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工程防汛抢险技术及其运用

2023-03-18 08:58娄树红
湖南水利水电 2023年3期
关键词:险情填方防汛

娄树红

(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湖南 湘潭 411119)

1 工程概述

韶山灌区工程是湘中丘陵地区一个灌溉100 万亩农田的大型引水工程,兼有防洪、发电,及城市、工矿供水功能。工程于1965 年动工兴建,1966 年建成通水,从湘江一级支流涟水引水。灌区范围包括湘潭、长沙、娄底3 市7 个县区(双峰县、湘乡市、湘潭县、韶山市、雨湖区、宁乡市、岳麓区)共2 500 km2,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灌区共5 条干渠(总干、南干、北干、左干、右干)、长186 km,干渠上有渡槽26 座、隧洞10 处、闸堰60 处,小型水工建筑物4 050 处;支渠共401 条、长1 186 km,斗渠及以下渠道长8 730 km。

2 渠道工程险情分类

韶山灌区干渠渠道工程分成三种类型:填方渠道、切方渠道、半填半切渠道。这三类典型渠道工程常见性的险情有:渗水、管涌、漏洞、穿堤建筑物接触冲刷滑坡、裂缝、跌窝。

3 渠道工程防汛抢险技术要点

3.1 渗水险情处理

渠道高水位运行时,渠堤背水堤坡或堤脚出现表土潮湿,发现有水流渗出的现象称为渗水险情,一般采用临水截渗,背水导渗方法处理。根据渗水实际现状,背水面可采用盲沟导渗技术方案。导渗盲沟平面形式可采用“人”字形、“丫”字形或纵横沟型。

临水截渗:渠道堤坡较平整,找准渗漏部位,采用土工膜(二布一膜)截流。将直径5 cm 的钢管固定在土工膜的下端,卷好后将上端系于堤顶木桩上,沿堤坡滚下,并在其上压盖土袋。

盲沟导渗:从背水渠堤出现渗水的最高处起,至堤脚处止,开挖“人”字形、“丫”字形或纵横导渗盲沟。沟宽(0.5~0.8)m,深(1.0~1.2)m,竖沟间距5 m,沟内分层铺填反滤料:0.2 m 厚粗砂,0.2 m 厚卵石(2 cm~4 cm),0.6 m 厚块石压顶保护。顺渠道堤脚开一道排水纵沟与竖沟相连,集中排出渗水。

3.2 管涌险情处理

管涌多发生在高填方渠段背水坡附近地面或较远的洼地、潭坑。汛期渠道高水位时,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被带出,落于孔口周围形成沙环。处理方法:

1)反滤铺盖。当渠道背水面大面积出现管涌时,可采用反滤铺盖抢护。在出现管涌的范围内,分层铺填透水性良好的反滤料,以降低涌水流速,制止地基土颗粒流失。一般处理为:首先铺土工布,在其上接铺20 cm厚粗砂,接铺20 cm 厚小石子(1 cm~2 cm)、接铺20 cm厚大石子(2 cm~4 cm),再盖压块石或片石。

2)反滤围井。对于单个的、独立的管涌,可采用反滤围井抢护。按管涌口径的10 倍确定围井范围,先清除地面杂物并开挖软土0.2 m,用土袋分层错缝搭接围成井状,在井内先铺上土工布织物,再在井内分层铺设反滤料,下层铺粗砂0.2 m 厚,中层铺小石子0.2 m 厚,上层铺大石子0.2 m 厚,在适当高度设排水管排水。

3)无滤网围井。当管涌险情严重,反滤料一时难以筹措时,可在管涌口抢筑围井,抬高井内水位,降低渗透压力,减小渗透破坏,以稳定管涌险情,在适当高度设排水管排水。

3.3 漏洞险情处理

漏洞是贯穿渠道堤身的流水通道,处理方法为前堵后导,临背并举。在高填方渠段,当发现漏洞后,必须尽快查出进水口,全力以赴,迅速抢堵。当探测到漏洞进口位置时,采用塞堵法,塞堵物料有软楔、水布袋等。在有效控制漏洞险情的发展后,及时用袋装黏性土封堵闭气。同时,在渠道背水面出水口采取反滤导渗措施,以缓和险情。抢堵后安排专人观察。

3.4 滑坡险情处理

渠道滑坡既可发生在深切方渠段,也可以发生在高填方渠段,一般是因内部渗水作用或顶部压载,底部淘刷造成。填方渠段渠堤滑坡后,堤身断面变窄,深切渠段滑坡后,堵塞渠堤道路或渠道过流断面,诱发其他险情。一般处理方法为固脚阻滑,削坡减载,导渗排水,打抗滑桩,防雨,做土撑。

固脚阻滑:将土袋、块石等重物堆放在滑坡体边脚,有阻止滑坡体继续下滑和固脚的双重作用。削坡减载:削缓陡坡,减压减载。导渗排水:在滑动土体上,在浸润线下,沿滑动体周围开挖导水槽,槽内填砂石反滤料,防止水流渗入滑动体带走泥土。打抗滑桩:有条件时可在滑动体上,呈梅花状打入抗滑桩,桩可选用棕树木桩,角钢桩等,桩长视滑动体厚度定。防雨:在雨期,用彩条布覆盖整个滑动面,防止雨水渗入滑动体。做土撑:如果渠堤滑坡范围较大,险情严重,可在滑坡体上顺坡挖沟,沟内做反滤,填筑透水性大的砂石料,分层夯实而成土撑,一般每条土撑顺渠堤方向宽1 m,长视滑动体尺寸而定,土撑间距为5 m。

4 渠道工程防汛抢险方案的制定

对于暴雨及以上雨情和干渠高水位(不超设计水位)运行下的水情、工情情况清楚,准备到位,渠道工程险情抢早、抢小,才能取得防汛抢险的主动。把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发展阶段。在出现重大险情时,应根据当时条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以控制险情进一步恶化,同时分析原因,制定险情处理方案。基本工作程序如下:①险情鉴别与出险原因分析;②预估险情发展趋势;③制定抢护方案;④制定实施办法;⑤按方案实施抢险;⑥守护监视。

5 渠道工程防汛抢险运用实例

韶山灌区南干渠K8+930 至K8+980 地段属于傍山渠道,为红沙壤土。渠道右侧属切方渠坡,渠道左侧属填方渠堤。2020 年8 月12 日,在工程巡查中,发现该段左侧渠堤外坡出现多处冒水、冒气泡情况,其中一处出水量较大的点挟带泥沙颗粒,距渠堤坡脚为2.3 m,出水口径为0.2 m,渗水量约为150 L/s。险情发生后,首先采取降低渠道运行水位的措施,安排专人观测记录,紧接着对险情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为管涌重大险情。对集中鼓水翻砂处采用反滤围井法处理,对其他散布的管涌采用反滤压盖方案处理。

1)集中(单个)管涌处理。首先对管涌口周围清表,挖去0.2 m 厚软土,铺盖土工布,再围筑反滤围井,反滤围井直径采用10 倍管涌口径,即2.1 m,用土袋错缝搭接筑围井,井内土工布上按序铺填粗砂0.2 m 厚,小石子(1 cm~2 cm)0.2 m 厚,大石子(2 cm~4 cm)0.2 m厚,构成反滤围井,并在围井上1.4 m 处安装排水管(PVC 管Φ100)将井内水排出并稳定井内水位,保证井水不从井顶外溢。

2)面上管涌群处理。面上渗水量小的管涌群采用反滤压盖处理,先在鼓水口上面堆放块石、消杀水头,再按序堆铺粗砂(20 cm 厚),小石子20 cm 厚,大卵石子(2 cm~4 cm)20 cm 厚,并于铺盖周边堆用编织袋装砂卵石,使清水泌出而不带走泥土,以遏制管涌的发展、控制险情。

抢险工作完成后,每天进行观察记录。由于是抗旱用水高峰期,渠道水位恢复到设计水位运行直到2020年10 月15 日抗旱工作结束,效果很好。

6 结 语

总结了灌区渠道工程常见的工程险情及其危害程度评估方法,分述了相应的处险措施。在运用实例中,列举了管涌处险案例,可以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防汛抢险是系统工程,时空因素要综合考虑,掌握主动,才能取得很好的抢险效果。

猜你喜欢
险情填方防汛
夏季防洪防汛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河北销售备战险情
防汛当前莫添乱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基于GEO-studio的高填方渠道边坡变形分析
基于模糊理论的拦河闸病险情分析及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