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实践研究

2023-03-01 12:44刘怀刚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教学内容

刘怀刚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是国家政治生活极为重要的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放教育思政课是开放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开放大学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着高度一致性和契合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是推动当前开放教育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

一、融入前提

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容和价值内容,解决将“什么内容融入”的问题。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是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有机整体。在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不断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的要点,其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理论内容方面,全面领会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主题即“家国情怀、民族团结、意识铸牢”,围绕这一主题梳理、提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为其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提供理论前提准备。

价值内容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体系的灌输,应在总体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基础上,充分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蕴含的鲜明价值立场、科学思想方法、崇高境界情怀等价值内容。

二、结合分析

把握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的框架、思路和内容,解决“融入什么内容”的问题。

当前,开放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有一些办学优势和教学特色。2020年8月31日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中也指出,“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主要采用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实行注册入学、完全学分制”,提出开放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因此,开放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不断引导成人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应遵循开放教育思政课独特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安排,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体系上要做到有“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内容安排上要做到“无缝衔接、梯次深化”,从而实现协同联动育人的作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可以在第一章第四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中让学生深刻了解,近代以后,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可以结合第八章第四节“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专题,引导学生从理论主题、体系框架等方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使大家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又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可以结合第四章内容,让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等多重维度,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讲清楚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三、如何融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思路

调整传统教学理念,探索紧紧围绕“铸魂育人”的课程本质,创新教学理念思路,不断提高对开放教育思政课思想性、政治性、价值性的思想认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注入理念先导,奠定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应整体规划教学思路,通过专题创设实现理论体系到知识体系的转换,通过话语转换实现知识体系到价值体系的转换,通过聚焦实践实现价值体系到信仰体系的转换,遵循“课前准备——课堂讲解——课后强化”的思路,在三个“转换”的基础上力图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全过程。

(二)创新教学内容形式

根据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内容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髓要义,尤其与各门具体的思政课的内容结合点,探索具体针对“家国情怀、民族团结、意识铸牢”三大主题设计教学专题板块。

(三)改进教学方法

探索在实际教学中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多样的活动为手段和载体,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探索和创新适合教学内容需要的方法载体,综合运用讲授式教学与研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线上与线下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方法,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放教育思政课的实际效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借助开放大学思政课教学对象全覆盖、教学内容体系化、课程开设规范化、自主学习灵活性等特点,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思政课有机融合,有利于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成人大学生心灵深处,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旨归;有利于推动成人大学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更为坚定的依靠力量与深厚的动力之源。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教学内容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