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3-02-24 04:25张德静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爸爸

张德静

(大连市中山区桃源小学,辽宁 大连 116001)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议题和多文本组合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新型阅读教学方式。[1]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丰富低段学生的阅读量与识字量,开阔他们的视野,发展默读、跳读等不同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2]打下坚实基础。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教师可以参考以下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低段群文阅读文本选择着重简洁有趣

阅读要以一定的识字量为基础,而低段学生识字量有限。因此,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首先要简洁。简洁的文本不给学生增加认知负担。低段学生注意力时间有限,理解水平也不高,因此低年级教材的文章不长也不复杂。群文阅读文本应是对教材的拓展而不是拔高,因此简洁的文本是最佳选择。

简洁之外,文本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低段学生的首要阅读要求是热爱阅读,因此培养阅读兴趣是低段阅读的主要教学目标。低段学生喜欢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喜欢贴近生活事物的拟人,也会被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因此教师在文本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与探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充满想象力的童话、绘本,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儿童诗,一些生动曲折的寓言等。例如,在执教《变变变》一课时,可以选取儿歌《小蝌蚪》、童话故事《小老鼠的愿望》和有趣的绘本故事《狮子和小红鸟》。这样的文本选择符合低段学生特点。

同时,低段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着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适当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也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增加他们的参与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还需要考虑群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的“扶”与“放”。教师可以以单个文本为例,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教授学生阅读方法之后鼓励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或填写阅读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低段群文阅读议题选择要基于教材和生活

小学低段群文阅读也可以从课文、口语交际入手,确定议题后再选择有关联的课外文本,实现“1+X”群文阅读教学。学习课文《一去二三里》之后,教师可设计群文阅读课《趣味数字诗》,选择《骄傲的0》《七的歌》《数字8》《6 和9》等数字诗开展教学,让孩子通过诵读展开想象,初步感知数字的奇妙。学习课文《比尾巴》之后,教师可设计群文阅读课《有趣的问答》,选择《谁最快活》《什么尖尖尖上天》《谁会》《快乐是什么》等文本,引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初步感知问答的句式,体会问句语气。学习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之后,教师可设计群文阅读课《小动物,会说话》,选择《虎助的尾巴》《口袋里的爸爸妈妈》《烦恼的大角》等文本,让学生初步感知童话的神奇,形成自己的感受。

低段学生群文阅读议题的选择还可以联系生活,从生活出发。议题的确定是群文阅读的骨架,它撑起了群文阅读的血与肉。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是课堂的引路人。群文阅读需要教师以及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阅读多个文本,感悟文本的相关性。例如,部编教材三上有篇学习课文《父亲、树林和鸟》,学生学完之后会知道文中的父亲是个爱鸟的人,用自己的爱鸟之情来感染孩子,激发孩子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那么群文阅读就可以确定“不一样的爸爸”这个议题,探讨“爸爸”不一样在哪儿,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可以选择阅读《世界上最好的爸爸》《给爸爸的吻》《我爱爸爸》《我爸爸》《我的爸爸真麻烦》《我的爸爸叫焦尼》《爸爸的袜子》这七本绘本。这样的议题不仅是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入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小”。“小”可以让群文阅读的课堂具有立足点,有利于课堂的铺陈展开。

三、低段群文阅读教学要兼顾语言能力培养

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提出“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 个左右会写”“学会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独立识字”等具体要求。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低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因此,在群文阅读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重难点,选择语用型文本,让群文阅读课堂“实”起来。例如,教学三年级群文阅读课《庐山的云雾——有趣的中心句》时,教师可以课前让学生先预习,提前解决字词问题,这样就节省一定的课堂时间。课中可以采用“1 篇课文+3 篇群文+N 篇推荐文章”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体会中心句的妙用。学习中心句本就是这册书的重难点,教师采用这一议题就把握住了教材的重难点。同时群文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还能帮助学生对中心句这一知识点进行有效理解和吸收。

教师进行群文组合时,要注意使得选择的文本具有一定的知识点重复,这有助于阅读能力薄弱的学生学习,可以使得他们把有限的注意力放在表达方式、结构等重要的基础知识上。这就好比数学课学习例题之后进行巩固练习,反复呈现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因此,我们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不能把学生最基础的东西丢了,否则,学生的语文能力难以提高。

四、低段群文阅读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学生要想学好语文,通过大量阅读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单单靠语文课堂的时间远远不够。教师需要以群文阅读理念为基础,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养成阅读习惯,爱上阅读。

每日晨读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坚持阅读优秀的群文文本。文本的选择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公众号为中小学师生精编的适合文本。由于学生年龄小,教师在学校要指导他们在阅读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能诵读、眼到能识字、心到能专注、手到能定位。此举不仅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还无形中帮助他们认识了很多汉字。课外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含音频、视频、PPT、图片、文字等,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丰富阅读感受。

每天在等待放学的十分钟,教师可以坚持带领学生阅读诵读型文本。例如,一年级读《笠翁对韵》,二年级读《二十四节气歌》。天长日久,学生会慢慢提高诵读能力。

群文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群文阅读教学之路漫漫而有趣,教师要不断学习、探究,通过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科学设计、合理开展群文阅读,为学生营造生态、健康、开放的阅读环境。[3]教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个性化教学为群文阅读的设计和开发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爸爸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群文活动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