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经验、问题及对策
——湖北省襄阳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调查

2023-04-17 22:13课题组
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两新党组织党员

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为更好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湖北省襄阳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验,推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襄阳市委两新工委联合襄阳市委党校组建调研组,深入部分非公企业、楼宇商圈、社会组织,走进基层“两新”党务工作者,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方式,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新时代襄阳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统筹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一是体系贯通,执行有力。坚持整体布局、统筹推进,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两新”组织党建领导体系,逐步构建起市委统一领导、两新工委统筹指导、行业管理部门纵向推动、园区及商圈等集聚区横向拓展、属地党(工)委兜底管理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格局,确保全市上下一个调、整体工作“一盘棋”。

二是协调联动,规范运行。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完善地方两新工委运行机制的若干措施》,吸纳统战、网信、市场监管、教育、卫生、财政等 21 个职能部门为市委两新工委委员单位,成立律师、会计师、税务师、民办医院、民办学校、互联网、物流快递等 15 个行业党委,促进“两新”党建工作规范运行、分工协作、发挥作用。

三是传导压力,压实责任。严格落实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所属行业(综合)党委、属地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实行工委委员向两新工委述职制度,推动行业党委直接管理“两新”组织党组织,各成员单位协同抓好工作落实。通过日常考核、纪实管理、观摩评价、暗访调研,形成责任闭环。

(二)着力减少“空白”,“两个覆盖”持续加强

一是扩大覆盖增量。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民政、人社、行政审批等部门的登记管理职能作用,积极推行“三个同步”动态覆盖工作机制:在新业态企业行业备案时,同步开展党建情况摸排;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聚集时,同步组建党组织;在新业态企业经营管理中,同步嵌入党建工作。通过“三个同步”实现源头把控、实时跟进、动态掌握,做到“两新”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

二是提升覆盖质量。制定《襄阳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管理办法》,印发《关于向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选派专职党务工作者的通知》 《关于向全市两新组织集聚区选派专职党务工作者的通知》,累计选派党建指导员 2443 名、专职党务工作者 120 名,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三是释放管理能量。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印发《襄阳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规范党组织设置运行,为“两新”组织党组织提供明确指导。加强“两新”组织党建联系点建设,市县两级工委委员单位包保“两新”组织作为党建联系点,指导并支持联系点“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将 86 个党建联系点建设成为示范点。积极争取市级财政经费和党费支持,明确对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软弱涣散党组织、示范党组织、专职党务工作者、党群服务中心等党组织的资金投入额度和标准,保障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三)服务中心大局,作用发挥更加凸显

一是“四个一线”遍地落。持续深化“四个一线”工作机制,加强出资人队伍教育引导工作,全面推行党建入章,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一中心多站点”阵地体系,建成园区“开放式”党群活动中心 24 个,“红色驿站”、“党建角”、党群活动室等各类一线活动阵地 779 个,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6810 个,评选“身边时代先锋”,引导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标先锋、学习先锋、争当先锋。

二是“牵手行动”出实效。从“两新”组织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在产业链及楼宇、商圈、园区等“两新”组织集聚区积极开展“两新”党建“牵手解难题、聚力促发展”活动,聚焦“两新”组织反映强烈的问题纾困解难。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破解发展难题为重心,围绕问题收集、分派、办结环节,打造三大工作链条,形成环环相扣、层层压实、步步跟进的全链条管理闭环。“牵手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收集“两新”组织审批、用工、融资、党建等方面需求 2175 件,通过“两新”组织自我消化一批、行业推动解决一批、部门联动攻坚一批等“三个一批”措施,推动解决需求 1936 件,有效推动了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

三是“携手共建”结硕果。为精准服务企业,襄阳市委两新工委积极参与省委两新工委开展的“携手共建、助力重振”活动,先后组织 8 家共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党组织结成“红色亲戚”,选派行业领域科研专家赴共建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并兼任党建联络员,校企党组织双向交流,同过组织生活、共谋项目合作,实现了“组织共建、队伍共育、活动共办、发展共谋”,开创了“大手牵小手,携手共奋斗”的党建工作新局面,有力推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拓展延伸,重点领域全面突破

一是高标准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动市县两级依托同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襄阳基层干部学院以及大中专院校教学资源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培训基地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襄阳市274 个城市社区孵化基层治理型社会组织 713个。引导律所、税务师事务所、社工机构、民办医院、教育培训机构、慈善机构、社区志愿服务团体等社会组织通过党员“双报到”等机制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创文创卫、平安创建、环境保护、基层医疗服务、社区矫正、信访化解、心理辅导、助学支教、矛盾调解、公益慈善、困难帮扶等社区治理工作,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创新服务能力,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二是高水平开展楼宇商圈党建工作。探索实践“四领四同”商圈党建新模式,指导各地摸清楼宇商圈内党员底数,结合实际完善组织设置架构,优化整合建立“实用型”党组织,建立党员商户“帮带”机制,出台“双一千”经费保障政策,按照“两新”党组织及党组织书记每年双 1000 元的标准拨付党建工作经费。推行流动党员与商圈自管党员“同亮相、同活动、同联系、同培养、同关怀、同表彰”的“六同”管理机制,将流动党员全部纳入党支部管理,共同参与党员教育管理各类活动。加强楼宇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等党建阵地建设,引入各类综合政务智能终端,打通政务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高效率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聚焦纺织服装、智能装备、医药、现代化工、大数据等产业链,建立产业链党建联盟联合党委,构建以产业链党建联盟联合党委、链上企业党组织、链上企业属地基层党组织为集合的“1+X+N”组织体系。围绕产业链上企业需求,从政策供给侧发力,理清政策及资源清单,列出需求清单,建立责任清单,明确完成计划和时限,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链聚集;同时,通过党建联盟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市场信息反馈、生产经营经验沟通、产品链合作,推动上下游企业同频共振、抱团作战,共同应对危机、协同转型升级。

四是高质量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健全两新工委牵头,网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等部门联动推进,街道社区兜底的管理体制。分类摸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底数实情,建立党组织 15 个。创新服务模式和载体,丰富服务内容和层次,常态化提供“六个一”微服务,下沉160 余个高频服务事项,为新就业群体筑起“一站式”温馨港湾。推行“三先三后”服务方法,建立以党支部和党员为主渠道的诉求表达机制,为快递企业争取安检机补贴 200 余万元,将外卖小哥纳入职业伤害险保障范畴。简化新就业群体参与方式,先后组建 2 支党员红旗车队、 7 支快递小哥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 1 支“美团尖刀队”,提供创文宣传、高考送考、义务送餐等微服务 700余次。实行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办法,凭积分享受 430 余个门店折扣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二、当前襄阳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在党建基础较好的“两新”组织中,主要存在“三个待深化”问题

一是头强群弱,引领作用待深化。目前产业头部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推进较好,企业自身党建工作已达到相当高度,但对本产业范围内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在实现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方面还有待深化,企业间同频共振、抱团作战、共同应对危机、协同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还未真正形成。

二是结构不优,党员发展待加强。调查问卷显示, 1124 人(占比 64.5%)认为未来“两新”党建工作最需要加强的是“吸纳党员和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两新”组织面广量大,年轻人和高素质人才集聚,经历疫情三年,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信念、信心、信任更为强烈,要求入党的人员显著增多,但发展党员数量偏少、比例偏低、增速不合理,无法满足年轻人入党需求。

三是激励不足,典型选树待深化。问卷调查显示, 635 人(占比 36.4%)表示应当“加强‘两新’组织先进典型挖掘培养选树”。这表明,“两新”组织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工作方式单一、范围较小、认同感不强,对“两新”组织党员的吸引力较弱。

(二)在党建基础一般的“两新”组织中,主要存在“三个不够”问题

一是思想不够重视,政治站位不高。 16.56%的受访者表示“两新”组织负责人不太重视党建工作,上级要求了才会去做。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负责人政治站位不高,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营、轻党建的思想,认为企业开展党建会影响正常经营、增加企业成本,导致党组织定位不清、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难开展等问题。

二是保障不够充分,造血能力不强。 8.53%的受访者表示“党组织书记做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高”, 41.5%的受访者认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最要加强的是“提高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能力”。一方面,部分“两新”组织负责人缺乏为党组织活动提供有效保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愿拿出经费开展党建工作;另一方面,部分“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大多由业务人员兼任,无专职党建工作人员,缺乏党务工作经验和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两新”组织党建的工作要求。

三是服务不够有力,联络渠道不畅。部分“两新”组织工作机制不完善,存在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不灵、参与决策和监督引导不力等问题。调查发现, 19.3%的受访者表示“‘两新’组织党组织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上作用发挥一般”, 38.94%的受访者认为“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结合不够”, 19.47%的受访者表示“‘两新’组织党组织在解决基层职工权益保护问题上作用发挥一般”。

(三)在党建基础较差的“两新”组织中,主要存在“四缺”问题

一是经济前沿缺引导,党建跟进慢。在科创领域等经济前沿,相关企业在政策宣传、人才需求、安全生产、企业增长点、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存在难点、痛点、堵点,需要党建工作及时跟进。

二是民生领域缺关注,党建扎根浅。在民生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够广,党员分散的问题普遍存在。如,在养老领域,许多养老机构的养老人员自身为党员,但党组织关系普遍在原单位,有老党员反映因身体条件问题无法到原单位开展活动,也没有参加所在养老机构的党组织活动。

三是社会热点缺监管,党建运转难。目前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好,市场需求旺盛,社会关注度高,但党建工作还未有效嵌入,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引导;各行业监管责任还未实现有效整合,一线监管力量不足,导致发生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容易成为社会热点。

四是农村组织缺整合,党建融合弱。农村经济组织中的党员主要将关系落在村级党组织中,组织生活和党建活动主要由村级党组织主导,与自身业务融合度低、流于形式。

三、未来襄阳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针对基础较好的党组织,着重提升其组织力

一是深化产业链党建工作。对于产业聚集、产业链关联性强的产业,组建联合党委或党总支,把分散的党支部或党小组聚合起来。这既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又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以强有力的党建工作带动企业发展,从而大力支持和促进党建工作深入发展。

二是优化党员结构。增加“两新”组织党员指标,增强“两新”党组织力量。每年在分配入党名额时适当向组织健全、工作开展较好的“两新”组织倾斜,按一定比例增加其入党指标,以尽快改变“两新”组织党员力量弱小的现状,以党组织力量的增大助推经济实体爬坡过坎上台阶。

三是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档升级。配齐党支部成员,发挥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大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表彰激励力度,以省、市、县为单位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的评选表彰活动;增加“两新”组织党建的工作经费,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保障。

(二)针对党建基础一般的党组织,着重提高其凝聚力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破除党建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思想。企业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要突出政治标准和实干导向,优先推荐政治面貌为党员的负责人(出资人)或管理高层、业务骨干担任党组织书记;对“两新”组织中企业出资人、社会组织负责人不是党员的,要强化对“两新”组织负责人(出资人)的吸纳与培养,积极培训,提升其政治素养,发挥“两新”组织负责人(出资人)在党建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工作的良好成效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带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

二是增强造血能力,破解党建保障乏力难题。针对部分“两新”组织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没有充足的经费开展党建工作的现象,应该鼓励、支持、允许这些组织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依靠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专业优势,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业务合作,获取一定的报酬,增强组织造血能力,支持党建工作稳定有效开展。

三是疏通联络渠道,破解服务不力的“中梗阻”问题。党建工作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平台的沟通,及时掌握“两新”组织的问题或困难,做到第一时间为“两新”组织化解难题,提供高效服务,让“两新”组织遇到难题能够想到依靠党组织解决;要结合“两新”党员工作实际,精简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加强“两新”党支部和党小组与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和党小组之间的互动联系,开展结对联谊,变“内循环”为“双循环”,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认同,提高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两新”组织在政治上提升战力、在经济上获得收益。

(三)针对党建工作存在空白点的党组织,着重提升其影响力

一是在经济前沿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针对新就业群体,依据就业形式灵活、工作时间较长、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在城市街区、居住地、商圈等地方建立党支部和党小组,运用微信群等方式,把流动党员吸引过来,把积极分子发展进来,开展适合他们的组织活动,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赢得他们的信任。

二是在民生领域中健全党的组织,发挥党的作用。针对部分领域党建工作深入不够、力度不够的问题,党的建设应该加大力度。在养老领域,对于未建立党组织的,要依托养老机构建立党组织,有效地把管理服务人员和所服务的老年群体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和帮扶活动,宣传党的政策,丰富其精神生活,坚定其跟党走的信心;对于已建立党组织的,采取指派党建联络员的方式,帮助老党员转接组织关系,强化其组织功能,提高党组织活动的效能。

三是在热点领域中彰显党的组织,体现党的影响力。党建工作要做在平时、做到实处。针对极易发生热点事件的特定服务行业(宾馆、导游、景区等),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不同的党组织,景区、导游等由文旅部门负责组建党组织,宾馆等由商务部门牵头负责组建党组织。让年轻党员成为党组织骨干,没有党员的单位及时发展新的党员,组织他们开展政治、业务和法律法规的学习,灵活开展党的活动,使党建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是在农村经济组织中融进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在注重城市党建工作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党的建设工作。由党支部领头、党支部成员作为股东、联合村民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党组织能够正常规范开展活动,经济组织和党组织能够契合,只需要继续完善形式和内容,做到党的建设与经济组织协调发展即可;对于其他的合作社,可以在合作社内部成立党小组,隶属于村党支部领导,合作社负责人是党员的可以吸纳进不占领导职数的村党支部,不是党员的可以吸纳进不占职数的村委会班子中,达到党对农村合作经济的全面领导,进而逐步扩大合作社规模,促进村民共同致富。

猜你喜欢
两新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点燃“两新”组织红色引擎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