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妻妾成群》英语译介模式研究

2023-02-05 08:50
关键词:妻妾成群英译本

何 琦

(兰州工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21世纪初,中国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战略这一文化建设方针。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经之一。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良好,是中国文学作品成功译介的典型代表之一,探讨其译介模式可为中国文学的译介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妻妾成群》对外译介情况

《妻妾成群》是由中国当代作家苏童于198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19岁女学生颂莲的悲惨故事。她因家道中落被迫辍学嫁到封建家族做小妾,在与其他妻妾争宠的过程中最终精神崩溃而发疯。1991年,张艺谋将《妻妾成群》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第四十八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1992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走向北美,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引起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1993年,《妻妾成群》被加拿大汉学家杜迈可翻译为Raise the Red Lantern:Three Novellas,由美国William and Morrow出版社发行。英文译本中除了《妻妾成群》外,还收录了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和《罂粟之家》两篇小说。2001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赞誉[1]。截至2022年9月18日,《妻妾成群》英译本在Amazon网站上的评价星级为4.6(最高为5颗星),平装纸质版销量超过莫言代表作《丰乳肥臀》的英译本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和贾平凹代表作《高兴》的英译本Happy Dreams。此外,《妻妾成群》还被收录进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纽约公共图书馆。下文拟从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出发,分析《妻妾成群》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模式。

二、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他在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础[2]。他认为,传播过程由5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谁(Who)、说什么(What)、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和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谁”指传播者,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机构;“说什么”指传播的内容,包括有意义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什么渠道”指信息传递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包括信件、书刊、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介;“对谁说”指信息传播的对象或受众,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等;“什么效果”指信息传播对象或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情况,是衡量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它的本质是传播。因此,文学译介作为文化译介的一部分,也由5部分构成,即“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具体而言,译介主体主要是直接参与文学译介的译者,也包括直接或间接推动文学译介“走出去”的每一个参与者;译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对源语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采用;译介途径是传播文学译介的工具和手段;译介受众是指目标语读者,分为专业型读者和非专业型读者;译介效果则是检验文学译介对外传播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是其他4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妻妾成群》英语译介模式

下文主要基于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从译介主体、内容、途径、受众和效果系统分析《妻妾成群》在英语世界的成功译介。

(一)译介主体

译介主体可以是组织机构,例如新闻出版署或出版社,也可以是译者个人。能否翻译好文学作品以及翻译的作品能否被国外读者所接受,与译者的翻译水平息息相关。因此,译者无疑是译介主体的核心。谢天振指出,“在思考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时,首先要树立国际合作的眼光,积极联合和依靠国外广大从事中译外工作的汉学家、翻译家,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3]。胡安江主张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最佳译者模式应该是对汉学研究颇深的外国译者模式,即汉学家译者模式。他指出这些汉学家需要具备4个特点,即“中国经历、中文天赋、中学底蕴以及中国情谊”[4]。《妻妾成群》的英译者是著名的加拿大汉学家杜迈可。他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主要讲授中国文学和短篇小说。他曾在台湾生活过两年,发表和出版了诸多与中国文学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并翻译了许多著名的中国文学作品。可见,杜迈克完全具备胡安江所指的汉学家特点,这无疑对《妻妾成群》的成功译介具有重要作用。

(二)译介内容

译介内容包括译者对源语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采用。选择译介文学文本时需要考虑3个因素。第一,要考虑原著作者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妻妾成群》的作者苏童是中国著名的当代作家,他多次获得国内外文学奖项。他的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和日语等。苏童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无形中推动《妻妾成群》成功地“走出去”。第二,要考虑目标语读者的兴趣。在由《妻妾成群》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引起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的背景下,其英译本在第二年出版,这无疑是抓住了目标语读者的心理和喜好。美国著名汉学家和中国文学翻译家葛浩文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美国读者一般喜欢3类小说,“一种是sex(性爱)多一点的,第二种是politics(政治)多一点的,还有一种侦探小说”[5]。《妻妾成群》中有一些情节是描述性爱的内容,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三,要考虑源语文本的可译性。谢天振表示在选择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应挑选具有可译性的,也就是在译入语环境里容易被接受的作品首先进行译介”[6]。前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雷金庆在其《中国当代小说中文化的可译性》一文中以文学译作为例,探讨了中国文学作品中文化的可译性,其中就提到《妻妾成群》的英译本[7]。他认为,“对于外国人来说,以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写作,可能和那些试图从普遍或国际视角出发的写作一样容易理解”[7]。他列举了几篇在国外接受效果较好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论证,其中就包括苏童《妻妾成群》的英译本。他认为,“自我放纵”也许是社会各阶层都能理解和感受的普遍特征。在英译本中,当叙述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他或她的家族史时,这种自我放纵显而易见,外国读者也同样能感受到[7]。国外书评对《妻妾成群》的英译本“普遍持认可态度,认为‘译文精准地传递了原文的文学性’”[1]。

关于翻译策略的选择,有学者认为译介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让目标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因此保留中国特色尤为重要。但如果这样会导致目标语读者理解困难,则可以考虑变通的方法。翻译方法的选择不是盲目的,而是译者有意识的行为,是基于译者对文本的透彻认识和对翻译本质的理解。杜迈可在翻译《妻妾成群》时主要采用了异化为主、注释法和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注重表达中国文化,让目标语读者感受到中国风韵。而对目标语读者不易理解的地方,杜迈克灵活变通,采用注释法加以补充说明。对一些无论是异化法还是注释法都不易让目标语读者理解的地方,则采用归化法。

(三)译介途径

大众的传播媒介包括出版社、报刊、电视和社交媒体等。首先,出版社的选择对文学作品成功“走出去”非常关键。国外著名出版社是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本成功进入世界传播系统的重要渠道。《妻妾成群》由美国著名出版社William &Morrow出版,这对其传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次,《妻妾成群》有特殊且值得借鉴的传播媒介,即电影和芭蕾舞剧等。《妻妾成群》英译本选择在影片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次年出版,而且“封面设计就是巩俐在电影海报中的造型”[1],可见其充分利用了电影这一媒介的传播效果。而后来由其改编的芭蕾舞剧也进一步加深了目标语读者对小说的接受度。

(四)译介受众与效果

译介受众是指目标语国家的读者,一般分为专业的读者和非专业的读者。译介效果则是目标语国家读者对文学作品英译本的接受度。关于专业读者对《妻妾成群》的评价和接受情况,笔者主要在ProQuest、JSTOR、EBSCO和Factiva这4个数据库进行查找,因为这4个数据库收集的信息较丰富和完整,且具有互补性。2022年9月5日,笔者在这4个数据库输入“Raise the Red Lantern:Three Novellas/Wives and Concubines/Su Tong+Raise the Red Lantern/Su Tong+Wives and Concubines”等关键词进行查找,发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了许多关注和评价。但涉及小说《妻妾成群》英译本的文章仅有4篇。第一篇是墨尔本大学Simon Patton的评论,他认为“Michael S.Duke的译文使英语世界的读者有机会去欣赏作者原始的——也是更复杂巧妙的——概念(红灯笼)”[8],并指出“苏童在阴阳结合之下实现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完美平衡”[8];第二篇为印第安纳大学Yingjin Zhang的评论,她认为Michael S.Duke能及时翻译苏童的这部小说,值得称颂。并表示《妻妾成群》是一部极具想象力的文学作品,而苏童是当代中国一位有前途的年轻作家[9]。第三篇是前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雷金庆对中国文学作品可译性的探讨,他认为,“事实上,英译本Raise The Red Lantern:Three Novellas表明外国人其实想了解异国的习俗和一些奇怪的行为。”[7]第四篇是欧柏林学院Hsiu-Chuang Deppman对苏童和张艺谋作品中嫔妃文化意象的解读,她将电影和小说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小说《妻妾成群》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壮观而又容易理解的描绘”[10]。总体而言,这几篇文章对该部小说的评价都较为积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专业读者对该书的接受效果较理想。

关于大众读者对该部小说的接受情况,笔者于2022年9月18日在Amzon网站上对该小说英译本的评价进行了调查,共有67名读者进行了评价,评价星级为4.6(最高为5颗星)。27名读者对该书进行了评论,30名读者对评论是否有帮助进行了评价。27名读者中有20人来自美国,5人来自英国,2人来自加拿大。除了2名读者对书的外包装和快递进行了评价外,余下的25名读者对该书的评价涉及小说内容、背景、描写手法和翻译等方面。19名读者对该书的评价为5颗星。这些读者对小说的描写手法、内容和刻画的社会环境等给予了高度评价。3名读者对该书的评价为4颗星,评论内容比较积极。5名读者对该书的评价为3颗星,虽然这些读者的评价相对较低,但他们对英译本中的第一篇《大红灯笼高高挂》评价较积极,而对后两篇《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和《罂粟之家》评价略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电影和芭蕾舞剧等媒介对小说的传播所发挥的作用。此外,据2022年9月18日的调查,《妻妾成群》英译本在亚马逊网站的星级评价为4.6分(满级为5分),平装纸质版销量排名位列474 942。而莫言代表作《丰乳肥臀》英译本在亚马逊网站的星级评价仅为3.7分,平装纸质版销量排名位列1 173 862;贾平凹代表作《高兴》英译本在亚马逊网站的星级评价也仅为3.7分,平装纸质版销量排名位列1 106 735。对比来看,《妻妾成群》平装纸质版的销量和星级评价明显高于其他两部小说。总而言之,不论是专业读者还是大众读者,对《妻妾成群》英译本的评价都较为积极,接受度良好。

中国文学作品对外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杜迈克翻译的小说《妻妾成群》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良好。作为译介主体的杜迈克深谙中国文学,又有丰富的翻译经验,他采用了异化为主、注释法和归化法为辅的翻译策略,使目标语读者易于理解。译介内容的选取不仅考虑了原著作者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亦考虑了目标语读者的兴趣和文本的可译性。从译介途径来看,它选择了国外知名的出版社发行,更是充分利用了由其改编的电影和芭蕾舞剧等媒介。电影和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海外的传播为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译介效果来看,不论是专业读者还是大众读者,都对小说的评价较高,接受度良好。《妻妾成群》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有助于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与融合。

猜你喜欢
妻妾成群英译本
《孙子兵法》罗志野英译本研究
海豚项链
成群状物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从先秦礼制看先秦时期妻与妾的地位差异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
妻妾成群是天堂吗
妻妾何以称“家累”
操控理论在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
爆笑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