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学教育评价背景下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

2023-03-01 07:21邓侃代娇
科学咨询 2023年1期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课病理

邓侃,代娇

(1.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吉安 343000;2.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 655000)

实施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要按照全面贯彻“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理念,让本专业学生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初步技能,为学生后续学习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课程做铺垫。病理学实验课程最终旨在培养学生供职于各级医院的临床护士岗位,为学生从事临床护理过程中正确认识疾病的本质、解释临床表现及判断病人预后等具体工作内容奠定扎实的知识技能基础。教师要通过实验观察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其掌握病理观察的基本要领,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以及常用的技术和研究方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一、病理学实验课评价体系的建立

病理学是我国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医学形态学学科,专门用于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以及其与疾病相关的特殊性、形态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变化,病理学从生物化学分子层次上进一步地揭示了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转归等[1-2]。依据病理学所构建的标准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病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病理学实验课遵循教育评价的一般规律,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专家、学生和教师自评三种评价[3]。本研究制订的关于医学实验课教育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预案包括九个基本要素,分别为一级指标:教师态度、课程准备、教学流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教学能力、实验报告和考核、课程结果。然后通过对评价主体信度的考察,发现专家、大学生、教师自评意见的一致性系数均接近,这说明了本研究所自行构建的病理学实验课的指标框架体系是可信、有效的,在进行评价时是尽可能地得到专家、学生、教师接受的。

图1 专家评、学生评、教师自评意见对照表

二、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病理学实验课在基础病理医学实验课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改革了现有的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以未来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为评估依据,以实验课堂能力培训为主要目的,强调充分突出实验课堂的作用。病理学实验课以基础病理医学实验课的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参照,重点从实验课的教学前期准备、教学流程、实践技术及其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对实验课进行了改革,设计以“模拟吉职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病房病例讨论”为贯穿活动,并设计了“肺淤血病例讨论”“肺炎病例讨论”“肺癌病例讨论”“呼吸衰竭病例讨论”四个递进的子活动。这四个活动之间为递进关系,且训练任务呈螺旋式上升关系,有了这四个子活动项目的训练,以问诊、分析、研究、判断为工作主线,在实验课堂重复演练,我们的同学才能提高知识和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四个递进的子活动

工作过程为主线:

图2 教学载体活动体系图

三、实验课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考试成绩一般都是通过学生平时的实验报告、大体标本和切片的考试来给出的。我们在评价背景下也根据实验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实验考核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我们对课程考核重新进行了设计,分为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个模块。考评系统采用主观与客观和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评价方法,增加了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和课堂检测以及对学生的批评性、创造力和思维技巧的评估,并对学生的情绪、态度、保护思维与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学习素养(15%)

1.考勤(5%):无故迟到或早退扣0.5分/1次,无故旷课扣1分/一次,扣满5分为止。旷课课时累计超过该课程学时的五分之一或缺课累计超过三分之一者,取消该课程的考试资格,必须重修。

2.学习任务书(5%):能否按时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完成质量高低得分。

3.课堂表现(5%):是否认真上课,课堂参与度活跃情况,有无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

(二)学习能力(45%)

子活动1(肺淤血病例讨论)(11%),子活动2(肺炎病例讨论)(12%),子活动3(肺癌病例讨论)(11%),子活动4(呼吸衰竭病例讨论)(11%)。分别从自学能力、协作学习、完成质量、评价反思四个方面对这四个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三)学习效果(40%)

考评采用实验报告和实物模型考评的形式,考评学生能否在显微镜下辨别细胞组织的特点,是否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四、临床病理研究与讨论法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病理讨论法(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以临床病例为载体,学生通过对临床病例进行研究,将自己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分析和解决我们在临床上的实际问题[4]。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平台下载所有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并通过网络平台上的病理切片数字库和大体标本数据库观察实验内容相应的病理组织切片和大体标本,完成课程作业包括实验报告和绘图等。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全体学生课堂发言的主动积极性,活跃了教学课堂氛围。同时在帮助全体学生掌握基本教学知识的前提下,还充分培养了全体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有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达到了理想的新型课堂教学活动效果[5-6]。

五、数字化病理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病理实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各类疾病的具体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进行观察,来了解和认识这些疾病的具体发病特征,从而增强对病理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大体标本数据库、病理切片数字库和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联合运用促进了病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数字化病理学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课堂教学不再完全地依赖于玻璃切片和大体标本,节省了实验教学的成本和人力资源、丰富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打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7]。

病理数字化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学手段。大体标本数据库和病理切片数字库的建立使难以获得的典型病例标本和珍贵的组织切片能够通过图像这种方式永久保存,将建立的数据库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就可以使老师和学生在平台上任意浏览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8]。

病理学的数字化教学课堂实验提高了学生病理自主实践学习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病理学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可以自发地积极参与到我校病理教学数字化课堂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和探索能力。数字标本、数字切片和数码交换器等互动网络管理系统的联合使用能够在学生的电脑界面和每位老师的主控界面进行同步呈现,每个班级的同学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的示学图片,老师的电脑主控界面也可以随时掌握每个班级的同学在网上的学习状态,老师可以对每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线上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线上讨论交流,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性大大增强,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9]。

六、效果与反馈

通过对比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我们分析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期末试卷成绩,具体如下: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试卷成绩

本次教学实验组的期末教学考核中优秀和良好的学生比例明显有所增加,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比例明显有所减少。实验组同样考试学生的期末考试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通过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下病理课程实验教学的满意度比较,发现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

七、结束语

以病理学科教育评估课程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我们对病理学科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整体性的改革,通过这一系列实验课程的改革,学生反映良好,学生的病理学科实验课程评价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显著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明显地培养了大学生独立观察标本、独立思维、综合分析和解决各种临床问题的能力,并且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创新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将来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0-11]。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在满足教学改革要求的同时,还能优化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达到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医学人才的目的。

猜你喜欢
病理学实验课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