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2-12-17 22:24王微
公关世界 2022年21期
关键词:电商人才农村

文/王微

引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高效有序地推进农村经济振兴和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人才培养做了着重规划。电商作为农业发展的新平台,培养农村电商人才被列入“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农村电商正处于从传统的电商转向新媒体电商的过程,同时也出现了因运营成本升高而订单减少的局面。提高农村电商人才能力的关键是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总结这些问题并找到突破口,会使其培养效率大大提升,为国家培养更多农村电商人才。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意义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现状

目前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农村商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和知晓率正逐步扩宽。例如淘宝村,近几年各大买卖的成交率逐步提升,2017年农村网民人数已达2亿人,农村电商也越来越普及,参与家具、农产品、高科技产品手工艺品等电商经营的省市已经从2009年的3个省,增加到2017年的24个省。农村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电商市场和产品也逐步扩大。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的重要意义

(1)推动乡村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今,很多电商商家都缺乏科学而系统性使用平台的经验,导致成本损耗巨大而收益很少,所以,培养农村电商数据分析能力很重要。利用数据,商家能分析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各大农产品的品种、数量,提高产品品质、控制产品成本损失、简化操作流程,从而合理、安全的保障供给。

(2)助力农村电商产业的推广和销售。现如今,电商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已逐步完善,对农产品的标准化和管理化有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需求,农产品的质量不断调整,农村产业向着优质化、品牌化发展。电商平台能够助力企业,扩大其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范围,使农村产业得以日益兴旺。

二、当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不论是从高校培养出电商人才送进农村助力电商发展,还是对农村本土人员进行专业培养,都是增加人才供给量的方式。后者最大的优点是省时省钱,但人才质量良莠不齐;前者则需要较大资金支撑,这也成为了当前电商行业着重思考的问题。

1.基础设施和相关装备不够齐全

电商行业人才培养之前,需要相关基础设施和装备,除电脑和互联网设施和技术外,可能还需具备对农副产品保鲜处理和真空包装的技术和装备等。但部分乡村发展电商所需的设备、设施不齐全,加大了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难度。

2.农村电商人才的来源途径较少且难以沉淀

对于人才的培养与运用,主要在于人才的创造来源及留以自用,而这两者对于农村电商人才都是较为困难的。

一方面是人才的来源较少。目前高校相关专业有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但是以农村电商为主要方向的专业却很少。各大高校的学生,有的重视较为系统性的电商专业理论研究,有的注重网站的创建与优化及后台维护,在农村电商运营的理论与实践较为薄弱。其二,许多农村存在的可培训的对象较少,农村的空心化和老龄化严重,留守农民大多文化水平低,需要投入培养的成本和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培养出来的农村电商方面人才难以沉淀。究其原因,其一,相较于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较为落后的农村通常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其二,大多数农村电商企业缺少特殊的企业文化和职业规划,优秀电商人才发展受阻,且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绩效考评等的福利政策的实施较难,难以吸引优秀电商人才投身于农村电商的发展之中。

3.思想观念普遍较为落后,双创思想不够积极

农村电商缺少的是对新型电商平台的管理、运营和策划的创新和创造力,现存的培养体系中,对于双创意识的培养还不够,需要加大对农村电商项目实际开发和运营经验、创新创业思维等实际运用的培训。

4.电商人才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性

电商培训课程内容应匹配学生的学历和知识水平,而不是单纯按照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来分层次教学,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将所有层次学生混在一起教学,实际培训效果将大打折扣;课程内容也应与区域特色关联,众所周知,不同类别的产品在打包发货、售卖等方面各异,需要特殊性教学,比如,果品等可以在果园开直播,花卉则可结合相匹配的家居场景,在发货方面,柳编产品规格大,物流成本高,还有部分商品需要安排气柱包装等等。教学应依据各地区产品特色,进行针对性教学。

不仅如此,许多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目前,农村电商培训通常使用各大会议场所线下教学,或者讲师直播的线上教学,培训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现实同步,实际操作困难。

三、改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途径

1.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意识

首先,教师应该深刻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将互联网与农村农业农民和商业联系起来,时刻警醒同学们创新创业对国家发展的深远意义。在教学中,也可将创新方面的成果或创业实践经验带入教学之中,密切联系农村电商项目实践。

其次,职业学校应有意识地对电商专业学生灌输加强基础和职业技术的了解与掌握,更应明确创新创业的理念。

最后,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可以通过公益活动或广告等形式向大众传达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性,科学引导创新创业的思想,给有意从事电商的农民群众学习专业性知识、获取专业性思维的机会,并让创新创业精神为农村电商带来新的发展支撑。

2.了解市场需求,优化教学体系

首先,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教学,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对农村电商的思想认识。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专业讲座,让经验丰富的前辈为学生们传输经验;或提供学生入企业参观的机会,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商务这一专业在不同情况下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工作要求,进行自我评估,并让学生在后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提高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

其次,优化课程体系。学校可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行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加灵活高效;其二,做好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衔接,课程内容的安排相辅相成,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创新创业精神教育和文化素质、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

最后,打造“双师”型队伍。第一,利用相关企业的资源,安排缺少实践经历的教师投身于企业内部进行实质性锻炼,选择企业导师入校对学生继续进行培训工作,更好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接收到来自内部人员的经验传输;第二,借助学校资源,为企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及效率;第三,聘请相关产业的教授,大力引进优质教师资源,提升教师自身能力;通过引企入校、引企入教,推校入村的方式,不断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电商人才。

3.扩大人才入口,提升农村电商人才福利

对于人才流入途径较少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方案。

首先,可以通过对真实农村电商的成功案例的宣传,让更多人意识到农村电商的巨大发展前景,使有意向的农村大学生或外出务工的人返乡发展自己,有效将人才揽回乡村,投身于乡村发展和振兴。其次,可在区域各大中高职院校中开设农村电商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让学生熟悉农村建设,了解电商的运营流程,潜移默化为他们种下为乡村谋福利的种子,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潜力人选。最后,还可以申请对区域农村电商项目孵化的专项助学金,增加人才储备。

结语

在对农村电商人才进行需求分析和缺陷分析之后,发现如今需要的是运营操作、战略管理、电商创业型人才,各大院校在培养电商型人才时要有意识助力于农村的振兴发展,在总结有效经验的同时查漏补缺,结合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及时改进人才培养策略。学校还要注意加强产教结合,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有意识地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提高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质量,全方面为农村发展和振兴提供人力、物力、智力支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电商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