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教之当代高等教育模式探析

2023-02-11 18:34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诗教诗词传统

陈 慧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广州 510275)

“诗教”一词,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1]孔子以《诗》为教,经两汉经师与宋明理学家的阐发,奠定了诗、礼、乐为一体,问学、成德、为政为导向,“温柔敦厚”为宗旨的儒家诗教传统,构成了华夏政教体系的基石。而伴随近代以来政教体系的崩塌,现代诗教剥离了诗与礼乐的关系,因应民族危亡与现代转型的诉求,在西方现代思潮冲击下,被重新赋予启蒙、保国、审美的导向。

当代诗教延续现代诗教的基本框架和精神内涵,在专业化和普及化这两个维度中有序展开,同时一直保持着对传统诗教的理解、接受和对现代诗教的反思、批判。自20 世纪90年代末杨叔子院士力倡让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以来,以大学诗教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陆续展开。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提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亦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处理现代诗教与传统诗教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当代诗教建设的探索,其探索呈现出由教育借鉴到教育自立的转向。笔者自2005年开始参与高校诗教建设,经过近期的调研访谈,对当前高校诗教大体情况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模式探讨。

一、被激活的传统诗教:当代诗教的建设背景

如何处理现代诗教与传统诗教这两大传统,意味着要如何在现代诗教基础上,推动传统诗教的当代传承,其探索必须立足于对传统诗教的重新认识、对当代诗教的自觉自立。与过往百年“反传统”和“批判性继承”的主流基调有所区别的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作为新时期国家战略被反复提出。我国教育也已基本走出长期以来基于西方中心观与现代化理论的教育借鉴模式,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与影响的教育自立模式,从传统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中获取自立的根基。

应该注意到,近年来阐发传统诗教内涵、机制、功能与意义,探索传统诗教当代传承转化问题之类的文章层出不穷。尤具代表性的是,自2015年起,《光明日报》密集刊发一系列相关文章,如《“诗教”的发生》[2]《诗道与诗教》[3]《〈诗经〉与“诗教”》[4]《诗教与礼制的离合》[5]《〈诗经〉的伦理性》[6]《现代美育,诗教何为》[7]《孔子“诗教”的核心观念》[8]《孔子这样建立“诗教”》[9]等,鲜明体现当前阐发传统诗教价值、建设当代诗教文化的文化战略和价值导向。

在国家社科基金数据库[10]查询可知,2019、2020 这两年有4 个有关传统诗教当代传承转化问题的项目立项:董宇宇《“诗教”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建构及传播研究》(2019)、唐定坤《诗教传统及其现代转化研究》(2019)、徐炼《中国古代“诗教”及其现代意义研究》(2010)、成倩《〈毛诗〉政治诗教的学理架构与当代意义研究》(2020)。此外,《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刊发的《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11],也体现这一问题意识,主张站在民族文化自信的立场,重新研究诗教传统,发掘其精髓,阐释其价值,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历史担当意识探索并建构当代的诗教文化。

在此战略导向和研究趋势的引领下,当代诗教旨在发掘传统诗教的价值所在和实践可能,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以塑造中华人民的文化自信与各国人民的文明认同。在相关讨论中,最受关注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发掘传统诗教的发生机制,发挥其更为直接的教化意义。诗教并非仅仅局限于《诗》之教,学界注意到楚竹书《孔子诗论》中的“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12],就此发掘以诗、乐、文这三类认知对象在文化和教养上的分工与配合[13]11。认为乐教经历了集体无意识的“诗乐一体”到有意制礼作乐的“礼乐一体”的转变[14]60,周以诗乐化性,则实现了礼乐由崇德向治心的转变[15]。并且,乐教逐渐由“成于乐”所侧重的人性培养和健全的层面,发展到社会治理和社会道德的涵养层面[14]61。而其中由乐教脱胎出来的诗教,则体现“乐德”到“文德”的转变[14]62。相较于乐教,诗教可将意识形态以具体可感的文字形式传达出来[13]12。学界还特别注意到何谓以诗教从乐教中脱离出来,承担更为重要的教化功能,原因主要在于诗自身结构音韵上的感兴性与古典礼仪行动的配合性,及其在古典政治语言及日常语言中的重要性,故而具备更为直接的教化功能[16]。

第二,强调传统诗教之于当代情感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的意义。综合讨论意见来看,学界在对现代诗教的反思批判中,意识到继此而来的当代诗教,主要将古典诗词作为一种具有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知识类型来教授,并且往往割裂了美育与德育[17]。事实上,传统诗教以“尊德性”“道问学”为两大核心观点,前者以审美兴发为桥梁沟通性情与道德,后者则以问学求知为途径通往道德与政治[8]。传统诗教天然沟通知、情、意,联结真、美、善,而善又具有对美的二次生成性[6]。

第三,探讨传统诗教的实践经验及其于文化传承的意义。就此,学界比较了传统诗教与现代诗教的实践,认为前者是以儒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身份参与文化和诗歌建设,通过发挥其政治伦理教化功能,将修齐治平观念融为传统士大夫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部分。而在“五四”反传统语境中,“现代诗教只能以现代文化启蒙、社会革命动员这种间接身份参与新诗建构,致使现代诗人未能处理好民族传统与西方诗歌经验、新诗创作与民族历史书写等关系,压缩了现代新诗参与人格培养和文化建设的空间”[11]。这些问题不单存在于新诗建构,也同时存在于现代诗教建构,不利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探讨传统诗教的实践经验及其于文明互鉴的意义。有学者注意到西方诗教实践存在“柏拉图困境”,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对诗人和诗歌审判,触及自由与规训、教化与感通等教育微妙尺度把握的“诗教悖论”问题[18]155,而传统诗教在逻辑意义上实现了对“柏拉图困境”的实践性超越。具体表现为“教科书级别的课程及其经典操作范例《诗经》的出现定型,感化式、竞争性创造阐释等规训方式的独创[18]154,诗性敏感与教化实用之间有效的工夫调适,以及儒家文化共同体中‘诗教家’的稳定出现等方面”[18]155。传统诗教所体现出的善于把握时机与微妙分寸尺度的教育智慧,不仅可为中国当下教育课程改革提供镜鉴,也为西方传统诗教悖论的“柏拉图困境”的进一步解决,提供了诸多现实超越的可能[18]156。

总的来看,传统诗教已作为被激活的文化遗产。但要特别强调的是,激活传统诗教,固然有国家层面文化复兴的导向在,却并非仅仅基于民族主义情怀,而是与大学的理念、与21世纪高等教育的宗旨和使命存在高度契合。纽曼和洪堡的经典大学理念,主张大学教育要培养人的理性、理智和心灵,不受当时自然科学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兴起所带来的实用的、功利的目标影响。而根据《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高等教育主张“通过教学和研究去发展、创造和传播知识”,为推动社会文化提供专门知识,促进和发展人文科学和创造性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主张“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主张在面向复杂的社会状况与多元的价值标准时,帮助青年对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进行思考、批判和前瞻,并采取积极行动[19]。

与之相契合的是,我国传统诗教尽管在积极为政方面体现出实用性和功利性,但始终是以养成人的理性、理智和心灵的超功利性作为前提根据和最终目标的。并且,传统诗教勾连知、情、意范畴,可为人类人文社会科学和创造性艺术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专门知识;中国被视为诗的国度,诗的艺术特质及诗教的化育方式,在多元文化中极具民族特色;传统诗教以审美的方式涵养性情、塑造德性,在兴发青年情志,提供价值标准和行动引导方面也有着难以取代的意义。

2014年以前,郭书凤家由于经济基础差,又没有其他收入,一家四口人只能靠一点山坡薄地维持生计,一年下来,平均每人年收入也不足3000元。按郭书凤的话说,当时看着富裕人家的小日子,自己都觉得丢人。由于其家庭确实贫困,同年三月份,郭书凤家被确定为贫困户。

此外,激活传统诗教,不仅是激活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也是激活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原本诗教就具有“可以观,可以群”(《论语·阳货篇》)[20]236,“明达从政、外交专对”(《论语·子路》)[20]183的重要功能,在打破文化局限、推动文化交流方面也能发挥其独特的价值。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指出的:“大学有一些使自己成为独特场所的特点。大学是保存人类遗产的活宝库,这些遗产由于教师和研究人员的使用而不断具有新的生命力。大学通常都是多学科的,这有助于每个人超越自己原初的文化环境的界限。与其他教育机构相比,大学通常与国际社会有更多的接触。”[21]在全球化背景中,在高校激活传统诗教,不但有助当代大学生超越现代性文化环境的界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外国留学生超越原初文化环境的界限,寻求更多的文明共识。

二、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中心的高校诗教模式

当前高校在激活传统诗教、建设当代诗教方面的普遍自觉,以2010年中华诗教学会的成立为一大标志。在此之前,以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为代表的港澳台高校在诗教方面保持了较好的历史延续性,在21 世纪初之前一直起到标杆作用。而中山大学有近现代岭南诗教的风雅遗存,自2003年成立中国文体学研究中心,便依托此中心开展诗教,最早与港澳台进行经验交流与诗赛合作,并于2010年邀请海内外30 余所高校42 位学者诗人,成立中华诗教学会。学会在加强中华传统诗词教育、弘扬传统诗教方面达成高度共识,在往后10余年间展开了多次合作,积极推动了广大高校的诗教建设,为之培育人才,并提供更多平台进行当代诗教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广泛交流。

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不少高校已形成可资借鉴的诗教模式。据笔者观察,当代高校诗教模式可大体分为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中心和以诗教文化建设为中心这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重视并接受传统诗教的部分观念或实践,以丰富教学理念与方法途径,为古代文学专业打造当代诗教课程体系的建设模式;后者则是指溢出古代文学专业,立足经学传统和文化史观来呈现、转化传统诗教文化的建设模式。二者虽各有侧重和特点,但也存在程度不一的交叠。

首先来看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中心的诗教模式。其课程建设立足现代学科与专业定位,而对传统诗教的观念、实践进行一定程度的取鉴。与过往古代文学专业的诗教课程内容相比,更注重传统诗教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功能,也更重视古典诗词的吟诵、写作等诗教实践。该模式较具代表性的有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其诗教建设开始时间较早、课程体系性较强、理论或实践经验较成熟、影响辐射面也较广,同时也为不少高校输送了建设当代诗教的人才。此外一些师范类院校的文学院或国学院近年来诗教成果突出,其建设理念与方式也值得关注。

南开大学中文系与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叶嘉莹合作建立的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建设了一系列中华诗教课程。课程内容包括专业性质的中华诗教概说、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中华诗教诗词吟诵虚拟仿真实验、诗与诗学、诗教名家谈等。除专业课程外,还通过“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2021年中华经典诵写讲骨干教师培训班等方式进行知识普及和师资培训。该所内设儒学研究中心、诗词研究中心和文学比较研究中心,同时建有古代文化图书资料中心和古典诗词图书资料中心。由此可见,其诗教课程建设是以儒学文化、诗词文化研究为学术基础。

中华诗教课程的设计比较鲜明地体现其对传统诗教核心观念与特色实践的理解。一方面,专门设置专注品格、修养的诗教课程,体现诗教以教人为先的德教观。叶嘉莹引顾随所说“中国说‘诗教’,不是教作诗,是使做好人”来阐发其对“中华诗教”的理解,主张“透过诗词,用今人的生命体悟和古人交流,用诗人的生命品格滋养今人的生命质地”[22]。另一方面,在德育课程、诗学课程之间设置吟诵课程,则是对传统诗教特色实践的传承应用。叶嘉莹认为,伴随着诗歌的律动是先于语言文字的,吟诵与情意相通,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23]。且乐语是古代贵族子弟美育的重要部分,《周礼·春官》便记载“以乐语教国子”的传统。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而在近代以后,吟诵被认为是腐朽落寞的文化,逐渐不被提倡。因此,有必要系统讲解诗词吟诵之法,接续中国吟诵的传统[24]。

另一部分课程主要依托中华诗教学会,整合国内优秀师资力量,将诗教辐射到海内外。中华诗教学会会长团队汇聚当代中国高校10 余位最具影响力的学者诗家,领导近百人理事会,在最近20 多年间陆续在各自高校开设诗词写作课,指导学生诗社,轮流承办诗词赛事,为“诗词传承与实践研究生暑期学校”(简称“诗校”)提供优质课程,业已成为中国当代诗教的发起中心。其中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简称“大赛”)已历13届,分别由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具有深厚诗教积淀的名校轮流承办,历次大赛都设计具有课程性质的名师评点。而“诗校”也已举办4 届,每届精选在校生、青年教师中的优秀诗才,聘请最优秀的学者诗家讲授最擅长的专业课程,因而被视为当代高校诗词精英的高端雅集、高校诗教水平的高端展示。

该系列该课程体系自建设之初,即由张海鸥与吴承学、彭玉平确立“中华诗教当代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方向,并赋予传统诗教以现代内涵:教诗以育诗才,育人以立诗心;体察宇宙之浩大,升华个体之卑微;光大人心之高贵,化解俗世之鄙陋。这一宗旨也贯穿于“大赛”和“诗校”,前者主张尊诗体、立诗心、倡诗艺,以高贵典雅的情怀复兴传统诗词文化,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不成为政治附庸,使诗教回归纯净的艺术,联结历史、向往文明、走近真理。后者校训为“高贵典雅”,强调作诗为人的高贵其神、典雅其形。

师范类院校与地方院校在近些年的诗教建设中亦有亮眼表现,在课程建设、基地建设、社团建设的结合方面有其特色所在。一方面,其专业课程的长期建设促进了社团发展,累积的教学成果也更易获取平台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社团的活跃与平台的成立,也对专业课程建设起到反哺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教育部首批“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获得者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除长期开设吟诵、创作类专业课程外,首都师范大学的文学院和中国国学教育学院,上海大学的中华诗词创作与研究中心和诗礼文化研究院,依托基地密切配合,通过整合学校、社会资源,大力推动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其中,首都师范大学诗教相关的学生社团有鹤鸣国学社、周南诗社、鹿鸣吟诵社,社名皆取自《诗经》,体现其诗教传承的自觉。

此外,华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近年在“大赛”为代表的重要赛事中屡创佳绩,其于诗教建设的探索均有独到之处。四校均开设诗词鉴赏、研究及写作课程,在此基础上,华南师范大学建设了相对独立、宗旨明确、社规井严的召南诗社,和深入中小学教育的吟诵社,其社课内容注重传统家法和地方特色,集中在宋诗模仿和粤语吟诵。而贵州师范学院的特色在于,以分阶段、累积式推进的方式来建设专业课程,先后面向社会、全校和学院开设诗词写作课程,再借助平台课辐射中小学语文教学。社团建设方面,则利用省内各地诗社资源,以轮值社长、每年举办主题诗会、举办大学诗会高峰论坛等制度、方式充分激活地方诗教文化,并将成果回馈给专业课程。韩山师范学院则将诗、书教共同作为传统技艺传承和修身养性、锻造君子人格的重要途径[25]。除注重引进名家网络课程外,致力发展韩山诗社、韩山师范学院诗歌创研中心、陈其铨书道馆等,探索校园诗歌、地方诗群和诗歌民刊创研结合的新机制[26]。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原琼州大学、琼州学院这所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高校有着浓厚的诗教氛围,21世纪初开始至今,先后开设诗词楹联知识与写作公选课、古典诗歌体裁的理论与创作专业选修课;该校以李景新教授为代表的一批擅长古典诗词理论与创作的教师,成立一如诗社、泮湖诗社,配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培养了众多学生诗人,并通过适时采风、公众号推送、结集出版与学术研讨,提炼海南文化并增加其国际影响力。

综合来看,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中心的诗教建设模式,不满足于“五四”以来将古典诗词视为“死的文学”,也不止步于将诗教作为诗词写作、吟诵技艺的传承,而主张通过写作、吟诵的诗教实践,为“死的文学”注入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精神与风貌。并且,通过相较欣赏而言更为主动、直观的参与方式,更大程度消除当代大学生与古典诗词之间的隔阂,使古典审美情趣与人文精神,自然而然地浸润生发出感化人心的力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围绕专业课程建设所采用的方式、所依据的平台,也较前丰富多元得多。往往依托于相关研究中心、基地、社团、学会,同时也有效借助中央或地方文化教育单位和传媒机构的复合型力量,不断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的有机结合,扩大了诗教的辐射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地方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以诗教文化建设为中心的高校诗教模式

上述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中心的诗教模式,尽管对现代诗教有所反思,但仍主要在古代文学的学科专业内展开,主要将《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从文学、文献学角度进行讲授。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讲授,也主要从文学艺术角度或文史互证角度展开。毕竟,当代诗教主要延续现代诗教而来,后者是建立在“反经学”基础上,对于“现代”的理解主要受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性思潮的影响。因此,当代诗教对传统诗教的阐释和接受,也不可避免地局限于现代学科背景,持以更接近“现代”的价值观念与艺术标准。

然而,伴随近些年来学界对揭示中国传统学术特质、建构本土化理论批评框架的重视,越来越多学者试图打破“现代”迷思、揭除“现代”遮蔽,以“同情之了解”的态度理解经学。一方面,重新将《诗经》视为儒家经典来理解其经典价值和文化特质所在,基于经学传统理解《诗经》及《诗经》学影响下的学术与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本质与流变形成新的共识;另一方面,理解经学不意味着固守经学,而是尝试以一种注重新旧、今古和中西之会通融合的文化史观,来处理传统诗教与现代诗教的关系。发挥传统诗教以审美兴发为桥梁沟通性情与道德,以问学求知为途径通往道德与政治的功能,打破学科专业界限,使之在推动学科交叉、提供通识基础方面发挥独特价值。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当代诗教开辟出另一种以诗教文化建设为中心的建设模式。它溢出古代文学专业的诗教课程而又形成互补,更着眼于诗教文化本身,立足经学传统和文化史观来解释和转化传统诗教,在课程建设方面也更倾向于为专业教育奠定基础的通识教育。其实,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中心的诗教模式中,也有与专业教育相辅、面向非专业学生、面向大众的普及教育,但主要是在本专业中选取较为浅近特别的知识,作兴趣引导和特长培养。通识教育同样面向一大批人,其与普及教育所不同的是,更注意知识内核的完整性及其对完整人格的塑造。诗教文化沟通知、情、意,联结真、美、善的功能,恰契合通识教育的目标。因此,以诗教文化建设为中心的诗教模式,倾向以通识教育的形式呈现诗教文化的整体面目与关键内容,使一大批人对于自身及在社会和宇宙中的位置有基本的、普遍的理解。

在这方面,中山大学的跨学科诗教文化建设较有代表性。中山大学是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先行者,主导发起“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并且最早以博雅学院这一实体学院的形式,推动以中西方经典为中心的“核心文本与核心课程”建设。而传统诗教、乐教及其当代传承转变,即其课程内容的一大构成。近年来,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哲学系、艺术学院通过共享诗教文化通识课程、合作诗乐结合的美育活动,以更完整地呈现传统诗乐之教的精神风貌,并与中文系的诗教专业课程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与互补。

博雅学院的人才培养分为通识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主要在通识教育阶段通过诗经、诗与乐、唐代诗歌、诗词格律等一系列课程,呈现较为完整的诗教文化。贯穿这些课程的主旨在于引领学生理解《诗经》的经学阐释及儒家诗教文化的深远影响:诗经课程立足毛《诗》郑《笺》的经学体系,进行三家诗比较、汉宋比较及与现代《诗》学的比较。诗与乐课程重回诗、礼、乐为一体的传统诗教模式,讲授或弦歌流传下来的《诗经》乐谱。同时关注传统诗教格物致知的特点,带领学生在户外识别虫鱼鸟兽之名。而唐代诗歌课程借助陈子昂“兴寄”说、元白“采诗”说等体现唐代诗教观,借助《杜诗详注》《诗比兴笺》等深受儒家诗教观影响的诗评来理解唐诗。诗词格律课程也从“温柔敦厚”诗教之旨切入写作和鉴赏,主张“格律”不单指诗词的格式、声律或格调、风律,也包括对学生志格、纪律的涵养。此外在建设慕课课程时,博雅学院借助学院跨学科师资力量,进行中西古典诗、古典诗与现代诗、人类作诗与人工智能作诗的比较,探讨文明差异与文化转型问题。

在乐教方面,除博雅学院开设诗与乐课程外,哲学系周春健在《诗经导读》基础上开设了现代乐教课程。该课程主要从“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角度理解现代乐教,关注《诗经》文学性之外的政治性,关注其与周公制礼作乐的直接联系,关注其对中国礼乐文明的影响及其与现代乐教的一贯精神[27]。现代乐教的“乐教”,并非仅指音乐教育,而重点指音乐教化;所探讨的“现代”,也并非指现代立场或现代视域,而是立足于当下所处之现代境遇,理解传统乐教与现代乐教之间的张力与异变,试图将古典乐教在政治、伦理、情感等方面的优长,在当今社会焕发出来,使音乐更好地发挥“移风易俗”的重要教化作用[28]。

此外,艺术学院主要进行《诗经》乐谱重编的教学实践。院长金婷婷注意到,“近代文艺变革大势有二:其一是取法西方以实现本国文艺形式的革新;其二是顺应传统阶级的瓦解推动文艺下移,即把文艺创作和接受的主体从少数精英士人转换为更广泛的民众。在此过程中,溯源至《诗经》的歌诗传统被重新激活,历史上通行于民间的乐府、声诗、词曲等音乐文学也为从晚清改良派到新文化运动的革新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29]。可见,其教学主旨受启于近代学者把新歌诗纳入诗乐传统统序,建立诗乐相和与人类生命本体的美学连接的实践而又有所反思推进,以重编新歌的方式来承载、呈现《诗经》的完整美。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杨赛的古谱诗词译唱。此与上述《诗》乐重编正好相向而行,但在将诗乐作为诗教文化重要内容来建设、致力调和传统乐教和现代乐教的冲突方面,却又是殊途同归。在杨赛看来,“诗乐通过从上至下的风和从下至上的谏来教化风俗,使得小的风俗统合为大的风俗,旧的风俗转化为新的风俗”[30]。相比礼制、法制和行政有更深入、持久、稳定的教化效果。认为中华古谱诗词“将天文、地文、人文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出了人文审美与生命意识”[31]。构建新时代中国音乐文学体系,须将两千多年来的旧音乐文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新音乐文学相结合,传承发展汉语言听觉审美并运用于当代声乐创作、表演、传播实践[32]42。主张对中国音乐文学学科的构建与研究重心,是以文献为原点并从建立从先秦到现当代的中国音乐文学历史、辑成中国音乐文学经典作品选集、健全中国音乐文学作品分析理论体系和搭建中国音乐文学创作、表演、评论、传播平台[32]46。

相对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中心的诗教模式来说,以诗教文化建设为中心的诗教模式起步较晚,探索经验和规模影响都有所不及。这与当前内地通识教育和经学研究方始复兴,尚未得到主流、大众的普遍接受是正相关的。教学模式的完善和运行,无不根植于教师或教学团队的诗教研究与实践经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主流平台资源。比如,广受大众关注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古代文学专业教师参与命题、担任评委或顾问;此外还有教育部连续五届面向高校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这些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主流节目或活动,极大促进了高校在诗教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的积极性。

结语

近年来学界在推动传统诗教当代传承转化方面的理论探索,主要从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的视野出发,发掘传统诗教在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及道德教育方面的价值。依据于此,高等教育也提倡在创作、吟唱等教育实践中激活传统诗教的生命力,形塑文化自信与文明认同。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中心和以诗教文化建设为中心这两种高校诗教模式及其代表案例。从理念上说,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诗经》和诗教的定位,而从内容、方法上说,二者是可以共享的。无论何种模式,都旨在打破古典诗词与现代社会的隔阂,淡化学生对古典语言、传统文化的疏离感,让学生能够透过经典作品,贴近古典诗人词人的伟大灵魂,感受到他们如何超越一己悲欢,怀抱对家国文明、宇宙万物的真诚关切。

猜你喜欢
诗教诗词传统
我与诗教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会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