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类电影声音制作的流程设计
——以《鸭儿嫂》为例

2023-03-08 22:59周克胜
现代电影技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戏曲流程节点

陈 松 周克胜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南京 210000

黄梅戏电影 《鸭儿嫂》改编自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创作的同名舞台剧,该剧2020年在“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演出中获得优秀剧目奖。2021年7月,笔者作为录音师,承接了该电影的声音制作工作。

笔者近年来参与制作了多部4K 环绕声戏曲电影,包括锡剧电影《珍珠塔》、扬剧电影《衣冠风流》、琼剧电影《喜团圆》、淮海戏电影 《皮秀英四高》等。笔者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在此类戏曲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一个合理的制作流程设计,将有效提升影片的艺术质量和技术质量,同时节省制作周期和制作成本。

本文将以黄梅戏电影 《鸭儿嫂》为例,从声音制作的角度出发,描述该片的制作流程,并分享笔者对于这些流程设计的思考和总结。

1 声音制作流程概述

如图1所示,影片声音制作的整个流程,有8个主要节点,其中7个节点存在与视频制作的交互。而对于视频制作的6个主要节点来说,除了拍摄后的粗剪环节,其他每个节点都需要和音频制作完成一次交互。

图1 音视频制作流程节点

1.1 素材评估

电影《鸭儿嫂》的舞台剧版本录制过整场音乐,演员对原有音乐的速度节奏较为熟悉,希望沿用。因此,电影开拍前,声音制作团队根据导演的要求,对舞台版的音乐素材进行了审听和评估,确认这些音乐素材是否能够匹配和支撑起最终的电影画面。

经过审听和充分的沟通,声音团队了解到,舞台版音乐也是在录音室分轨录制,有一定的质量标准及重新合成、补录的条件,因此同意基本采用原有唱腔的音乐,同时也明确了需要补录的部分,即所有演员的唱腔、配合舞蹈和亮相的打击乐、所有的对白以及重要的纯音乐段落。拍摄之前,所有演员进棚录制了演唱小样。

1.2 现场录制

演员演唱小样可作为现场拍摄的参考声,演员遵循该小样音乐的速度和节奏进行演唱和表演。电影拍摄过程中,除了同步记录上述音乐素材,现场还采录了包括对白、参考音效、参考环境声、模拟打击乐等相关素材。

1.3 声音粗剪

现场录制结束,所有的音视频素材在完成视频粗剪后,提交含同期声的视频画面给声音制作部门,录音师进入第一轮编辑工作。这轮的编辑包括以下内容:

(1)熟悉电影结构和剪辑节奏,同时找出声画对位不准确的节点。这些错误节点有的因视频剪辑精度造成,有的因音乐时长、结构不完整造成。

(2)进行声音素材替换,把视频里质量较差的各类同期音乐素材,替换成原始的高质量音乐素材。

(3)根据原始音乐的节奏,修改因分镜头拍摄导致的音乐剪辑错位,以及画面初剪阶段中音频部分的剪辑错误。

(4)声音制作组与导演交流,评估后续声音素材的录制。

1.4 素材录制

声音素材的录制内容主要包括所有对白、唱腔、修改补充的音乐、效果声、环境声等。其中,对白及唱腔的录制需要演员参考粗剪的画面来进行;修改及补充的音乐需要和原始音乐保持一致;效果声及环境声录制也需要参考影片的画面。

1.5 声音初混

所有素材录制完成后,需要进行一次立体声混音,在整个影片的时间线上对声音元素做一次完整的呈现,提供给视频剪辑部门进行后续的精剪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与视频部门充分沟通,来明确音视频剪辑在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例如,一段过场音乐的时长与画面时长不一致,是选择以画面为准修改音乐,还是以音乐为准修改画面。

1.6 声音精剪

视频部门完成画面精剪后再次提交音频部门。此时影片的结构已经成型,需要根据定稿的画面对声音进行细致的衔接处理、初步的音色修饰、声场的构建、不同声音素材的平衡等。

此外,还需要完成环绕声的混录,呈现一版较为完整的电影声音的最终样貌,并提供下变换立体声版本的声音文件给视频部门,作为调色包装的参考。

1.7 声音终混

声音制作部门根据视频电影画面调色后,含片头、片尾、特技、字幕等所有元素的成片,进行电影声音的最终混录。

录音部门完成混录后,由导演、作曲、录音师等相关岗位共同完成最终的电影声音定稿。

1.8 修改调整

电影提交至相关部门审片,完成局部修改调整后,再次进入声音补录、剪辑和混录工作。

2 重要节点阐述

在上述的流程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2.1 节点1:素材评估

对于所有戏曲电影乃至音乐类电影而言,拍摄前音乐录音都是核心环节。音乐的速度、节奏、品质,乐器的丰富性、录制的技术质量等,都会对电影最终的艺术呈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演员的唱段音乐,它是演员表演的依据,也是拍摄的依据,必须在拍摄前进行确认。因为拍摄完成后,从画面到声音都很难再重新录制。

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现场开拍后,导演发现音乐速度不满足情感推动的需求,要求对某段音乐提速,导致的结果就是录音部门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对该段分轨音乐素材进行提速处理,并且在后续的每一个混音的环节,都需要专门对这段音乐进行音色处理,以便匹配和衔接整场电影的其他音乐。

出于节约成本和加快进度等因素的考虑,影片《鸭儿嫂》的出品方希望能够利用现有的音乐素材进行拍摄,并要求录音部门确认是否可行。录音部门在完整审听了所有音乐段落后,对音乐的技术质量提出了全面客观的意见,并且对拍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存在的瑕疵、需要修改的硬伤等各个方面,与出品方、导演、作曲、演员等进行了逐一确认,并且和上述各方就后续声音制作的工作内容,最终呈现的大致结果进行了充分沟通,大家达成共识后再展开拍摄工作。

由于素材评估工作做得充分,在后续的现场拍摄、声音素材录制、修改及混音过程中,声音制作部门的工作推进都较为顺利。

2.2 节点5:声音初混

电影中所有需要采用的声音素材已经录制完成,依照初剪画面进行的声音剪辑环节也已完成,这是电影画面在声音要素齐全、声音时间线上的结构搭建完成后,第一次较为完整的呈现。

这时,影片整体的节奏、情绪、氛围,在声画一体化的情况下被感知,音视频制作部门既可以评估前期工作的成果,也可以构思下一步精剪及混录的思路。尤其是那些声音与画面发生情绪或结构冲突的矛盾点,将在这一版本的样片中全部暴露。

例如,电影中有一场43秒的转场戏,最终画面结构如图2-5所示。在这个转场戏中,故事进行由人物间语言冲突,到一个人海边独白抒发情感,再到双人唱段配合唱加舞蹈表演。整个过程情绪转换丰富,情绪的调动需要靠各种声音元素烘托氛围。

图2 转场戏场景一

图3 转场戏场景二

图4 转场戏场景三

图5 转场戏场景四

但是粗剪后发现,该段戏的画面时长无法满足湖水声渐入、音乐响起、画外独唱、女主角念白,音乐及合唱响起转到双人舞音乐这一过程,情绪转换极为局促。

因此,在这场戏初混过程中,导演让录音师摆脱画面束缚,按照想象的画面,用声音节奏剪辑合成了一段情绪舒畅、音乐结构完整、声音元素合理的转场,并且根据这段声音素材重新进行了画面剪辑。

由此可见,为了最终效果的呈现,声画之间的配合和交互需要在声音初剪这一环节充分展现。同样,在“这一跪”这场戏,也是在声音初混完成后,为了匹配音乐、对白及演员的情绪,导演还专门补拍了画面镜头。

2.3 节点7:声音终混

声音的制作推进到这一环节,录音师已经对整部电影有了完整而充分的认识,也和视频剪辑、导演有了充分的沟通,前期所有的声音细节处理均已完成,可以说,电影画里画外所有的声音元素,此时都完全铺陈开来。此时,录音师需要转换视角,不再执着于声音本身的修饰与平衡,而应该更加关注如何让声音成为电影整体的一部分。

就戏曲电影来说,除了按照惯例注意声画一致性、转场衔接之外,更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白和演唱的一致性,在语言和唱段切换时不要有声音的跳脱感;二是戏曲程式化的表演和生活化的表演在声音元素上的协调。

例如,在“战台风”一场戏当中 (图6),演员唱念做打样样俱全,还有戏曲舞蹈的各种亮相。在这段戏曲程式化的表演中,声音元素已经非常丰富,而且在舞台上已经是一个成熟独立的表演段落。但是如果排除舞台表演的因素,单从故事情节拍摄的角度看,这是一场夜戏,在刮着大风,鸭棚被吹翻等生活化的场景里,应该有丰富的环境声来烘托当时紧急而慌乱的气氛,如风声、鸭子叫声等。

图6 “战台风”画面截取

这个节点,如何协调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就需要导演与录音师在终混的环节,对声音元素做相应的取舍。在这场戏里,最终选择了用舞台表演的方式来呈现,舍弃了风声、鸭子叫声等环境效果。

在最终导演参与的合成工作之前,声音制作先解决了所有素材的技术质量问题,以及达到同画面贴合的艺术标准,只留下大组的声音平衡及声场参与最后的合成,同时又保留了每一处细节可修改空间的灵活性。

3 戏曲电影声音制作流程设计分析

在戏曲电影 《鸭儿嫂》的声音制作过程中,笔者及声音制作团队较为严格地遵循了上述流程节点规定的制作进度,虽然在与视频部门交互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等待时间,但是整体的推进显得井然有序,减少了零敲碎打的无效制作时间。

这样的流程化设计,也是在多部类似电影的制作经验上逐步积累出来的。《鸭儿嫂》这部电影在推进到最后一个导演版终混节点时,导演及录音团队几乎是不停顿地看完听完了整部电影,完整地感受了电影画面及声音的起承转合、故事的推进、情感的脉络,最终只是在十几个觉得比较凝滞的地方进行了局部微调。可以说,最初精心设计的声音制作流程在这一刻完美地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在进行这类电影的声音制作流程设计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在电影化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戏曲本身的艺术特色。

与舞台戏曲艺术相比,电影在故事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呈现上发生了改变。舞台剧的故事叙述通常是线性的,按照传统的叙事结构,遵循了 “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规律。而电影作为时空的艺术,通过镜头语言,延伸出更多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这类戏曲电影在改编成电影时,演员的表演、服装道具、音乐唱腔等基本不变,遵循舞台原有的表演。变化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省略了舞台迁换的时间,有更自由的转场节奏,二是更加立体多视角的摄影棚舞美,三是多角度多景别的画面呈现,四是可以实现与画面匹配的声场再造。笔者认为,这种变与不变的结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是:戏不变,变的是看戏和听戏的方式。

这种变与不变的特点给改编及制作电影带来了挑战。举个例子来说:戏曲中有很多演员的亮相动作,是演员即兴表演,并且需要锣鼓密切地配合,才能有恰到好处的节奏韵律。而如果用录制好的小样来拍摄,让演员被动跟着固定的录音素材表演,就限制了演员的发挥。这就给拍摄带来矛盾,不放声音演员演不了,放了声音演员演不好。类似这样的难点还有很多,比如念白与演唱转换的音色处理,转场时长变化后,音乐与情绪的衔接,画外音乐与画内音乐的声场转换等。

因此,在拍摄制作开始前,需要对这类戏曲电影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套制作流程。笔者认为,核心要素是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图7)。

图7 声音艺术处理架构与制作流程的关系

3.1 从声音的时间维度设计流程

通常声音制作需要根据画面的内容、时长来决定。而对戏曲电影来说,制作需要从主要音乐及唱段开始,画面按照音乐的情绪、节奏和长度来设计。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声音并不是完全从属于画面,而是有交互的取舍。

从图1流程设计中可以看出,各节点的工作内容、节点间的交互、过程推进的取舍等要素。

音视频剪辑中对声音的处理,音视频在什么环节进行交互,视频剪辑中的音频问题、音频剪辑中的视频问题,改音频还是改视频,这些在流程设计中就是从时间维度考虑的。

3.2 从声音的空间维度设计流程

声音的空间维度是指在电影的每个场景上的空间呈现,例如声音的远近、方位、宽度、包围感、声音元素之间的平衡等。

这个空间的呈现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如图7所示,在制作的初始阶段,主要解决声音元素之间的平衡,在中期要体现声音的远近、方位、宽度等,最后终混则需要解决空间的移动、场景的转换、声音的包围感等。

因此在流程推进过程中,每一次和视频的交互,都需要逐步去贴近影片的风格定位,在过程中慢慢去构建电影的声音环境和氛围。

拿戏曲类音乐电影来说,它风格呈现的核心元素是戏曲唱段和音乐,那么音乐和唱段的空间呈现就决定了画面拍摄的整体风格。

例如《鸭儿嫂》的音乐以民乐为主,没有气势宏大的大乐队大场面,唱段内容很生活化、接地气,配合的画面也是江南水乡的亲切感,因此声音的艺术处理就逐渐往具有贴近感的音乐及演唱的声场去搭建。等待画面的艺术处理结束,再配合某些特殊场景的需要,做声音的进一步完善。

如图8-10所示,在 “静悄悄”这场戏中,前一个场景是夜景中鸭子的主观视角,配合演员的舞蹈动作。然后通过音乐的气氛调度,转换到一场隔空对唱的梦幻场景,再由夜景的环境声切入到现实的对话中。三段的转换,完全是三种不同的声场感受,这些都是在画面的艺术处理已经结束后,才能根据画面去发挥想象声音的空间感受,才会在影片场景转换、景别、视角切换、演员移动等画面发生变化的地方,对电影声音在空间的变化做相应的艺术处理。

图8 “静悄悄”画面一

图9 “静悄悄”画面二

图10 “静悄悄”画面三

4 思考和展望

每位电影后期的录音师都希望在声音制作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心力专注在电影的艺术呈现上,这些艺术的创作需要一个可以“沉浸”的环境。但在现实的操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打破沉浸的事,比如反复修改后,找不到最初的版本、某个素材丢失需要弥补等。

对于音乐类电影来说,更需要视觉与听觉的感受融为一体,确保声画在艺术上的统一性,不让声音跳脱在画面外,又不能弱于画面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让观众的情绪在电影放映过程中整体推进。

如何避免让零碎的状况破坏灵感,把突发情况的影响减小到最低,为声音的艺术创作提供尽可能单纯的空间,声音制作的流程设计就变得很有必要。

笔者认为,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开拍前,进行制作流程设计,规定声音制作的推进步骤。制作前期重点关注声音素材的录制质量和丰富性。

(2)过程中,需要强烈关注和视频的交互,明确声画剪辑修改的优先级。重点关注声音素材的衔接和素材的完整性。

(3)成片环节,整体把握声画的平衡和取舍。需要有保留修改每一处声音细节的可能性。

在各级审片后,还有若干次修改,此时则是考验制作人员耐心和妥协能力的时候,需要在流程设计中为这一部分工作留出时间和空间。

笔者从事声音制作多年,近年承担及合作参与了多部歌剧、戏曲等音乐类电影的拍摄及后期制作。以上所阐述的制作流程是经过不断实践、严谨思考、总结验证的经验之谈。

同时笔者也深刻地感受到,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越来越丰富,于戏曲电影来说,电影化的艺术呈现给戏曲舞台化的表现手法产生了新的冲击,如何权衡好两者的利弊,做出取舍,最终是要把戏曲原本的样貌搬上大银幕,还是用电影的高新技术给戏曲艺术带来全新的艺术呈现,是电影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对未来电影声音制作者,在戏曲音乐电影制作的领域如何拓展,有了新的期待。

猜你喜欢
戏曲流程节点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本刊审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