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高校思想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2022-12-17 22:24王亮成
公关世界 2022年21期
关键词:思想大学生教育

文/王亮成

传统高校思想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通过自身的讲解能力帮助学生体会一个虚拟场景,因此需要教师更多基于教材内容向学生的实际生活靠近,但是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共情能力有限,并不是教师所创设的场景都能沉浸其中,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教学模式有了更多的选择,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虚拟化场景变得更加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品德[1]。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教育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教学成为了行业热点,很多行业中都在探索通过融入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信息化教学具有不受空间时间限制且互动能力强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同时通过信息网络进行教学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信息化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突破,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结构,需要教师为学生设定主题,将信息技术作为课堂的主旋律,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又是教学活动的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高校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选定信息化教学内容,对学习内容展开议论、辩论、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维会产生碰撞,并逐渐融合,在质疑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包括具有时代性、辨析性、价值性以及趣味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教会学生如何客观理智的看待问题,由此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2]。

传统高校课堂往往以教师的思路为主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推进课程进度,但是也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学生在面对各类思想问题时也会有多元化的质疑,而信息化教学则可以根据问题本身进行知识延伸,虽然课堂耗时较长,但是也能让学生充分的抒发己见,能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成长、互相促进。高校生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生对于思想问题还缺乏经验,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探讨中提升辨析能力,对于学生日益增长的思维活动具有更好的激发作用[3]。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呈现的特点

当前大学生是伴随网络科技成长的一代,因此所能接触的信息渠道也更加宽泛,尤其是网络原创内容比较丰富,且各种不同文化和也在不断的冲击着学生的思想,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需要也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层次化,大学思想理论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在事件中不断地自我感悟。思想理论课要确立与社会发展相符的教学形式,教育要围绕生活、依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大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较为单纯,缺乏社会经验,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影响,所以思想理论课教学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中取得了长足性进展,同时党和政府也提出了民族振兴的长远性国家发展规划,因此加强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具有战略意义,高校思想教育不仅仅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满足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途径。当前大学生成长在科技迅猛发展且文化互相融合的时代,目前社会的观念逐渐复杂,同时市场化经济也改变了人们的部分价值观念以及利益追求,所以高校的教育改革也要注重创新与优化,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其根本性目的是要带领群众逐渐走向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党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三、传统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

正如前文论述的那样,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不仅仅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社会居民也受到多元文化以及经济价值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教育体系的最前沿,他们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加宽泛,因此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会对学生的社会观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大学生都将互联网作为主要了解社会的渠道,这其中的影响也较为深远,同时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也会让大学生在问题判断上产生困惑。社会经济形势和社会技术形式产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教育形式也必须有所创新,应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进行尊重,并倡导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同时也要更多的从社会发展形式为学生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教育工作者应杜绝思想教育过于官僚性和形式性,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教师思维受到传统方法影响

思想教育是我国教育内容中的重点环节,但是大部分的高校教学手段仍比较单一,简单的从我党的发展历史进行教育宣传,而这段历史与学生的生活年代相差较远,学生们既不能感同身受,同时也无法将现代社会发展形式与以往历史进行想象关联。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在课堂上采用高压状态,更多的是从教师自身视角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不够,也缺乏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对于课堂纪律把握过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课堂纪律,但也扼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前学生成长在多元文化时代,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按照社会的技术发展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选择性,这样才能突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符合未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4]。

3.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依靠黑板或把文字简单地搬到PPT上进行信息内容传递,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过于落伍,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阶段、他们渴望新奇性的事物,如果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另外当前大学生接触网络较多,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相较于网络世界的黑板或PPT所传递的内容较为单一,无法让学生沉浸其中。现代大学生所能获取的信息渠道更加多元化,网络很多博主对于政治时事以及社会热点的剖析也很全面,如果教师不进行全面转型就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虽然灌输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但很多教师喜欢用俯视的方式与学生谈话,只注意灌输自身的教学观点,没能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内心,很多学生有自身的想法或者是新奇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站在平等的地位互相了解沟通,才能够产生火花,但是目前的问题是课堂内部缺少师生互动环节[5]。

四、高校思想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路径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互联网正在逐渐的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习惯,教师也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形式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信息传播优势,但是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政治教师针对现行的情况进行问题优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对于政治课本中的内容一知半解,必须通过生活化原则的融合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传统教学中依靠黑板板书和教师的口头讲解,无法帮助学生沉浸教学情境,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学生进入到更加丰富的虚拟世界,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时政问题和社会热点与学生进行探讨,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6]。

2.借助微课教学形式攻克重点难点

思想政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在传统教学课当中需要教师反复进行夯实,但是很多学生仍然无法记牢,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思维缺少连续性,一些政治观点或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教学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容易遗忘。微课是近些年来新兴的教学形式,具有短小精干、能量密度大的特点,在短时间内会将一个事件或一个理论快速陈列,不会耗费大量精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记忆,在教学实践中证明微课更有利于学生抓住教学要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部分微课采用动画形式更能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学生全面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7]。

3.以教师为主导构建线上交流平台

当前大学生成长在网络发展时代,很多学生运用网络更加自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习喜好进行教学方式调整,可以以自身为主导构建线上交流群,包括微信群、QQ群或者是微博等,多元化的线上交流平台给学生更多的交流渠道,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随时向教师进行提问,同时平台的建立还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架起了桥梁,在线上交流平台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平台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意识。另外,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查询优势,在线上平台与学生进行资料分享,由于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实事热点,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独立思考,让政治学习更符合年轻人的方式。

4.注重在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判断能力

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学生进行内容传授,在如此高压下的环境中,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或者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很多学生在课堂中不愿发言或很少独立思考,往往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被动的记忆,没能形成自身的内化知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有意识的利用多元信息技术。构建民主课堂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多的倾听学生们的倾诉,以此建立信任,当学生陈述观点时教师不无要急于打断或反驳,而是要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和时间。为了更好的营造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要注重把握主题推进节奏,注重讨论过程的理性态度、杜绝情感占据上风,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5.不断提升思想教育理论课的丰富度

网络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性工具,同时也让全球一体化发展更加迅速,但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世界信息文明快速发展覆盖,让世界共同的文化产品被所有人所能看见和接受;另一方面网络上的消息也鱼龙混杂,很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容易被网络世界中的不实言论所蒙蔽。由此看出,高校思想教育应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形式,巧妙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创造健康的学习环境。教育工作者应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学生,虽然有了独立自主意识,但是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但是采用传统常规的教育手段,并不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教师应根据当前的网络发展形势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利用网络为学生开辟一片新的思想教育基地,例如高校可以开通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短视频等APP,让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性和时效性,改变传统严肃的教学风格,将思想能量作为宣传主旋律,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进行覆盖和感召。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潮,高校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进行课程改革,探讨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需求进行教学模式调整,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并借助微课教学形式攻克教材中的要点难点,帮助学生在线上进行资料分享与交流,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思想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