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分析

2022-11-25 08:21
新课程 2022年32期
关键词:陶冶深情小学生

冯 华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南洛小学,山东 枣庄)

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的学习可能较为复杂,因为小学语文所包含的方面较广,在学习字词以及造句方面都有一定的困难。陶冶式教学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并且将小学语文中所蕴含的一些美育通过陶冶情操的方式传授给小学生,活跃小学语文的学习氛围,能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开展。在教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创新。其陶冶式教学逐渐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关于如何将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真正地发展起来,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采用形真式教学模式,作为外在教学的基础

小学阶段的教学基础主要是形真,而通常所说的形真,主要就是指形象。外在的形象生动奇特是同学们快速接受一种事物的方式之一,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通过外在的形象特点去了解认识事物以及世界,去感受天空的一碧如洗、地域的广袤无垠、大海的汹涌澎湃、春天的姹紫嫣红……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事物外在的特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对语文知识的渴求,增强其求知欲。如在学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句诗时,教师可以通过收集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运用多媒体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场景画面。并且向学生讲解该诗句主要是诗人描绘春天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通过视频的展示及教师的描述以及更直观的色彩描写,学生能够更快地感受到诗人的心情以及当时江南春天的美景,能够深刻地理解到诗人谱写这首诗时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二、采用深情式教学模式,作为内在教学的模式

除了对小学生进行外在的教学,还需要对内在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可能对小学生来说,无法真正地理解诗词中所包含的情绪,并且小学生的共情能力也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融入一些相关的深情教学。因为没有感情的教学会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一些反感,使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降低。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讲述时,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点来进行深情式的教学模式,假如本节课所学习的古诗词中以“恨”为主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恨”字进行本节课的教学。首先,向学生阐述本节课的主要教学重点,然后从多个方面举例,从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投入课堂中,真正地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绪。深情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带领小学生领略其中的真谛,使小学生切身感受古诗词中想要表达的多层含义。除此之外,深情式的教学还能够创新教学模式,使其在内在教学模式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从历史文章以及现代文学来看,大多数的文章或者诗词都是以情来打动他人,倘若一篇文章没有情感的赋予,将会失去内在的灵魂,只是一些简单文字的堆砌,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语文的乐趣。语文教学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教学语言相对生硬乏味,语调相对无趣平静,情感相对平淡无奇,这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精神不振,甚至对语文学科失去兴趣,认为这是一门无聊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务必要采取一些解决办法,如以深情式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的形式。如在学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这首词时,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整首词虽然主要是围绕着“恨”字有效展开的,但整体主要是写山水等一些意象和意境,并没有直接向读者表达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现了什么状况。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将“恨”这一字作为讲课的切入点,向学生揭示这是一首闺怨词,而这首词的作者主要是在思念远在天边的朋友。从词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面对着巍峨的山脉,浩渺的碧波,萧瑟的狂风,皎洁的明月,凋零的残花,摇曳的碧云……但是心中的要求、心中的孤寂却不能向他人诉说,也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而这些自然万物也不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苦闷,并且那些水流、那些瑟风虽然在身边,但是它们却没有情感。风儿慢慢地将花朵吹落,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本首词的凄凉之感、孤寂之感,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更是重中之重,将作者内心的无助以及孤寂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首词的时候,要将自己真正作为词中怨妇,要尽可能地向学生深情地演绎出诗人那种内心孤寂、凄凉无助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在古代和亲近的人分别时难以再联系的相思之痛。

三、采用审美观点,达到陶冶式教学的目的

文字是优美的,文学作品是有情感的,如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人一种美景如画的感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给人一种荒凉寒冷的感觉……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来展现文学作品的美,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兴趣,进一步达到陶冶式教学。如教师在讲解《爱莲说》这一课文时,可以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所看到的景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主要是在说明,虽然莲花生长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但它却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和污染,生长得干干净净;虽然受到清水的洗涤,但是却不像其他花朵那样显得妩媚妖艳,反而形成了自身的独有特点——清雅脱俗;其中心是空空的,旁边也没有多余的枝条;这也正像是社会上的一类人正直无畏、坚韧不拔。正是这些原因,人们对莲花只是在远远的地方进行观赏,并不去接近她、亵渎她自身所带来的美好。从前人们形容女孩通常以此花为喻,主要是在讲这些女孩子外在清纯、心灵美好,正像莲花。而莲花总是能为人们带来特殊的感觉,如在较为炎热的夏季,总能为人们带来清新脱俗之感,让人们在夏季感受到一股凉爽的感觉。通过教师深情的讲解,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莲花之美、莲花之独特,体会到文学中的她给我们的独特之处,并且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对一首诗或者一阕词进行审美的过程中,审美程度会有所不同,可能有些小学生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学习时,会通过审美的角度进行学习,可能有些学生考虑不到这方面,只是一味地学习课堂中的内容,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学习课堂知识,从而体会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所讲述的知识。

四、采用自身体验式,进一步体味文学之美

小学生面对枯燥的小学语文学习会产生一些反感情绪,这时就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课堂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改变,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陶冶式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投入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真正体验文学中的魅力。在古代,女生的行为举止有度,并且古时候的女子会有很多方面的清规戒律,女子地位相较于现在来说也比较低,在遵从三从四德以及家规方面也是比较明显的,并且古时候的女子比较注重装扮,但是有一个特殊时期,就是魏晋时期,很多长得很漂亮的男子在穿着打扮时和女子有所相似,男子也略施粉黛,在行为举止方面,以阴柔和娇柔为主,这些事情的出现,出现了一个典故为“看杀卫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时,可以通过讲述典故,将小学生带入其中,使小学生更加理解典故的意思。除了对典故有一定的带入外,在一些礼仪和装扮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包括古时候的一些建筑和物品没有传承下来的,都可以通过举例以及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使小学生沉浸其中,让小学生身临其境,用自身体验真正地感受其中的语文知识。

在古时候还有很多著名的诗人词人表达自身的境遇,如古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在对自己所遇到的境遇进行表述时,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作为词的开头去表达一种比较悲伤和凄凉的情绪,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此课进行讲解时,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以画面或视频的方式展示,将画面中所表达的凄凉表现出来。古时候的文人墨客除了用词来表达自身的境遇之外,还会以曲调为背景作曲表达自身的境遇,小学语文教师在对某一课进行讲解时,可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相对应的古筝曲以及后期的配音向小学生展示此时此刻想要表达的一些情景,凸显诗人想要表达的情绪。播放与背景相契合的乐曲,更能够表达出诗人想要表达的诗词内容,也能够使小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学习中,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可以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五、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陶冶式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目前教育的不断改革,并且对小学语文教育也是一种创新,小学语文陶冶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能够让小学生融入小学语文学习中,以自由的氛围去学习和体验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达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陶冶深情小学生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绿叶对根的深情
深情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我有深情抛未得
归去且住,深情自不言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