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22-11-23 05:00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0期
关键词:坑洞侧柏土球

张 玲

(山东省济南市林场,山东 济南 250000)

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环境保护、绿化环境程度愈发重视,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柏树自身具有适应性强、易修剪等特征,普遍用于绿化工程中。柏树作为现阶段绿化工程使用最广泛的常绿植物,虽然其适应力较强,但在实际种植养护过程中,由于技术手段缺乏合理性,易遭受各类病虫害侵犯,应结合实际状况,采取合理的种植及养护技术,保证柏树正常生长。

1.柏树常见种类分析

不同种类柏树自身特征、生长习性不一,为有效开展柏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应积极掌握柏树实际种类,包含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侧柏。按照我国植物图谱数据库内资料,侧柏是一种有毒植物,人或畜中毒后最为重要的表现是腹痛、腹泻、恶心等,极个别群体会发生肺水肿、强直性或循环及呼吸衰竭等表现。侧柏为我国特产树种,其实际生长喜光,幼小时稍微耐阴,自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较强,耐寒力中等,抗风能力较为薄弱。第二,龙柏。龙柏自身主枝自身延伸性较强,处于江南区域不向外开展而是向上绕主干回旋,侧枝排列十分紧密,全树似如双龙抱柱,所以下枝应进行妥善保管,严禁无序化损坏。龙柏侧纸扭曲旋旋状抱干而生,观赏价值较高,我国各地广为栽培。第三,地柏。此种类型枝干贴近地面伸展,小枝密生,叶子呈现为刺形叶,先端较为尖锐,3叶交互轮生,表面具备2条白色气孔线,下面基部具有2白色斑点,叶基下延生长,叶长通常为6-8mm。该类型实际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适生于滨海湿润气候,对土质自身要求并不严格,耐寒力、萌生力均较强。第四,刺柏。刺柏属于常绿小乔木,性喜冷凉气候,耐寒性较强,对土壤自身实际要求缺乏严格性,喜光、耐寒、耐旱,主侧根基均较为发达,处于干旱沙地、向阳山坡可生长。第五,翠蓝柏。翠蓝柏作为一类常绿乔木,生鳞叶的小枝直展、扁平,交互对生,4片成1节,小枝上下两面中央的鳞叶扁平,两侧鳞叶对折。

2.柏树种植技术分析

2.1 苗期管理

柏树种子完成催芽工作后,其种子多处于10d左右萌芽,20d后时间段达到出芽高峰期,该阶段整个苗圃的柏树芽将会高达70%-80%。柏树并未出土之前,若实际土壤并不是十分干燥,无需进行浇灌蒙头水,主要因其可能会导致土壤产生板结现象,对柏树树芽出土产生影响。柏树芽出土后需定期喷洒0.5%-1%的波尔多溶液,并以7d为核心时间间隔进行喷洒1次,可避免柏树芽立枯病的发生,通常喷洒3-4次便可停止即可。处于柏树芽生长过程中,应对树芽进行长期灌水,有助于促进柏树根系实际发育,灌水实际频次和剂量取决于天气,进行灵活性变动,如处于7-8月份正值雨季的高峰期,该阶段可减少灌水频次,正常状况下,柏树芽实际灌水工作处于10-15d可进行1次。柏树树芽处于高速生长发展阶段,应及时做好苗木追肥工作。

2.2 栽种准备

柏树正式栽种之前,应充分做好实际栽种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应规范树坑大小。正常状况下,坑洞自身大小取决于柏树自身实际土球大小,坑洞需超过整个土球直径的50-80cm,坑洞深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柏树正式种植前,需处于坑洞内铺设碎石,且柏树土球需与下部土层存在相应的间隔,应综合性考量土球实际覆土深度及距离路面高度。柏树种植坑洞深度主要是由10-15cm的碎石层、20-60cm的土球间距层、柏树土球高度等构成。第二,对土质进行检测,建议选取土质肥沃的地点开展栽种。正式种植之前应综合性对土质进行栽种,若土质较差应及时完善栽种后树木养护工作,应避免处于混凝土及其建筑垃圾上种植。第三,对坑洞形状进行规范。应结合实际状况,对坑洞自身形状进行规范,尽量选用四方形的坑洞开展栽植工作,由于坑洞内部实际土壤较多,柏树自身实际成活率较高。

2.3 技术要求

柏树实际栽植之前,应对栽植实际柏树做好“验伤”工作,精细化检查柏树苗木是否存在伤口,将存在的伤口利用刀进行修复平整,并适当涂抹相应的涂补剂。若植物自身根部也存在伤口,建议选取此种方式开展修补工作,伤口涂补剂处于修补伤口过程中,可进一步做好伤口消毒工作,且处于损伤位置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膜,避免植物自身水分向外进行挥发,提高柏树移栽成活率。检查完柏树苗木的伤病状况,应处于移栽坑洞内喷洒土壤消毒剂,且进行充分搅拌均匀,以免柏树苗木处于种植后由于土壤病菌发生感染而死亡;需及时在土球上喷洒生根剂,其实际药物剂应结合土球实际大小进行使用,正常状况下10cm胸径的柏树使用1-2包即可,超过20cm的柏树最多不超过4包,处于回土过程中应完成扶正苗木,且将其土球周围进行夯实。柏树正式播种时间因不同区域内气候差异,最终时间不同,应结合本地天气条件适期早播;正式播种时定根水实际浇灌中,应确保其浇透方可保证柏树正常生长,下种应保持均匀,播种工作完成后及时覆盖土,处于干旱风沙区域内可覆土后覆草。可处于浇水管出口部位绑扎1个1m左右的钢管,选用此种方法将水管伸入土球底部,水分从底部自下而上润湿土壤;柏树种子通常播种后10天发芽,20天为出苗盛期,其场圃发芽率超过70%-80%,为促进种子良好发芽出土,应始终保持种子层土壤湿润。

3.柏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分析

柏树实际生长管理过程中,应建议结合实际状况,积极结合柏树病虫害具体特征,合理选取相应的防治技术,促使其健康生长。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3.1 侧柏毛虫(侧柏毒蛾幼虫)

侧柏毛虫主要是指侧柏毒蛾的幼虫,作为侧柏防护林最为重要的食叶害虫,该虫一般生长为1年2代,3-5龄幼虫处于落叶层或石块下越冬,翌年3月中旬上树危害,至4月中旬老化成蛹,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至7月上、中旬老熟化成蛹,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危害至10月上、中旬下树越冬。针对此种病虫害,实际防治技术要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1 农业防治。选用农业防治技术,可进一步解决此类病虫害,主要重点为结合柏树自身生长习性,充分做好林木管理工作,适当、及时做好修剪和伐除工作,该虫处于越冬期环剥树皮,进行统一性烧毁,并处于幼虫大发生进行人工捕捉,可有效获取较佳的防治成效。

3.1.2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技术作为柏树病虫害关键的技术,不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其自身环保性优良,根据成虫趋光性,建议增设黑光灯诱杀成虫,进一步提高实际防治成效。

3.1.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结合柏树病虫害,选取其自身天敌,利用食物链实现防治目标,从而消灭该类型病虫,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生量较小状况下,尽量不选用化学防治方法。此种病虫害天敌较多,结合此类病虫害特征应合理进行选取,发生量较小状况下最大限度不选用化学防治措施,减少化学措施污染,注意保护天敌,如释放寄生蜂等。

3.1.4 化学防治技术。此种类型幼虫具有较大密度时,应始终遵循早防治的基本原则,使用飞机低容量喷洒25%灭幼脲3号防治幼虫,每亩用药23-45g,喷液量为10.5kg,实际防治成效可高达98%,选用飞机进行防治应处于晴天、三级以下风力条件下实施;人工喷洒25%灭幼脲3号,1:1500倍液可防治幼虫,实际防治成效可高达90%,一般防治主要时间应处于2-4龄期进行,应结合实际需求加入少量的聚酯类农药。

3.2 侧柏大蚜

侧柏大蚜实际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其危害侧柏、垂柏、千柏、龙柏,作为柏树上重要虫害之一,尤其是对侧柏绿篱和侧柏实际幼苗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嫩枝上虫体分布较为密集且呈现为层状,大量排泄密漏,引发煤污病,轻则干扰整个树木实际生长,重者则影响整个幼树干枯死。此种虫害处于河北地区内一年可发生10代左右,以卵处于柏叶上越冬,昆虫区域内以卵和无翅雌成蚜越冬,翌年3月底至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并进一步开展繁殖;北京地区内5-6月、9-10月为两次危害高峰阶段,以夏末初秋为最严重。实际整体防治技术包含以下几方面:

3.2.1 保护和利用天敌人。如七星瓢虫、日光蜂、异色瓢虫等,处于春季发生不严重状况下,应建议尽量不打药剂,可建议喷清水刷虫体,进而保证后续天敌繁殖与发展。

3.2.2 药剂防治。病虫害较为严重状况下,建议喷施25%的阿克泰水分散粒径剂或20%的康福多浓可溶剂5000倍液,每年发生约为20代,实际体型较大,全年为害。正式防治过程中可建议选用1.2%苦烟乳油1000-1500倍液体喷雾,亦或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

3.3 双条杉天牛

双条杉天牛其杉、柏主要害虫,幼虫取食于皮、木间,切断水分、养分实际输送,引起针叶黄化,实际长势呈现为衰退,严重状况下可引起风折、雪折,造成整株或整枝树木死亡,不同程度干扰杉、柏速生丰产和优质良材的形成。此种虫害实际防治技术如下:

3.3.1 重视抚育管理,防治和消灭虫害。一方面,深挖松土,追施土杂肥,助力苗木实际速生,进一步增强树长势。处于冬季气温较低状况下,建议开展疏伐工作,及时将虫害木、衰弱木等,促使林分疏密处于适宜、通风透光较佳状态,树木实际生长较为旺盛,增强对虫害实际抵抗力;另一方面,夏季及时砍除枯死木和风折木,清除林内枝丫,始终确保林业卫生达标。

3.3.2 发动群众实施人工捕捉。越冬成虫并未进行活动之前,处于前一年发生虫害的林地,建议选用白涂剂刷2米以下的树干进行预防成虫产卵。越冬成虫外出活动交尾阶段,处于林内捕捉成虫,处于初期孵卵幼虫为害处,选用小刀将其树皮进行刮破,搜杀幼虫,亦或选用木锤敲击流脂处,击死初孵幼虫。

3.3.3 药剂防治。处于成虫阶段,处于虫口密度较大、郁闭度较大的林区内,可建议选取敌敌畏将其进行熏杀;初孵幼虫期,可建议选取6%的可湿性六六六、50%甲基氧化乐果乳剂、20%益国乳剂、25%杀虫脒水剂的100倍液;获取最终的处理成效。

3.3.4 保护和利用天敌。双条杉天牛幼虫和蛹期,存在肿腿蜂、白腹茧蜂等多种天敌,应适当加入保护和剂进行使用。

3.4 侧柏叶凋病

侧柏叶凋病为侧柏最重要的病害,危害严重状况下可致使大面积侧柏树叶凋枯,树长势严重衰弱,易招致次期害虫柏树双条杉天牛等危害,进一步加速整个树木的死亡。该病虫处于病叶上过冬,次年4月逐步开始活动,5月开始从树冠下部叶子进行入侵感染,患病叶子初期产生黄斑,循序渐进进行扩大,促使整个枝柏叶呈现为黄色,最终逐步变为黄褐色。6月病叶上产生黑点,即病菌自身实际繁殖器官,产生持续性传染,若种植密度较大,内部湿度较大,为大量传播和侵染提供有利条件,以6-7月发病最为严重。密林内部多存在一个发病中心,逐步向外进行延伸成片,病害山沟比山顶较为严重,阴坡比阳坡严重。此种病虫害实际防治技术如下:

3.4.1 秋、冬季应及时清扫树下病叶进行烧毁,从本质层面消灭过冬病菌,减少第一次入侵;

3.4.2 处于5-8月份应以2周为时间周期,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应注重严控实际初期侵染源,发现初期入侵传染源发病中心,应及时做好封锁,避免过度发生蔓延;

3.4.3 过密的柏树林应适当做好疏伐,促使林内通风透光,为柏树正常生长提供较佳的环境和空间,进一步减少发病的条件。

3.5 侧柏叶枯病

侧柏叶枯病主要作为严重的叶部病害,其实际表现为侵染当年生新叶、幼嫩细枝,感染疾病的植株当年不会产生表现,翌年3月叶迅速进行枯萎,6月中旬前后,处于枯死鳞叶也细枝上,形成相应的颗粒物。侧柏受损伤后,树冠正如火烧状凋枯,病叶大量脱落,枝条枯死,处于主干或枝干上萌发的小枝叶,也会持续性被侵害导致整株枯死。此种病虫害实际防治技术如下:

3.5.1 适度进行修枝,改善优化侧柏实际生长环境,降低实际入侵传染源;

3.5.2 增施肥料,促进其进行生长;

3.5.3 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时期,喷施40%灭菌威、或40%多菌灵、或40%百菌清500倍液进行防治;

3.5.4 选用抗病的品种。

3.6 侧柏红蜘蛛

针对此类病虫害,应及时采取以下几方面防治技术:第一,不干扰树木正常生长和观赏状况下,可适当喷清水冲洗或0.1-0.3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清洗;第二,将药物均匀放置于沟底,覆土进行浇水,或处于弯形沟内浇灌100倍的40%的氧化乐果乳油,干径每厘米浇筑2-3公斤,渗完后封墩,整个药物疗效期长,且不会对空气产生污染,以及不会伤害天敌。亦或选取喷洒800倍的2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或2000倍的73%克螨特乳油等杀螨剂。喷药过程中应精准掌握初发期,保证喷洒均匀,力争处于每年5月初喷一次,10月初喷一次,可基本控制螨害。

4.结束语

柏树作为栽种最为普遍的植物,其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决定整个树木健康生长的状况。柏树正式种植过程中,应对其苗期做好规范化管理,以免因种植不当,对柏树实际生长发育产生危害。开展柏树养护管理工作时,应结合不同病虫害实际类型,精准性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方可促进柏树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坑洞侧柏土球
侧柏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伏羲庙,侧柏
中国女排:一支超越世代的队伍
侧柏容器育苗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
树木移栽装卸及运输技巧
落入坑洞的猎人
落入坑洞的猎人
冬日清晨
大树移植技术
浅探城镇绿化移栽大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