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措施

2023-03-01 07:21程琦
科学咨询 2023年1期
关键词:腹腔情况护理人员

程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 400000)

腹腔引流管留置常用于腹部手术患者,该辅助治疗措施主要是将患者的体内渗液排除干净,并且通过对引流管内液体含量、颜色、气味的观察,判断患者是否伴发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腹水等并发症,通过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来提高手术效果。腹腔引流管作为腹部术后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留置的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会伴发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情况,引流管脱落后的再次插管会增加患者机体创伤,且可能会增加医院感染风险的发生,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所以当前需要制定相关对策来降低腹腔引流管的脱落风险,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腹腔引流管的引流作用[1]。本文以我院近一年出现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7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以及护理策略,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为我院近年来腹腔引流管脱落的7例患者,入选所有患者资料均具有完整性,且无意识障碍,主动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7例患者中日间腹腔引流管脱落的2例、夜间腹腔引流管脱落的5例。在性别资料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资料中,年龄最低36岁,最高79岁,年龄平均值(59.17±13.26)岁,此次研究实验的进行获得了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方法

本文收集患者在入院过程中的疾病类型、症状表现、手术方案、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后患者表现以及护理人员措施等资料数据,依据资料收集结果,总结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相关因素,然后借助文献资料以及工作经验制定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护理对策。在文献收集阶段,主要是于万方、维普、知网等期刊网中输入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原因、护理等关键词,在搜索结果中挑选核心以及有借鉴价值的文献予以参考。

(三)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3处理结果指标,指标数据以计数资料表示,开展卡方检验,结果表现为百分比。

二、结果

调查发现,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引流管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其中部分患者引流管脱落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详细数据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原因

三、讨论

引流管在临床主要用于液体引流,将患者机体组织与器官内积聚的血液、脓液及时地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加快伤口愈合。腹腔引流管属于引流管的常见种类,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临床上在腹腔引流管留置后,需要注意维持引流管的通畅性,不可受压、扭曲,否则会影响引流状况,并且引流位置应该在患者插管口平面以下,在患者搬运时,将引流管夹闭,瓶体内引流液在一半以上时,将引流液倾倒出去,防止液面过高出现感染的情况。与此同时,应该确保引流管与伤口、黏膜接触部位的洁净度,更好地防止感染情况出现[2]。除此之外,在临床护理阶段也要对腹腔引流管内液体颜色、含量等予以观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除了引流管弯曲、院内感染等并发症外,调查发现,腹腔引流管留置患者容易出现管道意外脱落的风险,其中引起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有很多,所以为了防止这一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加强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分析,之后合理制定临床护理策略。具体的引流管意外脱落原因以及临床护理对策如下。

(一)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

1.护理人员因素

目前,我国临床开展腹腔手术的患者人数居高不下,由于患者人数较多,所以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护理人员在长时间工作后会出现身心俱疲的情况,从而无法集中精力为腹腔引流管留置患者进行全面优质护理,最终导致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除此之外,部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较差,针对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风险隐患不具有预见性,在工作中对患者的健康宣传教育未得到有效落实,且引流管固定环节存在固定不牢靠的问题,患者在留置腹腔引流管后,护理人员没有全面观测患者的病情状况。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增加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风险。

2.患者因素

腹腔引流管留置患者在术后可能存在躁动的情况,一旦术后缺乏约束措施,在躁动的过程中就可能对腹腔引流管造成牵拉,最终使得引流管滑脱。除此之外,一些患者对腹腔引流管留置知识的掌握度不足,由于腹腔引流管留置属于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配合依从性,配合度不足也会影响引流管的固定效果,出现引流管意外脱落的情况[3]。另外,患者在留置腹腔引流管之后,自我防范意识不足,在开展下床活动、衣物更换、体位变动等基本生活活动时,也会出现因活动幅度过大导致引流管受到牵拉而出现滑脱的情况。

3.引流管因素

临床加强引流管固定是避免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主要措施,所以一旦出现引流管脱落的情况,就可能与引流管固定不佳这一因素有关。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腹腔引流管固定不良与医生术中引流管留置的操作技术差、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引流管缝合线松脱等有关。

4.制度因素

医院内部针对腹腔引流管固定的护理制度不完善,在各环节中未对操作规程以及责任制度进行构建,这就使得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岗位交叉、岗位缺失的情况,且由于制度不健全,所以无法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造成约束,使其对引流管脱落事件缺乏重视,没有落实相应的预见性措施,导致引流管脱落事件频发。针对医院已经出现的引流管脱落事件,科室内也没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会议探讨,导致后续无法依据引流管脱落的原因来制定整改策略[4]。

(二)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临床护理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科室内部应该组织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与培训,使其树立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安全防范理念,主动参与到引流管留置的安全管理中,针对腹腔引流管留置阶段护理人员知识不足的情况,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鼓励护理人员进行深度剖析[5]。除此之外,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向护理人员讲解引流管护理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的操作技术,使其树立风险管理意识,自觉在日常工作中落实脱管风险的预防管理方法,如平时要检查引流管的固定情况,在患者开展体位变动过程、下床活动时,应该注意动作的规范性,不可对引流管造成牵拉。在培训结束之后,为了检测护理人员对腹腔引流管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在考核通过后才可安排护理人员上岗工作。

2.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

临床为了提高患者的引流管的自我护理能力,需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科学有效的健康宣教,使得患者掌握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从而防止意外脱管的情况出现。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中,应该在病区张贴与腹腔引流管留置重要性、自我拔管危害、留置注意事项等相关的内容知识[6-8]。除此之外,科室内部也可将腹腔引流管留置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册,之后由护理人员进行发放,为了提高患者的阅读兴趣,在宣传册中应该设置一些插画,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呈现相关知识,以便患者理解与接受。此外,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采用语言传授的方式,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腹腔引流管留置的目的、重要性、自行拔管的危险等,并叮嘱患者在实施翻身、坐起、下床活动时,应该注意动作的轻柔性与缓慢性,分析引流管是否出现牵拉,若发现引流管出现固定不良的情况,需要立即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3.规范引流管操作技术

腹腔引流管操作技术的规范可以有效避免引流管脱落情况的出现,所以当前护理人员应该采取如下干预策略来体现出引流管操作的规范性。一是护理人员针对腹部术后患者,应该于引流管位置处做好标记,标记内容涉及患者姓名、引流管留置日期、脱管防范标识。二是在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处理时,护理人员应该在近肢端用胶布将引流管于患者腹部处进行固定,针对外接的引流管,应该确保其长度适当,与此同时,在床边也要借助于扣针进行固定处理,为了不妨碍患者活动,应该将引流管留有一定的长度。三是护理人员在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后,应该在腹腔双套管处进行固定检查,以免出现腹腔引流管扭曲、脱落、打折的情况。四是护理人员应该加强病房巡视,尤其是在夜间应该增加巡视次数,这是由于夜间患者的拔管风险较高,所以科室内部应该合理设定交接班,针对存在拔管风险的患者,应该着重强调腹腔引流管留置的重要性,在必要的情况下,于患者家属同意下应该对患者实施肢体约束处理。此外,在病房巡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详细观测患者引流管固定部位的胶布是否出现松脱、潮湿的情况,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该进行胶布更换,一些患者腹腔引流管缝线部位会出现松脱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予以缝合处理[9-10]。五是护理人员针对需要携带腹腔引流管过床的患者,在搬运患者之前应该详细检查腹腔引流管的留置情况,然后需要将引流管床旁固定松开,于引流管处进行夹闭处理。针对搬运患者的相关人员,应该在其全部准备完成后,通过口令进行同时搬运,在过床后需要对引流管进行重新整理与固定。

4.完善引流管护理管理制度

针对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应该进行拔管风险评估,存在拔管风险因素的患者应该进行重点观测,实施引流管意外脱落的预报处理,并且需要对监控表进行构建,并对其实施跟踪处理。针对发生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将其进行详细登记,并且需要在组员会议中讨论导管脱落的原因,找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然后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此外,在导管护理规章制度中,应该对护理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与时段进行有效管控,并且要增设护理人员,合理制订护理排班,做好腹腔引流管脱落的预见性护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腹腔引流管的脱落风险。除此之外,科室内部应该制定健全的责任制度,将具体职责落实到每一个护理人员,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相关责任制度作为依据,在出现腹腔引流管脱落时也可以进行责任追溯,从而更好地约束护理人员的行为,使其树立主动服务理念,有效落实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预防策略。

综上所述,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与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引流管因素以及制度因素有关,为了防止上述因素导致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需要合理制定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规范引流管操作技术、完善引流管护理管理制度等策略,从而确保患者腹腔引流管留置的安全性、有效性。

猜你喜欢
腹腔情况护理人员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特殊情况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