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妇产科学教学中贯穿“林巧稚精神”的重要意义

2022-11-24 23:20郭芳芳林晓萌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妇产科医学生人文精神

郭芳芳,崔 莉,张 慧,王 洋,林晓萌,白 鹰

(大连大学 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放眼中外古今,无论是我国传统医学奉行的“医乃仁术”,还是西方医学恪守的希波克拉底思想[1];无论是我国近年提出的“健康中国、健康人文”的理念,还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无一不是医学发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伴随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必须做出相应转变,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要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2]。所以,在医学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看病更要看人”的医学人文教育观,强化医学生思政教育,对今后医学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医学事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妇产科学是临床四大主要学科之一,虽然研究内容仅是女性的生殖系统,但是它却是关乎人类生命的孕育、诞生和健康的科学,还涉及婚姻、生育等诸多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不仅与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学科有密切联系,而且还是一门需要有解剖学、病理学、胚胎学、遗传学、药理学、流行病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支撑,需要有社会学、法学、哲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作为拓展和延伸的特殊学科。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妇产科疾病容易涉及女性的隐私,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对医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华临床学院在妇产科学教学临床医学生培养阶段,始终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理念,以培养技术精湛更有人文情怀的医学生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深入思政建设,顺应学科发展和医学生的需求,适当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林巧稚医生是我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她毕生致力于中国妇产科学事业,无私奉献于人民,被誉为“万婴之母”“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精神”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典范,医者仁心、敬畏生命、救死扶伤、执着追求是“林巧稚精神”的集中体现,她已经成为妇产科界毕生的行为榜样和精神指引,传承“林巧稚精神”是妇产科医生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妇产科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在妇产科学教学中,我院结合临床学习内容、临床见习实例等,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其中,帮助医学生体会妇产科医生的特殊性,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感化学生,培养学生尊重女性、关爱病人的人文关怀能力,拓宽医学生视野和格局,明显提升了教学质量。

21世纪是医学人文的时代,倡导医学人文精神是时代的主旋律。如何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是目前临床医学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追溯医学人文精神的起源,探讨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落实,梳理一下临床医学教学中贯穿“林巧稚精神”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一些思考。

一、医学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精神内涵

何谓医学人文精神,通俗讲就是在医疗过程中,不应简单地把病人看做疾病的载体,而是要从人性出发,以人为本,更加强调对人的生命质量、社会属性的关怀、关注与尊重[4]。追溯历史,医学就是伴随着人文精神诞生和发展的一门学科,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我国古代,行医被称为“仁术”,医者被称为“仁爱之士”,《黄帝内经》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灵枢·师传》讲:“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晋代杨全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先贤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也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在我国历史上更有悬壶济世、妙手回春被世人称颂的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千古名医,他们奉行医者仁心,毕生追求“普救苍生”的精神境界。纵观我国医学历史,我国医学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影响着后来者,从“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的医学泰斗裘法祖院士,到严谨、求精、奉献、虔诚、悲悯的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大夫,到誉满杏林、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医学教育家吴阶平院士,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尊重生命、崇尚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

在西方,“生命至上”的医学人文精神也是伴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延伸。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在《誓言》中写道:“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也曾提出“医生手握三样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语言”广义的范畴就是人文关怀、仁爱之心。中世纪著名的医生、哲学家迈蒙尼提斯在《祷文》写道:“无分爱与憎恨,不问贫与富,凡诸疾病者,一视如同人”“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他的主要思想即是为了世人的生命和健康,要时刻不忘医德,不要为贪欲、虚荣、名利所干扰而忘却为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目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运动之一就是提倡“关心人、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医学道德和人文关怀”为主题的医学伦理学面临着各种挑战,但最终回归到道德准则的约束下去解决。这些都是西方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仁爱救人”崇高精神的体现。

时代变迁,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也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也是医学人文和社会道德进步的结果。这种医学模式明确了在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时,既要考虑生物学因素,又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这也使得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更加全面、深入,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敬畏生命”是医学人文精神起源与核心思想,是医学发展中文化氛围建设的核心内容,唯有保持这种信仰,才能避免医学人文关怀流于形式、形似符号,才能使得高尚的医德思想随着岁月流逝永远释放其光彩、彰显其神圣[5]。

二、新时期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的意义

在过去的20世纪,医学随着其他自然学科发展而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型诊疗技术诞生,先进设备广泛应用,“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是各大医院争相效仿和着力发展的目标。我们看到,一方面疾病的治愈率提高,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治疗手段、新的仪器和药品眼花缭乱、层出不穷;而另一方面一些受商业利益驱动而产生的过度检查、过度医疗也是屡见不鲜,基因检测、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等现代技术所产生的伦理问题引起广泛争议和讨论。一方面,医院因为治愈越来越多疑难杂症而欢心雀跃;另一方面,患者对看似客观却显冰冷的医学数据心生疑惑、恐惧,无法因“满意的治疗效果”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这种复杂的心理感受导致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医生似乎更愿意追求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顶级的SCI论文,更愿意在实验室研究临床数据和最新的治疗方法,而放弃临床病例的实践机会,放弃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忽略科研源于临床的思维,习惯了闭门造车。长此以往,造成了医患之间的关系生疏,想法不同步、治疗目标不一致等,这也造成了紧张的医患关系。

透过表面的医患矛盾,我们看到了在医疗活动中“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看到了医疗运行的市场化、功利化;也看到了重“医之术”、不重“医之道”的问题。过于专注准确、精细的医学科学性,而忽视医学的人文性,人性的关注、生命的本怀日益减弱,这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断裂”和“缺失”,导致医学人文的发展落后于医学科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的结果是,医疗水平愈发进步,衍生的社会、伦理、心理问题就愈发严重。当然,这一切的发生与法律法规不健全、公众认知不协调等都有关系。但是,在恶化的医患关系中迷失和沉沦,无异于“掩耳盗铃”,只有正视当前医疗和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改变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才能使紧张的医患关系逐渐趋于缓和,使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实现“双赢”,才能实现医务人员职业发展、医院可持续发展、医学科学不断进步。这也与“健康中国、健康人文”的理念相契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6]。

鉴于ELSD方法浓度与峰面积不成线性关系,而是取其对数再进行线性回归,并且硫酸根在C18柱上保留较弱,进一步探索采用离子色谱法电导检测法(HPIC-CD)测定硫酸核糖霉素中硫酸盐含量的方法。本文在文献[7]基础上,优化了淋洗液浓度和流速,在新建立的色谱条件下,硫酸根离子可以与常见阴离子均良好分离。

三、传承“林巧稚精神”在医学教育中的实际意义

(一)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医学教育,一面连着“教育强国”建设,一面连着“健康中国”建设,已然成为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医学教育质量,让医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完成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转变,这关乎医学事业发展,也关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包括临床技能操作的培训、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使用,而且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培训、人文精神的培养。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下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大医生”[6]。

另一方面,大学时代仍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大学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缺少体验和分辨力,容易看重“利和钱”,所以加强思政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坚持“利他主义”,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坚定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道路[7]。

医学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并不是游离于医学课程之外,而是与其紧密相连、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众所周知,医学课程体系庞大,内容繁杂、相对枯燥,在授课过程中注入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热情、谦虚、沉着、果断的优良品质,更加能够鼓励和推动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完成学业,有利于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所以,在医学教育中注入思政教育不仅符合以“健康中国、健康人文”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要求,而且有利于医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意志,以促进医学专业的学习[8]。

但是由于医学生学制有限,课程内容多、学时相对短,专门开设一定学时数的思政课程有一定难度。其次,专业课教师授课内容以专业知识为主,其自身可能存在思政教育理念缺乏或思政授课培训不足等问题,且与思政教师缺少沟通与集体备课,所以课堂上往往忽略思政教育,缺乏自主意识。第三,医学生学业负担相对重,学习及考试压力大,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课学习,而忽视了“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认为“用不上”的思政内容的学习。第四,目前,缺少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相融合的教材,缺乏两者的相互渗透,导致思政课程缺少专业实践课的支撑,显得生硬乏味,影响思政教育的学习效果。最后,由于近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医学生和临床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及专业自豪感下降,导致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流失。究其原因,不乏思政建设脱钩、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薄弱的原因。

(二)妇产科学的特殊性

女性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女性保健等。妇产科学本身知识体系庞大,不仅与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知识体系密不可分,而且相较其他学科,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交集更为广泛。在处理妇科疾病,考虑疾病本身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女性的生育问题、性与婚姻等问题,这种复杂性常常造成医疗上的非技术矛盾。我们临床医生要有全面的临床思维,要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参与权、隐私权等,开展个性化服务,才能既规避风险又体现对女性甚至是社会的人文关怀。但是妇产科临床思维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医学生学习阶段就逐渐渗透和培养[9]。

女性相较于男性,情感细腻、内心敏感、多重顾虑,同时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也差,加之妇科疾病常常涉及个人隐私及婚姻家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羞于接受私密部位的检查,所以女性就医者常常“讳疾忌医”,增加了妇产科工作的难度。特定的服务对象要求临床医生在工作中要投入更多人文关怀和同理心、同情心,尽量在和谐的医患关系下解决医疗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女性健康,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9]。

四、“林巧稚精神”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弘扬和实践

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0]。近年来,在大连大学思政方针的引领下,我新华临床学院坚持在妇产科学教学中不断寻找及探索课程教育与妇产科学习的结合点,坚持理论实践授课与思政课程同向并行,导向明确、效应协同,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学习“林巧稚精神”,开展感恩教育

新华临床学院妇产科在产科理论授课及实践环节中,结合临床实例,学习“林巧稚精神”,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第一、学习“林巧稚精神”。林巧稚,我国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她一生亲手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11]。在产科学习环节,课堂上结合生育等学习内容,向医学生讲授“林大夫”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医学人文精神。林巧稚是妇产科界的丰碑,是妇产科医生、医学生一生铭记、践行的榜样,是临床上最好的学习材料和思政教育典范。课堂上,将林巧稚医生的名言轶事讲授给学生,比如“我一生唯一的伴侣就是床头的传我到产房的电话,我一生的身份就是值班医生”。她医术高明,20世纪50年代,她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方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填补了中国妇产科医学的空白;她一生潜心医学,参与编纂了《家庭育儿百科大全》《妇科肿瘤学》等数十部医学著作,为后人留下非常宝贵的临床借鉴资料,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通过耳熟能详的医学大家的真实经历,鼓舞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励他们向前辈学习,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医学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尊重生命的职业自豪感。资料表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不足40岁,到现在的77岁,新生儿病死率从200‰到现在不到6‰,这都是医学的进步促进了生命健康,提高了生命质量。感恩医学的进步护佑了生命,作为医务工作者,是自己辛勤的工作换来了生命的健康,更应该有很强职业自豪感。妇产科学很大一部分是和妊娠、生育相关的学习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给予感恩生命、尊重医学的教育。利用课间见习、小组讨论等形式,结合妊娠、生产的实际案例,与学生思考和探讨生命的意义,以及作为医学生,在熟悉生命诞生的神奇但又艰难的过程后,了解妊娠生产过程中的并发症和风险,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更好地规划今后的人生。延伸之,对于今后可能从事妇产科工作的学生,更是不断强化尊重生育、尊重女性的理念。女性不仅是生命的创造者,也是抚育者,是生命的载体,注重女性的身心健康,尊重女性的生育权利、保护女性生育能力,促进生殖健康,这不仅关乎到生命健康,更关乎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12]。

第三、学习党史、校史、院史,增强责任担当。近年,学院始终坚持创建校园文化、提升文化内涵的办学理念,培养师生“爱大连、爱连大”的浓厚情结。学院坚持定期对在校学生、研究生、住培生,围绕校史沿革、变迁,学校学院的建设、发展,前辈教师含辛茹苦、卓越成绩等方面,开展党史、校史、院史教育,培养学生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人文情怀,增强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这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人文精神的弘扬与提升。同时学院借助校园载体,开展医学论坛、摄影大赛、教师节主题活动等,培养学生认同感,感受医学文化的浸润,提升医德修养。几年下来,学生们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试、培训合格率稳中有升,而且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现出了有责任、有担当、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学习,激发了学生助力家乡建设,为医学事业发展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收效显著。

(二)融入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

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关爱教育,亦即一种非理性的情感教育。就医学而言,在临床教学时,融入人文关怀教学内容,以医学生为中心,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思考和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便在进入临床工作成为医生后,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行医理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学事业平稳发展。

1.不断加强临床教师的人文教学理念

教育对人的影响除了知识积累外,最深刻的就是在于人格力量、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它是一个缓慢、持续的渗透过程[13]。因此,只有是一位知识全面、人格健全,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临床教师才能培养出不仅有学识还有素养的医学生。近年来,我学院不断强化临床教师人文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召开党课,组织思政示范课培训,参加全国思政教育培训班,开展思想大讨论等,将思政课题、教学论文纳入职称评定体系中,鼓励一线教师注重人文修养、加强学习,并把所学、所感贯穿到临床教学中,在医疗工作中,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临床实践中贯彻整合医学知识和人文精神[14]。学院妇产科学教研室,几年来始终坚持思政学习和业务学习并行,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以林巧稚院士为榜样,以做有良知、有爱心的医生为荣,每年收到患者表扬、感谢信及锦旗等数百次,不仅逐步提升了教研室教师的人文素养还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2.在临床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卢利亚(S.E.Luria)就曾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养”,在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攻克了很多科学上的难题,却没有取得完全人学意义上满意的结果。就妇产科学而言,涉及性行为相关的妊娠生产、性器官疾病相关的保育问题、性疾病传播、计划生育科学避孕等,都与道德、伦理、法律、社会学等密切相关,解决妇产科问题不仅需要有科学的态度,更需要有人文的精神。结合本学科特点,新华临床学院妇产科学教研室在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环节中,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人文元素,不断强化思政教育。

首先,思政小课堂融入理论授课大课堂。在妇产科学理论授课中,结合课上内容,积极引入讨论式教学,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激活课堂气氛,提升授课效果。妇产科学中经常涉及敏感问题,比如年轻未婚女性在意外怀孕欲行人工流产手术时,将人流对女性危害、尊重生育、安全性行为、女性自我保护等内容交由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体会疾病的痛苦和对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比如恶性肿瘤手术是首先考虑疾病根除还是首先考虑保留再生育功能;是选择无生活质量的生存期延长还是考虑放弃高额医疗费用终止治疗等问题,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卫生事件中,作为医学生如何参与其中,担当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通过这种“课中课”,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在其中”,而且让学生“思考在其中”,让学生产生同理心和换位思考,从而把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帮助树立医学生的人文理念,潜移默化地提升人文素养。

其次,发挥床旁教学的思政示范作用。床旁教学是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是医学生或年轻医生围绕在患者的病床前,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问诊和检查,制定治疗方案。但遗憾的是, 这种情形在临床教学中正逐渐减少,被仪器检查、实验室化验结果和多媒体教学取代。现代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开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看病不看人”的诊治模式容易造成医患沟通的缺失、非技术性的医疗纠纷增多。所以,新华临床学院妇产科学教研室始终坚持床旁教学,重视它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让临床医学生在床旁与患者语言的沟通和体检的接触,这不仅能够保证医疗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客观性,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诊疗方案,而且通过医患沟通,医学生更加能够感同身受、同情体恤患者,投入感情上的照护;同时增强了沟通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收效甚佳[15]。

另外,床旁教学中,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发挥模范作用。带教老师是医学生进入临床的引路人,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学生。通过床旁教学,也督促老师谨言慎行、言之有物。从整洁着装、礼貌用语,尊重、关心患者,到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医患矛盾,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人文熏陶。妇产科学教学中,始终以林巧稚、白求恩等医学大家为典范,告诫学生如何做一名有情怀的好医生。比如林巧稚大夫,一生加冕无数,但她自己却说:“我只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因为在病房忙碌地工作甚至错过了开国大典;她始终告诫身边的学生:医生给人看病不是修理机器,不能凭经验或者检验报告就下诊断开处方。她一生未嫁,终身节俭朴素,临终前将全部的积蓄捐献给北京协和医院。在带教授课过程中要时刻有意识引导学生以卓越的好医生为学习的榜样,塑造医学生医者仁心的素养和德能兼修的能力。

再次,与时俱进,开展PBL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在临床学习阶段,为适应医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要求,新华临床学院逐步推行PBL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并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增强医学教学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追求科学精神的体现,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锻炼了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未知的能力,这本身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之一。

最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一定的影响。面对复杂、严峻的考验,新华临床学院不仅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而且加大了思政教育在线上授课中的比例,积极地引导学生配合疫情防控,树立积极的心态和与祖国共命运的家国情怀。通过抗疫期间涌现的先进事迹和英雄人物,结合学生们的亲身感受,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健康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战胜困难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服务于人民的高尚情操。

医学院校担负着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德才兼备好医生”的历史使命,责任重大。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全面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探索思政教育路径,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获得感,把思想工作贯穿医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使育人与育才相结合,教学与教育相促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国家培养担当懂医术、讲人文、有情怀的时代新人[16]。

猜你喜欢
妇产科医学生人文精神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