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理念、机制和模式的探索实践
——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3-02-10 06:14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技能高职专业

李 菲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0)

国家《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高职教育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践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服务学生全面成长;必须适应发展需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必须积极探索符合规律、富有特色的办学之路,提供人人有平台、人人能成才的环境和氛围。“三个必须”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作为国家“双高计划”院校,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主动与产业融合,与企业合作,建立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办学机制,完善素质素养、技术技能、创新创业教育三个平台,建设双师型专任教师、技能型兼职教师、专业型管理服务三个团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探索实施先进的办学理念、机制和模式,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探索实施先进的办学理念、机制和模式,彰显职教特色,全方位提升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契合度,人才供给、社会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在实现自身高水平建设的同时,服务和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

(一)坚守本真,践行“立德树人、以用立业”的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立足襄阳,服务湖北,辐射汉江流域,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开展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凝聚合力,践行“三会主导、四方联动”的办学机制

学校层面成立了政府主导的由市长任理事长的学校合作办学理事会,院系层面成立了行业主导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专业层面成立了学校主导的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协同发力,推进资源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提升合作办学的效益。

(三)遵循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学校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探索实施了“校地企协同、课岗证融通、育训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立地作为、三链融合、四化协同”科技服务模式,“菜单式服务、场景式体验、工作式考核”社会培训模式,“覆盖式教育、阶梯式孵化、创客式文化”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和“资源开放化、学练便利化、服务泛在化”技能养成辐射模式,建成区域性职业教育示范高地,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探索实施“校地企协同、课岗证融通、育训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区域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质量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高职院校要以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创设适合的教育,培养“首岗能顶上、多岗可迁移、发展可持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锚定高水平,夯实内涵基础,推进办学动能倍增

1.集群协同,做强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坚持“对接产业设专业、适应需求调专业、服务发展建专业、建好专业促产业”,聚焦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襄阳“144”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了“1+4+N”国家、省、校三级专业群体系,形成符合办学定位、精准对接产业、结构优化清晰、区域错位发展的专业布局,实现专业的梯次发展。

学校立项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建有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5个,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立项首批对接服务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专业群3个,获批实施“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项目”专业6个。

2.应用导向,做优校内教学资源。学校坚持“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原则,基于工作过程、技术实践、任务驱动,构建了模块化、案例式特色课程体系。以应用场景为架构,迭代开发新技术课程,建设“智慧职教MOOC”等教学平台,建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在线精品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统筹技术先进性与配置规模,建成一批集教学、科研、竞赛、培训、生产、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实习实训室、虚拟仿真基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服务教师差异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精细化管理为目标,构建智慧教学“数据中台”和“应用前台”。

学校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优秀教材29部,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117部,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程176门,“教师人人有空间、学生人人用空间”,建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职业教育类试点院校。建设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57个、实验实训场所408个,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9个。

3.内培外引,做强师资队伍。实施教师成长“养师德铸师魂”“阶梯提升”“双师型教师培养”“大师名匠引领”“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等五大工程,以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服务能力为重点,打造能教书育人、能动手操作、能开展服务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基于师德师风、知识技能和业绩贡献,构建分类分层评价体系,强化教师教育教学、教科研、社会服务及重点工作贡献的综合评价,科学考评、优绩优酬、差异分配,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学校建有“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43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68个。培育国家、省级教学名师、技能名师、产业教授22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专家17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校长”“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及以上教学创新团队3个。246名教师获得省级以上荣誉,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7项。入选各级各类智库150余人,其中省级以上智库10余人。

(二)聚焦高质量,优化培养路径,推动育人成效提质

1.立足首岗能顶上,搭建技术技能平台。坚持专业建设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将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典型生产任务、真实生产过程、实际工作案例,将行业岗位任职要求融入教学标准和课程内容。按照“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的原则,扩大实践类课程比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练习技能。深入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混合所有制、1+X证书制度改革,及时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满足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新设备对人才岗位能力的要求。融入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竞赛项目标准,完善校、院、专业三级技能抽考和竞赛体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教学创赛融合”,有效提升学生适岗能力,奠定职业发展基础。[2]

2.立足多岗可迁移,搭建多元多能平台。统筹设计公共通识课程、专业通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构建“基层共享、中层分设、拓展互选、能力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支撑学生职业发展全周期。持续推进“一院系一品牌、一专业一特色”工程,推动科技发明类等社团活动百花齐放,精心设计一系列实战化的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小策划等。通过高质量品牌实践活动、竞赛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将职业素养、职业情怀、职业道德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学生职业岗位迁移能力。

3.立足发展可持续,搭建人文素养平台。落实“五育”并举,系统化、课程化、项目化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素养教育,将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熏陶贯穿育人全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气质等内在品质。强化文化滋养,持续丰富学生文体艺术活动体系,打造了“千山书院”“千山讲堂”“千山社团”品牌,培育了以“智能行创”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提升修养气质,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丰厚文化底蕴,塑造美好心灵。

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创业率达6%以上,雇主满意度达到99%。近五年,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29项,省赛一等奖224人次,2022年高职院校三大国赛整体成绩排名湖北省第1位、全国第31位。连续三年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国赛金奖,连续两年获得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大赛国赛金奖。学校教改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10项。

4.立足诊改促提升,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坚持常态诊改,构建了“2334”质量保证体系,即学校、行业企业“双方发力”,课堂责任制、班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三方落实”,校级督导、院部督导和行业企业督导“三方协同”,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共治”,聚焦办学质量生成。将教师、教材、教法“三教”细化实化为课程、课堂、课业“三课”改革,优化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开展个性化、差异化人才培养。持续实施“精品课堂”工程,开展教师全员化教学比武、专业技能比赛、示范课展示活动,遴选课堂教学之星、课堂革命典型案例,打造一批实践教学典型,推广一批“金课”。创新教学新场景,实施“信息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推动课程提能、课堂提质、课业提效,成为湖北省第一家通过省级教学诊改复核的高职院校。教师获得教学能力大赛国赛奖励24项,省赛一等奖125项。

三、探索实施“立地作为、三链融合、四化协同”科技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区域性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高地

高职院校要坚持需求导向、实用为本的科技服务定位,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设置专业链,适应地方高技能人才需求完善人才链,围绕地方企业技术研发需求激活创新链,积极推进“三链融合”,开展系统化、立体式技术服务。

(一)服务定位地方化

学校坚持对接汉江生态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发展需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改造、生产一线技术难题,产学研用互动,人才、资源、平台、信息共享,开展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标准制订、决策咨询、成果转化等,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

(二)服务平台共享化

学校联合地方政府、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发园区等,共建共享各类服务平台。建有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23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6个。组建院士工作站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建了鄂西北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等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襄阳市政策咨询中心等地方高端智库3个,建成特色农技小院7个。

(三)服务团队多元化

学校吸纳省市产业振兴人才、科技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组建服务团队,为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吸纳行业企业领军人才、教授博士等外脑组建高端智库,在“高水平、高质量、重特色”上下功夫,围绕襄阳工业强市、农业强市建设,领衔建设区域“技术源”“创新源”“思想库”。建成各级各类技术服务团队31个,其中省级以上8个。

(四)服务机制长效化

注重政策引导、团队主导、因势利导,积极探索科研服务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健全保障激励制度,加大科研能力提升、重大项目培育、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力度,学校统筹给予人财物倾斜性支持。设立重大项目、重点人员启动资金,将教师科研服务成效与评先评优、职称评聘、项目立项挂钩。对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等实用技术和前沿科技研发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给予专项奖励。

近五年,学校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4项,结题67项,其中国家级5项。2022年重大科研立项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1位、全国第13位。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7项,其中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出版各类著作、教材247部,咨询报告52篇。主持区域重大规划编制,被各级政府及部门采纳政策建议160余项。

年均承担各级各类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及转化和公益项目290余项,累计服务区域头部企业280余家、中小企业2 200余家。研发推广襄麦冬高产优育等技术,主持了智能网联产业协同研究等项目,取得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29项,直接增加产值2.1亿元以上。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五十强”院校。

四、探索实施“菜单式服务、场景式体验、工作式考核”社会培训模式,着力打造区域性企业员工技能培训高地

为行业企业员工提供高质量培训,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赋能提质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紧密结合行业企业需求,汇聚各级各类教育、文化、科技等资源,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为行业企业提档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3]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面向地方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紧贴行业企业员工职业素质、岗位技能提升需求,积极拓展培训领域,灵活设计线上线下结合的精品课程内容,注重真实生产场景体验,注重工作过程式考核,开展多类型、多形式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就业创业培训,拓展社会证照、职业技能等级培训鉴定,年均培训规模达到23万人日以上。

依托襄阳市乡村振兴学院,遴选湖北省“三区人才”、省市科技特派员等,以农技推广项目为载体,开展高素质农民标准化培训。“4523”高素质农民标准化培育模式入选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典型案例。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培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

五、探索实施“覆盖式教育、阶梯式孵化、创客式文化”创新创业实践模式,着力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示范高地

高职院校要遵循“双创”人才和企业成才成长规律,紧盯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系统提升,广搭创新创业平台,集成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企业培育等功能,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

(一)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一纳入、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专业教学。构建“专创互融”课程体系,推进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建设“创训一体”实践基地,推进创新创业平台与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融合;培育“专创互通”专兼职教师队伍,推进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与专业教师队伍融合;培育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推进双创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学校、院系、专业三级联动,平台、项目、队伍相互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覆盖100%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覆盖70%的学生。近5年学校接受孵化服务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达到300余家,累计完成“双创”项目210多个,2022年创业率达到6.54%。“双创”教育改革彰显了“创新创业、人人出彩”的育人特色,改革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服务学生职业发展全周期,构建了创新创业“五步递进”孵化路径

探索了高职院校“意识唤醒—平台晒梦—苗圃孵化—园区启航—示范引领”五级递进孵化路径,即通过双创教育和文化熏陶,唤醒双创意识;通过开发双创项目、参加双创大赛,实现平台晒梦;通过整合双创资源,搭建孵化平台,实现苗圃孵化;通过组建专业团队,实现园区启航;通过持续提升项目品味,实现示范引领。

学校每年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邀请社会各界与大学生创客互动,形成了“三找三送五对接”服务模式,即对接政府、对接资本、对接行业、对接企业、对接高端研发机构,找项目、找团队、找资金,送政策、送技术、送场地,三年来,共储备各类优质项目2 000余项,每年重点扶持50个左右优秀项目“拎包入驻”学校,培养了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创客600余名,现有5家企业挂牌“新四板”,2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三)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培育“开放、分享、包容、和谐”的创客文化

学校加强宣传引导,凝练双创生态文化;丰富载体,滋养大众性双创文化;搭建平台,弘扬双创实践文化,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包容失败的理念,融入校训精神,点面带动,感召培育交流、分享、竞争的群体创客文化,让张扬个性、崇尚创新的精神成为校园核心文化之一,引导大学生步入创业快车道。[2]

六、探索实施“资源开放化、学练便利化、服务泛在化”技能养成辐射模式,着力打造区域性技能社会建设示范高地

高职院校要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持续夯实办学基础,主动开放优质办学资源,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引领区域性技能社会建设。

(一)同向同行,主动开放资源

坚持专业、产业、行业、企业、职业等五业联动,以“三会”、产业学院、职教集团、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为纽带,面向社会需求,主动开放平台、场地、人才、技术等资源,为技术创新、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提供广泛支撑。

学校组建畜牧业等职教集团6个,建筑装饰等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个,新能源汽车等产教融合平台32个,比亚迪等产业学院8个,玉皇剑等特色农技小院7个,建立健全产教互动机制,深入实施“双千双进”等工程,与区域经济社会同频共振。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开放院士、技能大师工作站(室),鄂西北动物疫病检测中心等18个技术技能服务中心,湖北麦冬工程技术中心等2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其开展应用技术研发;面向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放襄阳市大学科技园等23个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覆盖襄阳各县(市、区)建设科创分园,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面向政府行业,开放襄阳市决策咨询中心等3个地方高端智库,提供政策咨询规划支持;面向重点村镇振兴,开放山药优质栽培等专利技术,支持其开展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面向职教集团学校,开放实验实训室及优秀师资,助力办学水平提升;面向区域文化繁荣,组建了老河口木版年画等“非遗”大师工作室3个,共同开展“非遗”项目研究。建成国家级职教集团1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省级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12个,国家级、省级创客空间5个。

(二)多措并举,浓厚“技能宝贵”氛围

常态化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校园开放日、职业技能和非遗文化展示及体验、全民终身学习宣传周等活动,坚持以“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风尚为核心,大力弘扬“崇尚技能、传承匠心”的价值理念,一方面推动优秀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进班级,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工匠精神。另一方面,送技术技能进企业、进社区,为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技能学习和训练提供贴身服务。开展“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宣传教育,浓厚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点线面结合,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学校积极搭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多样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所属的襄阳社区学院、襄阳基层干部学院等,将社会培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构建了文化、卫生、科普、技能等公共教育培训体系及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社区教育体系,夯实“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基础。学校现已建成襄阳社区学院—县(市、区)社区分院—乡(镇、街道)社区学校—村(社区)居民学习中心四级社区教育网络,挂牌成立各级各类居民学习中心78家,开发标准化培训资源包10个,社区教育数字化微课程482门,社区教育体验项目13个,社区教育专家库入库专家达到102人。学校被确定为“湖北省社区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社区教育体验基地”等。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坚守职业教育的初心使命,坚持按职业教育规律办学,以打造区域“五高地”为抓手,全面推进“襄阳特色、国内领先、世界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顺利实现了从一般高职院校向国家骨干校、国家优质校、国家“双高”校的三次跨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等国家级荣誉160余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高职院校特色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板。

猜你喜欢
技能高职专业
高级技能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