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四助模式”提升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探析

2023-03-01 07:21赵静肖建英熊海蓉赵春
科学咨询 2023年1期
关键词:老龄化子女养老

赵静,肖建英,熊海蓉,赵春

(1.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 400030;2.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0000 ;3.重庆市南岸区鸡冠石镇卫生院,重庆 400061)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其中,心理健康素养(MHL)是1997年由澳大利亚学者Jorm等人[2]根据“健康素养”的概念引申出来的,心理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指个体具有的有关心理健康的信念和知识,有助于识别、管理或预防心理疾病。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养是有关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概念[3]。健康素养最早于1974年Simonds的一篇标题为《健康教育和社会政策》(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的论文中提出[4]。20世纪90年代初各国才逐步发展并深入研究居民健康素养问题[5],国际组织开始对居民健康素养问题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素养作为衡量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6]。《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

众所周知,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据全国老龄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农村老年人口多达1.24亿,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56%。从《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获悉: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2.44%,农村居民为13.72%,农村居民、老年人群等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薄弱。可见,解决占老年人口比重大的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相对更低这一问题迫在眉睫[7]。早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一书中倡导“积极老龄化”,主张“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水平,确保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健康素养[8]。2016年底,国务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9]中提到要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着重改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10]也明确提出“培育积极老龄观: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积极接纳、大力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发展老年志愿服务”,鉴于此,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11-12],提出了以“四助模式”促使“健康、参与和保障”尽可能发挥最大效应,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递,润物细无声地改变农村老年人应对心理疾病的态度和行为习惯[13],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14],以此促进老年人群体能够逐步跟上积极老龄化的步伐[15]。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卢怡帆的调查显示,我国西部农村老年人的抑郁检出率为52.9%,患慢病的农村老年人抑郁检出率为49.6%[16]。胡健等人调查农村空巢老年人,发现重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轻度抑郁症占比分别为8.8%、23.8%、31.3%,在过去五年有自杀想法者占比为16.3%[17]。毋庸置疑,老年人随着心理功能逐渐老化,会对生活中一些负性事件带来的压力难以承受,往往容易产生失落、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者可能出现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严重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甚至厌世自杀,目前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健康第二大杀手的疾病正是“抑郁症”[18]。笔者进一步调研发现心理健康素养科普知识宣传有助于降低公众的心理疾病污名,研究发现心理疾病公众污名限制了患者寻求专业帮助[19]。随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推进,目前部分农村老年人比较关注躯体健康状况,关注心理健康的仍然极少[20]。加上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农村子女选择外出务工的增多和少子化等现实,导致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同时社会养老体系尚不够完善,农村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亟待提高[21]。

二、我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低,主要源于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家庭常住人口、家庭关怀、健康观念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影响[22]。

(一)健康观念淡漠

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比较少,老年人普遍对健康缺乏认知,绝大部分老年人尚无“心理健康”理念[23]。他们对于积极乐观、阳光向上的心态是心理健康的象征,是有利于生命健康的前提条件依旧感到茫然;对“心理健康”是能够善待自己和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更是不得而知;他们大都认为进入老年的任务就是适应老龄化,老年人应该减少活动、减少开支,认为患病是理所当然,应顺其自然,即使惆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已经相当严重,他们也不会认为是心理问题。

(二)生活孤单乏味

一方面,近年来家庭结构模式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加之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城市买房定居的青中年越来越多,农村老年人空巢、留守、独居的现象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的限制和自身文化的欠缺[24],老年人少有健康有益的业余爱好,大都不太适应互联网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打发闲暇时光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看电视、赶集、走亲戚,或者坐在门前屋后独自发呆,如此孤单乏味的生活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是摧残。

(三)社会支持缺乏

社会支持是指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等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25]。一方面,支持主要是来自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民间社团组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身居地区经济欠发达、集体经济薄弱的农村老年人几乎得不到集体经济的支持,民间对老年人提供支持的社团组织也为数不多。另一方面,来自家庭、亲属、朋友、邻居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同样欠缺,如家庭:子女大多远离父母,平时回家探望父母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使把孩子留在老人身边,在重小轻老的价值取向下,子女与老人打电话沟通时的主题亦为孩子。况且,传统的中国子女们对父母的关爱和思念等情感不习惯用语言直接表达。诸多因素导致农村老年人有被遗弃的感觉,性格变得孤僻,促使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下降。

除以上所述原因之外,社会化能力减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滞后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亟需借积极老龄化之力有所改观。

三、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提升我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策略

积极老龄化作为健康老龄化的升级版,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创造健康、参与、保障的最佳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6],这无疑为我们践行积极老龄化、着力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升我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是一个全社会参与的过程,应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本文提出的四位一体的“四助模式”[27](图1)包括“老年人自助、子女协助、邻里互助、政府支助”,主张全民总动员、全程参与。

图1 提升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的四助模式

(一)老年人自助:Orem 自护模式(Orem’s selfcare model)[28]

Carsten Wrosch 和 Richard Schulz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研究显示:老年人积极主动的健康投入可能会对慢性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9-31]。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老年人也不例外,基于积极老龄化视角,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老年人自助非常关键,是创造“健康、参与”的先决条件[32]。一是提高认识:包括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老化的危险性的认识,尽量保持乐观开朗、胸怀宽阔和“不服老”的思想,树立“人老心不老”和“癌症不可怕,心理有病才可怕”的观点,向“老顽童”看齐。二是有所为:老年人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利己利人的,实现“老有所为”。三是多用脑:积极用脑,学着接受新鲜事物,购买蓝牙收音机、智能电视机、智能手机、电子书等高科技生活用品丰富精神生活,如在田间地头劳作就听收音机,晚上休闲在家就看电视,多渠道了解外界新鲜事物。学着使用微信发视频、语音聊天、浏览朋友圈、在线收听健康教育方面的音频等,践行“老有所学”。四是多社交:可以在身体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多与亲朋好友串门、邻里沟通交流,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向“老有所养”出发。

(二)子女协助:家庭关怀[33-34]

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子女,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也是子女。事实上,农村老年人除了孤独外,大多由于担心自己的养老、医疗、照顾事宜容易产生焦虑与恐慌等心理问题。诸多学者公认子女的陪伴、理解、支持、帮助可以排遣老年人的孤独,鼓舞老年人的意志,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心理压力,以此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通过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子女应视“老年人为资源、为财富”,协助从日常做起、从细节做起。一是要多陪伴多关心老人:子女尽量与老人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增加陪伴机会,与老人分居的子女应多给老人打电话,经常回家探望老人,把健康快乐带回家。二是要多理解多帮助老人:子女对老人多一份尊重、多一些帮助是老人最好的精神食粮。与老人同居的子女要善待老人、体贴老人,对老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应耐心引导、热心帮助。隔代亲是硬道理,与老人分居或者共同居住的子女都应让孙辈多与老人共处,让晚辈给予老人“青春活力”。三是要从经济上给予支持:农村老年人本身缺乏收入来源,大部分老人既无存款也无家产,经济上比较拮据[35-36],只能依靠子女赡养和政府的支持,子女应从经济上给老人提供支持,多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定时陪同老人去体检,积极治疗老人的慢性病,主动给老人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适当的时候就老人的养老问题同老人面对面沟通、明确表态,满足老人“老有所医”的愿望,为“健康”助力。

(三)邻里互助

赵加奎等的研究表明,公众的自主性投入意识对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具有明显的效果[37]。位秀平研究表明,老年人社会活动投入与健康水平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当前我国农村部分家庭养老资源缺失,邻里互助可以弥补这一空白[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倡导积极老龄化的今天,关爱老年人更是社会各界人士义不容辞的职责,如鼓励低龄老年人积极参与高龄老年人的帮扶活动是积极老龄化中至高无上的互助行为。结合‘远亲不如近邻’这一实情,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适合依托“邻里互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共同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一是营造互助氛围:营造老邻居互帮互助的氛围,发挥低龄老年人的余热,鼓励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增强敬老助老的责任意识,教育引导青年志愿者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二是培养邻里志愿者:培养有能力的邻居志愿者坚持为老年人传经送宝,如定期讲解保健知识与健康养生的方法、协助做健康体检等。三是构建抱团互助养老模式:当前,我国农村互助养老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形式多样,如政府主导型邯郸前屯村的“互助幸福院”模式和自治组织主导型昆明的“巧手暖暖团”模式都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四)政府支助[22]

Chad Tiernan 等的研究结果显示:熟悉并能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的老年人健康水平及成功老龄水平更高,也就是说,成功的社区投入能够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发展,促进成功老龄[39]。韩志琰等人对山东省农村居民进行研究,发现家庭人口规模、社会支持等对健康素养有影响,社会支持越大、社区资源利用度越高的农村居民,其健康素养水平越高[40]。按照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发布:积极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41]。为了确保老年人能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促使老年人能够充分发挥体力、社会、精神等方面的潜能,保证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并得到充分的保护、照料和保障,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切实践行积极老龄化,加大支助农村老年人的力度,从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社会活动参与、各类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尽可能最大化发挥潜能,在农村全力构建起“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环境,助力农村老年人逐步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1.扎实推进养老政策落实

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医疗保障不完善等问题仍不容忽视,应稳步提升农村老年人的优待和照顾服务水平。一是落实老年人福利和救助关爱工作,包括从提高社会福利、医疗服务与照护、户口随子女迁移和乘坐交通工具酌情减免等方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二是对高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和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政府应落实高龄津贴制度,并根据情况给予护理、养老服务等补贴。三是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在广大农村夯实老年人救助关爱站点的工作,提供老年人聚集、休闲娱乐的场所。四是搭建平台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良性发展。

2.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全民积极老龄化理念

一是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到学校包括幼儿园对青少年和儿童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三是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窗口加大宣传关注农村养老的力度,号召全民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四是着力倡导积极有为的老龄化,引导、激发农村老年群体的内生动力,鼓励老年人自立自强、崇尚文化生活。

3.加强健康宣教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是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有效方法,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交通、信息来源闭塞,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促使健康行为走进他们的生活需要政府付诸行动。一是政府要组建健康宣教的志愿团队,开展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幸福感就是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水平[42]。同时,由志愿团队向所负责的村社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普及,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二是倡导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如基层医务人员应将健康教育贯穿健康服务全周期之中[43]。三是加强健康宣教人才队伍的建设。当地政府应组织定期规培所组建的健康宣教志愿团队,鼓励志愿服务并行。

4.加强孝文化建设[27]

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抚养比逐年增长,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可能造成孝道观念淡薄,孝文化由传统的民族文化转变为沉重的包袱[44]。另一方面,弘扬孝文化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老年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孝文化建设:一是创新宣传载体,大力弘扬孝文化。如利用电视媒体制作公益广告和专题片传播孝文化,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爱心传递洗脚篇”“常回家看看”正是来自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二是借助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力构建综合教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孝文化的传承与践行[45]。三是由政府主张、村干部落实跟进,在村社评选“孝道”示范家庭、模范个人。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江光荣等人提出在心理健康素养中加入“自我—他人”这一维度,即在防治心理疾病和促进心理健康这两个层面上,考察助人和自助两个方面的知识、态度与行为习惯[11]。针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的现实问题,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政府应紧紧围绕“健康、参与、保障”等养老新理念,构建老年人自助、子女协助、邻里互助、政府支助四位一体的“四助模式”,以创造“健康”为基本理念、促进“参与”为关键突破口、夯实“保障”为重要支撑,形成“合力”,有序传播健康理念的同时,立足提高个体认识、管理与防治心理疾患的知识水平和改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全社会参与,更需要持之以恒。

猜你喜欢
老龄化子女养老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