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写景类散文教学的“三维坐标轴”

2023-02-18 14:12郑思恒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22期
关键词:写景济南散文

郑思恒

摘 要:写景类散文是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编版教材的重要选文对象。写景类散文教学不仅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锻炼学生语文思维、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载体。但是,学生学不懂,教师不好教,是写景类散文教学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写景类散文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也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三维坐标轴”,以文本为原点,结构、语言和情感为三根对应的坐标轴,尝试将写景类散文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景类散文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2.015

新《课标》指出,第四学段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该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且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写景类散文是以景物描写为主要内容、抒发对景物的情感为内核的一种文体,对于初中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统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就是一个写景散文教学单元,包括《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本文以这个单元为例,探讨从构建写景类散文教学的“三维坐标轴”来指导初中学生阅读写景类散文的策略。

一、X轴:厘清结构,梳理文本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串联文章的纽带。散文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神”就是文章的结构:看似松散、实则可以串联全篇。第一单元课文中的写景散文在结构上都很精妙,文章过渡自然,全文浑然一体。我们在指导阅读时应该引导学生把握语言在行文章法结构上的独特作用,体会作者的匠心。

以开篇第一课朱自清的《春》为例,鲁迅先生就曾评价这篇文章的结构“漂亮而缜密”:整篇散文是典型的总分总,开头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对春天的期待,点题总写,也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而后到绘春,描绘了春天里几幅典型的图景,看似随意选取,实则每一幅图也很讲究章法结构。整个画面的铺陈是从整体到局部,其中第2自然段整体勾勒了一幅春醒图,从“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起笔,写了山、水、太阳等景物。而第3到7段,从景物到气象到人物,也就是从春草、春花到春风、春雨到迎春,整篇结构浑然一体。最后三个自然段是赞春,作者运用排比段,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层层递进,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

而在《雨的四季》中,全文是我们熟悉的总分总结构。开头直接点题,直抒胸臆表达“我喜欢雨”。接下来的四段中,分别介绍了四季的雨。第二段中把春雨比作小姑娘,写出了春雨的娇媚和美丽。第三段中把夏雨比作“女汉子”,写出了夏雨的热烈和粗犷。第四段中把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写出了秋雨的端庄和沉静,第五段中又把冬雨比作公主,写出了冬雨的自然和平静。作者分写四段,使得四季的雨,有“容貌”之别,也有“性格”之异。最后两段,以“雨,我爱恋的雨啊”收束全文,再次表达了对雨的喜爱和赞美。

如何引导学生厘清文章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来完成对文章脉络的梳理。“思维的提升与发展”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框架。思维导图的方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学生并不必拘泥于规整的形状,可以自由地进入文本,搭建起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比如,在《春》的教学中,我们把思维导图设计成树、花瓣等形状,让教学融于“春色”。

二、Y轴:品析语言,理解文本

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这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相较于其他文体,写景散文的语言更加具有一种丰盈的文字美感,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反复揣摩,细致推敲。

比如,写景类散文中丰富多样的修辞。《春》中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野花比作“眼睛”“星星”。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而“星星”眨呀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野花在春天的和风中摆动,若隐若现。大地上的野花与喻体眼睛、星星之间呈现出来的人、天空的多维视角,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又灵动的世界,野花一季轮回花开花落,人生不过百年,星星却是恒久闪烁。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时间与生命的考量仿佛都从这里开始,所以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济南的冬天》中的“比拟”,也别具一格。下了小雪的小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个温柔、可爱、秀美的女性形象很快跃然纸上。这些女性化的比拟,让济南的冬天有了人的特质,才会让下小雪的济南,显得“秀气”。作者所用的拟人手法,让写作对象不仅有了一种生命力,更有了一種独有的气质。

除此以外,表现手法的运用也毫不逊色。春草图中运用正侧结合,“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直接写出春草的茂盛,又从“打两个滚,踢几脚球”侧面写出春草的生机和活力。春风图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比如视觉上有“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触觉上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味觉上有“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还有听觉上“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等,让我们立体化感受到春风的和煦。

除了着眼于手法,我们在教学中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斟酌用字用词。《济南的冬天》中,比如“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个“放”字就十分灵动。一个“放”,济南这座城好像变成了一个熟睡的婴孩,被小山“围在摇篮里”,细心呵护着。所以,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才能是“面上含笑”的,才会觉得是“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个字,就传神地写出了冬天里济南的温情。

所以,在品析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其实也可以跳出“带着学生走”的老路子。鼓励学生自主发掘文本中的文字美,并用灵活的方式加以表达。比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请学生们做一回济南的小导游。学生自己选择文中描写济南冬天的一个段落,通过写导游词来品读美词美句,这样既使学生聚焦文字本身的含义,锻炼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学是宏观的感知文本与微观的解读文本的结合。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Z轴:体会情感,挖掘文本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所以,我们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挖掘文字背后的人物思想感情,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能很容易找到三篇散文中所蕴含的喜欢:《春》中开篇直抒胸臆通过“盼望着,盼望着”的反复,突出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喜爱;《济南的冬天》首段就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进行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夸赞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在《雨的四季》中的,作者也是第一句就表达了对雨的喜爱,并且在文中反复渲染。

以《春》为例,作者朱自清在写作时从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姻缘,而后喜得贵子,还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正是春风得意时,写下《春》是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份期待和热爱。老舍先生写作《济南的冬天》时刚刚回国不久。老舍1924年只身前往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远离故土,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想北平》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感到寂苦。”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却又因为路费不足几经坎坷才回到祖国,颠沛的人生才有了“着落”,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这个被他称为“第二故乡”的济南,从地理上说,温带季风性气候算不得真正的“温晴”,但是作者心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让济南的冬天变得“温晴”。刘湛秋在写《雨的四季》时已经54岁,人生已过半,也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篇文章饱含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追求。所以每一篇写景散文中作者的情感,并不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需要我们联系作者和写作背景去进一步研究。

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流露感情的语句,挖掘文字背后的人物思想感情。这种感情的捕捉,应该从文字着手,却不能只浮于文字。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尝试“1+X”阅读教学,比如在课堂上引入作者的相关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真正读懂作者蕴含的感情。

四、构建写景类散文教学的三维坐标轴:提升初中生阅读和感悟能力

写景类散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

坐标轴一:结构-解构文字的脉络

在写景类散文的教学中,重视文章结构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结构作为文本的骨架,不仅支撑起整篇文章的框架,而且影响着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散文的结构特征在于它的灵活性和隐蔽性,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文章结构的线索,理清思路,进而深入理解文本。

在写景类散文中,总分总结构是常见的一种结构模式。这种结构通常以一个总体的论述或描述开始,随后通过分段展开具体的细节或不同方面的论述,最后再回归到总体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或情感的循环。这种结构的运用,能够使文章在表达上更加严谨,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举例来说,在朱自清的《春》中,文章开篇通过“盼望着,盼望着”反复强调对春天的期待,点题总写,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接下来,他通过春草、春风等多个小节,将春天的景象一一展现,将春天的美妙呈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作者通过赞春,再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坐标轴二:语言-品味文字的表达

在写景类散文的教学中,语言的探讨和分析占据着核心地位。散文的语言魅力在于其细腻、生动和形象,经常蕴含着丰富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还加深了读者对文章主题和情感的理解。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和品味这些语言特色。

在写景类散文中,比喻和拟人手法常用于加强对景物的形象描述和情感表达。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通过比拟的手法将济南的冬天比作一个温暖的摇篮,这个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还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此外,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运用了大量的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雨水之中,强化了对四季雨的感受。

坐标轴三:情感-挖掘作者的情感

写景类散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常常是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对生活的感悟、对祖国的热爱等。学生需要能够挖掘文本背后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在朱自清的《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喜爱,他通过“盼望着,盼望着”表现了对春天的急切期待。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济南的依恋和热爱,他将济南的冬天比作一个温暖的摇篮,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在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四季雨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通过形象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对雨的深情。

五、散文阅读的三维路径:结构、语言、情感在写景类散文教学中的融合

写景类散文的教学,通过结构、语言、情感这三维路径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理解散文的有效途径。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还能够增强其语文核心素養,特别是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方面的能力。

结构:文本的骨架

结构在散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文章的骨架,指导读者的阅读路径。在写景类散文中,结构往往呈现出一种隐蔽的、内在的逻辑性,这种结构并非一目了然,而是需要读者在细致阅读中去感知和发现。

例如,朱自清的《春》采用的总分总结构,使得整篇文章既有宏观的情感把握,又不失微观的细节描摹。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结构的重要性,通过图示、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把握文章的脉络,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语言:文字的魅力

写景类散文的语言特点是其形象性和表现力。在这类散文中,作者通常会使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表达情感。

如《济南的冬天》中将小雪后的小山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山景的温柔与秀美。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仔细品味这些美妙的文字,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来表达对景物的热爱和情感。

情感:心灵的触摸

情感是写景类散文的灵魂,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

例如,在《春》中,朱自清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新生生命的向往和喜悦。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通过景物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通过情感的共鸣,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情感体验的能力。

综合而言,散文阅读的三维路径,即结构、语言和情感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这一路径不仅有助于散文教学的创新,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支持。

猜你喜欢
写景济南散文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写景的妙招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