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参考文献中非文献规范编校差错问题例析

2023-03-19 05:07常思敏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编校差错著录

常思敏

(河南农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 河南 郑州 450046)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研究和科技论文中具有重要作用[1]。参考文献也是期刊编辑加工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和编辑也都非常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和编辑加工。多年来,期刊编辑界围绕GB/T 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实施,对标准解读[2-5]、著录存在的问题[6-9]进行了大量研究,对该标准的贯彻实施和参考文献的规范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使期刊在编校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这些研究对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的非文献规范编校差错问题(引文内容准确或合理与否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关注不多。编校质量是期刊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期刊质量和编辑素质的重要方面。参考文献的非文献规范性编校差错问题也严重影响期刊质量。在重视论文其他内容编校质量的同时,期刊编辑也要重视参考文献中这方面的问题。在编校和质检实践中发现,期刊编辑多重视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而忽视其非文献规范差错问题,有些期刊仅因这方面的编校差错就导致质检时编校质量不合格。因此,根据笔者的编校和质检实践,并参考文献[10]和[11]的部分内容,对期刊中的非文献规范编校差错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引起期刊同行对此方面问题的重视,以免出现类似差错。

1 参考文献中非文献规范编校差错问题

1.1 错别字

例1 邓海滨,徐振哗.善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肺癌脑转移经验[J].中医杂志,2003,44(8):577-579.

例2 史志洁,张金篙,王楷迪,等.哌仑西平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效果与机制研[J].眼科新进展,2006,26(12):904-907.

例3 候雨雷等[17]以3-PcSS仿生肩关节球面并联机构,采用遗传算法,以机构姿态工作空间点数作为机构工作空间的优化目标,对机构参数优化设计。

例4 郭腾飞,徐勇,马国霞.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地理科学进展,2009(1):111-118.

例1-4中,责任者的姓名中均有错字。例1中的“徐振哗”应为“徐振晔”,例2中的“张金篙”应为“张金嵩”,例3 中的“候雨雷”应为“侯雨雷”,例4中的“郭腾飞”应为“郭腾云”。而且,例2 中题名最后还缺少了“究”字, 例4中原文献中有4位作者,“郭腾飞,徐勇,马国霞”应改为“郭腾云,徐勇,马国霞,等”。

例5 廖洋. 走出国门的”赤潮灭火器”:记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J].科学新闻,2020(4):55-57.

此例是对原文献的著录,但题名中的“粘土”应为“黏土”。

例6 王武名,鲁安怀,陶维东,等. 金川铜镍矿山尾矿砂循环经济研究[J]. 金川矿山,2006(4):411-417.

例7 李发芝.缬沙坦对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8,39(1):14-16.

例8 魏玉香. 常见脑病的中医治疗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出片社,2009:5.

例9 毕学慧,杜雪樵. 后定选择权的保险精算定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7,30(5):649-651.

例6-9出版项中的期刊名或出版社名里均有错字。例6中的“金川矿山”应为“金属矿山”,例7中的“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院报”应改为“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例8中的“中国医药出片社”应为“中国医药出版社”,例9中的“自然科学报”应为“自然科学版”。

1.2 少字

例10 显生,程书建,刘化桐,等. 杉木无性系苗期选择可靠性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22(1):82-85.

例10中第一作者的姓氏缺失,“显生”应为“饶显生”。

例11 杨德军,罗勇,邱琼. 西双版纳矿区植被恢复中的树种选择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2015,43(1):4-9.

例12 马志林,王治国.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水土保持[J].人民长江,2008,39(6):99-101.

例13 陈俊蓉,陈利国,王华强.谈《内经》五体痹与五脏痹发病关系[J].四川中医,2012,30(4):44-46.

例14 薛奔.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蚕业,2021(3):83-84.

例11-14题名中均有掉字问题。例11中“西双版纳矿区植被恢复中的树种选择研究”应为“西双版纳采矿区植被恢复中的树种选择研究”,例12中“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水土保持”应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水土保持研究”,例13中“谈《内经》五体痹与五脏痹发病关系”应为“浅谈《内经》五体痹与五脏痹发病关系”,例15中“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应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例15 韦友林.畜禽粪便的加工处理及饲料化利用现状(上)[J].草与畜杂,1990,(3):21-23.

例16 蔡长霞.中国肉鸡产品出口受绿色壁垒限制的主要原因[J].养禽与禽病防,2005(7):42-43.

例17 李颖.五体痹发病与季节关系初探——兼与《内经》痹发时令商榷[J]. 江西中医,22008,39(1):14-16.

例18 闫明,刘曼舒,姚新治,等. 基于林鸟日常活动范围的郑州金水区景观连通性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0,40(6):107-117.

例19 杜铃,杨开太,李进华,等.南宁木质藤本植物园林应用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4):72-75.

例15-19出版项中均缺字问题。例15中的“草与畜杂”应改为“草与畜杂志”,例16中的“养禽与禽病防”应改为“养禽与禽病防治”,例17中的“江西中医”应改为“江西中医药”,例18和例19中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分别改为“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而且,按GB 7714—2015的规定,例17中的破折号应改为冒号。

1.3 多字

例20 陈昌惠.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M]. 长沙:湖南长沙科技出版社,1993:31-36.

例21 吴剑. 富血小板血浆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广州:南方医学科大学,2014.

例22 张世辉,赵正洪,李茂阳.高档优质稻在武陵山区的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探索:以湖北省宣恩县为例[J].中国地稻米,2014(4):102-105.

例20-22出版项中期刊名、高校名或出版社名中均存在多字错误。例20中的“湖南长沙科技出版社”应改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例21中的“南方医学科大学”应改为“南方医科大学”,例22中的“中国地稻米”应改为“中国稻米”。

1.4 数字错误

例23 ASAKURA Y, GALARNEAU E, WATKINS K P, et al.Chloroplast RH3 DEAD box RNA helicases in maize and Arabidopsis function splicing of specific group II introns and affect chloroplast ribosome biogenesis[J]. Plant Physiology,2012,159(3):961-974.

科技语言中的数字有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和罗马数字之分。常见的问题是把罗马数字排成英文字母。例23中的“II”实为“Ⅱ”之误。

例24 冯宜明,何明珠,徐向宏.金川尾矿库土壤与重金属富集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5):843-852.

参考文献著录时,出版项中的年、卷、期和页码也常出错,如例24中的出版年就出现了错误,“2011”在原文献中为“2012”。

1.5 张冠李戴

例25 F. W. T. 彭宁德弗里斯,等著. 几种一年生作物生长的生态生理过程模拟[M].朱德锋,等译.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7-12.

此例中,除责任者著录不规范外,出版项中的出版社名出现了错误。原文献的出版者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例26 周冀衡,朱小平,王延亭,等. 烟草生理与生物化学[M]. 合肥:中国科技出版社,1996

此例中的出版社名称与例25一样出现了类似错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所在地为北京,文献的出版地是合肥,出版社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因此,“中国科技出版社”要改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例27 陈英.江西临川区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预测研究[J]. 杭州:东华理工大学,2015.

此例中的出版地错误。东华理工大学的所在地为江西省抚州市,“杭州”要改为“抚州”。

例28 张国荣,李菊梅,徐明岗,等.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42(20):543-551.

此例中期刊名显然是排错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实为“中国农业科学”。

1.6 科技名词不规范

例29 陈旭升.测定棉叶光合强度改良半叶法的再改良[J].中国棉花,1990,17(6):30-31.

“光合强度”是“光合速率”的旧称,指光照下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同化二氧化碳的量。此例中“光合强度”应改为“光合速率”。

例30 李铁华.硅窗气调包装延长茶树菇贮藏期的工艺及机理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7.

“机理”和“机制”均为规范的科技名词,“机理”是物理学和化学中规范的科技名词,在其他学科中规范的科技名词多为“机制”。此例中的“机理”应改为“机制”。

1.7 专有名词表达不规范或不准确

例31 侯占铭,石晶瑜,王振兴.三倍体无籽西瓜组织培养[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6,3(3):68-70.

参考文献中应该按出版者名称来源的形式著录,不得缩写。 例22使用了出版者的简称。经查找其原始文献,应改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例32 汪来喜,樊耀明,石梦杰. 河南省乡村振兴的短板及破解策略[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20(2):1-6.

例32的出版者名称不全。河南工业大学学报有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两种。此文献的出版者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例33 王新培.长春市G社区绿化管理项目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6:8-12.

吉林大学的所在城市为长春市,故例33的出版地是错误的。“吉林”应改为“长春”。

例34 赵棻. 中医基础理论详解[M]. 福建:福建科技出版社,1981:88-89.

例34中除出版者使用简称外,出版地也不准确,应改为“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例35 方仲达.植病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

例35为知识性错误。 “农业出版社”和“农村读物出版社”于1993年10月合并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10月前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献不能加“中国”二字。

例36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9:23-26.

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但于1954年迁至北京,所以,例36中的出版地“上海”应改为“北京”。

1.8 字体使用不规范

例37 YANG Q, ZHANG Y, ZHOU Z C, et al. Root architecture and phosphorus efficiency of differenct provenance Pinus massoniana under low phosphorus stress[J]. Chinese Jo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2,23(9):2339-2345.

例38 SHI S Z, XIONG D C, FENG J X, et al. Eco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on fine roots of Chinese fir(Cunniunghamia Lanceolata) seedlings[J]. Acta Acologica Sinica, 2017,37(1):74-83.

虽然有关的生物命名法则中没有规定各分类群学名字体的标准,但其示例和约定俗成的表达规范是生物属及其以下分类群学名排斜体,属名的首字母大写,种加词及以下分类群学名全小写。例37中,Pinus massoniana 为马尾松的生物学名,应排斜体。Cunniunghamia lanceolata为杉木的生物学名。例38中,“Cunniunghamia Lanceolata”应排斜体,且其种加词“Lanceolata”应排为“lanceolata”。

例39 ZHANG R Y, XIONG Z Y, WANG S L, et al. Response of rape growth process to allelopathy ofwalnutleaf litter[J]. Jou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2020,35(5):126-133.

Walnut为胡桃(Juglans regia L.)的英文名称,不是生物学名,不应该排为斜体。

例40 何成勇,谢为发,张玲,等. 草莓生长素合成限速酶FaYUC1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J].果树学报,2018,35(6):685-692.

例41 FU M M, SHI Z Y, LI Y L,et al. Analysis of ethylene release and express patterns of VvETRs gene in berry and Rachis of ‘Shine-Muscat’ rose grape[J].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8,52(6):892-902.

生物学中,基因名称约定俗成的字体排法是斜体。例40和例41中的“FaYUC11” 和“VvETRs”为基因名,应排成斜体。

例42 BHATT N, SINGH R P. Chemical control of mycoparasites of button mushroom[J].Journal Of Mycology and Pathology,2002,32(1):38-45.

英文期刊名称的实词一般首字母大写,虚词首字母不大写。例42中“Of”应改为“of”。

例43 ZHAO J,HE X Y,NIE Y P,et al. Unusual soil nematode communitics on karst mountain peaks in southwest China[J].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2015(88):414-419.

专用名词的英文首字母应大写。例43中,“southwest”应改为“Southwest”。

1.9 排版格式不规范或标点符号不当

例44 FENG W,YAO X, TIAN Y C ,et al. Predieting grain protein with canopy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n wheat[J].Acta AgronomicaSinica,2007,33(12):1935-1942

此例中,“AgronomicaSinica”属排版错误,“Agronomica”和“Sinica”之间应空格。

例45

(a)

例45 中,(a)-(c)均为英语单词未按音节转行。

1.10 文内注与文后注的序号不一致或文献重复

例46 林荣海等[5-6]研究发现,……参考文献[5]钟兰兰,屠迪,杨亚,等…… [6] 林荣海.…… 。

例47 Tajeddine 等[10]报道……参考文献[10] PAYDAS S, TANRIVERDI K, YAVUZ S, et al. …

例48 Peng等[26]研究表明,……参考文献[26]LIU Y, WANG W, YING Y, et al. …

例49 Chen等[14]在此基础上,……参考文献[14] PENG C, LIU P C,HUA J, et al. …

例50 Muhammad等[37]通过物理混合的方式……参考文献[37] BOOT A M, ANASORI B,VOIGT C, et al. …

例46-50中,文内列出的责任者及相应文献序号与参考文献表中的责任者及文献序号不一致。这种错误多为作者修改论文时出错,编校人员没有发现或忽视造成的。

例51

图2 参考文献表中文献重复Fig.2 References are duplicated in the reference table

例51为一篇论文参考文献表的一部分,其中文献[1]和[7]为同篇文献,属于重复著录。

1.11 其他错误

例52 岳广欣,黄启福,陈家旭,等.温阳解郁不同配伍组方抗抑郁效果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6):326-328.

例52的原文献中责任者仅有3人,后再加“等”为多余。

例53 凡增辉,李秀珍,谷小辉.风电偏航轴承寿命计算与承载能力分析[J].轴承,2013(7):5-8.

例53的原文献中责任者有5人,第3责任者后应加“等”。另外,文献页码也著录错误,“5-8”应为“1-4;8.”。

例54 宋兆星,李卫华,王立.双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09,42(8):7-10.

例54的责任者系著录错误,原文献为“张启勤,宋兆星”。

例55 姚政,赵京音.培育商品有机肥市场发展商品有机肥产业解决上海畜禽业粪便污染上海[J].农业学报,1999,15(1):73-75.

例55显然是排版错误,应把文献标志码置于题名后,而不是插在出版者名称中,即“上海[J].农业学报”改为“[J].上海农业学报”。

2 避免出现差错的改进措施

2.1 强化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

科技论文包括新信息和相关历史信息两部分。新信息是其主体和核心,相关历史信息是指与新信息相关的已有(或已知)的信息,对新信息起着支持、佐证和强化的作用。参考文献是相关历史信息的主体,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1]。但是,如今还有不少作者和编辑在此方面认识不到位,写作或编校时只重视论文内容,轻视参考文献在科技论文中的地位,导致参考文献著录时错漏百出。虽然期刊编辑在参考文献著录的编校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但也多重视在执行国家标准方面的规范化问题,而忽视其非规范方面的差错。这是产生文献非规范差错的重要原因。因此,期刊编辑要强化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并引导和影响作者形成这一思想,从而减少参考文献中非文献差错问题的产生。

2.2 强化期刊编校责任意识

编校工作是保证期刊编校质量的重要环节,而编校的质量取决于编辑人员的素质。编校工作是对责任心要求很高的工作,要做好编校工作,首先要做到思想上重视,态度上认真。在编校过程中,如果责任心不强,就可能出现差错[9]。上述参考文献著录中出现的错别字、少字、多字、张冠李戴、文献重复著录和其他差错问题,就是因编辑人员编校时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没有认真细致地编校所造成的。如果编辑责任意识强,在思想上重视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编校的同时,像对待科技论文其他部分一样,编校时注意参考文献的非文献规范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上述差错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2.3 不断提高编校素质

编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对编辑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编辑不仅必须具备编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高素质的期刊编辑在编校过程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强,问题意识和全局意识强,因此,编校工作的能力就强。如上述的科技名词、专有名词、字体和排版格式的规范化和准确表达,就涉及编校素质问题。只有具备相应的专业和编校知识,才能在编校工作中发现这些问题。

期刊编辑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编校技巧和方法,比较好地处理各种差错问题。对于不够负责的作者,在编校参考文献时要善疑多查,避免出现类似例26、例33、例35、例36中的差错问题。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或问题,要及时与作者沟通,由作者解决,避免出版后留下遗憾。

2.4 研究恰当处理原文献中差错的办法

由于各种原因,在参考文献著录时会经常遇到著录的原文献中就存在科技名词、专有名词不规范[12]以及错别字等问题,如类似上述例5、例29、例30等。如果按原文献著录,可能会造成编校质量下降。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找出大家认可、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文献[12]提出了既可有效解决科技名词等的规范表达,又不失引用文献的真实性的方法,如可把“记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改为“记改性粘(黏)土治理赤潮技术”。对于这一问题,期刊编辑界仍可继续研究,找出科学、规范、大家认可的办法。

猜你喜欢
编校差错著录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