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

2023-02-19 17:08柳永祥张小华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思想学生

柳永祥,张小华

(兰州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古代汉语作为高校中文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古代典籍中的思政元素,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仅是履行“守渠”“种田”责任,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目标的应有之举,也是实现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融合互促、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从古代汉语看先秦时期的德育和智育思想

作为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汉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深入挖掘根植于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文化特质和其中蕴含的丰富育人价值,对重塑当代学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探索与实践中,非常重视德育和智育,亦或说是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放在“三不朽”之首。《管子》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把人才培养作为终身的任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不同教育必定会培养出不同的人才,从“立德树人”的内容、方式和目标上古今各有不同,但通过品德培育和知识传授,进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古今教育的共同愿望。

在先秦典籍中,经常出现以德为先、德智兼修的教育思想。《礼记·乐记》说:“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将品德培育作为主要目标,学习技艺与成就事业在立德之后;《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将入孝出悌的伦理道德作为重要品质先行培养,而“学文”只是在“行有余力”的时候进行。《孟子·离娄下》说:“君子之道,修身为上,文学次之,富贵为下。”将品德培育作为主要任务,居于主导地位,文学等技艺传授则在修德之后进行。以上都是以德育为先、德智兼修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论语·述而》篇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说明对品德修养与知识教育的高度重视,将不修德放在“四忧”之首。在孔子看来,知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文学”作为技艺的一种,也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的认识,认为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所以提倡以德育为先,智育其次。只有修身育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再去学习知识技艺,达到德才兼备、成就完整的人生。

立德树人是培养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人才。但是,当“德”与“才”二者不可兼具时,古人认为,选人用人宁可有德无才,不能有才无德。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是说如果没有德才兼备的圣人君子,与其选用有才无德的小人,不如用“有德无才”的愚人,因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掌握知识的人,其德行好坏,直接关系到知识作用或正向或反向的发挥,也关涉到造福人类亦或是贻害社会。对此,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2],他坚持人在认识自己、寻求真知的过程中,对德性的执著、完善和实践,获得积累知识,这些行为都源于人自身对于善的向往和追求,善是最终目的。苏格拉底这种将求知与求善合二为一,认为在求取知识、增长才智的同时,德性也会得到提升。但是从现实来看,这种说法无疑是过于理想化了。中国古代以德为先、德智兼修的教育思想,对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德育为先、智育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说是一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2 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为例,探寻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当前,不少高校选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作为中文类专业本科生使用教材。该书主要包括文选、常用词、通论三个部分。文选部分精选了古代典籍中的一些经典篇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立德、诚实守信、勤勉学习、精益求精的思想,以及以民为本、爱国情怀、和合大同等主张,通过学习古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故事,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和肩负青年大学生应有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是修身立德的思想。关于德行培养方面,除前文“先秦时期的德育和智育思想”中列举的内容外,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宫之奇谏假道》引《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强调上天对人没有亲疏的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以此告诫只有养成良好的品德才会得到上天的帮助。《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四忧”中以不培养品德为首。《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认为称王天下首先要有德行。关于修身方面:《论语》选文中,孔子评价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时,指出“不迁怒,不贰过”,同时还赞赏他修身育德、安贫乐道。孔子弟子曾参“吾日三省吾身”,孔子也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自我检查、反躬自省,实现正己修身的目的。《左传·晋灵公不君》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强调做事要慎终如始、善始善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指出要敢于承认并勇于改正错误。《孟子·攘鸡》中通过“偷别人家的鸡”这个人尽皆知的不义行为,劝诫“知其非义,斯速已矣”,即对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不要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既形象生动,又有很强的说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3]通过学习古人修身立德的思想,引导学生汲取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精华,让锤炼品德修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国家才能安定。《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认为年成和百姓比君王更加重要,没有百姓也就不会有国君。《论语·乡党》中孔子在马厩失火后,首先关心的是有没有伤及到人,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劝谏统治者要减轻赋税,惠及百姓。《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民本思想贯穿整篇文章;《文王之囿》通过“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犹以为小也;齐宣王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说明如果国家的资源与民共同享有,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护。《所谓故国者》《子产不毁乡校》说明了统治者要倾听民意、体察民情、解民之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古代民本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人民观”,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树牢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是爱国主义情怀。《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不计个人荣辱和安危,以身犯险、劝退秦军;《齐晋鞌之战》中晋国将帅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在身负重伤的紧急情况下,依旧相互勉励、奋勇杀敌;《楚归晋知罃》中知罃忠君爱国,面对楚共王的逼问,他不卑不亢,处处维护国家利益;《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心系国家、犯颜直谏,力劝赵太后把她最爱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为人质,换取齐国出兵助赵,解除国家危难;《晋灵公不君》中赵盾、士季忠于国事,面对暴君虐行,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以国家利益为重,对残暴的晋灵公反复进行劝谏。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引孔子语:“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提出国家有难,有志之士应该挺身而出。战国时期,很多士人为求取功名而奔赴异国,甚至不惜和母国为敌,同一时期的屈原,始终秉持一颗爱国之心,即使被罢黜,被流放,依旧心系楚国安危。古代先贤忧国忧民,捐躯赴国难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4]由此引导学生始终树牢大局观念和爱国情怀,坚持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爱国情、报国志体现在为国奉献的具体行动中,在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过程中成就更有价值的人生。

四是勤勉学习的思想。“劝学”思想是先秦儒家理论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能够延续至今的原因所在。《论语》选文中,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如何去学习,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贤思齐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在强调勤勉学习的同时,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要学思结合,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主张学以致用。《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也是此意。《礼记·博学》提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通过不懈努力,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弈秋》中孟子通过“弈秋诲二人弈”,但结果截然不同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学习要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终会一事无成。《庄子·秋水》中通过河伯见到黄河和北海的不同感受,让学生认识到学无止境,消除骄傲自满的心理。《劝学》中荀子通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善于利用外物并自强不息,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由此引导学生要锲而不舍地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五是诚实守信的思想。诚信是人的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准则的统一,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基本要求。《论语·为政》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以“连接车辕端与横木的关键”为例,说明一个人不能不讲信用,不讲信用就无法立足。孔子把诚信作为修身、处世、治国的基础,他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军备和粮食,但“民无信不立”,政府如果不能取信于民,国家就无法得到有效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将“诚信”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诚信对个人、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立足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营造人人讲诚信、事事守信用的良好社会风尚,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因素。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诚信文化,引导学生做文明诚实守信的新时代青年。

六是精益求精的思想。《论语·宪问》中举郑国起草外交公文的事例:“皮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一个文稿从起草到成稿,要经过层层审核、层层把关,可谓精益求精。公文作为传达政令的重要工具,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单位整体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讲,具备一定的文稿写作能力,是专业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将来从事文秘工作的必备素质。古人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来形容写作之难。不仅在写作方面,其他工作学习上也要培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审慎态度,培养崇德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七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论语·卫灵公》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庄辛说楚襄王》中庄辛通过列举蜻蜓、黄雀、黄鹄、蔡灵侯因贪图享乐最终招致祸患,强调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通过列举舜、傅悦、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人的事例,说明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业,就要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在苦难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如果一味贪图安逸,往往会导致灭亡,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古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也是此意。忧患意识是人类生存的智慧,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引导学生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认知和应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以“空杯”心态接纳未知世界,以未雨绸缪争取人生主动。

八是和合大同的思想。“和合”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取向。《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中倡导由血缘关系延展到“四海之内皆兄弟”。《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引用《诗经·大雅·思齐》“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这些观念体现在社会维度中,为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提供价值支撑。《墨子·非攻》批判“亏人自利”的不义行为,提出热爱和平、以和为贵、反对不义战争的主张。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深刻认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生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此外,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郑伯克段于鄢》中通过颍考叔“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体现出孝顺父母、家庭和谐的伦理道德观;《老子》选文中矛盾双方辩证统一思想;《庄子》选文中自由和法治的关系,遵循规律、灵活变通;《楚辞·离骚》选文中崇高的政治理想,忧国忧民意识、高洁品格等;《诗经》选文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和”的精神追求,厚生爱民、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人性的尊重;《祁奚荐贤》中祁奚举荐人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冯谖客孟尝君》中礼贤下士的精神;《论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贤思想。此外,在一些外交辞令中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选文中记载的寓言故事和名言警句,如《战国策》中的狐假虎威、亡羊补牢,《论语》中的过犹不及、杀身成仁、祸起萧墙,《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教学相长,《孟子》中的以五十步笑百步、明察秋毫、缘木求鱼等等,成为后来成语典故的来源。

3 对挖掘和运用古代汉语中“思政元素”的几点思考

一是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以古代汉语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及现有知识结构,选择一些古代经典篇目进行深度讲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将学习专业知识和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意义,进而从学生心理上拉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解决好教学内容、现实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的联系不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和阅读作品时,与古代先贤开展心灵对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改革和优化教学方式。围绕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对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拉近传统文化距离[5]。如讲解文选的过程中,注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从而产生继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感。通过梳理讲解字词句以及特殊语法现象,让学生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适度拓展知识范围,引导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是跨学科教学思维。跨学科教学即“以一个学科为中心,在这个学科中选择一个中心题目,围绕这个中心题目,运用同学科的知识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题目进行加工和设计教学”[6]。如讲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让学生理解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才能更好地创造价值。关于遵循客观规律,《庄子·庖丁解牛》也持此论。《老子》选文中矛盾双方辩证统一思想等,与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进行交叉融合,引导学生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四是古今比对理解。如在讲授《七月》时,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反映的我国上古时代农民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农民终年辛勤劳动,而绝大部分的劳动是为“公”的,最好的劳动成果都被统治者占去,自己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过着悲惨的生活。引导学生联系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惠民富民政策,以及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会感恩、珍惜韶华、励志成才、回报社会的精神担当。

总之,挖掘和运用古代汉语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充分挖掘通论和文选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讲授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献能力的同时,也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观念的塑造和价值的引导,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之外,实现政治认同、文化传承和创新探索,努力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思想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