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侧管理及其在电力经济中的作用研究

2023-04-18 02:50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峰谷利用效率电价

李 智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大竹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 达州 5351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力需求量逐年增加,加上近两年极寒高温等极端天气频发,使得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电力供应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能源短缺、能源供需不平衡等问题。然而,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往往只关注电力生产侧,而忽视了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在此背景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应运而生,成为当下解决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力需求侧管理对于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现代电力经济中越来越被重视,通过深入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经济中的作用,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电力经济现状

电力经济是指电力能源开发、生产、传输、分配、消费等各环节的经济关系和管理模式。电力经济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涉及到能源、工业、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当前电力经济面临着发电量持续增加、社会用电量和需求量持续增长、全国电力企业基本实现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1.1 电力发电量持续增加

近年来,我国电力发电量持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发电量的增加也反映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生产国之一,电力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也为电力发电量的增加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随着电力发电量的增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传统的煤电、火电等发电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对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等新型发电方式的开发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推进,以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社会用电量和需求量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用电量和需求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程度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用电量和需求量的增长趋势更加明显。

然而,随着用电量和需求量的增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时有出现,特别是在夏季等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全国电力企业基本实现经济效益稳定增长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全国电力企业基本实现了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一方面,电力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等方式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电力市场的需求增长也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然而,随着电力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电力企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例如,煤电等传统发电方式的成本上升、可再生能源等新型发电方式的投资成本较高、电力市场的价格波动等问题。因此,电力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推进技术创新、优化市场策略等,以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以实现电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

2.1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用电模式,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电力系统效率的管理模式。其内涵包括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改变用电时段和负荷曲线等。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即为在电力经济管理中强化终端用电效率与升级用电的方式[1]。主要措施包括负荷管理、节电管理等手段,目标是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电力供需的平衡。

2.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分类和特点

电力需求侧管理可根据实施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负荷控制、需求响应、能效管理等类型。其中,直接负荷控制是通过调整客户的用电行为,如在电力供应高峰期间限制高能耗设备的使用或者推广智能家居技术实现用电的自动调节,可以有效降低电力需求的尖峰值,平滑负荷曲线[2];需求响应则是通过给予用户一定的经济激励,引导用户在特定时间段内调整用电行为;能效管理则通过提高用户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减少对电力的需求。电力需求侧管理具有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优化用电行为和管理、采用市场经济手段、与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发展紧密结合等特点。

3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3.1 实施电价制度改革

电价制度改革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电价结构应依照社会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来构建,可以构建一个能够面向全体用户能够进行多种选择的激励性电价[3]。实施电价制度改革旨在通过制定合理的电价政策,达到调整电价结构,引导用户合理用电,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用电效率的目的。具体措施可以通过采取实行阶梯电价制度,鼓励用户节约用电;实行两部制电价制度,促进用户移峰填谷;实行分时电价制度,引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段等。

在实施电价制度改革过程中,建立阶梯电价制度,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峰谷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电网负荷变化,将每天24 h 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的不同电价水平[4];推行差别电价,需要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用电负荷等因素,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以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

3.2 推广电能服务

推广电能服务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电能服务是提高用户用电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推广电能服务,旨在通过提供优质的电能服务,提高用户对电能的认识和利用水平,引导用户合理用电。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电能替代技术,鼓励用户使用电能替代其他能源;提供个性化的用电方案,满足用户的特殊用电需求;提供智能化的用电服务,提高用户的用电体验等。

在推广电能服务过程中,提供电能咨询服务,建立电能咨询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用电方案设计、用电设备选型、电能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推广电能计量服务,建立完善的电能计量体系,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电能计量服务,帮助用户合理分配和利用电能资源;开展电能管理培训,针对用户和管理者开展电能管理培训,提高其对电能的认识和利用水平,促进节能减排。

3.3 推行智能用电

推行智能用电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手段之一。推行智能用电,实现用电智能化,旨在提高用户用电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推行智能用电可以通过使用智能电器、使用智能表计、使用智能开关等措施实现。

在推行智能用电过程中,采用智能电器,鼓励用户使用智能电器等设备,对家电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对电能的智能控制和优化利用;使用智能表计对电量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用电的智能化管理;使用智能开关对灯光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灯光的智能化管理;实施智能楼宇建设,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等,实现对楼宇电能的智能管理和优化利用;推广电动汽车,鼓励用户使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4 实施峰谷分时电价

峰谷分时电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峰谷分时电价是引导用户合理用电、缓解电力高峰压力的重要手段。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旨在通过在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分别定价,鼓励用户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量,在低谷时段增加用电量,促使用户合理用电的目的。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加强宣传力度、建立用电管理信息系统等具体措施实现。

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根据电网负荷情况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定期调整峰谷分时电价的水平;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用户宣传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意义和实施办法,提高用户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建立用电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和管理用电成本。

3.5 促进蓄能技术应用

蓄能技术是解决季节性电价差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解决电力供需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推广蓄能技术、优化蓄能服务,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促进蓄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在电动汽车和家庭等领域推广使用蓄电池技术,使用储能电池在电价低谷时段充电,在电价高峰时段放电,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使用冰蓄冷技术在电价低谷时段制冰,在电价高峰时段用冰制冷;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需求低谷时期的电能,通过水泵将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利用水的势能发电,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期,再通过放水发电满足需求。以此,有效减轻电力系统的负担,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4 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经济中的作用

4.1 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

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降低用电成本。例如,通过推广智能家居、节能电器等节能技术,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实施错峰用电,优化用电时段,降低用电成本;建设智能电网,实现电力负荷的智能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5]。

实际案例:达州市通过实施智能家居和节能电器等措施,提高了终端用电效率,减少了电力消耗和浪费。同时,错峰用电和智能电网的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降低了用电成本,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2 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通过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了解用户的用电需求和用电特点,合理安排电力生产和传输,避免资源浪费和成本浪费。同时,电力需求侧管理还可以通过削峰填谷等措施,平衡电力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际案例:大竹县供电分公司通过对用户用电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合理安排电力生产和传输,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成本浪费。同时,通过削峰填谷等措施,平衡了电力负荷,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优化了电力资源配置。

4.3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实施需求侧管理,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

实际案例:达州市通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鼓励用户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建设智能电网和实施能源转型政策等措施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成本。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

4.4 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

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推动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的开展,适应能源转型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需要。通过实施需求侧管理,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动能源转型和经济结构升级。同时,也可以促进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安全性。

实际案例:达州市通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鼓励用户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建设智能电网和实施能源转型政策等措施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还推动了能源转型和经济结构升级。同时,也促进了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安全性。

5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1)发展趋势: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拓展。

2)挑战与问题: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

3)应对策略: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认知等。

6 结语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经济密切相关。通过实施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可以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更加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实现其更大的价值与贡献,从而推动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峰谷利用效率电价
湖南省峰谷分时电价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
浅谈峰谷时段的划分方法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探索电价改革
体制改革前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
争议光伏标杆上网电价
电动汽车峰谷分时电价时段充电优化模型
不同白菜品种对锌的响应及锌利用效率研究