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

2022-11-23 05:00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0期
关键词:肥力有机肥秸秆

马 晋

(山东省沂水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临沂 276400)

在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成熟过程中,在农业方面投入资金和技术也越来越重视,在此背景下,有机农业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国有机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市场非常广阔,需求量也比较大,但是对于产品的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需要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应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

1.有机农业种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

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有机农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对有机农业提出了生态、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保证土壤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量的保证土壤的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生产出健康的粮食。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粮食的安全、健康不能得到保障,而这正是有机农业的优势特点,也使得我国农业的发函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在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提升土壤的肥力,从而保证粮食生长的质量,保护生态平衡。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长期采用氮肥,对于农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也会导致农产品中的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的含量超标,影响农产品的表面。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推广土壤肥料,从而减少农药以及化学肥料的应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健康。在一些豆类产品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得土壤结构可以得到改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至少需要进行三种农作物的轮作,包括蔬菜、豆类等,如果每年只种植一种作物可以选择轮作,如茄子、豆类等。

2.有机农业种植的优势

2.1 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土地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土壤的肥力是作物生长良好的重要保证,在农作声场过程中,土壤是为作物生长提供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不同的作物,所需要的生长环境以及营养物质也存在差别。在以往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化学肥料以及生物肥料来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但是化学肥料的应用,对于土壤的结构和环境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还容易出现营养过剩,造成成本上的损失,对农业种植不利。而在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采用绿色有机肥,主要利用人畜排泄物、绿色废弃物、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肥力,还可以对土壤环境进行改善。比如在甘肃省通过调查分析土壤的肥力情况,大胆的尝试采用秸秆还田、绿肥等方式,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含量进行改善,从而使得土壤的肥力可以增加,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2.2 有利于提高作物的质量

在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还有综合性方面的优势,可以满足农作物的基本要求,也可以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改善土壤结构。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可以为农作物营造良好的种植条件,使得农作物可以自然的生长,降低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利用综合土壤配肥技术可以提升土壤的营养,实地作物更好的吸收,降低有害物质对作物的影响,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的特点,为作物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作物品质与产量的提升。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还将病虫害防治与土壤结构改善结合起来,促进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对于作物所需要的营养提供充足,促进作物的品质,从而可以在市场中获得有力的竞争。

2.3 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

在传统农业种植过程中,由于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造成农药残留、土壤结构破坏等问题,影响农作物的质量,使得农作物的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在农业种植过程中,采用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可以加强对病害的处理,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证农作物的质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常见有机肥料种类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绿肥、堆肥、矿物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是最为常见的有机肥料。

3.1 绿肥

绿肥可以通过植物发酵生产,对于改善土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绿肥有着无污染、来源多样化、经济成本低等优势,在使用绿肥过程中,可以大面积的改善土壤环境,在选择绿肥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绿肥的种类。

3.2 有机堆肥

有机肥主要是通过动植物粪便、作物秸秆进行发酵等,来源非常广,并且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将这些农副产品进行堆放发酵之后,还需要陈化一定的时间,从而提高堆肥的腐殖化率。

3.3 微生物肥料

还有一些物质在降解之后,可以直接作为肥料。当前在有机农业生产个过程中,微生物肥料还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不断探索与推广,在养分释放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还可以提高有机肥的肥力。微生物肥料还有利于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改善土壤生态。

4.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措施

土壤培肥的关键是利用农作物耕作方法,通过调整种植耕作参数、频率,优化肥料使用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土壤水分与肥力,为作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作物种植中应用土壤培肥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给足养分,可提升作物作物品质与产量。这一技术原理不仅可用于作物种植,还可用于果蔬等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充分发挥土壤培肥技术优势,提升农产品质量。

4.1 建立科学的种植、耕作制度

土壤培肥技术属于较常出现的一种耕作手段,在培肥作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人员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生长周期、地区种植环境及土壤情况,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成长空间与养分的,同时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种植产量,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其他的有机农业种植中,技术人员同样可采用套种、轮作等形式。例如,利用作物与花生的植株形态差异,将其种植于同一区域中,既能保证作物、花生种植区域的通风透光性,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还可利用花生生长特性有效改善作物螟害情况。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需要对土壤中的温度、湿度、空气、微生物等进行调整,定期松动土壤,从而保证土壤的透气性,为农作物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条件,还可以对土壤的肥力进行改善。在轮作植物种植过程中,有利于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在农作物生长发育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在种植过程中合理的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促进有机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在土壤配肥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土壤污染问题的预防,对于已经出现污染的土壤进行有效的质量,从而保证有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降低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在种植有机农作物过程中,应保证无公害化、绿色种植,不适用未处理过的粪便,防止其中出现的有害物质超标,影响有机农作物的安全,也不能使用遭受污染的水源进行灌溉,防止土壤受到污染,应加强对土壤环境的保护,从而保证农作物的良好的生长环境。

4.2 扩大有机肥来源

传统农业中对于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很少使用有机肥,即使使用,类型也非常单一。因此在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升土壤的肥力,需要农户不断扩大有机肥的来源。例如可以将绿肥作为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使得绿肥的生产面积和产量可以不断提升,从而满足农户有机农业种植的需求。另外,还可以将畜牧业的发展与有机农业种植结合起来,使得有机肥的来源可以更广,通过动物粪便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助力。还可以发展沼气池工程,使得农户的居住环境可以得到改善,还有助于能源的节约。不断收集田间的杂草、垃圾,通过沼气池获得天然的有机肥料。此外还可以通过秸秆还田,在一茬种植完成后,及时将秸秆进行收集,使其成为非常重要的有机肥料,这些秸秆中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有机物,使得土壤更加肥沃,对于有机农业中的配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3 采用多元化的培肥手段

为了提升有机配肥的效果,还应不断学习配肥技术,加强对配肥手段的学习,将新的技术手段引入到土壤配肥中,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更高。比如可以通过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行实验和实践。将放线菌作为微生物肥料可以避免对农田造成污染,还可以加强对有机肥的分解,从而使得农作物更好的吸收,提升农作物的整体的质量和品质。另外农户还可以通过蚯蚓对土壤进行松动,完成对土壤的配肥。结合自身弄团的配肥需求,通过学习,引入生物手段,使得蚯蚓可以对农田中土壤进行疏松,从而使得作物更好呼吸,更好的吸收有机肥,在蚯蚓死亡后还可以作为非常好的氮肥,对于作物的生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4 因地制宜,合理施加有机肥

首先,在土壤配肥过程中,应结合现有的肥力情况,结合农作物对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土壤进行配肥,这样可以防止土壤中有机物不均衡,与作物的需求不符,从而使得肥力过大而造成作物“烧死”的问题。例如,很多农民在施肥过程中,会加入很多动物粪便,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肥料的配比。动物粪便的热量本身比较高,在与其他肥料一同使用过程中,应减少掺入的量,否则对于作物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还会造成作物营养不足的现象。当前气候条件对于有机农业种植中施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土壤的杨飞矿化率会比较低,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对土壤中矿物质不足的情况进行弥补,从而使得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可以提升。其次,作物在生长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是不同的。比如很多有机肥都需要进行堆沤、发酵,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选择合适的地块,远离工业区、远离污染,防止在配肥周围存在饮水保护区,还应对肥料的分解和发酵进行监督。另外,对于山草、秸秆等生物肥料中,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纤维,可以与绿肥有效的搭配起来,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配肥效果。最后,要强化对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应用,在实践中应用这种施肥方法,是指根据土壤所在季节肥料的利用率。根据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肥料配方,遵循科学性原则,按照农作物的需求制定营养成分配方,保证有机物的均衡性。这种方式还可以缓解施肥对土壤造成的压力,维护良好的土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有机肥、无机肥共同使用,丰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提升配肥效果,维护良好的土壤环境。

4.5 基于土壤性质的肥料施加

在不同的土壤中,其自身的肥力和性质是不同的,所处的生态环境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土壤自身的有机物的含量、生物的类型和数量进行肥料的添加,避免统一施加,不考虑土壤的差异性。在施肥前应做好土壤的检测工作,对有机肥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判断。比如一些沙星土壤中,黏性比较低,容易造成养分的流失问题,因此可以在沙星土壤施肥过程中加入一些土杂肥、饼渣、沼渣等,使得土壤的黏度可以得到改善,土壤的结构也可以得到改善,从而使得所施的肥料可以及时被吸收。对于酸性比较强的土壤,需要加入一些含碱量较高的肥料进行中和,如石灰或者草木灰等,从而改善土壤的PH值。比如在甘肃省在土壤改造过程中,就通过“洗盐排盐、一斤石膏半斤粮”等方式,对土壤的肥力进行改善,结合保护性耕作、轮作等种植方式,对土壤结构进行改善,使得土壤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种植地中土壤氮磷的承载量。

4.6 防治病虫害病

虫害是作物种植中的重要问题,若不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防治,会直接影响有机农业种植效果,难以体现出土壤培肥技术的优势。在有机农业作物种植过程中,虽然技术人员采用专业技术丰富土壤营养成分,但却无法根除作物常见的病虫害。因此,科学防治常见病虫害是极为重要的。

4.6.1 病害防治作物锈病、黑粉病、纹枯病是常见的作物病害。作物感染锈病后,初期会在叶片上呈现出浅黄色的圆形、卵形脓疤,在脓疤破裂后呈现铁锈色的粉末状物,最后在病斑上出现圆形黑色凸起物。随着病情加深,叶片上的凸起露出黑褐色的孢子。防治锈病,需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菌的来源。发病后,可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溶液,每隔8d均匀喷施1次,连喷2~3次即可。黑粉病与纹枯病均是感染病菌后发生的,因此技术人员需加强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控措施,在种植前清除田间杂草,去除原本残留的秸秆,避免带有病菌的秸秆对作物幼苗造成感染,发病后,可使用多菌灵喷施叶面,防止病害的蔓延。

4.6.2 虫害防治关于虫害的防治,技术人员需结合有机农业种植中的土壤培肥技术,在播种深耕时,利用光照杀死土壤中的细菌、驱除害虫;同时彻底清理前茬作物秸秆与杂草,避免虫害传播;还需灵活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可选择长效性诱剂对害虫进行诱杀,科学设置诱捕器,从根源上防治作物螟。通过加强对作物种植的病虫害控制,有效保证作物种植效果,切实维护有机农业中的土壤培肥成果。

5.结束语

总之,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含量可以提升,改善土壤结构和环境,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从而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可以提升。在我国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将不断降低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证粮食的安全、无公害。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通过合理整地、灌溉、秸秆还田、人畜粪便等方式进行培肥,使得肥力可以增加,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土壤生态平衡,这些都需要农业技术人员结合土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理的土壤培肥技术。

猜你喜欢
肥力有机肥秸秆
微生物有机肥对苹果生产的影响
4种农家有机肥对当归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油页岩灰渣有机肥在白桦地的试验研究
2015年河南禹州市甘蓝田间试验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SONG OF SMOG AND FIRE
鄂东南崩岗洪积扇土壤性质分异规律
土壤肥沃耕层构建模式
有机肥施用应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