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2023-02-09 09:09常静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郑州450000
江西中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穴位中药

★ 常静(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郑州 450000)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进展缓慢、反复发作等特点,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1]。目前慢性支气管炎以镇咳、平喘、祛痰等对症治疗为主,但该病病程漫长,且发生、发展与患者日常行为习惯、身体状况关系密切,故治疗的同时还需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更好减轻疾病症状[2-3]。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中运用越发广泛。本研究将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旨在观察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12 月就诊于我院的82 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19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69.38±2.04)岁;病程3~12 年,平均病程(7.56±1.27)年;体质量指数18.69~27.14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59±1.04)kg/m2。对照组男24 例,女17 例;年龄61~79 岁,平均年龄(69.63±2.10)岁;病程2~14 年,平均病程(7.82±1.33)年;体质量指数18.75~27.09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64±1.25)kg/m2。2 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内科学》中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4];(2)咳嗽、咳痰等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哮鸣音、喘息等,且每年持续发病达3 个月或以上;(3)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中咳嗽中医证候分型标准[5];(4)患者咳嗽气息急促,咳时面赤,或有身热,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急性发作者;长期粉尘接触史;易过敏体质等。

1.3 方法

2 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并戒烟戒酒,远离刺激性气体、烟雾、灰尘等;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坚持运动锻炼,配合饮食干预、环境清洁等护理干预,持续干预12 周。观察组加用中医护理干预:(1)中药穴位贴敷。取黄芩6 g,开金锁6 g,射干6 g,甘遂6 g,附子6 g,冰片1 g,老鹳草10 g,细辛3 g,桂枝10 g,选大椎、天突、定喘、膏肓、肺俞(双侧取穴),上述药物研细末后加入生姜调成膏状,制作成药饼(直径2 cm,厚度0.5 cm),然后贴敷至上述穴位,医用胶带稳妥固定,持续2 h。(2)中医定向透药。中药贴成分:苍术、当归、红花、血竭、细辛、羌活、胆南星、鸡血藤、丁香、冰片等。取患者双侧膏肓、肺俞,中药贴片贴有关穴位后连接治疗仪导线,依据患者年龄与病情调整参数,每次使用20 min。(3)穴位按摩。患者取坐位,选择膻中、天突、中府穴位,点按各个穴位2 min,然后以适当力度揉按肺俞、风门、定喘穴位各2 min,最后配合掌拍法拍打背部督脉穴位,直至背部发热、皮肤发红且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宜。(4)八段锦锻炼。每次40 min。上述措施每周2 次,持续干预12 周。

1.4 观察指标

(1)中医症状积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12周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于患者气喘、咳嗽、咳痰症状进行评分,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3分,分数越低,症状越轻。(2)生活质量:干预前后使用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评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 个领域,各100 分,分值高生活质量佳。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症状积分

干预前2 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气喘、咳嗽、咳痰积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s,n=41) 分

表1 2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s,n=41) 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生活质量

干预前2 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生活质量对比s,n=41) 分

表2 2组生活质量对比s,n=41) 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将慢性支气管炎归为“痰饮”“咳嗽”“喘证”等范畴,多发作于秋冬季节,春夏转暖后病情有所减轻[7]。痰饮、脾肺功能失调是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病机,饮食不节、外感风寒之邪是其主要诱因,发病多因六淫外感,侵袭肺脏,肺气失宣以致痰浊内蕴,久病内伤致使喘、咳迁延;病及脾脏引起脾虚不运,病及肺脏使得肺气亏损,病及肾以致肾虚不纳,进而久治不愈,反复发作[8-9]。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程迁延及反复发作等特点,科学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传统护理干预已较难满足现阶段临床护理需求,中医护理是依据患者特点运用针灸、中药穴位贴敷等特色护理手段,以达到疾病预防、保健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喘息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由脾、肾、肺三者功能失调且受外邪侵袭引起,同时由肺宣降功能失司、肺气上逆所致。穴位按摩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以经络腧穴为基础,以按摩为施治,通过刺激疾病相关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脏腑机能的目的。本研究选取的膻中穴是少阴、少阳、足太阴之会穴,具有呃逆、止咳、定喘之功效;天突穴在颈部正中线上,主治气喘、咳嗽之证;中府穴具有止咳平喘、肃降肺气、清泻肺热之功效;肺俞穴主治肺经与呼吸道疾病,有调补肺气、止咳平喘等作用;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与肺俞穴配伍,能够定喘、止咳;定喘是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患者咳嗽、喘息等常用穴位;通过按摩上述穴位,有效激发经络之气,从而改善患者脏腑功能,有效减轻疾病导致的气喘、咳嗽、咳痰症状。八段锦是一种养生项目,练习过程中以肢体活动为主,配合缓慢均匀呼吸,能够锻炼全身关节与肺活量,有助于疏通经络气血,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从而增强身体机能,加快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中药穴位贴敷作为中医常用方式,是将中药研末后贴至有关穴位,经人体经络通达全身,从而发挥药物功效。中药穴位贴敷中黄芩、冰片、老鹳草、开金锁等能够清热利咽止咳;甘遂、细辛、桂枝、附子等可泻肺止咳、温通肾阳。贴敷穴位中大椎属督脉,具有振奋督脉阳气、助阳固卫、疏风解表、止咳定喘之功效;肺俞与定喘是肺系疾病常选穴位;天突具有宣肺通气、消痰止咳等功效;膏肓能够通宣理肺、益气补虚。诸穴配诸药,能够起到止咳平喘、补虚固表等作用,从而缓解患者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中医定向透药依据人体经络穴位分布规律确定疾病位置后,将中药贴贴至肺俞与膏肓,通过药物离子产生定向推动力,使得药物有效成分有效渗透人体,靶向作用于患处,从而发挥药物效果,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各项中医护理手段联合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护理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症状,减轻疾病对其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成磊等[10]研究显示,中医穴位贴敷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能够降低患者咳嗽、喘息、咳痰等中医症状积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但本研究观察病例样本量不足,且观察时间短,今后需还需补充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进一步论证本研究观点,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积分,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穴位中药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夏季穴位养心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