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馆·寻声·“听”北京

2023-02-05 03:27
世界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号子方志胡同

史家胡同博物馆内的沙盘模型( 局部),怀旧“老物件”以及博物馆的正门。

有人说,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韵致,一个地方的人有一个地方人的品性。这种韵致和品性互相影响,共同滋养出了这方水土特有的味道。

北京的味道是什么?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写道:“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里不仅有画面,也有声音,是一份剪不断的思念,是一份意无穷的味道。除了生活中细心品味,那些承载城市回忆的宝库也是我们体味北京味道的好去处。

博物馆、档案馆、方志馆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对北京城市性格进行了集中、全面的展现与阐释,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随着展陈方式日渐丰富多样,声音往往成为独具特色的环节,它们或作为展示对象,或成为展陈方式,给观者不一样的感受与思考。让我们行走在这些文化场馆中,由声音读取信息,从细节和互动里发现北京、体味北京,感受北京风格和风貌。

博物传承

北京的博物馆规模大、数量多,地域特色鲜明。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这类综合馆,展品丰富,陈设典雅,声音形式点缀其间,全面反映了国家或北京的历史脉络。但笔者认为,那些散落京城各处的专题馆各有千秋,去其中寻觅北京的声音印迹,也别有韵味。

城市的中心往往是文化荟萃的所在。就在北京城市中心区,喧闹的前门大街旁,一座白色的建筑很是醒目,它曾是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现为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展厅从正阳门火车站与蒸汽机车,到北京站与内燃机车,再到北京南站与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的浮雕引入,用丰富的展品勾勒出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的历程。

漫步北京铁路初起年代展区,一口悬挂于墙上的钟很特别,那是京张铁路报站钟(复制品),它与另一侧复刻的清华园车站呼应,还原了那段令国人振奋的历史。这座火车站建于清宣统年间,由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题写站名,见证了京张铁路的寒来暑往。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老站房逐渐没落于水泥森林的小胡同中,但在展览中这座百年车站向人们重新展示出它的风采。伫立在老车站复原场景内,耳畔仿佛响起列车进站的钟声,远处火车正隆隆驶来。穿过展厅,你可以看到,一根柱子上承托着一个硕大的表盘,北京站大钟指针停在8点的位置上,靠近后,隐约听到整点準时奏响的《东方红》乐曲,一下子就将思绪拉到了人头攒动的北京站。当代铁路展区,屏幕上复兴号疾驰而过,犹如风声贯耳,展现着当代的中国速度。

如果说,人们在铁道博物馆里听出了交通方式的变迁,那么梅兰芳纪念馆里的吟唱,则给世人留下了艺术的想象。纪念馆位于西城区护国寺街东口,踏入小院,青石砖瓦的影壁前,绿植掩映下,伫立着梅先生的半身塑像。梅先生的最后10年在这里度过,1961年他逝世后,周总理提议建立梅兰芳纪念馆,于是梅先生家人捐出了很多照片、剧本、纪念品等文物。1986年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面积不算大,但十分精致。前院为展厅,大量的照片、实物展示了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后院基本保持了故居原貌,北房三间是梅先生生前生活的地方。会客厅内摆放着梅先生使用过的硬木家具、穿衣镜等。小院循环播放着梅大师的经典佳作,伴随婉转悱恻的戏曲韵腔,驻足于一处处图文实景,仿佛院主人音容犹在,我们正在缓缓走近京剧大师的精彩人生。

从交通工具发展到风云人物传奇,有了声音的加持,参观者更加真切地体会着社会变迁和人生际遇。当然,最寻常的声音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不少北京人心里,胡同是绕不开的情怀。史家胡同是北京老胡同之一,至今保存着传统风貌。胡同的24号院是一座特殊宅院——史家胡同博物馆。它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由原有宅院改造而来,院落主人凌叔华,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她常在院内举办名流聚会,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

2013年,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虽说面积不大,但内容丰富。有趣的是,博物馆收集了很多胡同生活的“老照片”和“老物件”。搪瓷茶缸、粮本、煤证、老式相机、小人书,在这里都能找到。或翻开展板一脚,或按下按键,还能听到货声、童声、鸽哨声,胡同声音夹杂着记忆中大杂院里人们的嬉笑喧闹声,一间间展厅走下来,生机勃勃的市井生活画面就这样被唤醒。

北京市档案馆在2023年初,展出的关于市井文化的档案照片、手工业劳动者的泥塑以及北京发展的影像记录。

档案见证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再现历史面貌的原始文献。档案馆便是集中保存、管理档案的机构。北京市档案馆新址,位于朝阳区南磨房路北侧,整体外观气派,承担收集保管、查阅利用、展览陈列、史料研究等众多功能。

北京市档案馆的展览又有怎样的特色呢?常设展《档案见证北京》给出了答案。以馆藏史料为依托,用档案讲故事,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老档案向人们诉说时间的脚步,多维度、全过程地讲述北京从营城之初,经过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及同筑中国梦的历史过程。这里展厅很大,观者不算多,大可慢慢走、细细看,每个地方都有二维码,可扫码听讲解。

每个展区都有电子屏,轻轻点开便可抽取查阅相关档案资料,更难得地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像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1913年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因涉嫌刺杀宋教仁被捕的案卷。当然,在笔者心中最能体现古都风韵的是住家儿,是衣食住行,是茶米油盐。正是这份念想,我看到展厅中旧京天桥的场景时不由眼前一亮。

一个个形象生动、神态各异的泥塑,呈现出一幅五行八作皆具,烟火气息十足的众生图。不经意间,拿起一旁的老式听筒,“老吴”将老北京的风情、饮食、商市、娱乐、交通故事,一一讲给参观的人听,讲述平实,娓娓道来。听讲者耳畔仿佛传来了商贩抑扬顿挫的吆喝:“冰盏淋嘞个雪花酪,买的多来给的多,又甜又凉就是好喝。让您喝,您就喝,叫您呐尝来您就尝,冰糖玫瑰往里头攘,好吃不贵拉拉主张。果子干儿嘞,玫瑰枣,外带糊涂膏。玉泉山的水来,什刹海的冰,喝到您的嘴里是沙啦啦啦……”卖雪花酪的,卖糖葫芦的,挑扁担剃头的,焊洋铁壶的,说书唱曲的……档案折射出了民生大观,配合声音,文献有了活力,参观者也倍感亲切。

时代洪流奔涌向前,古都迎来和平解放。观者眼前呈现的是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城的画面,配合雄劲的进行曲和人群的欢呼声、锣鼓声,古都历史的重要一刻被生动展现。沿着走廊,拾级而上。一段段有声的新闻纪录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影像,一整墙黑白电视画面合集,刻画了北京在发展道路中的“探索前行”,展现了北京人的生活状态。

展览走到最后,当然少不了的是一段大气现代、动感十足的视频。炫丽的画面随主题切换,再嵌入鸟叫、空竹、鸽哨、庆贺成功的鼓掌声、有轨电车的铛铛声、校园的读书声、地铁的行驶声、孩子的欢笑声,一系列操作下来,一座未来之城、梦想之城、璀璨之城跃然而出。

方志记录

作为地方志和地情资料收藏展示中心,北京市方志馆按照地方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的原则,以北京历代地方志书和社会主义新方志为资料根基,用全新视角,解读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状。

北京地区历史上是永定河古渡口,连接着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城市。“北京地情展”再现了这一历史场景,营造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走到此处,古都之源的沧桑感油然而生。历史车轮转动,城市变迁亦由此开启,北京声音在这里幻化出另一种形式。方志馆也成为“听”北京的好去处。

智化寺建成于明正统年间,是一座佛教禅寺。

北京市方志馆内的北京话互动亭。

北京市方志館内地情影片放映厅。

京音乐是在智化寺建寺之初由宫廷传入,因其保留着唐宋遗风,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老舍先生说:“北京话是活的。”为了让方言活起来,人口展区内,将京郊特色语音和表达,融入互动游戏,参观者边听、边学、边录音,将自己的“北京话”录下来,别有一番体验。展览流线曲折迂回,另一侧展厅中一座桔色电话亭很是特别。看似与马路旁的公用电话亭无异,走近后却别有洞天。拿起话筒、点亮屏幕,是一道道北京话测试,俚语、歇后语,充满了对北京地方语音语义的怀念。“嚼谷”“铁磁”“闹了归齐”“歇了虎子”,都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在答案里选对?“你昨儿怎么蔫不出溜就颠儿了?”这句话怎么讲?看到屏幕上的问题,仿佛隔壁的发小正骑在二八车上,朝我打着招呼。这些今天依旧会在北京人生活中使用的俚语,亲切且有趣。《北京志·方言志》里的记录化成了语音、语义游戏,电话亭成了来方志馆参观的人们最喜欢打卡、驻足的地方之一。

走进文化展区,在一组音乐点播器前站定,指尖一碰,空灵神秘、古朴典雅的曲调传出,让人神往,这就是著名的“京音乐”。关于这个乐种,《北京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中有着详细记载,该乐种由北京智化寺传承。智化寺建成于明正统年间,是一座佛教禅寺,虽历经五百多年,依然保存较好。建寺之初,这一乐种由宫廷传入,代代传习,从未间断。因其保留着唐宋遗风,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今天在方志馆,京音乐作为北京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遗存,成为展览的有“声”组成,别具魅力。

在“北京地情展”的最后,还可以点播《房山花会》《密云露八分》《通州运河号子》《延庆古城堡》等风物地情片。这些自制的地情片,把不为人熟识的北京带到了我们面前。“嘿呀啦嘿,拉得这个劲儿吆,喂嘿喂;还得使把劲儿吆,嘿呀啦嘿;曲里拐弯到通州,嘿呀啦哄。”简单质朴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这是通州运河畔的船工号子。它见证过漕运鼎盛时期,南来北往船只如梭的繁华景象,是大运河的重要遗产。但随着20世纪初运河断航,船工转行,会唱号子的人越来越少,船工号子几近消失。30多年前,通州文化馆的常富尧在搜集民歌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运河号子,于是开始抢救整理,几经周折,找到了盐滩村的赵庆福。这位曾经的“纤夫”会唱很多种号子,而且演唱极富感染力。在他的帮助下,常富尧完成10种22首运河号子的采集。后来,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了解到这个故事,便将通州运河号子拍成视频资料保存下来。2018年,赵庆福病逝,北运河最后的纤夫和喊号人不在了。不过,因为“抢救”及时,通州运河号子并没有成为绝唱。今天,当我们在方志馆的展厅里,听到运河船工的号声时,不得不感慨在号声的背后,是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爱惜和努力。正如“留住运河号子的人”常富尧所说:“只要有声音在,历史的记忆就永远不会被磨灭。”

博物馆、档案馆、方志馆,这些场馆虽境遇不同,却初心相似。他们的展览主题各异,但都试着用声音保留历史,用声音记录北京,用声音见证辉煌。参观者行走其间,与前人对话,与未来握手,对北京也拥有了一份新的认识。

(责编:栗月静)

猜你喜欢
号子方志胡同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唱起号子走汉江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川江号子(重庆)
Average Incremenral Correlarion Analysis Model and Irs Applicarion in Faulr 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