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共识教育的问题与创新路径探析

2023-04-17 14:40刘树升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社院共识学院

刘树升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9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和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社院)工作。2016年,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致贺信,要求学院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为统战教培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统战教培工作和社院职责使命,对统一战线共识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统一战线共识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统一战线共识教育改革创新的历史必然性

统一战线共识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所谓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是社会政治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①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18—19页。。统一战线共识教育同样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即“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多手段的社会政治互动,在政治社会化组织和群体与社会个体之间传播政治文化信息,以延传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个体,巩固政治统治,推动政治发展”②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第21页。。从政治社会化视角来看,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社院承担了更加重要的职责使命,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功能,进行统一战线共识教育改革创新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统一战线面临的时和势、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统一战线作用更加重要,强调要深刻理解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工作。三个“作用更加重要”进一步彰显了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①《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第1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要求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社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必须适应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发挥独特的政治功能,自觉把“培养谁、如何培养”与党的主张、人民利益、统战事业需要结合起来,在凝聚新的统战群体、协调新的多元诉求、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的挑战中担当作为,最大限度团结积极力量、争取中坚力量、转化消极力量,扩大团结联合的覆盖面和包容性,为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应有贡献。

(二)贯彻落实三个“条例”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坚持政治培训为主,开展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理论培训。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把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纳入社院教学内容,从制度层面确定了统战人才教育培养阵地建设的职责使命。《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突出强调社院“五个是”的性质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的总体要求、工作方针、基本任务、培训目标,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和社院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社院工作提供了方向引领,是社院工作的根本遵循。其中明确要求,社院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作用,为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作出贡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规定:“社会主义学院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应当坚持功能定位,承担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统一战线其他领域代表人士、统战干部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人才等培训任务。”大力推动社院共识教育改革创新,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是贯彻落实以上三个“条例”的必然要求。

(三)守好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的必然要求

统一战线点多、线长、面广,需要有独特的教育培训体系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随着统战工作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统一战线成员越来越多,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任务日益繁重。社院面对的学员群体多来自于党外、体制外、海外、境外,其阶层多元、思想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多元、诉求多元、职业多元、背景多元,社院教培工作必然有别于其他干部培训机构,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政治社会化理论,政治社会化的教育功能,首先是引导社会个体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观念包括政治信仰、政治理想、对政治本身的看法,即对政治的价值评价,以及对参与政治的看法。②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第23页。因此,如果说党校是党性教育,行政学院是忠诚教育,高校是通识教育,那么社院就是共识教育,也就是政治观念教育,要教育引领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社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要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③《习近平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团结报(北京)》2016年10月15日,第1版。因此,社院共识教育工作在党的事业发展大局中不可或缺,且独具挑战性、紧迫性和必要性,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二、当前统一战线共识教育的问题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共识教育工作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各地社院不断开拓进取,社院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所承担的使命任务相比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健全

目前,在机构建设上,全国社院系统的统战教培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专业化程度不高、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较突出。在31家省级社院中,辽宁、海南、青海等地的3家社院是与党校(行政学院)一体办学,设有多个教研部(室);黑龙江、山东、广西、北京等地的10家社院设置了多个教研部(室);有18家社院只设有一个教研部(室),没有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础理论学科和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中华文化等特色学科设置专门的教研部(室),其所占比例为58.1%。由此可见,在省级社院层面,教学机构设置的科学化专业化程度不够。在市、县层面,机构设置不健全的情况尤其突出。与中央、省级社院不同,市、县社院大多与党校(行政学院)合办,多数没有专门的统战教研部门和专职统战教师,“有的社会主义学院甚至只是在党校大门口挂了块牌子,机构和人员均没有落地落实,出现平时隐身、开班才现身的现象”①郑鹏飞:《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加强统战教育培训工作——兼谈市级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第112页。。以山东省为例,16个地级市中,只有青岛市社院是单独设立的。这种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造成市、县两级的统战教育培训工作多头领导、业务交叉、权责不明,甚至“导致统战部门往往撇开社会主义学院而直接采取异地教学的方式到上级社会主义学院和高校培训,本应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主阵地作用的社会主义学院被虚化、边缘化”②郑鹏飞:《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加强统战教育培训工作——兼谈市级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第112页。。从长远来看,这种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编制少的情况影响了基层统战教培事业的发展。

(二)教培体系不完善

全国社院系统尚未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完整的教学体系。虽然中央社院引领各地社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课程设置体系化不足、课程总量偏少、课程布局不均衡、教学菜单针对性不强以及精品课程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尤其是共识教育课程体系化不足的问题,对课程质量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优势特色课程偏少,且缺乏替代机制。相对于快速增长的教培需求来说,特色精品课程供不应求,现有的精品课程也缺乏替代机制。二是课程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内容更新较慢。与学员的期待和要求相比,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仍需进一步增强。而且不少学员反映,社院课程内容更新缓慢,分层分类适应性不强,有的课程已经重复听过多次。

(三)学科建设滞后

社院系统共识教育课程体系化不足等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也与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滞后导致的学科体系不完善、理论研究薄弱、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有关。统一战线学作为独立学科起步较晚,2013年山东大学自主设立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统一战线学二级学科,2015年山东大学统一战线学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并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联合培养,这是统一战线学首次作为独立学科被纳入国民教育招生系列。近年来,联合培养的统一战线学毕业生陆续进入中央、地方社院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工作,推动了统一战线共识教育和理论研究的发展。但时至今日,仍然只有山东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开设统一战线学学科,且所招收的学生有不少此前并未就读政治学专业,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与紧迫的共识教育课程需求、教师需求和理论支撑需求相比,统一战线学科建设滞后的问题仍然突出。

(四)教培效果欠佳

统一战线共识教育要取得理想成效,既需要实现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全面覆盖,又需要通过班次学制的科学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有效运用实现对学员的入脑入心,但是现在看来做得还不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培训结构有待更新。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统一战线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日益突显,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等传统的统战教培对象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等群体发展迅速,尤其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一新的群体出现并不断扩大,再加上网络统战工作的日益重要,都对统战教培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当前社院系统所培训的学员结构仍以民主党派成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干部等传统领域为主,对新的统战群体关注不足,教学设计不够精准。

二是班次学制设置不够科学。在当前社院系统的教学班次中,一周以内的短期班占了大多数,甚至存在不少2~3天的“微型班”。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培养难以持续深入,对政治共识和文化认同的促进作用有限。

三是教学方法“形”与“效”不够统一。统一战线共识教育不能依靠空洞的说教或者教条式的灌输,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吸引力和有效性。调研发现,学员希望增加结构化研讨、情景模拟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但是现在这些教学方法研发占比较小,愿意尝试的教师不多,且多数运用在长期班中,短期班还是以讲授式、传统研讨式为主,一些相关的创新实践效果也不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现象。

四是文化认同教育基础作用发挥不够。在社院教学布局中,文化认同教育是基础,以文化认同增进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社院共识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当前社院的文化认同教育多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讲座、书画笔会等传统方式,创新性、多样性不足,系统化、精品化程度不高。

(五)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统一战线共识教育取得实效的基本前提,但由于社院基础薄弱、资源不足等原因,教师队伍恰恰是许多社院的突出短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专职教师队伍小、弱、散,专兼职教师比例失衡。2020年的调研显示,全国48家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副省级城市社会主义学院中,专职教师人数在10人以下的有30家,占比62.50%。①张师平、宫捷:《社会主义学院教师发展:现状、问题与路径——基于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师资情况的调研和分析》,《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第47页。与社院担负的任务要求相比,专职教师力量严重不足。与同级党校(行政学院)合办的市、县社院中,承担统战教学的教师极少。《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施行后,云南、山东、重庆、湖北、江苏等省(市)出台了贯彻意见、细则等,但仅有少数省份对省级社院专职教师力量配备进行了量化规定,专职教师少仍然是制约社院共识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不少地方社院在日常教学安排上以兼职教师为主,大量从党政机关、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校、科研院所聘请行政领导和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社院聘任流程不规范,也很少从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长远规划。兼职教师很少对社院培训对象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有的缺乏统战理论素养和统战工作经验,或是不能把握好政治性和学术性的关系,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要求。

二是专职教师队伍水平不一,能力亟待提升。《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要求社院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充满活力的专职教师队伍,但是目前来看,社院系统也存在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没当过领导的在给领导干部讲领导艺术,没出过国的在给经常出国的人讲国外经验,没经历复杂环境考验的在帮助每天同各类矛盾打交道的人出主意解难题”②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第3—13页。的现象,教师的政治素质、视野阅历和能力素养还有待提升。与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比,社院在科研平台、科研资源、科研基础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教师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有限。不少专职教师还要承担相当多的行政工作,分散了其投入教学和科研的精力。

三、统一战线共识教育的创新路径

推进统一战线共识教育改革创新,需要明道优术,在总体思路上坚持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要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善于把方针政策的原则性和对策举措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底线,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工作方式方法。①《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第1版。“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实现无产阶级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发展壮大统一战线不可或缺的一条基本原则。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群众工作,要有特殊的方式方法,有时要灵活体现原则性。善于把方针政策的原则性和对策举措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底线,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②崔珏:《爱国统一战线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学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第47页。做好统一战线共识教育工作,同样需要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为根本遵循,坚持“社院姓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共识教育核心内容,综合运用“理论+实践”“课堂+现场”“线上+线下”以及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教学新模式新方法,针对统战各领域培训对象特点分类施教,让学员从内心深处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真正解决共识教育真懂真信问题;充分发挥中华文化丰厚资源优势,用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以文化浸润的方式引导学员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充分发挥社院统战教培主阵地作用,强化对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引领,做到统战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哪里,社院教育培训就跟进到哪里,教育引导学员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在上述总体思路指导下,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进一步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推进统一战线共识教育改革创新。

(一)推动社院机构平台建设

切实贯彻《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尤其是关于“选优配强社会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等相关内容,对社院领导班子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进行加强和优化。省级社院可报请以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召开全省社院工作会议,及时研判问题、总结经验、商讨对策,加强对市、县社院的业务指导帮助,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新局面。此外,社院应不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成立相应学术平台,增强科研对教学工作的支撑作用。如广西社院建有广西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站、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海外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广西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心等平台,较好地支撑教学工作开展。

(二)构建完善教育培训链条

针对统一战线共识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课程质量不够高的问题,需要构建完善教育培训链条。

一是推进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在全国层面,可由中央社院牵头协调推动,在更多优秀高校设立统一战线学科,并由中央社院和高校联合,统筹规划统一战线学科理论体系建设,重点培养统一战线学优秀博士研究生,为统一战线共识教育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提供顶层设计支撑。在省(市)社院层面,应重点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基础理论学科,积极打造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中华文化等特色优势学科,形成与统一战线共识教育培训发展相适应,基础扎实、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如山东社院充分利用山东大学统一战线学学科资源,通过邀请山东大学统一战线学教授参与教学课程建设、科研课题评审、学报稿件外审、特约稿件撰写、招聘山东大学统一战线学优秀博士生等方式,大力促进学院教研资一体化发展,推动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又如江苏社院编制了《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现场教学基地名录》,涵盖了128门主干课程和225个教学基地,有效完善了课程体系。

二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近年来,中央社院编写的《中华文化“十个讲清楚”教学大纲》《共识教育十八讲——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讲义选编》等教材,对促进共识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指导地方社院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地方社院应及时引进中央社院特色教材,同时不断加强自身教材体系建设。如上海社院推出“统战理论进党校”精品课程配套读本《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概论》,组织专职教师参与《上海统一战线史》编写工作,编撰《寻先贤足迹 品统战文化》。又如重庆社院组织教师编著了《统一战线学研究》《重庆与中国统一战线》等统战学科教材。

三是实行联合办学、开放办学。中央社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吉林在第十四次全国中华文化学院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社院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即与肩负的重要职责使命相比,社院的基础薄弱、资源有限等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吉林指出,要加强全国社院体系内协作配合,打造社院共识教育联合体,共同做大做强共识教育主业。在社院系统内进行合作办学,在线上精品课、优秀师资、现场教学点、科研、资政等方面搭建资源共享共建平台,进行教学协作,彼此取长补短,加强联系与交流,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尤其是上级社院与下级社院之间的纵向合作办学,能够有效弥补下级社院的资源缺陷和教学短板,推动其规范化发展。此外,地方社院还应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合作,密切与省(区、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善于借助外力推动办学。

(三)提升共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优化教育培训结构。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实行“定制化”教学菜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这与社院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相辅相成。

二是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办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制约共识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年来,针对社院的培训班次大多学时较短。尤其是疫情严重冲击教学安排等问题,使得各地社院开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办学的新途径,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如中央社院于2022年6月至8月,在网络社院平台连续举办3期全国社院系统教师线上培训班,获得了广大学员的好评。

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情景式等方式方法推出一批统战精品特色课程。比如,为庆祝建党百年,山东社院自编自导自演百年统战史教学情景剧《永远跟着你》,变课堂讲授为舞台演出的浸润式教学,引导学员在情、景、意的融合中深刻领悟百年党史和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和作用,引起良好反响,该情景剧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一等奖。山西社院也引进了教学剧等新型教学方式,《晋商魂》《三晋文化》等教学剧受到学员的广泛好评。

四是建立健全共识教育现场教学体系。不断丰富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拓展线上实景再现和现场感悟体验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学员构建“听—看—学—思—悟—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浸润式教育链条,形成特色鲜明、主题丰富,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共识教育现场教学体系。此外,在同一现场教学点,针对不同学员群体挖掘阐发相应教学主题。比如,在济宁“三孔”“两孟”等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点,面向党外干部进修班学员时,可着重阐发儒家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之间的渊源,儒家思想对当今干部政德修养的启示等主题;面向伊斯兰教培训班学员,则应着重讲清楚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以儒释经”,接受中华文化浸润,适应中国社会的过程,讲清楚儒家思想的“仁”与伊斯兰教义中“仁慈之爱”的关系等。

(四)实施中华文化浸润工程

针对文化认同教育基础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可实施全方位、立体化中华文化浸润工程。

一是开展国情教育和中华文化研修活动。加强与各级涉外、涉侨部门的联系协作,持续打造线上线下中华文化研修活动品牌。通过课堂讲授、现场体验、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人华侨更好地了解中国及各省(市)发展形势,以文化认同增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二是打造共识教育“第二课堂”。持续推动“文化社院”建设,通过学院标识视觉形象设计、文化节点打造、文化教室建设等内容,让学员在学院的各个角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巨大感召力。

三是加强中华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建设。通过面向海外华侨华人举办中华文化专题讲座、书法笔会、座谈交流等方式,搭建文化传播有效载体,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专职教师数量。另一方面,提高专职教师素质。对专职教师学习、授课、听课、评课、研课和科研等进行量化管理,提高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水平。选拔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和学术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梯次衔接的青年教师帮带团队。同时,加强对地方社院的业务指导,通过举办社院师资培训班、教学竞赛、打造统战特色课程等方式,推动形成教学名师队伍。

二是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对外聘教师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强化政治把关,明确遴选条件,建设包括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和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在内的覆盖广、素质高、专业化、创新型兼职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社院共识学院
第十一次全省社院院长联席会议在昆举行
初等教育学院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云南社院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商量出共识
新时代社院学报新作为新境界云南社院召开学报工作座谈会
学院掠影
大数据环境下全国社院学报集群化发展探究
别让“PX共识”在爆炸中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