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智慧课堂平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2-11-25 08:21刘建萍
新课程 2022年32期
关键词:月球智慧科学

刘建萍

(甘肃省嘉峪关市南湖小学,甘肃 嘉峪关)

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智慧课堂平台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它能够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创设多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依托智慧课堂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据此构建科学的应用策略,总体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巩固三大环节,每个环节包括许多细化内容。小学科学教师可以结合基本学情,熟练运用智慧课堂平台教学,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依托智慧课堂平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新时期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先要充分做好课前备课,进行全方位准备。过去的课前备课中,教师多是基于教材写教案、制作PPT等,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较少,不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依托智慧课堂平台,教师可以全面进行课前备课,加强师生互动。

(一)熟悉智慧课堂平台,打好教学应用基础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的支持下,催生出智慧课堂平台。智慧课堂平台集中了课程资源管理、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展示、在线测评、教学互动等,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育2.0的网络教学平台。依托智慧课堂平台实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以制作与展示科学课件,布置与反馈各项作业,引入生动有趣的科学教学资源,及时答疑科学问题,综合评价学生等。在智慧课堂平台中,可以实现在线学习、讨论、测评与分析数据,教师基于此熟悉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情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1]。因此,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智慧课堂平台,才能打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应用基础。

比如,小学科学教师通过提前自主动手操作该平台,阅读和观看智慧课堂平台的官方应用指导,去网络论坛、新媒体平台中搜集具体应用和教学指南资料,全面了解智慧课堂平台的基本特点、主要功能、应用方法等。通过学习与研究,我们可以明确智慧课堂平台中的云平台,提供云基础设施、支撑平台、资源服务、数据处理、教学辅助等服务,构建完整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二次开发与利用PPT、Word等各类格式的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各类教学资源。智慧课堂平台中,提供白板、实物展台、课堂互动、微课录制等实用工具,可以原生态播放PPT、Word等文件,满足各年级、各学科与多课型的授课需要。教师运用该平台可以制作课件与微课进行授课与师生交流、评价学生等。小学科学中包括很多自然现象、科学实验等,教师可以插入动画与视频等生动、直观地展现知识,或者运用电子白板任意书写圈画等帮助学生理解。课后,教师可以推送作业与批改作业,及时解答学生问题或进行个性辅导;学生接受作业任务,在智能设备上直接完成作业,然后查看解答,上传不理解的问题,实现师生高效交互。

(二)设计制作课件学案,提前推送预习资源

依托智慧课堂平台,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全面熟悉智慧课堂平台的主要功能和运用方式,接着根据科学课程主题内容,通过全面研读教材以及教学大纲,基于基本学情确定教学目标,运用平台上的资源与工具设计制作电子课件、微课视频、预习学案等[2]。教学课件与预习学案要图文并茂,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上课之前,教师提前推送科学课程的预习资源,要求学生借助这些资源课前预习,从而熟悉基础知识。

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的“运动和位置”是“物体的运动”章节内容,知识线索是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本课涉及参照物的概念是章节学习的基础。通过分析学情,明确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将地面作为参照物,以此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但是没有接触到“参照物”的概念。基于教材与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明确物体的静止与运动两种状态;运用参照物的方向与距离描述运动物体的时刻位置。基于这些基础,教师制作电子课件、动画和预习学案,加入“方向与距离”的物体运动图文资料,借助智慧平台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借助学案预习好基础知识,并回答一些问题,如引入教材插图,在其中点出某个人的位置,问:如果将这个人的位置告诉其他人应该怎么说?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可以为课堂上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根据学生预习反馈,适当调整课堂教学

为更好地依托智慧课堂平台,高效实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反馈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使之适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分析与研究小学生完成预习题的情况,可以明确学生存在的薄弱点,这样便可以以此为根据,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实现课堂针对性教学,有效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3]。

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重点是让学生观察、描述、判断物体运动形式,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师通过提供课前预习课件,让学生预习本课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根据生动的图文资料判断生活中的各种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如荡秋千、推动物体、电梯等属于直线运动,风车转动、物体滚动、过山车等属于曲线运动。但是,通过分析学生的预习数据,明确他们在判断复杂的运动状态时常出现错误,如鸟的飞行是什么运用?火车长时期行进时是什么运动?足球场上的“香蕉球”是什么运动?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多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展现图片、动画与微视频,将运动状态判断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与做出正确判断。

二、依托智慧课堂平台,全面进行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前为学生提供预习课件,辅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可以让学生熟悉科学课程的基础知识,为更好地听课、参与课堂讨论、回答相关问题等打好基础,有利于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实施教学,可以播放生动有趣的微课,展示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PPT课件,也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屏幕上进行各种操作。结合这些功能,教师先运用教学资源创设与科学课程相关的生动问题情境,以此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继续展示图文和视频,还可以借助实物展台进行操作,直接验证学生的答案,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新课导入的效果[4]。

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的“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根据本课的相关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先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斜面图片,如崎岖的山路、拱形的石桥、无障碍通道等。根据这些生活中的情境,教师提问:以上事物都有什么共同点?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总结:都是一端高、一端或两端低,我们把这种形态叫作斜面。基于斜面的概念,教师继续提问:如果将一个物体放置在斜面上会发生什么呢?然后展示山坡斜面上的石头、游乐场中的滑梯视频、机场货物传送带等,帮助学生思考与探讨。经过一番观察、思考与探讨,学生的答案各有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点评,然后借助图像总结:山坡斜面上的石头可能静止不动,也可能滑落;游乐场上的滑梯,一般小孩都可以从滑梯上滑落;机场货物传送带本身是滚动的,物体随着传送带的方向运动。基于这些生活场景,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是圆柱体、方块、六棱柱、多面体在斜面上,会呈现怎样的运动状态呢?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

(二)借助多样课程资源,辅助进行观察探索

小学科学学科包括物理、生物、化学、自然地理等多学科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在科学课程中,时常要观察一些自然现象、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还要动手操作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但是由于时间、空间、资源、实验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全部观察和实验。借助多样的智慧平台教学资源,可以辅助学生进行观察探索,突破时空、资源与实验条件的各种限制,更好地实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本课包括观察动物的卵、探索动物的卵的异同点、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研讨鸡蛋各部分的功用与小鸡的孵化等,需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实际上,大部分小学很难获取多种动物卵的实物资源,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教师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先提问:我们知道蚕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那么不同动物的卵长得一样吗?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接着,教师展示蛇卵、鸡蛋、鱼卵、龟卵、蚂蚁卵等的图片,让学生与蚕卵比较,说出其异同之处。教师还可以准备一枚生鸡蛋与一枚熟鸡蛋,分别打开它们让学生观察,将其内部结构图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对比观察熟鸡蛋的内部结构,试着说明各部分的作用。根据各组学生的回答状况,教师借助课件总结,并播放《小鸡的孵化》微视频,让学生直观学习鸡的繁殖过程。

(三)提供科学学习资源,分组参与动手实验

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明确新时期的教学中倡导教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与小组探究。依托智慧课堂平台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科学课程内容,准备相应的科学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提供科学学习资源,布置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借助这些资源进行分组学习,分组参与动手实验,解决学习问题。

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的“月球——地球的卫星”,本课主要是让小学生初步认识月球,认识它的主要特点,为后面学习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打好基础。教师先播放月球的正面与背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对比其中的特点,了解月球的正面黑色部分比较多。接着,教师播放月球相关的科普视频,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点明我国在探月工程方面的进展。接着,教师布置一些分组探究任务:分组模拟制造月球环形山;填写月球特征的维恩图,说说月球与太阳的不同点是什么。通过研讨总结月球的特征,结合资料说说月球是否适合我们居住。学生可以借助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等器材,根据教材资料,利用学生端查阅沙盘制作知识,模拟制造月球的环形山,再对比月球与太阳的不同点,共同探讨其他问题。教师让各组代表分组演示和作答,然后根据作答情况,依托智慧课堂平台,播放相应的微视频和图文资料,说明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三、依托智慧课堂平台,辅助学生课后巩固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依托智慧课堂平台,利用大屏幕展示相关的训练题目,让学生利用学生端作答,或者上台在电子白板上书写,组织抢答做题、随机做题、分组做题等,进行对比讲解。不仅如此,课后,教师还可以借助智慧平台发布作业任务,学生在平台上直接完成作业并上交,然后再批改作业,进行总体与个别辅导,还可以在线上进行师生与生生交互。

(一)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及时进行课堂训练

基于“双减”政策的背景,教师要尽可能少地布置课后书面作业,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与课业压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情况,借助智慧课堂平台上的丰富习题资源,根据其中的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出示针对性题目,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本课知识。教师可以组织知识抢答、随机抽选学生、分组竞赛答题等各类训练,这些都可以借助智慧课堂平台完成[5]。

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的“地球——水的星球”,完成此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先运用智慧课堂平台的抢答功能准备一些判断题,让学生通过点选快速抢答。判断题主要有:(1)地球仪的蓝色部分是海洋。(2)地球上的液态水很丰富。(3)月球和地球都有空气和水。(4)我们可以无限制地用水。教师还可以在屏幕上出示选择题或简答题,抽选学生作答,如:一块小陆地四周都被海水包围,这块陆地是什么?教师还可以引入综合题与拓展题,让学生参与分组研讨。

(二)推送自主学习资料,辅助学生查漏补缺

除课堂上的巩固训练之外,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课后的学习资料,其中包括课堂知识的思维导图、知识总结PPT、微视频等。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推送到智慧学习平台上,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学生情况合理运用,查缺补漏相关知识,完成相应的训练题,最后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分析与反馈,调整下节课的教学。

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的“太阳、月球和地球”,完成本课的教学之后,为了让学生全面复习关于这三个天体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将有关的知识制作成思维导图,引入相应的科普短视频,帮助学生课后总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后题目,如思考题:地球与太阳和月球相比,有哪些特殊之处?以此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依托智慧课堂教学平台,通过提前熟悉平台的特点、功能和应用方式,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主题、内容明确基本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以此实施全范围的教学。依托智慧课堂平台实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创设多元教学方式,辅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月球智慧科学
到月球上“飙车”
陪我去月球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