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帮扶背景下乡村学校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探索

2023-02-04 03:28夏昕宇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组团式思想建设作风建设

摘 要 2022年启动的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2022年8月,山东泰安的4名干部教师和重庆八中的6名干部教师,来到重庆市巫溪县上磺中学开展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帮扶团队按照“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原则,将乡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聚焦点、发力点。团队聚焦教师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专业成长和职业品质,教育引领、以身作则、示范指导和典型选树等多措并举,助力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道德情操,增进扎实学识,涵养仁爱之心,取得了较好成效。

关键词 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专业成长;职业品质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3)12-0024-03

一支思想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执行有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针对西部乡村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不足等困境,帮扶团队将加强受援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在活力、提升教师核心素养作为工作的聚焦點、发力点[1]。

一、聚焦“思想建设”关键词,坚定教师理想信念

帮扶团队在集体学习中凝聚共识:“身在巴山小镇,胸怀强国大局。要以身作则,与受援地的教师一起切磋、砥砺,共同坚定对教育的忠诚和坚守。”帮扶工作中,团队牢固树立“国之大者铭于心,勇毅前行担重任”的理念,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持党性淬炼,持续强化思想建设

学校突出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组织广大教师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学习,狠抓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2],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带头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帮扶团队9名党员加入,学校党支部党员数量增加了约40%。团队党员协助校党建办开展工作,认真参加支部“三会一课”,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在参加学校主题党日活动中,校长带头表态发言: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党组织的工作部署,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教师们、学生们当中调查研究,改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坚持制度先行,持续完善管理体系

学校强化管理机制,强调抓业务必须先抓思想和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抓师德师风的责任意识。强化制约机制,经常开展案例警示教育,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强化教育机制,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教师依法从教意识。强化监督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学校将师德测评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

(三)坚持示范引领,持续树牢奉献意识

学校教育引导教师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建设高质量、有温度、具特色的教育。在学校新教师座谈会上,校长推心置腹与新进教师交流教学生涯体会,讲述开办女子学校、奉献一生的张桂梅等先进人物事迹,宣讲学校所在地区百年来的教育先贤,希望新教师做到忠诚、纯洁、有担当,在名利的考验面前坚守初心。团队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青蓝携手共成长”工程,指导青年教师业务成长,指导学科教研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进上磺中学。

二、聚焦“作风建设”关键词,培养教师道德情操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优秀者,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为此,帮扶团队成员牢固树立“衣上沾土脚粘泥,用情用力育新人”的理念,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

(一)倡导主动作为的作风

主动作为,是一种干事创业的态度,饱含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责任,浸润舍我其谁、不畏艰险的勇气。“主动作为”从态度成为一种习惯,定能谋得新发展,闯出新天地。帮扶团队中某体育教师,除了正常上课以外,主动请缨,组织初三学生进行“中考体测”训练,效果良好,受到师生好评。2023届毕业生中考体育平均分提高3分,满分66人,名次跃入全县上游,创造出上磺中学体育中考最好成绩。他在训练中注重提升学生自信心和荣誉感,培养团队意识和考试礼仪,为全年级学生定制“上磺印记,青春底气”运动手环,为山区的孩子们搭建让人生发光出彩的舞台。

(二)倡导与时俱进的作风

心有笃守,做与时俱进的教育人。与时俱进,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教育“组团式”帮扶中,东部省份的帮扶教师来到西部偏远乡镇,面对艰苦陌生的环境、差异巨大的教学条件,所有人都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思想状态。为此,帮扶团队定期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中组部、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分析把握受援地的教育管理、教学管理规律,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环境,始终以振奋的精神面貌面对新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磺中学持续优化育人举措,擦亮“上和育德”德育品牌,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融入学校教育,使“红色——革命精神(重点聚焦红岩精神、沂蒙精神)、绿色——生态文明、古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项教育内容在校园交相辉映。学校深度推进阅读活动,以《论语》为启动点,开展2023年度“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进一步打造学校文化环境,陶冶高尚情操。

(三)倡导纪律严明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学校党组织和帮扶团队,利用学校党员会、全体教师例会,反复要求强化纪律规矩,特别是党员干部更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接受教育和监督,规范用权、依法施政。在学校召开的干部思想作风纪律工作会议上,校长强调管理干部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各部门的负责同志,不仅要布置任务,更要管好自己部门的人,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管思想、管纪律、管作风,要明确法律、纪律的界限,警钟长鸣。校长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影响带动更多的干部、教师严格守规、认真履职。学校设立校长信箱,建立起班级教学日志制度,加强学生对教学行为的监督。制订教学常规督查及教学问题纠治方案,及时发现和处置教学中的违纪和不规范行为,防范教学事故。

三、聚焦“专业成长”关键词,增进教师扎实学识

教师的蜕变之路,必定是一个教学的模仿、融合、独立再到创新的过程,要真正实现教师内在成长、专业提高,还需寻找成长的“支点和途径”。帮扶工作中,每位团队成员都牢固树立“相互学习共切磋,水乳交融一家亲”的理念,不但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还引领帮扶学校教师夯实学科基础,提升教学艺术水平。

(一)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实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高深的教育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指航之路。”只有思想引领,才不会偏离方向。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引导教师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每年阅读两本教育理论专著,还为各办公室订阅了教育理论刊物,通过教师论坛等形式进行交流、分享。帮扶团队研究制订《专题式教研实践活动实施意见》,锚定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目标,坚持问题就是课题、对症下药,脚踏实地推进校本教研,选定“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教学语言的锤炼”等微专题,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设计,锤炼教学基本功,撰写教研小论文,鼓励教师在研究、反思中加快进步。

(二)通过帮扶示范课树立标杆

学校非常重视各种课堂教学观摩,同学科、跨学科、同课异构等观摩成为教学管理的常态。所有帮扶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校示范课,课后及时点评交流、反思,平时还向年轻教师开放课堂和教案,欢迎他们随时学习,促进了教师队伍课堂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帮扶团队成员都身兼学科教研组长,指导学科建设和教科研工作,与学科组同事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三)用规章制度保障教研效果

乡村学校教师流动性强,家校之间往返跑教比例高,以往组织教研活动难度比较大,加之学校教师办公场所拥挤等客观因素,部分教师对集体备课等活动态度不积极,有时甚至流于形式,效果难以保证。针对上述情况,帮扶团队与学校管理层研究制定了《关于完善学校集体备课暨大教研活动的意见》,订立教研目标,明确教研内容,优化实施策略。学校开辟多处专门的教研空间,为每个学科调整出每周半天的专门教研时间,还建立了对集体備课和大教研活动全程跟踪、出勤考核等管理措施,同时认真组织好主备人公开课。在实践中,帮扶团队成员又引导学科组集体学习教育理论,轮流讲高考题、中考题,带领同事们研究开发校本课程,不断丰富教研内容。

四、聚焦“职业素养”关键词,涵养教师仁爱之心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职业素养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帮扶团队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师爱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严慈相济。帮扶团队注重引导教师真正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的品质。帮扶工作中,团队牢固树立“以爱育爱唤共鸣,鲁渝共铸杏坛魂”的理念,推动学校教师职业品质的提升。

(一)温暖照亮,用师爱呵护学生成长

青少年学生的可爱,在于他们拥有战胜困难、走向辽阔人生的勇气。上磺中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常年在外务工,家庭遭遇变故的也不少,家庭教育缺失,孩子们的心灵更渴望滋润、慰藉。帮扶教师既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强化学习、生活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又充分理解、尊重学生,包容他们的个性品质,关心他们的安危冷暖。每次学生上学、放学,校长和干部教师值守在关键路口,疏导车辆、维护秩序,守护学生安全。帮扶团队教师还经常找学生谈心,和班主任一起护送生病学生就医,还给假日留校学生送去好吃的水果、点心,到家庭遭遇不幸变故的学生家中接济、慰问。帮扶团队还联系了社会热心人士,对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资助。这些做法树立了帮扶团队的良好形象,更激励着乡村学子超越自我、迈向未来。

(二)唤醒点燃,用师爱激发学生内驱

青少年学生的可爱,还在于他们拥有蓬勃的生命活力。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精神不振、行为懒散、学习目标不明、学习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帮扶团队与学校管理层一起策划实施了“唤醒行动”,意在唤醒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内驱力,提振精气神。学校播放“众马救一马”等励志视频,组织师生吟诵爱国励志诗词,宣讲革命伟人故事,对一些懒散的痼疾进行专项治理,促使学生焕发斗志、释放潜能、克服缺点、完善自我,实现思想品质、行为规范养成意识、学业成绩的更大提升。

(三)竞合绽放,用师爱指引学生出彩

青少年学生的可爱,还在于他们全面发展、舒展个性的精彩。上磺中学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实施“特色班级”创建活动,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班级特色打造为突破口,每天前进一小步,比学赶超不停歇,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学校弘扬体育文化,强化体能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文体活动。在早操和大课间活动以及年级拔河比赛等活动中,帮扶体育教师与本校教师一起精心组织,耐心指导,校长及时点评,并为优胜班级颁发小红旗。学校还成立版画、课本剧、校园集体舞、曳步舞、葫芦丝小乐队等20多个社团,指导学生发展爱好与特长。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师生都增进了才艺,收获了愉悦,也进一步彰显了上磺中学的育人特色。

组团式教育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坚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3]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新时代大先生”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切实加强整个乡村教师队伍的职业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4],用心用情、绵绵用力,建设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推进农村教育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夏昕宇,重庆巫溪县上磺中学校,重庆 405801)

参考文献:

[1] 郭德侠,崔艳,陈薄.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与精准施策[J].中国教师,2023(2):72-77.

[2] 李睿宸,刘华东.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谈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N].光明日报,2021-10-22(08).

[3]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部署会议召开[J].中国人才,2022(5):7.

[4] 李方.在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战略中涵育大国良师[J].中国教师,2023(2):17-20.

猜你喜欢
组团式思想建设作风建设
放眼大局抓细节——组团式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
新形势下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对策研究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高校培养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医疗“组团式”援疆模式应加快探索
加强电视队伍思想建设做好电视舆论监督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化工企业护卫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