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引领 探索区县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3-02-03 03:18
中国生态文明 2023年6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高质量文明

山东省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宏志: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济南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抓住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努力守护泉城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济南市所辖县区成功创建7 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 个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济南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努力与兄弟城市一道,共同推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而不懈努力。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青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我们国家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能够借此机会为我国县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良策,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县域层面不断开花结果提出新路径、新模式。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原二级巡视员、高级工程师王捷: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大力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目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的心中。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生态保护、生态修复、高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振兴中华的最强音。

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本锋:

“十三五”以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相对于理想目标还有许多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十四五”时期,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期,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复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提出量化指标,支撑各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地方应深刻理解政策,挖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潜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马俊杰:

围绕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统筹管理需求,先河提出了水生态环境智慧监管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我们的水生态环境监管服务可以概括为“查、测、溯、算、治、管”六个环节,即本底调查、立体监测、精准溯源、融合计算、高效治理、智慧监管,在各环节、全过程将“三水”全要素贯穿始终。通过构建水生态环境智慧监管技术体系,为推动水生态环境管理从单一水质指标考核向全面涵盖“水质、水量、水生态”要素的综合指标考核转变贡献企业的一份力量。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委书记张小川:

近年来,石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胜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绿色发展新路,演绎了生态强县、绿色崛起的“石城模式”,2021 年被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进一步打响“赣江源”生态品牌,石城县以创建为契机,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县工作突出位置,2022年实现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2023 年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绿色已成为石城县的最美底色。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委书记党建凯:

近年来,桐柏县深入实施生态引领发展战略,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突出“四个聚焦”和强化“三个结合”。

突出“四个聚焦”,建设大美桐柏。聚焦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产业、能源等结构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聚焦生态环境改善,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聚焦生态环境安全,持续筑牢美丽桐柏安全底线。

强化“三个结合”,打造幸福淮源。推动生态与发展结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倾力打造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新样板;推动生态与治理结合,建设幸福淮源新风貌,实施淮河源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生态与文旅结合,打造文旅产业新名片,构建具有桐柏特色、淮源风情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敬涛:

近年来,槐荫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兴,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典范。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打造和谐共生的大河、大湖、大湿地生态格局。中华鳑鲏种群时隔60 年重现小清河,实现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强经济,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槐荫样板”。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端化发展,医养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获评中国最美文化旅游城区;生态农业欣欣向荣,黄河水“一步法”稻蟹生态种养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增民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槐荫。积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突出人文传承、景观塑造、融合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圈。推动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城市建设,形成融合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工业文化繁荣发展的槐荫特色。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乡村风貌深入人心。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委副书记、县长赵钢:

蒲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生态立县筑城,构建“三山两河拥四湖、浅丘森林嵌林盘”生态功能格局,高品质建设森林公园城市和“森呼吸漫步骑行之城”;坚持产业绿色低碳,集聚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工业、休闲旅游等百亿级绿色产业,探索田园生态商务区等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坚持治理保护并举,系统实施“两个替代”“气净水清”等工程,全域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百千万工程”,努力为美丽中国、美丽四川、美丽成都建设作出蒲江新贡献。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委副书记、县长孙丽:

五莲县深入实施“生态强县”战略,着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创新新高地,探索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持续治山治水,厚植绿色发展生态底色。咬定生态优先不动摇,持续“治山增绿”“治水兴水”“治城美村”,全县治山整地13.5 万亩,新造林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1.45%。二是坚持向绿而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坚定“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抬高准入“绿色门槛”,招引生态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做强生态农业。三是加快价值转化,促进生态产品增值变现。开展县、乡、村三级GEP 核算,有效破解“绿水青山”定价难题。推出“生态活力贷”系列产品,累计发放贷款5 亿元,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打造“近零碳”乡村示范区,实现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高质量文明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请文明演绎
绿水青山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漫说文明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