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隐融合”

2023-02-12 04:25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显性教育者隐性

易 莉

(西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2020年,《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坚持八个统一,包括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科技发展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巨大驱动力,教育的创新优化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智能媒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置身于网络连接和智能终端的包裹之中,数以亿计的网络节点产生的规模巨大的数据在物联网中流动,每个个体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利用智能媒体,透视算法逻辑,追踪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动态,挖掘丰富的智能媒体资源,推送个性化教育内容,使隐性教育的场域切换到显性教育的空间中来,也使显性教育的内容延伸到隐性教育过程中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能在统一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在融通中增强亲和力与针对性,让学生在自然的、愉悦的受教状态下形成稳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一、智能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伴随5G网络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来临,智能媒体应运而生。智能媒体,即媒体智能化,是人工智能和媒介的结合体,是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形成的媒体新形态[2]。虚拟现实技术、机器学习、个性化信息推送都是智能媒体的重要特点。将其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实现教育场景的转换、教育过程的追踪和教育内容的分发,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起到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一)虚拟结合现实技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场景转换

思想政治教育的“显隐”之分是相对的,其共同点是为实现受教育者思想素质提升和品德发展而展开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只是根据其施教方式和对受教育者作用机制的不同,做出“显隐”区分[3]。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以直接的、明确的、外显的方式组织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有意识中接受观念的改变,教育场域一般局限于课堂,教学方式以理论教授为主。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以间接的、不明确的、内隐的方式组织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获得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外的教育资源利用居多,如环境熏陶、实践活动、文化活动等,让受教育者在自主参与中体验感性的、自然的受教状态[4]。受具体物理空间的限制,有意识的、理性的显性教育与无意识的、感性的隐性教育无法自由转换,在空间场景的统一中存在阻隔,不同的施教方式在各自的场域中发挥作用。

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技术是智能媒体的重要特点,它促进了媒介融合泛化。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使隐性教育中的校外实践场景真实还原,赋予一些在校内环境中难以操作的教育模式以新的可能性,让受教育者在虚拟仿真场景中参与道德实践,接受环境的感染、人物的感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显性教育所强化的抽象理论的认知,在感性材料中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进而激发出内在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智能媒体的出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有了科技支撑,在内容、方法、场景上自由转换,教育场域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理论学习中增加了无意识的情感体验。

(二)移动计算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全过程追踪

充分掌握受教育者思想状态,是开展针对性施教活动的前提条件,对学生观念的引导和行为的干预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相对有限,通常是学校安排的正式理论课教学时段,而以实践活动和环境影响为主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也处于一种短期、偶合且不确定的状态。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都难以透视学生整体的学习、生活、交友等日常行为。对于学生大量的生活碎片时间,虽然教师无法继续追踪和全面掌控,但是在这些时段中,学生的具体经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

智能媒体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移动计算。计算成为了一种通用的、包罗万象的媒介,可以容纳语音、音乐、文字、视频和通信[5]。一个窄带物联网站点可以连接的终端设备数量高达千亿之多,每一个被物联网所连接的终端,如手机、音箱、汽车等硬件设备都会全面记录和洞察我们的生活。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手中的智能硬件设备进行便捷的内容查询和信息传播,一个简单的搜索行为,就能产生指数级增长的数据量。智能媒体可以利用统计建模、算法优化、人工智能等手段,从数据中提取隐含的有效信息。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就是将人的思想意识视为一种算法,通过采集和分析人们各种行为产生的数据痕迹,进而对人们的思想动态进行全样本、全过程、跟踪式的‘画像’”[6]。在教育者有条件地采集学生思想意识的数据,有目的地洞悉个体的思想特征、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之后,就可以评估其思想政治水平,预测其价值追求,干预其不良行为。根据学生的搜索和信息浏览记录追踪了解其思想动态,能为显性教育做好学情分析准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三)个性推荐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内容渗透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概念、命题艰涩抽象,受教育者的理解和吸收难度偏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倾向于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教育方式,内容选择通常是人文化、生活化主题。但是,无论是显性教育的理论讲授还是隐性教育的人文环境影响,都是以“一对多”的方式进行无差别的施教模式。传统的理论学习、实践活动、文化宣传、环境创设等教育形式,都未能深入贯彻“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针对性施教体现不明显。在施教过程中,如果教育内容单一化,无法吸引受教育者,那么教育内容通常会被自动屏蔽,难以入脑入心;如果教育内容陈旧滞后、无动态更新,没有做到与教育对象精准匹配,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将会减弱。

智能媒体依赖于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更趋于人性化、大众化、简单化,是一种更懂得人类需求的信息服务介质。处于网络中的智能媒体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它能将在媒介产品运营中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下一次操作中。利用智能媒体,推荐系统可以在受教育者以往的历史数据中,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并对其兴趣、偏好进行精准刻画,人像刻画完成后,推荐系统会自动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智能媒体能让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与隐性教育的人文信息自动结合,使“人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找人”。智能媒体设备的动态更新功能,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任何一个间隙都能收到大量自己感兴趣的教育信息,实现教育对象、场景和内容的精准匹配,完成内容的潜隐化、个性化渗透,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二、智能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路径探析

科学技术的变革给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以智能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使教育在空间场域、施教过程和资源利用上都实现了突破性发展。然而,不同的学科领域对智能媒体的利用方式各不相同。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科技优势应用于课堂内外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正式与非正式、有意识和无意识中培育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需要教育者透视智能媒体的具体功能,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特征,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创设VR/AR/AI课程资源,形成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感知

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显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渠道,有赖于教育者在课堂中进行规范严谨的理论讲授、概念辨析、逻辑推导等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意识。然而,显性教育中学生认知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对理论进行阐释和评价,还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和情境创设中去体验和运用,直观感性的经验对理性知识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显性教育中融合隐性教育,需要利用智能媒体开发创设VR/AR/AI等课程资源,以便在显性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形成全方位呈现、全感官体验的隐性感知系统。

第一,利用VR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增加显性教育中的全感官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模拟仿真等多种高新科技相结合,形成VR(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智慧教室。对教学内容与环境进行虚拟化设计,并链接到实体课堂,形成历史事件、博物馆、榜样人物、案情等类型化虚拟场景,使学生在其中体会真实感。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精神的培育中,受教育者佩戴VR头显,穿越虚拟场景,置身于传统与现代社会中,学生为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广袤土地上劳动生产、繁衍生息而赞叹,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建造气势恢宏的伟大工程而自豪,对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有了更多直观的体会和认同。再如,在道德观教育和法治观教育中,案件现场被虚拟还原,学生能真实体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激化过程,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促进情感激发,对现场的是非对错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断,形成正确的行为选择。VR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实体课堂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连接,将显性讲授中的理论学习与潜隐的体验式、情境式学习结合,使学生的认知系统得到全方位的调动,深入把握历史的脉动、事件的发展,在无意识的、愉快的感性体验中巩固了理论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在教材中插入“思政AR智能学习卡”,实现理论知识的感性可视化学习。2021年版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主题清晰、内容严谨、形式丰富。虽然二维码技术在教材中已得到充分应用,但是二维码链接的内容也多以固定的文本和文字为主,依然没有改变传统的平面化、静态化的知识呈现模式。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在教材中插入“思政智能学习卡”,并采取与APP相结合的形式,把虚拟的事物带入现实环境中来,学生通过手机、平版电脑等硬件设备下载思政智能学习APP,扫描学习卡,就会呈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3D动态图像。例如,在人生观内容的学习中,人的本质理论就会转化为动态、立体的人与社会关系的集合,包括劳动关系、家庭关系、政治关系等,不仅让学生在可视化的具体图像中加深对抽象理论的领悟,而且智能语音可以伴随动态图自动讲解基本概念。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抽象的文字和内涵成为可视化的图像展示,深奥艰涩的概念更容易理解,可视化操作界面让学生在显性教育的课堂体验到隐性教育中自然的受教状态。

第三,引入AI虚拟老师助手,增强学生愉悦的自我肯定。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专注于内容的讲授,对学生的疑问和情绪反应滞后,通常需要课后再进行沟通,实时反馈不足。AI人工智能技术能制造虚拟老师,让其不仅有生动的、良好的外观形象,而且还具有智能语音功能,最重要的是它能随时关注学生的课堂情绪并实时反馈。首先,虚拟老师可以实现老师提问并评价学生。教师可以先录制表情和语音评价视频,如优秀、良好、继续努力等,在思政课教学中AI老师会主动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打分,显示不同评价等级的视频。学生因其有趣的及时反馈不自觉地增强了学习信心。其次,虚拟老师可以实现学生对老师提问。虚拟老师助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7]。学生通过AI老师的答疑解惑,消除了学习的障碍,无意中增加了继续探究的动力。最后,虚拟老师可以实现测评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AI老师可以根据测试题目,发现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上的短板与不足并发布个性化学习清单,学生通过肢体的触碰完成补习。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后,将零散的要点组合成逻辑清晰的理论框架。在无意识状态下,学生能在任何时候梳理复杂交错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等体系,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虚拟老师互动,消除了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与受教双方的鸿沟,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感性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与关注度,帮助学生获得愉悦的自我肯定,增强了显性教育的感染力。

(二)持续追踪刻画,建立显性疏导前的隐性透视

了解受教育者思想动态、行为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具有针对性和干预性的前提条件。如果教育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隔离,那么教育者无法及时掌控和纠正受教育者的错误观念、不良心理和危险行为,教育目标的实现就会有阻力。强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就是要将两种各有侧重的施教模式在教育过程中贯通、融合,让教育渗透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利用智能媒体的强大功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全面透视,不但能有效解决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中对学生追踪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为正式的显性疏导提供学情分析,帮助教育者在有意识的显性教育中做好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第一,分析搜索内容,追踪思想动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时间上看,强调对教育者社会实践和人生活动的“全天候”影响。但受以往教育手段的局限性,教育者根本无从追踪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润物无声时常发生中断,无法保证其持续性,教育者既不能及时观察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也不能对其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及时纠正。利用智能媒体平台,学校建设“校园思政APP”,经学生“允许跟踪在其他APP和网站上的活动”,观察学生搜索的关键词,收集他们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搜索数据。一旦发现学生搜索敏感、危险信息,对负面信息点赞和转发,或发生了不良的思想变化,如悲观厌世的心态、过度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等,教育者就可以立刻跟进,通过深度交流访谈,及时在正式的、显性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防患于未然。通过潜隐的、深入生活轨迹的透视,了解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过程,为显性教育的正面疏导提供条件。

第二,定位地理空间,追踪行为动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空间上看,注重对学生在校内外全方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希望促进学生形成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还期待学生产生持续性良好行为,然而隐性教育依赖于校内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育空间上依然较为狭窄,无法全面覆盖学生生活的所有领域,更不利于动态观察学生的行为特征。利用智能媒体的定位系统,经学生“允许访问位置信息”,能及时追踪学生所在的城市和地区,区分学生所处的是文化场所、娱乐场所还是家庭场所,对学生进行系统持续追踪刻画,并输出具体的标签体系。例如,某位学生的LBS地理位置数据显示,他在每个周六某个时段的坐标是“某某大厦”,系统就会自动将“某某大厦”这个标签与学生进行关联。如果发现学生所在场所有异常,教育者可以果断介入干预,了解原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有序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自身价值。

传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联系性有限,时常不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和发展变化过程,与智能媒体全程追踪、动态描述相比,教育持续性不强。通过智能媒体平台的追踪功能,教育者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在日常生活细节中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通过全过程观察,并回归显性疏导,在不知不觉中纠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偏差。

(三)内容精准匹配,关注显性课程讲授中的隐性推送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统一性,主要以教材内容为重点,在课程讲授中启发学生深入辨析,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学生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可能产生忽视和排斥,单一的信息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认知需求。智能媒体在内容分发上有定位精准的优势,通过隐性推送,能够实现显性讲授之后的内容拓展,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获得更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育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布置搜索任务,将显性教育内容延伸到日常信息搜索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观念和行为施加影响的活动。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应该在更多的课外活动甚至是日常生活中以新的手段展开施教活动。利用智能媒体,教育者能将理论教育的过程延伸到学生的闲暇生活中,教育内容呈现出生动、多元、跨学科的特征。老师给学生布置信息搜索任务,让学生在智能媒体上搜索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出现的关键词,例如改革创新、时代精神、集体主义、中国革命道德、法治中国等。在学生不自觉的点赞、正面评价、转发和自我信息创作生产过程中,显性教育的内容延伸到了课堂之外。通过潜隐的教育方式,课堂理论学习的影响力增强,获得有利于课堂理论学习的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使显隐教育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第二,鼓励阅读,增加隐性渗透下的精准推送量。在学生完成信息搜索后,教育者要鼓励学生阅读搜索到的相关文章。智能媒体能够对学生在线阅读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刻画属于每位个体的标签,并让推荐系统向学生精准推送与搜索信息相关的文章。学生阅读的时间越长,越能推动智能媒体的精准数据分析,系统越能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推送更多的相关信息。学生在等待公交车、乘坐地铁的普通生活间隙,都能接收到系统推荐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休息时间、碎片时间也能关注信息,解决思想困惑。通过显性搜索和隐性推送相结合,学生能够了解更多故事性强、感染力强、人文性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将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个性化和生活化拓展,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

第三,回归课堂,在显性教育中共享隐性推送信息。利用智能媒体系统的自动推送,让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得到利用,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有效知识的学习上。以文章、图片、视频等呈现的信息数量增多,无须学生自己搜索,满足其学习内容和兴趣特征的案例就会自动呈现。这样,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加深,对不同群体的关注增多,获得的信息量增大,他们又将自己在无意识状态下收集到的鲜活的案例回馈课堂,以此作为分析问题的重要材料和论证观点的论据支撑。例如,学生对公众人物普遍比较关注,能敏锐地将搜集到的人物动态分享到课堂上,以此来分析公众人物行为的合法性,帮助课堂引入新鲜素材,丰富了法治观教育中的案例资源。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深度辨析,以往艰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活化、动态化,课堂气氛民主开放,学生分享的案例成为教学的优质素材,老师不再是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的垄断者,而是形成师生共享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学习的教学新模式。无意识中获得的信息成为显性课堂学习的重要导入材料,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互融互通、良性循环。

三、智能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的难点应对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任何科技的变革对教育都会产生双重效应。智能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显隐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有效地实现了教育场域的拓展和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分发,使“全天候”育人成为现实。但是,智能媒体应用下的教育“显隐融合”是一个复杂的探索过程,涉及诸多的理念和操作细节,需要谨慎应对,防止出现以技术手段为中心的现象,产生手段与目的背道而驰的后果。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为使命,在智能媒体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其“显隐融合”要始终坚持技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理念,积极利用智能媒体技术带来的有利条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极力消除技术应用产生的弊端。

(一)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中的虚拟场景依赖,回归教育终极价值

智能媒体VR/AR/AI技术以其虚拟现实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局限于课堂理论学习的显性教育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空间,将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中的无意识教育与情感体验引入现实教育环境下,实现了教育场景的自由转化,弥补了显性教育的不足。但是,任何的教育技术手段都应当为教育目的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立德树人,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虚拟的教育场景虽然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但是不能替代真实的生活场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学生个体终究要回归到现实的社会实践中,参与公共活动,践行道德行为,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因此,教育者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显隐融合”中的虚拟场景依赖,时刻秉持教育终极价值[9]。

第一,回归学生自主辨析力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显性教育中深度体验智能媒体提供的虚拟生活,最终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学生必须回归到议题的引入和讨论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民主学习氛围中,辨析事实与价值,探究事物的前因后果,应对复杂情境,预测发展趋势,增强理论思维能力。第二,回归生活实践。智能媒体的技术应用依赖于程序设计,而程序通常存在模式化、固定化的不足,因此无论是VR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教材中的“思政AR智能学习卡”,还是AI虚拟老师助手,都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复杂多样的学习需求。只有真实的生活才是变化万千、鲜活饱满的,在现实的场景体验中,学生的注意力、判断力、推理能力才能得到增强。高度的政治认同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有积极的政治参与,爱国情怀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价值来体现,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传统的以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隐性教育方式不能被抛弃。人的情感体验和价值选择不应被机器和程序替代,教育者要始终把握好人性化与技术化的关系、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鼓励学生积极应对现实生活的困境和难题,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二)防止隐性追踪过程中的信息泄露,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参与

智能媒体平台能打破显性教育的时空隔离,利用潜隐的轨迹透视追踪刻画受教育者的态度和行为,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等动态信息,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过程,为显性教育提供学情分析,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但是,作为自主意识、权利意识较强的大学生,是否愿意随时随地有一双眼睛在窥探自己呢?个人信息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赖以生存立足、学习交往的基础,如果学生不愿意教育者追踪他们在网络生活中的痕迹,学生的信息理应得到保护。

面对这样的两难问题,教育者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确立信息追踪规则。第一,信息追踪的目的正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等行为,处理个人信息要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因此,教育者追踪收集学生的网络数据,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引,这是隐性追踪信息的前提。同时,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处理要注意控制影响范围,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进行。第二,信息追踪的程序正义。在学校建设“校园思政APP”过程中,要构建正确的价值准则和具体的道德规范细则。在隐性教育中追踪和处理个人信息,应该以“取得个人同意”为前提,以其授权为依据,在允许平台跟踪其在其他APP和网站上的活动,或允许访问其位置信息的条件下,才能搜集学生的浏览数据,了解他们的行踪和思想动态。学生可以行使拒绝权,教育者不能强迫学生接受信息搜集的要求。第三,增强数据伦理意识和法治观念,构建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智能媒体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数据资源的实时交互会增加信息泄露的风险,教育者应当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追踪学生信息的操作权限,杜绝未经授权的信息访问,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采取信息加密措施以防止学生信息泄露。第四,邀请学生共同参与隐私保护标准制定。鼓励学生对个人信息等隐私保护提出要求,让学生充分了解智能媒体平台的使用规则和流程,共同为隐性追踪中的个人信息保护设定规范,并监督教育者的信息追踪行为。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如果完全不对教育者开放数据,那么学校就无法了解你,无法及时进行思想行为危机干预和个性化教育,让学生知道教育者对其网络生活透视有利于其观念塑造和价值观培育,以此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参与。

(三)突破隐性推送中的“个人日报”式禁锢,拓展显隐融合的认知广度

随着智能媒体个性化算法推荐的广泛应用,个体会感受到无所不在的信息和数据轰炸,平台会以极高频率向其推荐某一类型的信息。然而,这种基于搜索记录和个人偏好呈现的“个人日报”,优点是满足了个体的兴趣,缺点是使得信息接触的广度大大缩小,这就是所谓的“信息茧房”。它的弊端在于,过度的自主选择让自己失去了解新事物的机会,阻碍了多元信息的获取,禁锢了视野,束缚了成长[10]。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显性教育内容已经延伸到日常信息搜索中。要突破“个人日报”的禁锢,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教育者要洞察学生的信息需求,提供大量的搜索建议。大学生的特点是求新求变,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他们主要的学习需求,教育者应当增加显性教育中学生理论学习的多样化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法学等,在显隐融合的教育中,显性课堂讲授内容延伸到智能媒体的信息搜索中,必须鼓励学生积极搜索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理论关键词,阅读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内容相关的信息。教育者向学生建议的关键词越多,产生的阅读行为越多,越能提升智能媒体推荐选项的多样化,构建多样化的信息分享模式[11],构建包容性强、更新度高的知识体系,满足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需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二是鼓励学生走出“信息舒适区”,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任何一种媒体都存在一定弊端,智能媒体的推荐算法投其所好地推荐“你想看到的”信息,而不想被关注的信息则被屏蔽,个人会陷入“信息舒适区”,视野逐渐变得狭窄,失去对外界的全面感知力。因而,学生要主动探索更多的知识领域,不要过度依赖智能媒体,重拾传统媒体,主动广泛阅读书籍,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多样性,拓宽显隐融合的认知广度。

四、结语

智能媒体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机遇,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内容上的创新和变革。然而,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始终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12]。高校思政教育者在利用智能媒体虚拟现实技术、机器学习、个性化信息推荐等功能实现显性课堂中的隐性感知、隐性透视和隐性推送的同时,要始终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外在的手段与教育的价值目标相结合,使科学技术服务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与内在精神的塑造。

猜你喜欢
显性教育者隐性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