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价值、困境与思考

2023-02-10 06:14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话语体系

熊 谦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500)

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大学生,是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时代新人的首要特征。当今,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汇,以及教育体制在理想信念话语建设上的缺失,在这种内外结合形势下,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被削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对坚定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以及在新时代条件下怎样坚定理想信念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要经过扎根、树立、奋斗的过程。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话语表达来武装大学生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价值意蕴

在新时代、新环境、新语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话语体系作为外在的表达形式,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可谓是立竿见影。因此,要解决好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育具有强大精神动力的后备军。

(一)话语体系创新之于学生,补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是补足新时代大学生精神之“钙”的重要途径。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性,它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之“钙”、力量之源。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西方敌对思想、不良主义席卷而来,自我辨别能力尚且不足,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明确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各种落后、腐朽思想的毒害,在个人理想信念上产生动摇,不少大学生在精神上严重缺“钙”。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表达,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坚定个人政治立场,认识并承担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话语体系创新以及新语境下的正确表达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三观,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话语体系作为重要的教育工具能给大学生以明确的人生方向和无穷的力量,鼓舞大学生的斗志,也就是及时给大学生的精神补“钙”,增强大学生的志气、骨气与底气。

(二)话语体系创新之于教育,提升新环境中理想信念教育的服务力与引领力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理想信念教育要始终保持其思想的统领作用,就必须通过话语体系创新来契合时代的声音,话语体系创新是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服务力与引领力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提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3]话语体系创新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题中之义。一就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服务力而言,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能够直接服务于理想信念教育整体建设,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成效,这也是我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中始终强调“话语创新”“话语魅力”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话语。二就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力而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话语体系,理想信念才能始终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不动摇。不仅如此,话语体系创新还是引领理想信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一方面,通过话语创新可以有效巩固理想信念原有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话语创新进一步提升理想信念在历史新环境中的实效性,让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顺应时代发展,迈上新征程。

(三)话语体系创新之于国家,增强新语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表达

从“话语”本身来看,话语的独特性带有国家隐性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含义。[4]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能够有效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达力、说服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含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体系创新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表达。在新语境下,脱离时代语境的理想信念话语很难感召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的信仰,从而直接淡化或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表达,通过话语维度的创新更好地传递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有效实现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这对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3]正确合理的话语表达,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聚民心、育新人”的作用,[3]有利于形成立足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大学生群体。

二、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现实困境

新时代大学生是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对象。尽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构建已有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新时代、新环境、新语境下,必须进一步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才能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上,话语主体、话语客体以及话语环体(话语环境)所显示出的一些问题不容小觑。

(一)话语主体: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呈现单薄性与滞后性

一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主体在话语体系上呈现单薄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信息、西方思潮、不良主义的话语表达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削弱了大学生的信仰,甚至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体系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然而,由于话语主体对于话语体系创新工作的不重视、话语主体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水平的不足等因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仍长期沿用传统话语体系,没有及时、适时地创新,使得话语主体在话语表达上普遍呈现单薄、空洞的特征。话语主体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传统落后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不够新颖与生动,缺乏吸引力,甚至部分话语主体由于自身缺乏对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正确掌握,严重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信度。

二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主体在话语体系上呈现滞后性。话语主体长期沿用传统灌输式教育以及自身理论知识滞后等综合因素是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滞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传统课堂灌输式教育中大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被激发,话语主体和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和探索存在明显的缺失,甚至部分话语主体照本宣科式缺少魅力的话语手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对于充满政治性和超越性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大学生难以切实理解到晦涩话语背后的深层意义,使得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事倍功半。作为大学生与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之间起着纽带作用的话语主体,若自身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上不具备超前性和引领性,话语体系必然难以实现创新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话语体系滞后性问题将越发突出。

(二)话语客体: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学习缺乏通俗性与主动性

一是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客体在话语学习上缺乏通俗性。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知识是基于时代又超越时代的,话语客体在学习和领会的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通俗易懂的转化也是当前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困境之一。新媒体时代各类社会思潮和非主流文化往往以一种通俗化、娱乐化的形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加之话语客体自我辨别能力尚且不足,使得话语客体对具有鲜明政治性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知识失去兴趣,甚至由于无法理解到具有超越性的话语体系背后的“通俗”道理,因此无法将话语内容进行通俗性转化,无法有效内化为自身理想和信仰。不仅如此,话语客体还因无法正确分辨各类信息背后的渗透思想,对于信息的优劣没有清晰的认知,加之各种低俗化、碎片化的信息更便于理解和记忆等特征,话语客体对于需要系统学习和长期坚持的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知识缺乏动力和耐力,使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影响力被各类非主流文化日渐削弱,消解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信度和效度。

二是理想信念教育话语客体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一方面,学校程序式、机械化的教学是导致话语客体缺乏主动性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部分话语客体的理想信念话语理论基础较差,对于理想信念话语的学习主要依托被动式的课堂学习来实现,因此在教育与自我教育效果皆欠佳的情况下具有鲜明政治性的话语内容无法充分转化被话语客体吸收,难以有效激发话语客体对于理想信念话语的认同感,甚至无法激发他们对“国家主人”身份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话语客体自身缺乏主动将理论进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转化的动机与能力,致使话语客体对于理想信念话语的学习与理解往往留于表面,不能有效内化为坚定的个人信仰,甚至由于缺乏对理想信念的深入学习或缺乏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等,少数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话语采取根本否定的态度。

(三)话语环体: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环境存在缺失与不足

话语环体也可以叫话语环境。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各种西方势力和不良主义的惯用伎俩就是通过“话语”的影响,通过营造欺骗性、诱导性的话语环体来宣扬自己国家的“正确性”,从而试图达到自己的不轨目的。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对现实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极易被错误“话语”信息误导。我国话语环体长期受到入侵和颠覆,才会出现由于“月亮还是国外的圆”的青年群体,甚至直接导致少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崩塌。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门和高校的持续重视下,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环体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国际国内复杂的话语环境,使得理想信念教育仍“任重而道远”。对于各类颠覆、破坏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削弱社会主义信念的事件和行为必须保持“零容忍”的态度。目前所创设的理想信念话语环体还远不够,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开展不足,理想信念与社会各界还缺乏深度融合,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性影响力不达,理想信念话语与网络信息结合不充分等。

三、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思考

思想离不开语言。[5]想要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必须从话语体系入手。通过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思考解决思想上的困难,从而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激发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同感和信念感。

(一)扎根之路:筑牢话语理论根基

筑牢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理论根基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首要前提。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包含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个维度。[6]通过筑牢理论根基才能实现创新发展。

1.筑牢教育者话语理论根基。教育者应该筑牢自身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理论根基,内化为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实现外化做好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第一,加强教育部门的培训。教育部门可定期组织“线上+线下”的培训,通过权威途径开展理想信念理论知识的相关培训。第二,提升学校的宣讲力度。学校可邀请相关教育专家到校开展宣讲活动,提升教育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第三,优化教育者自身能力。教育者自身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增强自身的话语底气,提升自己的话语魅力;还可以结合一定的科技手段优化话语传播技巧,创新话语表达方式。

2.筑牢大学生话语理论根基。大学生由于自身理论基础薄弱,对于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缺乏深刻认识,这是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关键问题。第一,教育者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话语理论知识,可采用阶梯式教育法则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实现不同理论基础的大学生对话语的有效掌握。第二,结合实际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应该紧紧围绕党和人民的现实需要,引导大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思考问题,提高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话语及理论基础的觉悟。第三,尊重大学生的话语权。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前浪,了解最新的话语流行趋势,师生通过平等交流打破传统话语教育壁垒,不断探索和深化话语体系建构,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理论根基。

(二)树立之路:实现话语通俗化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通俗化应用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保障。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任何时候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都是行不通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亦然如此。党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就是将深奥的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受教育者便于接受的话语内容,以便受教育者学习和领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创新也应该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理论联系实际,话语主体将话语体系日常生活化,进行通俗性转化以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

1.话语内容去教条化。教育者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教学与应用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教条化和抽象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不是高高在上的大话、空话,离不开大学生日常生活这片土壤。教育者应注意将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与现实相结合,结合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当今世界的基本格局,紧扣大学生的利益关切来通俗化应用,让大学生能够真正了解理想信念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杜绝对话语表达过程的空洞古板现象。因此可以开设专门的理想信念话语学习基地、组织理想信念话语学习专题活动等,让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融入实践活动,实现通俗性转化,从而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2.融入日常生活话语语境。理想信念的感召力是在书本、课堂中无法切身感受的,只有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实诉求相关联,才能使其领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的深层含义。理想信念教育者应该增强理想信念话语与生活话语的结合程度,一方面让大学生深刻体会话语的亲和力、吸引力,增强话语的阐释力;另一方面,让理想信念话语占领日常生活的高地,拓宽主流话语的覆盖面。

3.与网络话语体系构建共生机制。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对于网络的依赖是巨大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于网络。因此,教育者还应该将理想信念话语体系与网络话语体系相结合,构建话语共生机制。结合积极、先进的网络信息与话语,紧跟时政热点将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与之融合实现通俗转化,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便于大学生的理解和领悟。理想信念话语体系与网络话语体系的共生机制让大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的同时,在了解网络话语的过程中学习构建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还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各种不良信息和思潮的抵御能力,甚至能通过主流话语常态化建设来净化大学生的网络话语环境。

(三)奋斗之路:探寻话语时代发展

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时代化发展是话语体系创新的必然要求。

1.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话语体系内容。新时代、新语境、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的重要意义。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过程中务必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7]用科学合理的、符合时代声音的理想信念话语方案和话语内容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时代表达,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现实诉求,给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答疑解惑,增强大学生的志气、骨气与底气。

2.结合“云端”技术实现与时俱进。在大数据时代,实现话语体系与“云端”技术的结合是推动理想信念教育时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话语手段上,可以结合云端课堂、公众平台等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打破话语体系的传统边界,实现创新发展。还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话语体系的精确化、精准化传播与信息反馈,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力。时代在不断发展,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应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创新之路和创新之法,只有结合“云端”技术才能实现理想信念话语体系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话语体系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