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探究

2023-02-18 14:12吴小卫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22期
关键词:家国爱国情怀

吴小卫

摘 要: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需要后天的长期引导和培养才能够逐渐让学生形成的一种良好思想品质,也是新《课标》与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核心素质。中华民族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而在过往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辈秉持着为国为家的信念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血肉和思想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围墙,一次又一次地抵御和驱赶外敵,守住了如今中华民族儿女生存和发展的底线。在此背景下,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成为今日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围绕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展开,在介绍微课和家国情怀的定义后,结合教材中能够体现家国情怀的内容,就如何借微课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家国情怀 小学语文 微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2.030

中华民族是一个绵延了数千年的民族,在这数千年中出现了无数先进的思想与理念,家国情怀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无数先辈舍己利保家国的动力与信仰。进入现代社会后,面对外部世界的侵扰,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每一个中华儿女都需要坚定爱国爱家的信念,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新《课标》中就明确地提出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在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包含家国情怀在内的多种爱国精神和素质的培养,以教材课文为基石,以历史文化为武器,帮助学生形成爱国、爱家的必备思想意识。

一、微课是什么

微课是信息时代教育领域中的一种结构化教学资源,其核心构成为5—8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视频,内容包含特定教学主题下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与传统单一类型的课程资源相比,有着内容更丰富、问题更聚集、主题更突出的特点,也被人们称作是“微课堂”。

通常情况下,一个微课视频中只讲授一两个重难知识点,针对特定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知识内容,有学者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将微课划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十一个大类,或按照课堂教学进程将微课划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五个大类,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按需选择一种类型的微课视频作为辅助教学资源,虽然一个微课视频通常只对应一种微课类型,但每一个微课视频的分类都不是唯一的,可以同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课类型。

二、家国情怀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如果说情怀指的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那么家国情怀指的就是一种爱家爱国的心境,作为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情感,家国情怀可以说是国家和民族对人民的期许,期许着每个作为个体的人民都能够对共同体保有认同、热爱和希望。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中华文化也发展了上千年,而中华儿女独特的家国情怀就是中华民族延续和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石,那种于家、于国的热爱和期许是将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儿女联系起来的纽带。从对国家和家庭的认可出发,家国情怀的内涵实际上又可以被延伸成个人素养、家人情感、民族气节、爱国之心和无私奉献等可贵的精神,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在面向身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少年儿童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重视家国情怀的培养,只有让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们树立起坚定的责任感与爱国情怀,国家和民族才有可能在未来始终不断地延续下去。而在如今的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有着浓厚的人文底蕴,正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家国情怀的体现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主要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语文教材中家国情怀的体现方式包括亲情故乡、爱国爱民、自然风光、英雄人物、世界文化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授爱国故事、传统节日文化、家乡生活习俗、经典文学作品和技艺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了解,再以了解为基础勾起学生的“情”,调动学生的“怀”,帮助学生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独特自我认知。

1.亲情故乡类文本

人是一种情感动物,对亲人、家庭和故乡的感情与眷念是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人一辈子都难以割舍的牵绊,一个人无论成长到了哪一个阶段,在面对亲人或故乡时都最容易受到触动,文学作品中有关亲情或思乡之情的描写往往也更容易让更多人获得共鸣。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可以选用以故土亲情和家风家教作为主题的文章或诗词,诸如《落花生》《桂花雨》《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这些课文大都是从家风出发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敬老和孝亲,是培养学生家庭归属感和责任感的重要载体。

2.爱国爱民类文本

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长河中影响最深远的一种精神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无数次将中华儿女的精神与思想联结在一起,筑起一道道抵御外界物质或精神侵袭的铜墙铁壁,也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贡献了力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最直接的载体也就是这类能够体现爱国爱民主题的诗词或文章,诸如《示儿》《题临安邸》《少年中国说》《故宫博物院》《开国大典》等,这些诗词和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词都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浓浓的爱国爱民之情,小学生在阅读时也更容易理解。

3.自然风光类文本

古往今来,“情”与“景”在文人的作品中总是相伴而生,“情”能因“景”而变得更加厚重,而“景”也能因“情”而变得更加鲜活,从古代文人在诗词歌赋中对祖国山川河流的吟叹,到现代文人在诗歌散文中对祖国山川河流的歌颂,无不展现出作者对国家的赤诚和热爱,而读者也能够从这些描写祖国山川河流的文字中感悟到自然给予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这类有温度、能够让人触景生情的课文同样也体现着作者浓浓的家国情怀,诸如《珍珠鸟》《四季之美》《富饶的西沙群岛》《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书湖阴先生壁》《望洞庭》等。

四、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

微课是信息化背景下一种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教学方式,通过对重难点知识的针对性讲解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对学生积累知识、思维认知的发展和能力品格的形成都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主要是利用微课这种教学载体,深度挖掘教材内外教学资源中的家国情怀内涵,并将这种深度挖掘后提炼出的关键信息直观地传递到学生面前,结合简单直接的讲授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为学生思想、精神和意识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能有意识且有能力地透过身边的人、事、物来感悟什么是家国情怀,并借由学生亲身的感悟、体会与理解来强化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下的文本诵读、文化普及、情境教学、多文本结合和开放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1.用微课引领学生诵读,感悟文本深层爱国情感

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有感情的诵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诗词或文本中蕴藏的深层情感,让学生对诗词或文本形成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在信息时代到来以后,微课在语文课堂上的出现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诵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借助微课,学生可以对诗句或文本诵读时具体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形成更加准确的认知,进而也更加准确地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爱国情感。

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示儿》为例,这是宋代诗人陆游在临终时的绝笔,只用短短四句就将诗人临终时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复杂思绪表达了出来,语言虽然朴素又简练,但其中却蕴含着极为浓烈的情感。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利用微课来为学生示范诗中每一个字的正确读法,以及每一句的正确断句,然后让学生跟着微课视频用正确的情感诵读诗句,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形成家国情怀。

2.用微课普及地域文化,提高学生对民族的认同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多元、自然风貌多样的国家,生活在东南西北不同方位、沿海靠山不同地域的人民都有着自己的信仰和坚守,而这种地域文化间的差异也就使得我国的语言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姿态,尤其是在自然风光类的诗词或课文中。家国情怀的核心概念就是家、国和民族,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家、国、民族的认同,对此,教师就可以选择结合课文,用微课视频来向学生普及地域文化。

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望天门山》为例,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描绘的是世人所望见的天门山的雄奇壮观,而天门山现今位于安徽省境内的长江两岸。结合课文内容,基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需要,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来向学生普及长江沿岸的地域文化,而长江本身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重要发祥地,对长江沿岸地域文化的了解实际上也能丰富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这对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和发展来说可谓至关重要。

3.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思维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时的主导思维是具象思维,对于抽象情感的感知能力相对欠缺,在阅读课文的文字时很少能够直接感知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对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需要先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具象化处理,即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将抽象文字转化为直观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真实体会到作者想要借文字表达的思想情感,而微课就是教师创设情境的一种辅助工具。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凉州词》为例,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两首组诗中的一首,通过描写边塞地区壮阔但荒凉的景色来抒发征人对故乡的离思,虽写的是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也用一种委婉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边防将士卫国戍边的责任感。那么,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结合诗的内容,利用微课视频来为学生创设一个以边塞为背景的教学情境,借诗人作品中悲中有壮的感慨来帮助学生体会那种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依托学生在情境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来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4.用微课关联多类文本,实现普遍与具体的结合

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作者的主观思想和主观意志,因而虽然很多课文表达的都是家国情怀,但不同类型课文对家国情怀中“道”的理解、认知和表达还是会存在差异,教师在挖掘课文中家国情怀的“道”时,就需要因“文”而异,针对性地为不同课文设计不同教学方案,以最大限度发挥课文之于家国情怀培养的教育价值,可以用微课来为多类文本建立起关联,以推动普遍和具体的结合。

例如,教师在教学《赵州桥》时就需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教学《黄山奇石》时就需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教学《落花生》时就需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那种务实、求实、奉献和牺牲的落花生精神。教育本身就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尤其是在先进意识与精神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进行引导,将思乡和思国、爱家和爱国联系起来,以全面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5.用微课创设开放课堂,依托教材组织阅读活动

在新《课标》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需要完成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即教师需要将一定程度的学习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自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探究和表达来感悟文本中蕴藏的思想情感。基于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教师就可以选择借助微课来创设开发课堂,依托教材来组织学生展开对课内外能够体现家国情怀的文章的主题阅读、角色扮演、办手抄报等阅读活动,以深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教材中为这一单元课文设定的导语为:“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确立以“人类与土地的关系”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先对单元导语的内涵和情感展开细致解读,再通过微课来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文本或组织一些相关的拓展阅读活动,以此来巩固学生爱家庭、爱故土和爱国家的情感,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综上所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爱国、爱家的意识,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语文作为一门以汉语和汉字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与载体,且有着极强人文性与综合性特征的学科,需要肩负起知识教学以外的,培养学生良好精神品质的教育职责,无论是诗词还是文章的教学,教师都需要在教学准备之初就展开对文本内涵的细致挖掘,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深层爱国意味,借此在学生心底种下一颗爱国、爱家的种子,让学生能够树立起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意識,朝着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实现对学生的培养,为学生未来能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维梅《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名师在线》2023年第25期。

[2] 何荣珍《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试题与研究》2023年第23期。

[3] 靳嘉歆《小学语文单元读写一体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年第9期。

[4] 罗玉珊《小学语文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策略》,《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家国爱国情怀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略谈“家国情怀”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