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理论旨趣、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2023-02-18 14:04杜仕菊叶晓宣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国际传播中国式现代化

杜仕菊 叶晓宣

[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生成有深厚的理论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未来社会的描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考查以及西方现代化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中国良好形象和激励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上。在此基础上,明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实现路径,提升话语阐释力、强化话语创造力、提高话语公信力,对展示中国形象、扩大话语影响、应对西方话语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23)06—004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自此,“中國式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话语,由此,其话语体系的建构也成为必要。对于国家而言,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否得当,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塑造国家形象具有重大影响。尤其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跟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目标、计划、阶段、特点等方面的集中阐释。梳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理论旨趣、价值意蕴并其实现路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中国良好国际形象、激励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的理论旨趣

话语体系建立的基础是话语,话语体系是一定思想的载体,具备表达、认识、评价等功能,因此话语体系表达着一定的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承载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精华,对于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并获得国内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普遍性同基于国情的特殊的两个结合。”[2]因此,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的理论基础,西方现代化理论则为其提供借鉴。

(一)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理想形态的话语描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中华民族的强大文化自信夯实了中国话语基础,并最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绩[4]。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深层动力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的话语表达奠定了基本原则,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塑造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向前推进的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述的基本话语场域。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古人的治理良方、政治智慧以及对未来社会美好畅想的发展性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理想形态的言语描绘,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生成具有深厚的影响,是我国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文化基因。

古人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状态的话语表述具有朴素性,他们把“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作为目标,体现了古人对人人为公、各尽其力、各得其所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古人为了实现美好的社会,建立了各项国家制度和管理制度,如察举制、郡县制、科举制、赋税制度等,这些制度使古代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让中国位于同时代的世界前列,如今我国的一些制度也汲取了古代制度的可行性部分。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大同社会”,再到“世外桃源”,都是古人对未来美好社会愿景的描绘。近代中国,洪秀全提出的“太平天国”、康有为提出的“大同”和孙中山提出的“天下为公”,都表明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有极强的渴望与向往。概言之,古人对理想社会的描述,蕴含着一种对天下苍生的道义关注,目标是构建一个井井有条、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这与当代中国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不谋而合。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传达中国式现代化要旨的语言体系,古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是其文化基因。无论古人用何种词句勾画未来社会,都离不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的根本价值遵循。这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传统文化土壤。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植根于古人对美好社会的描绘,这些描绘为话语内容提供了传统文化素材,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表述中,增加了文化底蕴,对于提高话语的认同度和传播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文化格局。

(二)厚植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机理考查的话语指导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行了深刻考查,认可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了繁荣,但更多的是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进行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背反的揭示、现代性背后机理的探寻以及实现现代化道路多样性的表达,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使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更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首先,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矛盾。马克思认为现代化是对人进行改造,是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历程。“现代性”是一国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在科技、文化、经济、国防等方面的先进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毫无疑问使得生产力、城市格局、社会关系、国家管理、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比前资本主义时代更加先进,但是这种现代性却充满矛盾,没有成为统一的力量,具有分裂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5]。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竭尽所能地从工人身上榨取剩余价值,工人的生存维持在最低水平,人的发展受到限制且贫富差距巨大,造成的阶级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特权阶级的现代化,而不是所有人的现代化。其次,马克思论述了现代性背后的机制。资本主义现代性本质上是资本逻辑及其发展的呈现,不能被表面的物质迷惑。追求资本的无限增值趋势,使整个资本主义现代社会运行服从于资本积累的逻辑,所有使资本积累加速的方面都会得到拥护和加强,而阻碍资本积累的方面会被减弱和摒弃。社会的一切要素不仅服从于资本逻辑,社会中新增的要素也被资本逻辑创造出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逻辑主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其含义、特征和互动关系全部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之下。资本逻辑的存在使得资本主义社会拥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现代性。最后,马克思指出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马克思通过考查“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和东方社会,得出俄国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到达更高的社会形态的结论。这一理论可以概括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方面,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运动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发展,进而导致社会形态跃升。另一方面,社会形态发展并非完全遵循单线式的顺序发展模式,东方国家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缩短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但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是对西方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完全占有。东方国家可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创新来改造生产力,实现社会变革。可见现代化的道路是多元的,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模式。植根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考查和批判,我国的现代化有其真理性根据,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话语体系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得以彰显。

(三)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对现代化现实弊端反思的话语影响

现代化进程从18世纪开始,但现代化理论研究则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主要是在现代化发展比较迅速的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西方现代化理论产生于主要的发达国家,但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影响颇深。这是由于西方现代化研究的对象不局限于本国,还把目光聚焦到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参照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精华,从而对自身现代化的理解更为明晰。西方现代化理论对现代化弊端的反思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出场有一定影响。

西方现代化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聚焦于经典现代化研究,产生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重心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产生了后现代化理论;第三阶段是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出现了各种现代化理论,包括生态现代化理論、反思现代化理论、全球现代化理论等。

经典现代化理论在二战后逐渐形成,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一次会议上把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定义为“现代化”,学术界普遍认同该观点。此后,一大批学者以此为根据,开展有关现代化的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现代化理论。这一批学者的现代化理论被称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着眼于对现代性概念的研究,其实践性较弱。后现代化学者认为,后现代化是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会呈现出不同于现代社会的状态。第三个阶段涌现出来的现代化理论有很多,总的来说,这些理论具有“后现代”的特征,其研究的方向更加具体,批判性更加突出,是对现代社会弊病与未来出路的思考。例如,生态现代化理论提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多元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的展现方式各不相同;反思现代化理论分解传统现代化,提出新的现代化的风险社会。总体而言,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定参照,其话语表述与传播对当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的关键举措。话语体系不仅具有阐述功能、整合功能、传播功能,还具有价值功能。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支撑,对于维护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指导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话语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并不局限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描绘,话语主体具有能动性,话语的表达具有目的性,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必然有其价值立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根本价值目标,通过话语体系的完善,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话语方向引导,为中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给予话语激励,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逻辑必然性。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跃迁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实则是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镜花水月,而是立足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要把握科技革命的发展动态,引领科技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社会财富充分涌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出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具有同构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来实现。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目标指向。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这些问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因此方向的指引至关重要。中国的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切相关,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会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发展,推动时代进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全面性提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的目标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设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难度前所未有,必须具备问题意识,重点突破当前现代化实践的重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厘清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原因、目标和途径,让话语体系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国在世界面前展现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国形象。

(二)为维护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给予话语辩护

国家形象是一国对本国的认知和外部世界对本国认知的结合,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本。国家形象的塑造,是由“自塑”和“他塑”共同组成的,离不开话语体系的建构和传播。话语传播既要注重国内传播,更要注重国际传播。当前由于西方媒体在世界的信息传播和新闻评论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塑造国家形象的权利被西方媒体和学者剥夺。他们利用话语优势,对中国的议题进行抹黑,如“中国扩张论”“中国威胁论”“中国阴谋论”“中国主导论”等。这些论调在国际社会上此起彼伏,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方面说明了国外长期用有色眼镜看待我国,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至关重要和任重道远。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兼具批判性和建构性。一方面,西方现代化模式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并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将西方现代化标榜为唯一的现代化模式。然而,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负面效应逐渐暴露,贫富差距扩大、“精英政治”盛行、民主效能滑坡、生态危机频发、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日益凸显,本质上说是对现代化的一种背离。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的创新,是应对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的重要武器。在百年发展史中,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断充实现代化的内涵,最终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区别于传统现代化的模式。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至上,充分彰显人文关怀,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叙事理路,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逻辑超越和现实超越,具有强大的时代性和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要坚持正确的形象定位,掌握国际形象塑造的主动权,遏制国际形象“他塑”局面,以获得话语认同和话语优势。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有助于破解西方现代化的话语垄断。“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6]151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包括现代化实践和现代化话语体系两个方面,现代化实践是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物质载体,话语体系则是现代化的镜像表达,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的真实反映,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部意义。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与世界各国一道,汇聚起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话语激励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仅用了70年,就在世界上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相较于西方长时间的资本积累和殖民掠夺的现代化道路,我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向世界宣告,“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7]。马克思也曾提出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问题。每个国家都需要根据本国的发展情况和历史条件,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根据本国的现代化实践来创造本国的现代化理论,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来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开辟和扩展的,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飞跃。探寻其中的本质机理不难发现,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兼具真理性和道义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密码。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以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消除贫困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发展也会增强其他发展中国家独立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信心。新时代的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的焦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展现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让发展中国家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受益,激励发展中国家开启现代化进程,壮大多元的现代化话语体系,冲破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束缚。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基础,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参照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可取部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将中国的价值观、思想、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中国并非把“中国模式”输出到世界各地,相反,是欢迎世界各国学习中国的做法和经验。在此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展现也会更生动、更形象、更鲜活。

三、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实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饱含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立足国内且放眼世界,是闡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武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1]46面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在国际话语场域的垄断,破除中国话语叙事“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困境,既是理论问题,又是现实问题。根据“说得出,传得开,叫得响”的话语体系构建目标,需要提升话语阐释力,强化话语创造力,提高话语公信力,更好地彰显天下情怀,扩大话语影响,应对西方话语挑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设纵深发展。

(一)夯实话语根基,提升话语阐释力,以彰显天下情怀

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肩负着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传播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重任。要想使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更加健全,就必须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夯实其理论基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独具特色的话语资源,积极开展中国式的现代化话语叙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中国形象、彰显天下情怀。

第一,要言之有理。理论学说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学理支撑。“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9]话语体系是话语的集群,如果没有丰富的理论和话语语料作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设会失去地基。有了充分的理论资源,还需对其理论进行透彻的解释,才能使听者明白话语的内涵,才能产生话语认同。“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411马克思主义作为内在支撑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的现代化学说的指导下,努力实现人的平等、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理论资源的不断创新创造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形成的必要前提。为此,需要对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得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和分析的理论成果,形成回答中国现代化关键问题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话语支撑体系,进行总体性阐析。

第二,要言之有料。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提供丰富的话语素材,传统文化承载着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所蕴涵的“以人为本”“天下为公”等理念,既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又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因此,应当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从中提炼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概念,增添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文化底蕴。

第三,要实事求是。用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在真实性、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有效的解释。话语解释应立足于事实,强调真实性。事实是产生说服力的基础,因此,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时,必须重视用事实来说服和吸引人们。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走越宽广,中国所提出的重要论断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为国际社会提供一手信息,减少国外媒体对中国所提出的重要论断的歪曲。

(二)提升传播能力,强化话语创造力,以扩大话语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45话语系统的传播意义是很明显的,话语系统的价值在于交流,话语的专业性、范围、理解、感知等都会对话语的传播产生影响。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沟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做出清晰的阐释。这要求我们加强国际传播平台建设,创造共同的价值符号,运用智能技术打造数字化空间,实现话语创新与传播效果的良性互动。

第一,要加强对外交流平台的建设,扩大对外交流的渠道,提高对外交流的效果。作为话语内容的载体,话语平台在构建话语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现代化的传播,既需要国家外交、政府宣传、主流媒体的配合,也需要其他参与者,包括各大企业、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合作发力。要把“说”和“做”结合起来,把官方和民间,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同,从而实现扩大话语影响的目标。但是要看到,不管是哪一条途径,都必须要影响到受众的内心,这样才能真正地让中国的现代化理念广泛传播下去。

第二,创造共同的价值符号,找寻融通中外的话语方式。踏入文明社会以来,符号就广泛被人类使用,成为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符号消费已经远远超过物质消费,相应地,符号生产也不得不超过物质生产。”[10]这就需要将话语主体扎根于中国本土,立足于国际话语领域,以国际视角来审视受众的行为习惯与特征,将中西文化的精髓融入文本的表述之中,并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与传统话语不同的语言形式,更接近于西方社会的认知模式。我们必须找到中国现代化话语和西方现代化话语之间的契合之处,吸取其有益的内容,并引导大众对其进行认同。同时,在不同的语言群体中,考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习惯,并根据不同的话语目标,选择不同的语言类型。

第三,运用智能技术打造数字化空间。由于信息技术在话语传播中逐渐普及,国际交流的能见度不断提高。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外部交流空間里,传播者可以通过多种智能技术创造出一个数字化的空间,同时,受众的体验也会随之变化,通过“在场”的方式感受中国的发展时间,“触摸”中国现代化的脉络。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上的创新,对于扩大话语影响有积极作用。

(三)增强话语自信,提高话语公信力,以应对西方挑战

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速度比较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发展较慢。由于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领域内发展较早,已经获得了显著的优势,中国现代化话语体系长期以来没有摆脱“他塑”局面。偏离实际的污名话语,对中国的总体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而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除了一些国家故意扭曲和抹黑外,就是我国对话语体系建设的忽视。当前,我国通过硬件平台的构建增加了表达权,但是话语权依然微弱,突破话语权被西方国家所掌握的局面迫在眉睫。在传播力飞速发展的当下,增强我国的话语自信,除了硬件平台的构建之外,还需要提高传播的内容,增加中国媒体的公信力。公信力是获得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失去公信力,就会陷入“说了没人听,听了没人信”的尴尬局面。

第一,构建正确的传播理论,创造适合国际受众的传播理念。我国传媒在国际交流中的可信度不足,其主要问题在于我们的宣传理念不能适应全球观众的需要。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新闻报道常常站在“自我中心”的立场上,有时候把“自我”投射到媒介身上,有时候又聚焦“国内受众”或者“海外华人”,而不考虑 “国际受众”,造成“说了没人听”的局面。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立足于国际受众的信息需求,使用国际传播语言,中国媒体发出的信息才能被有效接收。

第二,传播的信息需要及时公开透明。近年来,中国新闻公开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闻信息透明度提升,国外民众对中国媒体的信任度不断增强。在国际媒体中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是坚持及时、公开和透明的原则。在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异样的声音,面对这类声音,我们要及时地进行正确的解释,给予充分的论据支撑,使听众信服。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来自国际社会的批评,树立有责任感的大国形象,使我国现代化话语更加全面、真实和立体。

第三,采取中立立场,适当考虑信息的平衡。在传播信息时,中国媒体应采取相对中立立场,注重客观报道和理性评论。在传播信息时,应注意信息的平衡,以国际媒体通用的格式和结构进行报道并敢于反思自己,考虑全球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应重视从事实和逻辑两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话语品质,增强其解释力和说服力,在对外翻译时要做到精准和规范,助力我国在与西方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争夺之中获得话语优势。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陈锡喜.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J].贵州省党校学报,2023(1):12-18.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2.

[4] 张波.人类文明视阈下的中国道路自信[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0):127-134.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23.

[8] 李应齐,姜波,赵益普,等.“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N].人民日报,2019-03-04(3).

[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10]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7.

责任编辑:徐 辛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国际传播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