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2-11-23 05:00张丽娟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病虫害

张丽娟

(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德惠 130102)

现如今,我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很多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验,随着人口基数的越来越大,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环保意识相对薄弱,长期以往,不仅大大降低了农业资源使用效率,还给农业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给农产品食品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相对来说,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对农业环境破坏性较小,是我国农业发展走出当下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相关部门要提高对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率,不断优化和改进无公害农作物产业结构,进而为我国无公害农作物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及良好前景。

1.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1.1 农业现状的迫切需求

如今,我国各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农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相较于国外部分发达国家,还是处于较落后的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阶段,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无公害、绿色环保理念认识不到位,在农作物栽培期间,随意开发种植用地,对农作物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化肥、农药等用量和种类把控不严,导致农作物存在有毒物质超标,对种植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并将肥沃的土地逐渐破坏。因此,从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进行无公害农作物栽培宣传、预防农作物病虫害十分必要。

1.2 技术水平的改革需要

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需要满足产量稳定、质量可靠的基本条件,唯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我国农业安全性及民生稳定性。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和病虫害的防治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与病虫害的防治有一定的区别,不仅在栽培的技术上有较高的要求,还在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需要和最新的栽培技术相结合,才能最大地减少无公害农作物在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并且保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就是说,技术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并提高对这两项技术的重视程度。

1.3 环境保护的需求

优良的环境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本保证,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需要环境提供必要的生长条件。一旦环境遭到破坏,如水资源污染和土地贫瘠等,均会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阻碍无公害农作物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农作物生长期间,种植地周边会形成多个微生态环境,为微生态环境中的农作物及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并形成以农作物为主的生态圈。然而,在农作物生产时,会投放大量化肥与农药,而化肥、农药不规范的使用会给微环境带来致命的伤害。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必须注重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止技术的使用。

2.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农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绿色环保、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收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和青睐,由此无公害栽培技术备受农业领域的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受限于土壤环境和技术能力,无公害栽培技术在推广进程中遭到了一定的阻碍,比如: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缺少规范性,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还有一些农户为个人经济利益,便私自扩大种植规模,从而因管理不当,而使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造成不可预估的巨大经济损失。与以往传统农作物栽培方式比较,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方式优势显著,其生产数来的农产品更绿色、更健康、更安全,质量较好,并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是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户可利用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对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流程进行优化,对生产设施加以完善,全面实现标准化种植,以此提升农产品产量及品质。另外,根据地方具体的实际情况,在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支持下,实现对农业技术的优化与升级,从而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实力,进一步推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观念过后

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先进种植技术,相比传统农作物栽培技术,具有良好的优势,是当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趋势。一般情况下,国内农业生产中,主要以家庭作业方式为主,遍布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农作物栽培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难以对农作物栽培的相关知识深入掌握和了解,只靠口口相传的种植技术,根据以往积累的种植经验,完成农作物的栽培。加之对其他栽培技术缺少信任,导致农村农业发展理念落后,使无公害农业栽培技术得不到充分利用,农户也无法够通过无公害栽培技术实现作物的增产增收,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3.2 土壤污染严重

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下,在城市邻郊无公害农作物栽培基地周围建造的工厂及建筑越来越多。工厂实际生产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水和垃圾,这些废水与垃圾无法集中处理时,会直接排放,堆放到近郊空旷地区,这样就会对无公害农作物栽培基地周围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另外,随着近郊居民建筑数量及规模的日渐扩大,其在建设中产生的工业垃圾会污染无公害农作物栽培基地周边的土壤。显而易见,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应用中,对土壤影响较大。

3.3 肥料过度使用

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求农作物生长各阶段都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养分,所以必须在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相应的施肥。但是,一些农作物栽植人员对化肥施用方面的知识缺少一定的了解,在施肥期间,经常会出现肥料过度使用的情况,最终导致大量化肥残留在土壤中。除此以外,有些农作物栽培人员在农作物生长前期施用少量的化肥,在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后,就开始逐渐增加化肥用量,这样则会导致大量化肥残留到土壤中,从而破坏农作物营养结构,削弱农作物病虫害抵御性能。

3.4 农药残留过多

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期间,会出现许多病虫害,而这些病虫害会对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降低农作物整体栽培效果。农作物栽培工作人员为了获得理想的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效果,会采取化学方式,进行农药的喷洒,但一些农作物栽培人员对农药的使用量及次数并不了解,为了达到减小农作物病虫害造成损失的目的,通常使用大量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如此,过量的农药会残存在农作物表面,使生产的农作物带有一定的药物残留,从而制约无公害栽培技术的顺利发展。

3.5 大气环境劣化

当前,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对农作物生长十分不利。如,大气中氯化氢含量超标,会降低叶菜类蔬菜品质;汽车尾气排放,会导致一些致癌物质被道路两旁的农作物吸收。

3.6 水污染加重

不仅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也对无公害作物种植的水源条件构成了威胁。农作物种植水源条件一旦受到污染,不仅会威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且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此外,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造成水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将对无污染作物的种植产生负面影响。

3.7 塑料薄膜随意处理

塑料是农用薄膜的主要原材料,其很难自然降解。许多农民在塑料薄膜失效或达到使用寿命后随意丢弃塑料薄膜。当这些塑料薄膜被随意丢弃时,它们很容易在耕作过程中混入土壤中,这不仅会极大地阻碍作物根系的扩展,还会阻碍土壤中水分和各种养分的流动。同时,塑料薄膜本身毒性大,不利于保障我国食品安全。

4.无公害农作物栽培技术

4.1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

无公害作物种植地点选择对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不合理的种植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甚至绝收,影响农作物质量。因此,在农作物种植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种植地。

4.1.1 选择种植地时,禁止选择工业污染源距离较近的土地,防止工业污染源对农作物生长环境造成污染,威胁农作物健康生长;

4.1.2 选择种植地时,充分结合农作物自身对生长环境的需求,确保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水源无污染。

4.2 避免连作,科学轮作

在一处地方接连种植统一农作物,不仅会增加病虫害发生率,还会给土壤结构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会使土壤出现板结。对此,无公害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不可进行连作,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轮作。轮作的播种期不应处于病虫害高发期,且轮作时,要注意清洁作物周围的生长环境,以免前一作物的病虫害源感染新作物。

4.3 合理选种

4.3.1 根据栽培种植地的自然环境,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宜的农作物品种,进行栽培。

4.3.2 结合市场具体需求,选择经济性、效益型的农作物品种。

4.3.3 充分考虑农作物品种的病虫害抵抗能力,尤其是自然条件特殊的区域,比如,对水分条件偏差的土地应选择抗旱能力强的农作物品种。

4.4 制种育苗

农作物种子应精挑细选,并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播种前,需对栽培低进行翻耕、施肥及无害化处理,同时,播种时间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种子发芽后,要保证农作物幼苗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通风、养分和水分等条件充足。

4.5 加强栽培管理

做好农作物栽培管理是保障农作物产量及质量的重中之重。对此,无公害农作物栽培人员应注重农作物栽培管理工作。

4.5.1 在农作物栽培前,对土壤进行整平处理。

4.5.2 栽培中期,结合农作物不同生产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进行水肥的科学管理,并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4.5.3 定期对无公害栽培管理人员进行作物栽培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农作物栽培管理经验,保证无公害农作物健康生长,提升无公害农作物栽培产量及质量。

4.6 科学灌溉

4.6.1 按照不同的土壤结构,采取适当的浇灌方式。

4.6.2 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灵活调整灌溉时间及灌溉频率。

4.6.3 根据季节的不同,合理调整灌溉时间。

4.6.4 结合不同类型农作物对水分需求的不同,科学浇灌,同时,注意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灌溉需求的差异。

4.7 合理施用肥料

农作物施肥过程中,要兼施化肥和有机肥。按照栽培地的土壤条件不同,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充分保障农作物获得充足的养分。若出现滥用化肥的现象,肥料养分会流失,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降低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另外,要注重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为农作物提供缺少的部分养分,保证农作物各个生长阶段全面的养分供给。

5.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5.1 安装杀虫灯

杀虫灯是指根据昆虫趋光习性,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范围,对害虫进行诱集并灭杀,是一种高效的物理防治技术。在目前可行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中,杀虫灯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最少,效率较高,并且基本没有副作用,是最安全绿色的病虫害防治方式。杀虫灯是通过将病虫基数控制在防治标准之下,既能有效预防虫害和通过害虫传播的病害,也不会对农业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5.2 悬挂粘虫板

粘虫板对防治病虫害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治理病虫害的过程中,大部分栽培人员会选择悬挂粘虫板,一般粘虫板有黄色、蓝色或绿色,驱虫原理主要和颜色有关。此种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低,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要定期对粘虫板的高度进行调整,避免农作物在生长时与其发生冲突。 另外,粘虫板也可以重复使用,栽培人员可以将其进行清理后进行安置,便于下次预防病虫害使用。

5.3 覆盖防虫网

在预防无公害农作物病虫害的过程中,可以对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位置进行防虫网覆盖,这样不仅可以将病虫害与农作物隔离,并且防虫网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农作物种植的光照。在运用此种方法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生长特性,进而选择相对于孔径。其次,在覆盖防虫网之前,栽培人员要对种植土壤进行消毒,预防在覆盖防虫网后出现病虫影响无公害农作物的生长。此外,此种方法可以降低化学药剂的喷射量。

5.4 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杀虫剂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各种生物体及其代谢物来控制害虫。与传统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安全性更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我国生物农药发展迅速,各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有大量成熟的产品具有实用效果。因此,生物农药已成为无公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一个必然选择。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种植无公害农作物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无污染的土地,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和灌溉,要能对种植环境做好监管工作,采用科学的方法预防病虫害,进而为无公害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确保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符合要求,并在完成种植后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的食品。

猜你喜欢
农作物栽培病虫害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冬春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草莓的立体栽培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趣味象声词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