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重庆人才创业发展基金的思考与建议

2023-03-01 07:21朱彬于晶晶吴一谭梅
科学咨询 2023年1期
关键词:重庆市基金人才

朱彬,于晶晶,吴一,谭梅

(重庆两江新区创新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重庆 401121)

为深入推进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计划,推动“英才计划”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满足人才创新创业的实际需要,笔者借鉴通过金融工具及市场手段有效推进人才创业发展的国内其他省市的做法,建议设立重庆人才创业发展基金,有效激活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通过金融工具支持人才创业发展在全国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一大热潮。同时,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呼唤并推动着更多中高端人才参与到创新创业的热潮之中。但人才创业自身的短板,特别是科学家创业“市场能力较弱”的劣势日益显现。目前,市场上的风险投资机构虽然在投资过程中将团队视为重点,但对中高端人才创业这一特殊现象,规律的认识、独特性的把握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亟需专注于这一领域的投资机构深耕细作,开发更加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金融投资产品,满足这一人群创业发展的需要。为此,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开始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基金,针对人才创业的独特性,最大力度地吸引有技术的中高端人才参与创业。这已成为国内投资基金领域的亮点。

据笔者初步统计,自2014年3月江苏省设立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开始,全国部分省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地级市纷纷组建以人才创业为投资标的的人才基金,并在最近三年进入高潮期。目前,海南、江苏、江西等省,深圳、珠海、南京、武汉等计划单列市以及北京经开区和北京东城区、泉州、湖州、潍坊、包头、泸州等地先后设立人才创业创新基金14支,其中规模最大的为深圳的80亿元,其余大多数为几亿元至10亿元之间,最少的地级市也有几千万元。存续期一般为5~7年,最长达10年。

表1 全国部分省市的创新创业基金

这些基金设立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深圳模式和海南模式。深圳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依托市属国企创新投资集团、高新投资集团、中小担保集团分别设立了人才一号、二号、三号创新创业基金。三支人才基金分别单独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按照管理协议,负责基金的募集、投资决策、管理与退出等事项。海南由省财政出资代表出资5000万元,三亚崖州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900万元,其余资金由基金管理公司依法向社会募集。二是北京经开区和珠海模式。北京经开区由财政局向亦庄国投设立的人才基金专项账户每年拨付1亿元,亦庄国投作为基金有限合伙人向人才基金出资。人才基金采取可转债投资和股权投资运作方式。珠海利用国有科技创业投资平台的创投工具,设立首期规模为2亿元的人才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可转债等方式为人才创业提供支持[1]。

二、重庆市人才创业发展亟需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

近年来,重庆市的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英才计划”的实施,使得包括海外来渝在内的各类人才参与创业的人数日益增加。但各类人才特别是科研人员参与创业的情况,全国及重庆市均缺乏相关统计数据与分析,只能根据一些调查数据进行推测。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约为3%。《中国青年报》2016年的调查显示,六成科研人员有创业意愿,真正开始创业的占2.5%。从近年来国家和重庆市积极鼓励推动各类人才的创业创新、整体氛围不断改善的情况来看,创业人数应该增加不少。据统计,2020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为23.5万人,2019年重庆市R&D人员约16万人。据此保守推测,全市每年参与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约为0.7万人,科研人员约为0.4万人。加上其他各类人才,每年有不低于1万名中高端人才参与创业,五年就有超过5万人才创业。即使只有10%的存活率,也有5000多家企业有希望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比重庆市目前有效期内的4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还要多。这对全市的高质量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支撑与推动。

同时,重庆市2019年推出以满足人才创新创业需要为目的的“人才贷”,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对人才创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依然不够。人才贷范围比较窄,至今规模不大。为适应人才创业发展的需要,提升人才创业的成功率,重庆市设立人才基金正当其时。

三、重庆市设立人才创业发展基金的具体建议

(一)基金的定位与功能

人才基金的定位是政策性基金。作为深入推动“英才计划”与经济紧密融合、落实落地的手段,人才基金能为人才创业提供从资金供给到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等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让人才专注于创新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重点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及时转化和量产科研成果,弥补创新创业项目投资机制的短板,与商业化运作的风险基金、股权基金等相互衔接,构建“种子—天使—风险”的价值传递链条,为重庆市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支持。

(二)基金的设立

人才基金可分为市、区两个层次。市级层面,笔者建议借鉴深圳模式,根据全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设置3~5支基金,市级财政和行业资本投入,总规模约10亿元。各高新园区和区县可借鉴海南的“母基金+子基金”模式,由同级财政、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每支基金2亿元左右,估计全市可达到50亿元。

为探索成功经验及人才创业基金的独特运行机制,笔者建议人才及人才创业比较集中的两江新区、高新区及部分主城区可先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向全市推广。

(三)基金的投向

人才基金的投资标的为市内或拟引入重庆市的各类人才创办的创业项目、中早期项目、关联项目、关联企业以及对全市人才创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服务机构或平台。基金重点投资符合重庆“十四五”规划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包括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项目以及国内外前沿技术、原创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创业项目。基金以优秀人才为项目储备源,将优秀人才及其企业作为投资标的,可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灵活的投资方式。

(四)组织运营形式

人才基金按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组织设立,委托专业的运营团队按市场化原则进行运营。基金管理人按照各级人才办确定的项目投资计划内容对具体项目进行考察,开展尽职调查及投资意向谈判,形成项目投资评估报告以及投资申请建议书,实施投资决策,与被投资企业签订债权、股权投资协议,约定具体投资政策、附带限制性条款等内容并备案。

人才基金运作模式可以借鉴以股权投资为主的深圳模式,也可以借鉴可转债投资和股权投资并行的北京经开区、珠海模式。前者比较通行,后者的主要内容为可转债投资方式,聚焦初创期项目,原则上单笔投资额不高于100万元;股权投资方式聚焦中早期项目,原则上单笔投资额不高于300万元,单一项目累计投资额不高于1000万元;对于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和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要根据项目资金需求及对重庆市的贡献程度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任何情况下,人才基金都不能成为被投资企业单独或并列的第一大投资人。

为控制投资风险和道德风险,笔者建议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中设置“金股”。“金股”权限由代表财政出资的公司行使。该公司在投资决策中享有一票否决权,当项目投资方向偏离基金合伙协议的约定时,通过行使一票否决权把控投资方向。

(五)投后管理及退出

基金运营机构负责对人才基金的已投项目进行投后管理,主要包括信息收集、项目分析、增值服务、意见反馈等内容,其重点是针对人才创业的特点,对行业发展、工商管理、企业运营、市场开拓、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内容开展交流和培训,协调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等相关资源协助已投项目或拟投项目的融资、并购及上市工作,在市内外拓展市场客户资源等。

人才基金形成的债权或股权可采用被投企业还款、股权转让、股权回购、新三板挂牌、IPO、接受上市公司收购及清算等方式适时退出。原则上,基金对单个项目的投资期不超过5年。

(六)探索新机制

一是探索国有资本投资改革。重庆市对人才基金拟投资项目100万以内的一次性拨付,不受国资投资“同步对等出资”的限制,但被投项目到位的注册资金不能低于认缴注册资金的50%。二是提高投资决策效率。重庆市设计快捷有序的投资流程,制定行之有效的决策程序,减少国有资本的投资审批流程,力争达到或接近市场私募基金的投资效率。三是建立宽容机制。人才基金考核主要看总体收益和基金净值。单个投资项目只要没有道德风险、程序合规,出现亏损时,可由风险补偿金补偿40%以上。

猜你喜欢
重庆市基金人才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人才云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