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心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干预策略

2023-04-17 19:56牛云红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毕业生辅导员

牛云红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重要思想,强调了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和责任。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等就业机制。①董燕红,戴从昕,陈月容,陈怡,徐雨艳,洪海涛,马虎.农林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7):18-20.同时,充分发挥各社会中介组织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容量,最大限度地给毕业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就业环境。

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社会民生,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就业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保障。因此,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招聘数量和提高薪资待遇,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加充分、高质量的就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②曹咏平.后疫情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J].科技资讯,2021,19(14):206-208.。

在毕业生求职中,求职心理滞缓现象普遍存在。求职心理滞缓是指在求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求职者出现焦虑、失落、无助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求职效果和职业发展。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造成求职心理滞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对招聘市场的不了解、对面试技巧的不熟练等。这些问题都会给求职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扰,使他们感到迷茫和无助。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也是导致求职心理滞缓现象的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职业规划和自我营销能力,无法有效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而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迷茫和不安,也会影响他们的求职心态和行动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大学生的求职心理滞缓现象。首先,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支持,提高他们的就业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其次,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职业培训,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加入自己的团队。最后,大学生自身也要加强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增强自信心和竞争力,积极面对就业挑战和机遇。

根据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人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五个阶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滞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①张婷,刘君.疫情影响之下高职工科“慢就业”原因及对策探究[J].营销界,2021(12):177-178.:

成长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通常处于大学本科或专科的学习阶段。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并提供相关的实习机会和职业培训,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需求。探索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计划。建议学校开设更多的职业规划课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特点和要求,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职业选择。建立、维持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进入了职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保持竞争力。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和职业培训项目,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资源。衰退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面临着职业发展的瓶颈和挑战。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转型和再教育支持,例如开设更多的职业转型课程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滞缓问题,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理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职业生涯中的挑战和机遇。

此外,学校应注重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要求和发展前景,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和价值观进行职业选择。同时,学校也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学校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发展平台,让他们在未来的职场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在毕业班就业工作中,辅导员应发挥主体作用。辅导员可以给学生讲解职业生涯目标和就业政策。辅导员教会学生如何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改变目前的消极状态,并激发自我潜能。同时,辅导员也鼓励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要过分追求高薪高职,而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此外,辅导员还提醒学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辅导员还可以建议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实习和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②大学生就业心态、同伴关系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就业与保障,2021,(12)

辅导员应该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职业规划和求职意向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辅导员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行业信息和就业前景,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同时,辅导员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入职匹配点,并提供相关的职业素质提升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的需求。最后,辅导员与学生一起制定职业规划目标,并提供相关的求职技巧和面试准备建议,帮助学生在面试中表现出色,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辅导员通过现场面试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面试流程和场景,提高应对能力和自信心。在面试前,辅导员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形象、穿着、言谈举止等方面的细节,以展现出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素质。掌握必要的面试礼仪和技巧是求职者成功获得工作的关键之一。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职业指导者,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并在实践中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以提高学生的面试成功率和就业竞争力。

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分析行业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趋势,辅导员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指出其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优势与不足,促使其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找到自己的可提升空间,并及时引导学生摆脱职业定位上的困扰。职业教育本身就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心理滞缓现象不应该是职业院校的普遍存在的情况,高职院校要深入彻底分析就业心里滞缓现象存在的内因,并针对学生就业心理出现缓滞,就业慢现象,做到提前预防,积极应对从根源上阻断办就业现象的资深和蔓延。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毕业生辅导员
9岁的高中毕业生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