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韵响

2023-02-05 00:33王烨
世界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鼓艺人京剧

王烨

清光绪年间, 畫师沈容圃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 称为《同光十三绝》。画中绘老生4人,武生1人,小生1人,旦角4人,老旦1人,丑角2人。

北京人热爱戏曲和曲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还有一些“票友”觉得在台下不过瘾,非得亲自走上舞台找找当“角”的感觉,如此这般方能心满意足。

人生百态如京戏

清乾隆五十五年弘历八十寿辰时,“三庆”徽班进京祝寿演出。稍后,“四喜”“和春”“春台”等班相继进京演出,由于徽戏曲腔新颖流畅,唱念通俗易懂,很快便受到观众的喜爱。

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汉戏艺人李六、王洪贵等来京,加入徽班演唱。他们除演唱“二簧”外,还演唱汉戏“西皮”。从此,徽、汉艺人合作,二簧、西皮同台,兼演昆曲、京腔、秦腔的剧目。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演变,诸剧种间相互渗透交融,在舞台语言和唱腔上逐步向京音方面转化。西皮、二簧的结合逐渐形成了京剧的雏形。

清咸丰初年,“皮簧”戏的京音化基本稳定,京音化的徽汉戏也基本占领了北京舞台。并涌现出不少知名演员,可以说是第一代奠基京剧的代表人物。如饰演老生的程长庚,程长庚是一位融徽、汉两调及昆腔于一身的巨匠,可称之为京剧的开山鼻祖。他曾带三庆班进宫为咸丰帝演出,受到称赞,被赏五品顶戴,任“内廷供奉”,统领戏曲艺人团体“精忠庙”,总管三庆、春台、四喜三大徽班。又因为他学识渊博、十行俱能、德艺双馨、提携后进并大力改革梨园行的旧俗,使舞台面貌焕然一新,被同行尊称为“大老板”。

清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日臻成熟,京剧角色的行当全面发展,并涌现出各行有代表性的演员。光绪年间的画师沈容圃绘制了工笔写生戏画像《同光十三绝》,画中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之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之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谭鑫培饰《恶虎村》之黄天霸,徐小香饰《群英会》之周瑜,梅巧玲饰《雁门关》之萧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之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饰《玉簪记》之陈妙常,郝兰田饰《行路训子》之康氏,刘赶三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诚》之闵天亮。画中人物“墨彩如生、吹气欲活”, 记录着当时梨园行名家辈出,群芳争艳的京剧盛世。

这个时期,不得不提到一位京剧巨擘——谭鑫培。他师承程长庚,兼学各家之长,创造了“谭派”艺术,规范了老生行的“中州韵、湖广音”,革新了演唱方法,出现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他曾任北京正乐育化会会长,在同业中德高望重,对京剧表演艺术——唱、念、做、打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被誉为“一代宗师”“伶界大王”。

民国年间,京剧艺术达到一个高峰。各大流派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涌现。各角色行当依照对唱、念、做、打的不同定位,大力精益求精。主唱老生的除“谭派”外,相继又出现了讲究韵味的“余派”,高亢激越的“高派”,唱腔曲折婉转的“言派”,飘逸潇洒的“马派”,苍凉古淡的“杨派”,如泣如诉的“奚派”,感情丰富、舒缓自如的“张派”。武生行则出现了以杨小楼为代表,武戏文唱艺术风格的“杨派”。出现了声音洪亮浑厚、韵纯味浓、造型生动、工架优美,主唱花脸的“裘派”。以梅兰芳为首的“四大名旦”所代表的“梅派”“程派”“荀派”“筱派”。至今,这些流派的传人依然活跃京剧舞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笑看人间听相声

相声是一门“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的语言艺术。它继承了周秦俳优、唐参军戏、宋滑稽戏、明象生等古老艺术的讽刺、幽默传统,而最终成型于清末。凭借结构巧妙、出人意料的“包袱儿”吸引观众,体现着一种寓庄于谐、谑而不虐的艺术特点。

2015年“裘韵流芳·戎耀百年”纪念裘盛戎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拉开帷幕。裘盛戎嫡孙裘继戎再演裘派经典剧目《盗马》。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主演谭鑫培。

3. 梅兰芳饰《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在福州献演《徐九经升官记》。

相声的表演方式分为单口、对口、群口三种。最为常见的为对口相声。又依作品体裁分为“一头沉(一主一辅)”“子母哏(二人争辩)”“贯口活(大段连贯上口的语言叙事)”三类。像是《报菜名》《八扇屏》这样的以贯口为主的段子,镗镗镗镗,几百个字一口气背下来,不断不错不浑不浊,清音灌耳如余音绕梁一般,听完之后最是让人过瘾。

一段相声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即“垫话儿(开场白)”“瓢把儿(进入正文的引言)”“活(正文)”“底(掀起高潮的结尾‘包袱儿)”。解构“包袱儿”的手法达数十种,主要有三番四抖、先褒后贬、自相矛盾、一语双关、阴差阳错、表里不一、故弄玄虚、违反常规等。

最早的相声表演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当时的北京旗籍子弟创造了一种名为“全堂八角鼓”的演出形式,其中就包括了“逗哏”,可以认为是相声的雏形。而被文字记载的相声艺人则为道光年间的张三禄,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自称其艺为相声,而这四项艺能也被后世默认为相声的四门基本功。

清代后期,相声艺人迫于生计,出现了分流。说堂会的被称为“清门”;撂地摆摊的被称为“浑门”。张笑侠在《相声总论》中写到,“从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会中有,外间少见。后来学者众多,堂会又少,实在不足维持生活的,慢慢便在台上说。又过了几年,便跑到天桥地场上说去了。”而正是艺人们的无奈,才让相声从楼堂走入民间,从博得王公贵族的欢颜到赢得平民百姓的开怀大笑。

清同治、光绪年间,以朱绍文(穷不怕)为代表的第一代相声艺人登上舞台,他是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的创始人。他说相声并无长篇大论,不过随意将社会之情态选取一二,或形相,或学声,模拟仿效,加以讥评,以供人们笑乐。其后的第四代相声艺人中以李德钖(万人迷)、焦德海等艺名排行德字的八位名家——“相声八德”最为经典;第五代的翘楚有马三立、张寿臣、郭启儒等;第六代的领军人物为侯宝林、刘宝瑞等;至于我们今天熟知的马季、牛群、姜昆、于谦等属于第七代;而冯巩、郭德纲等则是第八代。

自相声诞生至新中国成立前,数十年形成各类传统相声约300多段。反映着不同时期的人间百态和市民心态。清末民初,朱绍文编演的《字像》、钟子良编演的《八大改行》等段子,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贪官污吏给予了无情讽刺。20世纪20年代末,张寿臣编演的《揣骨相》,矛头直刺卖国贼曹汝霖。抗战期间,于俊波等编演的《牙粉袋》《劈柴棍》,大胆地揭露了日伪的残暴统治。20世纪40年代末期,《双过新年》中则用了“煤掺石头米掺砂”的联句,反映了民不聊生的现实生活。此外,《大保镖》《白事会》《连升三级》《扒马褂》《八扇屏》《君臣斗》《黄鹤楼》均是传统相声中的佳作。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相声演员于1950年1月发起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在老舍等人的帮助下,纯洁、净化语言,对传统作品进行加工、整理,并开始了对“歌颂型”相声的探索。这个时期,侯宝林在整旧、创新两方面均有建树,他的表演贴近时代与现实生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与革新中,形成了潇洒俊逸、庄谐并重的独特风格,成了一代相声大家。其中,他编演的《醉鬼》中写了两个人一块喝酒,谁也不服谁,明明喝醉了却硬说没醉,竟以手电筒打出的光柱令人去爬。

改革开放后,相声紧跟时代、贴近生活,佳作频出。《虎口遐想》《糖醋活鱼》《多层饭店》《五官争功》《小偷公司》等一大批新作得到观众的肯定与称赞。到了90年代初,相声的创作尽管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却依然是春晚上不可缺少的节目。直到2000后,以郭德纲、于谦为代表的相声演员,将时代现象与传统段子结合创作,重新获得了广大相声爱好者的追捧。

兴衰更替书中见

清初即有专门供奉内廷的说书人。清康熙四年(1665),79岁高龄的江南大说书家柳敬亭进京,仍能以说书名动公卿。

评书以长篇大书为主,艺术结构严谨,由数个大柁子(核心故事)构成,每个柁子包含若干大小扣子(悬念),以此组织故事、铺垫情节。常用的叙述手法有明笔、暗笔、伏笔、倒插笔、惊人笔、补笔、掩笔等十余种,辅以诗、词、赋、赞等将故事、人物或环境描述得鲜活生动。

清雍正十三年(1735),胤禛驾崩,百日内禁止动乐。弦子书艺人王鸿兴弃其弦歌,抵掌而谈,于西直门内酱房夹道演说《三国》,乃称评书。王鸿兴是第一代评书艺人。他一生收徒八人,即所谓的“三臣五亮”。“五亮”仍以弦子书为业,而“三臣(安良臣、邓光臣、何良臣)”则改以评书为业。自彼至今,京、津及北方各省評书艺人有十代数百人,多出于此三支。

到了清代末叶,专供说书人献艺的室内演出场所——书茶馆出现了。一时间同和轩等“八大书馆”人声鼎沸、名扬京城。

清末民初,评书得到空前发展,名家辈出,书目丰富,书棚、书馆遍布九城。集大成者首推双厚坪,他擅说《隋唐》《水浒》《精忠传》《济公传》《封神榜》等书,因书路极宽,被听众誉为“双记书铺”,并以精湛技艺获得“评书大王”之称,与京剧大王谭鑫培、鼓届大王刘宝全并称为“艺坛三绝”。这一时期的名家,还有与双厚坪齐名的潘诚立,他善引经据典,凭《精忠传》《明英烈》等书享誉书坛;还有擅说《施公案》“活黄天霸”的群福庆;擅说《水浒》“活武松”的徐坪玉;擅说《西游记》“活孙悟空”的奎道顺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誉为书坛“净街王”的王杰魁声名鹊起。他将《包公案》中的五行八作、社会风情描述得惟妙惟肖,在电台播讲时,引得行人争着到商店的收音机前聆听,使得街面上空空如也不见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评书艺术打开了新局面。一大批以歌颂革命斗争的新作品横空出世。《横渡乌江》《登记》《一架弹花机》《平原枪声》《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等新评书,受到听众欢迎。

1983年起,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将袁阔成与人合作改编的《三国》推上电台、电视台。90年代初,连丽如在电视台演播了《东汉》《三国》。“电视书场”这个栏目也受到了广大评书爱好者的欢迎。至今,当你打开收音机,仍然可以听到说书人那极具感染力的声音,在空中讲述着一段段生动鲜活的故事。

人情世故鼓中听

北京地区的大鼓形式主要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铁片大鼓、奉调大鼓、西河大鼓。这里单表一下京韵大鼓。它是由流行于河北河间一代的木板大鼓(又称小口大鼓、怯大鼓)发展而成的。

清同治年间,木板大鼓传入北京,以说唱中长篇大书为主。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艺人胡金堂(胡十)开始移植子弟书(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的曲词进行演唱,因其嗓音高亢清脆而备受欢迎。与此同时,艺人霍明亮也将子弟书曲目搬上舞台,以擅唱《三国》短段故事享名,并与天津艺人宋玉昆(宋五)等一起对木板大鼓音乐进行改革,逐渐变河北乡音为北京语言演唱,形成了这一曲种。1946年,北平成立曲艺公会,才正式命名为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唱词句式为七字句或八字句,可加嵌字、衬字及垛句。一段曲目一韵到底。唱腔音乐为板腔体,上下句变化反复。多为四段体曲式结构:第一段一般叙述故事起因,节奏较慢;第二段用“四六”说唱结合表现人物对话及内心活动;第三段用“紧四六”,表述矛盾的冲突;第四段用“紧板”掀起高潮,字多腔少,音节短促。演员自击鼓、板并演唱,以大三弦、四胡、琵琶伴奏。

京韵大鼓“骆派”创始人骆玉笙,1985年演唱了电视剧《四世同堂》片头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马三立诠释了相声“以说为主,以逗当先”的精要,图为马三立与搭档王凤山。

2000后,以郭德纲、于谦为代表的相声演员,将时代现象与传统段子结合创作,获得了广大相声爱好者的追捧。

侯宝林作为第六代相声艺人的领军人物,除创作和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以外,还对相声和曲艺的源流、原理、规律和艺术技巧进行了理论研究。

清末民初,刘宝全、白云鹏及天津的张筱轩享誉曲坛,以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创下了早期三大流派“刘派”“白派”“张派”。特别是被誉为“鼓届大王”的刘宝全,他的大鼓唱腔是綜合胡十、宋五、霍明亮三家之长加以创造而形成的。他还取京剧、河北梆子、石韵、莲花落、马头调等表演手法之长,融于京韵大鼓的唱腔和表演之中。他创造的唱腔既刚劲又华美,既庄重又俏皮,有时借鉴京剧老生的唱法,真嗓假嗓兼用,娴熟自如地运用胸、喉、鼻和脑后等部位共鸣,达到了“低音珠圆玉润,高音响遏行云”的妙境。他生前灌制的选段唱片共有27张,以《战长沙》《单刀会》《闹江洲》《长坂坡》《大西厢》《宁武关》最为知名。

20世纪20年代末期,刘宝全的弟子白凤鸣,在师兄白凤岩的协助下,吸收借鉴了“白派”艺术,行腔低回委婉,擅用半音及装饰音,创苍凉悲壮的“凡字腔”,人称“少白派”。

新中国成立后,京韵大鼓在推陈出新方面成绩斐然。孙书筠、良小楼等演唱了《黄继光》《罗盛教》《党的好女儿向秀丽》《刘胡兰就义》等一批新曲目。80年代初,有《东瀛矢志》《虎帐谈兵》等节目搬演于舞台。至90年代初,孙书筠、马静宜、种玉杰等老中青三代演员在老舍茶馆时有演出。

北京的戏曲、曲艺声音,远远不止这些。但无论是哪种声音,它们都曾为不同时代的北京人带来快乐,深深地将精神愉悦与笑声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陪伴一生。

(责编:栗月静)

猜你喜欢
大鼓艺人京剧
京剧表演开始了
大鼓声声
大鼓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简述乐亭大鼓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