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州着力将生态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

2023-03-17 01:51王兰英乐杨段迪斯
民族大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全州资源发展

文/王兰英 乐杨 段迪斯

作为新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培厚“硒”绿色资源优势,驱动“硒”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世界硒都·中国硒谷”,探索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的路径,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为“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全面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州硒产业2021 年实现总产值720 亿元(其中硒产品精深加工产值178 亿元),确保实现“十四五”末超过千亿元的目标。

把握资源“绿量”,找准硒产业发展定位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着力将生态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生态红利与绿色福利协调发展。

摸清底数强信心。相继完成全域1∶5 万和重点区域1∶1 万土壤硒资源普查,全州含硒及富硒土壤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96.41%,其中富硒土壤占比59.5%;建立全州硒资源分布信息库,绘制硒资源土壤等级图,划定123 处天然富含有益微量元素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议区,并按照“一村一卡”形式建立2627 份村级土地地球化学质量档案。恩施市新塘乡横栏村1697 亩地块和屯堡乡7630 亩地块先后被中国地质学会认定为全国首批、二批天然富硒土地。

科学规划优布局。紧扣“三高地两基地”建设,结合硒资源普查成果和硒产业发展现状,高标准编制《恩施州硒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以恩施高新区、恩施市为中心,向南延展至宣恩县的全产业链优先发展区域,以其他六县市为东西翼的硒旅融合重点区域和富硒土壤分布集中乡镇的块状多极布局成势见效。大力发展硒茶叶、硒土豆、硒药材、硒蔬菜、硒水果、硒畜禽等六大主导产业链,划定70 处适宜部署高标准富硒种植业的产业园区,推进要素向园区集约、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全力培植硒+康养旅游、文化传播、商贸流通、科技服务新业态,构建联农带农、联企助企的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让特色优势资源成为富民强州产业。2021 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大部分与硒产业相关,31%的规上企业、15%的旅游产值也与硒产业相关。

多维推进提效能。先后召开州委常委会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10 余次,研究部署硒产业发展工作;成立“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涉硒部门职责,在全国率先成立州级硒资源保护与开发机构;建立硒资源保护与利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形成“党政主导、行业主抓、部门主责、企业主体”的硒产业发展运行调度体系。加强硒资源领域立法,颁布实施全国首部规范硒资源保护、利用和监督的综合性法规《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在国内率先推行《硒产业统计制度》,大力开展硒领域执法办案、硒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和硒科普传播推广,硒产业发展步入法治化轨道。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制定建设硒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等系列政策措施,为绿色硒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突出科技“含量”,夯实硒产业发展底板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硒产品向高附加值延伸,硒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努力打造硒标准制定高地、硒科技研发高地、硒人才集聚高地。

以标准制定抢占话语权。积极推进、参与和验证涉硒国家标准2 项、行业标准4 项、省级标准5 项,发布涉硒地方标准51 项,近3 年在省备案硒食品安全企业标准94 项,推动建设硒红茶、硒稻谷、硒乌龙茶、硒大蒜、硒藤茶等5 个涉硒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吸纳国内主要硒产业发展地区的分散指标,首次提出并编制发布“中国硒产业发展指数”、《硒农业通用术语》团体标准,全面推广“含硒、富硒、富有机硒”三级认证。

以平台建设掌握主动权。聚合中科院等科研院所资源优势,共同搭建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北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大力发展涉硒服务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成果交易、检验检测、认证追溯、规划咨询等综合服务领域拓展,先后建成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 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6 家,启动筹建硒生物技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全州硒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70 家。

以技术攻关获得引领权。加强科研交流合作,与中科院、北京中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国内外20 余家院所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与协同创新关系。实施“硒谷英才”计划,联合湖北民族大学共建恩施州“两山”实践创新学院,建设涉硒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优秀科研创新人才团队。组织实施富硒生物营养强化剂开发与应用研究、富硒标准化种植养殖试验示范等一批科技项目,成功破译恩施碎米荠基因组,以堇叶碎米荠为原料开发有机硒产品60 多款,着力打通硒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取得涉硒科技成果100 余项。

提升市场“金量”,强化硒产业发展保障

围绕硒蛋白产业化等六个重点工程,加快产业链集聚发展,把品牌优势做强,把招引培育做实,把营销推广做新,以需求带动供给,促进硒产业全要素保障体系形成。

强品牌促质量。持续实施“质量兴州”战略,加强名优特品牌创建,采用“母子商标、双牌经营”的区域品牌整合模式推进“恩施玉露”“利川红”在全州授权使用,实现标准和品牌统一。制定“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形象标识,出台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对硒产品常态化实施追溯管理和专项整治,依法保护涉硒企业的合法权益。全州现有“恩施土豆”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5 件,注册涉硒企业商标299 件,“恩施硒茶”被授予“世界富硒养生茶”称号,并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强主体促活力。突出链式发展建设涉硒园区,全州“1+8”工业园区均规划硒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形成一核多轴、功能互补的绿色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布局。突出链式培育打造龙头企业,推进富硒资源优势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突出链式补强抓好企业招引,科学谋划涉硒项目,大力发展硒功能食品、硒生物制品、硒高端日用品和含硒农特产品等硒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入库招商项目64 个,其中5 至10 亿元项目21 个。全州涉硒市场主体超过3000 家,其中涉硒规上企业134 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2 家。

强营销促效益。构建“一核双向多元”的营销矩阵,由“政府主导”逐渐向“企业主办”过渡,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累计吸引3000 多家企业、18000 多个产品参展,近百家行业协会及商会、1400 多家采购商及投资商参会,签约招商项目114 个、计划投资395 亿元,达成采购协议432 份、协议金额逾103 亿元。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主办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茶业科技年会等重要活动,在武汉、杭州、上海等多个城市建立硒谷公社、硒品汇等硒产品专营店超1000 家。构建全域多元并进的展销渠道,线下结合中国民族民间龙舟赛、国际茶日等大型活动,展示“硒”品、体验“硒”游、传播“硒”味;线上依托“832”平台,2022 年前三季度富硒农产品销售额达11.24 亿元,占全省销售总额的71.5%。

猜你喜欢
全州资源发展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资源回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